《曾國藩家訓》讀後感(精選9篇)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精選9篇)

  在閱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曾國藩家訓》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篇1

  寒假裡,我讀了《曾國藩家訓》雖然沒讀完,但其中的故事讓我感觸很深。

  曾國藩,他被稱為“晚清中興名臣之首”,又被稱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後的理學大師和一代大儒。大家想,這樣一位名人,肯定是聰明絕頂吧!那讓我們來看一個小故事吧。

  在公元1825年一個冬天的晚上,天氣很冷,一般人都早早上床睡覺去了,只有小偷在這時“工作”。有一個小偷早早地趴在一戶人家的房樑上等待最佳時機。這戶人家裡的一個孩子正在背書,小偷想,等他背完了我再下去“工作”吧。這孩子背的文章並不長,按理說一會兒就背完了,可這孩子背了一晚上還沒有背過。小偷在房頂上又冷又餓,眼看著再不走天就亮了,凍了一晚上什麼也沒偷著,他氣得不得了,“蹭”的一下就從房頂上蹦了下來。小偷一把搶過小孩手裡的書,“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說:“不就是一篇文章嘛!有什麼難的。”小偷一下就背了出來,原來,小偷趴在房頂上一晚上,聽都聽會了!這個笨孩子是誰呢?原來他就是曾國藩。

  那麼,曾經小時候那麼笨的孩子後來怎麼就成為那麼有才能的人了呢?我看過書後才知道,原來,曾國藩雖然笨一點,卻是一個特別勤奮好學的人,他每天都堅持學習,堅持寫日記,每天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檢查過錯,加以改正,不是堅持一天兩天,而是一輩子。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奮鬥後,他才成為了一代大儒。

  今後,我也要向他學習:學習他勤奮刻苦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堅持每天寫日記,時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個“自立、自省、自信、自強”的人!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篇2

  我在暑假期間讀了真國藩家訓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叫”致四弟,教子弟去驕氣情習”。他的主要意思是天地之間只有謙虛謹慎才是通向成功的路;人一驕傲就會滿足於現狀,這樣就會導致失敗。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議論人家的短短處、指責人家的食物甚至嘲笑別人的失敗,開口就說別人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這些其實都是驕傲。書中說”欲去驕字,以不輕而非笑人為第一義,以不晏起為第一義”意思是說 :想要自己不驕傲的話,就不能輕易嘲笑別人的短處。

  我想有時候我也會犯這種錯誤,在嘲笑別人的時候自己得不到好處,別人也得不到幫助。於人於己都是沒有用的,只有謙虛謹慎,才能步步為營通向自己的理想。我非常喜歡讓我受益非淺的這本書,希望你也會喜歡。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篇3

  因上週外出培訓,很遺憾沒能觀看人勞科組織的《曾國藩家訓》影片學習,自己隨後在圖書館借閱了《曾國藩家訓》一書認真閱讀。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後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曾國藩家訓》有“千古第一家訓”之稱,其修身之道、修心之道、勸學之道、交友之道、興家之道中不乏精粹,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傳播好家風、家訓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身處於浮躁的社會,很難再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直到邂逅《曾國藩家訓》,雖時隔二百餘年,曾國藩的言語和精神仍熠熠生輝,能夠照亮我們日益陰霾的內心。

  《曾國藩家訓》其主要內容多為曾國藩寫給自己的弟兄的信函。修身要勤、興家要勤、讀書要勤、修心要謙、交友要謙、興家要謙,字裡行間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一個勤字和一個謙字。

  而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離“勤”好像越來越遠了。喜歡睡懶覺、運動越來越少、沒看過的書越來越多。身體日益臃腫而腦袋空空,每天忙忙碌碌,但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卻發現什麼都沒有留下,頓時覺得很空虛。捫心自問,我們已經有多久沒有學習了、多長時候沒有運動了,又有多少次在“回頭覺”中虛度光陰而不思進取呢?

  現在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用自信來讚美自己,鼓勵自己。甚至有的人把悠悠幾千年傳統文化中的“謙虛”給遺忘了。新時代的人應該緊跟時代進步的節奏,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謙虛的人更受歡迎。因為謙虛中有一份真誠,有一份恭敬,有一份積極向上在其中。

  看了《曾國藩家訓》一書,我懂得了要時刻反省自己,每天睡前好好回憶今天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做錯的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希望自己在今後的日子裡不要再虛度光陰,珍惜美好時光,在崗位兢兢業業,奮力工作,為我礦的安全發展作出一份貢獻。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篇4

  曾國藩,晚清時期的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是一名集政治、文學、軍事等一身的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從《曾國藩家訓》當中,就能看出曾國藩給後世的影響。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國人心中。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岳母刺字到西花廳的家規家訓,無不體現了祖輩對後代的希望與鞭策,同樣也體現了中華民族淳樸的家風家規。

  知識改變命運,讓出生農民世家,天資並不聰穎的曾國潘成為一代鴻儒。少年時的曾國藩科舉落榜,用借來的100兩銀子買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見對書的痴迷程度。他在家書裡是這樣說的“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以圖自衛其身。”我們知道,曾國藩是個個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強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這些信仰信念,完全來自於讀書。

  曾國藩總結出的讀書方法主要有三條:要讀經典;一書不盡,不讀新書;要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與方向。

  曾國藩一生不僅“無一日不讀書”,他修身養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後人稱道,寫下了有名的《日課十二條》: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日知其所亡;月無忘所能;謹言;養氣;保身;作字;夜不出門。最難能可貴的是,自寫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後歷程,他幾乎非常完美地做到了,這也是曾國藩最驚人的地方。他自己總結為一個字——恆。曾國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恆,事無不成”,這種恆心和毅力,試問還有誰能相提並論?

  “書蔬魚豬,早掃考寶”是曾國潘的治家的寶典。他要求曾家每個子弟都要身體力行,堅持不輟,他自己就一絲不苟地帶頭去做。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他在繁忙的公務中抽出時間,瞭解孩子的學習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們感興趣的學問,哪怕這種學問他自己並不在行,也要努力去學傳授給他們。在他的言傳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國藩的子孫、曾孫甚至玄孫裡,有很多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不論從事什麼工作,總能以高尚的人格與品行彰顯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傳承的輝煌。曾國藩良好的家風家規對於後代家庭成員那種努力與實踐的精神猶如土壤、陽光、雨露一樣,是不可或缺的。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備受推崇。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梁啟超稱其“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國藩家訓中還提到性情不能懶與傲: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國藩的家訓名言,讓我學到了很多。這本家訓不是一本普通的家訓,而是一本博覽全世界的家訓,他教會了怎麼做人,怎麼治家等。這是一本集思想和智慧的家訓,它將是我以後人生當中前進的動力,有志者事必成,只要用心嘗試,即便失敗,也不後悔!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篇5

  大名鼎鼎的《曾國藩家訓》是我們總經辦讀書會閱讀並學習分享的第二本書。起初並不太理解為什麼要讀《曾國藩家訓》?我初淺的認為,曾國藩不過是組建湘軍打敗了太平天國而已。可有幸讀了酈波所著的《曾國藩家訓》後,讓我感受頗深。這是一本非常好的為人處事、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的教育書籍,閱讀並學習後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曾國藩在看似平淡的家常中蘊藏真知灼見,極具說服力和感召力。從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處世、治學、治軍、為政等各個方面,“平凡”真實,平常而又深入,可謂字字良言,句句妙語。

  曾國藩是一個好哥哥、好父親,也是個孝順的兒子。他總是告誡他們要認真研究學問,要讀好書但又不能讀死書。他認為自己能夠幫助父母親教育好弟弟們是一件盡孝道的事情,也就盡心教導弟弟們。遇到問題時,他總能夠先從自身找錯,反省自己的缺陷。在與兄弟間發生矛盾時,他感到很難過,但卻不會意氣用事去追究對方的過錯,而是冷靜處理,仔細維護兄弟之間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他曾對其弟說,“凡兄弟有不是處,必須明言,萬不可蓄疑問。如我有不是,弟當明諍婉諷。我若不聽,弟當寫信稟告堂上。”

  我覺得就是要這樣子的。家人之間有什麼問題就應該開啟天窗說亮話,有什麼都說出來。如果有問題而不說,一味地埋藏在心裡,那又有誰會知道呢?這樣只會讓之間的矛盾更加的尖銳,一旦矛盾激發,只會讓彼此收到的傷害更大更深。“養不教,父之過”。儒家向來視家庭教育為人生教育之本,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再好的學校與老師也無法取代父親與母親。

  《曾國藩家訓》讓我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深刻認識了曾國藩這位大家最真實的一面,他是如何從一個資質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斷自省,不斷修身養性,而成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推崇曾國藩,包括像毛澤東和蔣介石這樣的對手,都不約而同地敬佩著一個共同的偶像,這說明曾國藩除了功業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過人之處,那種具有普世價值的智慧與思想尤其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篇6

  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聊天,說起我的一個同學家,住的是高檔小區好幾百平方米的豪宅,她家的客廳都比我們整個家大好多,裝修的富麗堂皇,真豪華,好羨慕。還有我的好朋友新搬了家,住的是三層樓帶院子的排屋,希望啥時我也能住到她們這樣的房子裡。

  聽了我的話,爸爸媽媽相互看了看,會心地一笑。爸爸說:“還記得我給你講歷史故事,說起過晚晴中興四大名臣都有誰嗎?”我說:“記得,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爸爸說:“排第一位的是曾國藩,你想知道他教育子女的家訓家規嗎?”我說“想啊。”於是爸爸給我講了曾國藩教育子女的故事。

  曾國藩一直要求家人以儉持家、遠離奢華。他在京城見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揮霍無度,便不讓子女來京居住。曾國藩要求“以廉率屬,誓不以軍中一錢寄家用。”夫人在家手無金錢,親自下廚、紡織。

  除了“儉”,曾國藩對子女的另一條要求是“勤”。曾國藩堅持給子女寫信,為他們批改詩文,探討學業和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他寫信給曾紀澤,要他每天起床後,衣服要穿戴整齊,先向伯、叔問安,然後把所有房子打掃一遍再坐下來讀書,每天要練1000個字。

  曾國藩留下來16字箴言家風: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曾國藩的勤奮、簡樸、求學、務實的家規家訓一直為曾家後人所傳承。曾國藩自己對其家規家訓也一直身體力行,其一生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

  他的子女因從小受到良好家訓家風的薰陶,長大都成為了國家的棟樑之才。

  爸爸說完曾國藩教育子女的故事,媽媽接著說:“家溫馨就好,人生更應追求精神上的富足,這樣才會有幸福感。小朋友之間應該不比奢華比節儉,不比享受比勤奮。”媽媽還對我說:“女孩子要大氣、有見識,做事有條理、有效率、會勤儉持家。”

  聽了爸爸媽媽說的話,我想他們其實說的就是“勤”、“儉”二字。再聯想到我剛看過的《浙江好家風》讀本,裡面講的周氏家訓“儉,美德也。儉可養廉,可惜福,可無窮困之憂,可享溫飽之樂。故治家以節儉為第一義”。還有周恩來說過“丟掉艱苦奮鬥傳統才難看”的故事,以及謝楊琳的故事“我來做爸爸的手”。我被深深地觸動了。

  我想我應該把“勤、儉”當作人生寶貴的財富,勤奮學習、努力修身、參與實踐、提高本領。“少年強則國強”,我也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我的一份力量!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篇7

  讀了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酈波的《曾國藩家訓》(上下),感受頗深,特別是講到曾國藩的日課十二條,每天持之以恆的踐行,非常受益。結合自身實際,反思自己也存在比較突出的七條問題和惡習。一是抖腳;二是無事看手機;三是不善總結;四是不細心;五是不能從容;六是臆測行事;七是不耐煩。等等

  因此也制定了自己的日課七條:

  1.早起。冬春6點起床,23點前睡覺,午休1小時。

  2.專敬。一是早起後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存在差距。二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後再做下一件事情。三是保持精神振奮。四是時刻不間斷琢磨從事業務工作。五是嚴以自律,公私分明,時刻與自己的私心作鬥爭。

  3.謹言。一是正確領會領導意圖,及時彙報溝通。二是背後莫論人非。三是不當眾批評人。

  4.保身。一是節勞。保持專注力,勿分散精力;中午午休,工作間隙運動10分鐘。二是節慾。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三是節飲食。不飲酒、不吃辣;早起一杯溫水、一碗黑米粥;晚飯吃中飯一半並不吃肉;飯前喝湯。四是鍛鍊。早起做2次平板支撐、俯臥撐、下蹲各10個;下班後跑步30分鐘及以上;每週打一次羽毛球。

  5.研文。一是每天剖析一段或一篇文章,並記錄納入知識體系。二是不看任何參考資料、用手寫文稿的方法檢驗學習成效。

  6.讀書留痕。一是讀書不二。二是讀不懂不往下讀。三是每讀一次書須做讀書筆記。四是每月至少讀兩本書,每日至少讀10頁,每讀完一本書須寫讀後感。

  7.日有所獲。一是用日記反省不足。二是靜坐30分鐘。三是完成一篇文稿、一次公務活動等較大工作量的須在日記進行總結。四是每日梳理所學,並納入知識結構。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篇8

  利用十餘天的時間讀完了《曾國藩家訓》,對曾國藩的成長過程與為官的經歷有了淺顯的瞭解,更對曾國藩的為人處事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原以為《曾國藩家訓》是對其子嗣的教誨篇章,細讀書卷才知,作者黃西華利用曾國藩的畢生經歷解釋著“曾國藩家訓”的內涵。這不僅讓我瞭解了曾國藩家訓的內容,更讓我透過一個個活生生的.事例看到曾國藩的為人處事之學。

  原來曾國藩並不如我想象中的聰明,他原來是個典型的“笨小孩”,記憶力也不是很好,但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後來的地位。他也是一個普通的人,有著普通人身上的優缺點,曾經也是個睚眥必報之人,但遇到良師後,堅持寫日記並反省自己的行為,才有了後來出眾的曾國藩。毛澤東同志很佩服曾國藩,這讓我想到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不是就源於此呀?

  他的毅力是驚人的,是常人所不具備的,一是堅持寫日記,一日不落;二是戒菸成功,雖然戒了很多次,但最後還是憑藉自己驚人的毅力戒菸成功;三是每天讀書,沒有一日不讀書,即使晚年視力幾乎喪失也沒有間斷。

  讀到為學篇之教子讀書成大器,也是本書最後的章節,提到: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這也是我要學習之處。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篇9

  世人都知道做事之前要立志,立志是成事的根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能堅持走下去的卻很少。立志不光是青少年的志向,也是作為人生各個時期、不同年齡段的主導方向。前一段時間看了百家講壇酈波教授講的曾國藩家訓。曾國藩是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近百年來對他的評價譭譽參半、褒貶不一。但是無論是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所撰寫的《曾國藩家書》推崇備至。像毛澤東主席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平生最佩服也是曾國藩,據說蔣介石床頭只放《聖經》和《曾國藩家書》兩本書。

  曾國藩的家境雖然不太富足,但也不是一貧如洗,他在家中是老大,所以無論家中再窮,也讓曾國藩上了私塾,儘管曾國藩很努力,但是他實在“太笨了”,背詩文詞句總是說了上句記不起下句,為此氣的老師指著就罵他,天生的蠢貨。一個臘月裡頭數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鄉的一戶人家的一個屋子裡,有一個14歲的小男孩正在點燈苦讀。此時這戶人家的房樑上趴著一個賊,他就打算等這戶人家的燈都熄了,趁著黑燈瞎火他好下來偷東西。這應該是富人家,也少有吃苦的後代。這小偷主意是沒錯,這想法也沒錯,這孩子也正讀一篇普通的文章。可問題是底下讀書這孩子他特別的笨。他在底下背這篇《岳陽樓記》,磕磕巴巴地就是背不下來,半天才吭哧一句下來。倒騰來一遍倒騰去一遍,弄了十幾遍下來小偷都基本上會背了。這個小偷到後來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著天就要亮了必須得有所行動。所以他極其惱火,最後實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從房樑上就跳下去了,滿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裡的書奪過來,往那個桌上啪的一扔:“瞧你個笨樣,你說這文章有什麼難背的?”說著小偷一張口,就把《岳陽樓記》背了一遍。他被背誦背順了,再指著他罵他,“瞧你笨的,還讀什麼書呀?”說完了袖子一甩滿臉激憤地揚長而去,東西也不偷了。很遺憾,我們不知道這個聰明的賊叫什麼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們知道這個笨小孩他叫什麼名字,他當時名字叫曾子城,這個名字大概我們都不熟,但他後來改了個我們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國藩。

  就是這樣一個笨小孩,憑著自己的立志,憑著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成為了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人物。其實人不在聰明笨拙,而在與人的立志、專一。曾國藩曾說過: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立自強做出,即為聖賢者,亦各有自立自強之道,故能獨立不懼,確乎不拔。

  曾國藩被稱為晚清“第二號皇帝” 、“第一名臣”,後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帶著對曾國藩的好奇我拿起了《曾國藩家訓》一書。

  曾國藩家訓中,分門別類的涉及了養心、求學、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細細讀起來,他的每一篇“家書”,都有一個哲理,對我們的學習、生活、交往都有教育意義。就拿他的讀書之道來說,在今天仍可為指導、借鑑之法。

  曾國藩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的君子。”從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曾國藩對讀書的態度。並且他還認為家塾可讀書,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而他自己更是每天必讀書十頁,寫百字,記日記,而且逢三日寫回信,逢八日作詩。雷打不動。並且讀書時“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正是這種讀書持之以恆的精神讓他在文采方面的造詣連毛澤東主席都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在讀書上他要求“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己矣。”

  他還非常講究讀書的方法,每日所看之書,皆過筆圈點;讀文以聲調為本,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並且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

  尤其有兩點讓我感觸最深:一是他提到“讀史之法莫妙於設身處地”。也就是讀史時要做到設身處地,好比自己正在與當時的人對答應酬。如果遇到當時的事,你自己會怎麼做,應該擇其善者而取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是他提到“作詩文,有情極真摯,不得不一傾吐之時。然必須乎日積理既富,不假思索,左右逢原,其所言之理,足以達其胸中至真至正之情,作文時無鐫刻字句之苦,文成後無鬱塞不吐之情,皆平日讀書積理之功也。若平日盛釀不深,則雖有真情慾吐,而理不足以適之,不得不臨時尋思義理;義理非一時所可取辦,則不得不求工於字句;至於雕飾字句,則巧言取悅,作偽日抽,所謂修調立誠者,蕩然失其本旨矣!以後真情激發之時,則必視胸中義理何如,如取如攜,傾而出之可也。不然,而須臨時取辦,則不如不作,作則必巧偽媚久矣。”

  也就是說,在寫文章時即使有真情要傾吐,可是道理卻無法表達清楚,從而不得不臨時去探尋義理,而義理並不是一時就可以獲得的,於是只好去追求字句工整。以至於作文時沉溺於雕字飾句,想透過巧言來取悅於人,而修辭立誠的宗旨早已蕩然無存,這就更為拙劣了。

  我寫東西的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擾,明明自己有很多感情要抒發可真正開始寫時,卻發現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情感,以至於不得不冥思苦想一些好的句子,到最後想一吐而快的情致往往被破壞,文章或不了了之或索然無味。而要解決這個困境的辦法,曾國藩提到那就是要多看書、多思考、多積累。

  在這本《曾國藩家訓》中值得一讀的地方還有很多,難怪毛澤東主席曾說其在近代人中獨服曾國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