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

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

  傈僳族一年之中有很多傳統節日,這些傈僳族節日中有的與漢族的節日相同,很明顯是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有許多則是傈僳族本民族自己的節日,這些傈僳族節日大多與他們生活的環境、風俗習慣有直接的聯絡。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傈僳族澡堂賽歌會

  又稱溫泉賽歌會或湯泉賽歌會雲南省怒江一帶傈傈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三後擇日舉行。賽歌會一般要進行十多天。賽歌時傈僳族男女雙方分為兩夥然後圍成一圓圈女的手拉手男的手搭肩雙腳按節拍有規律移動並不斷交換位置。每一圓圈都由對賽的男女歌手領唱其他人和聲。歌詞大多是即興而作內容豐富多彩。在六庫一帶傈僳族歌會以《湯泉戀歌》為主題這是一部抒情長詩敘述了一對男女青年在溫泉邊三度相會的戀愛故事。

  夜幕降臨人們便燃起堆堆篝火邊賽歌邊品嚐各自帶來的美酒佳餚興致頗濃。澡堂賽歌會據說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很久以前登梗一帶有兩位美麗的傈僳族姑娘引來許多男女青年縱情歌唱其歌聲優美連仙女聽到都不願離去。然而一個惡魔卻去察告天神說歌聲攪亂天地的安寧於是天神就把她倆分別化為金山和銀山但兩位姑娘毫不屈服長出無數挺拔的青松翠柏大有刺破天穹之氣勢。

  天神為之大怒就在兩座大山上釘七顆大鐵釘罩七口大鐵鍋。不久兩座山腳下流出兩股熱血後又變成了熱氣騰騰的溫泉水。為紀念這兩位美麗姑娘的反抗精神人們每年都來到溫泉邊用美好的歌聲讚美她倆。這樣漸漸地演變為一年一度的溫泉歌會。節日期間也是傈僳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極好時機。

  傈僳族拉歌節

  雲南省隴川、盈江等地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五到初六日舉行。內容主要是唱歌、跳嘎舞。節日前夕傈僳族要修整跳嘎場。青翠的松枝和彩紙把跳嘎場裝扮得五彩繽紛。節日一到傈僳族人滿懷喜悅身穿漂亮的節日服裝從四面八方聚攏在一起跳舞對歌。每逢拉歌節當地的漢族、景頗族、拉祜族等民族也前來參加助興。白天人們興高采烈地舉行射弩爬杆打鞦韆高蹺競走等娛樂活動。晚上便歡聚在跳嘎場上盡情地歡歌跳嘎舞往往通宵達旦。

  傈僳族刀杆節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貢、滬水一帶傈僳族的傳統節日。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節日來源於一個傈僳族傳說相傳在明代時外敵人侵雲南邊境兵部尚書王驥奉命三徵麓州當地傈僳族人民勇敢地拿起長矛、弩弓協助官兵打敗了敵人鞏固了邊疆。不幸在回朝途中王驥被奸臣所害。這天正好是農曆二月初八。為紀念這位傈僳族英雄以及戰鬥中犧牲的傈僳族勇士。人們每年這天舉行“刀杆節”。

  下火海上刀山是刀杆節的主要內容。節日當天傈僳族人身著盛裝匯聚在刀杆場上。場中央豎有兩根二十多米長的粗大竹竿竿上插著三十多把刀刃朝上的長刀稱為“刀竿”。爬刀竿的人大都是健壯的傈僳族中年男子他們經過長期的訓練有一套特殊的爬竿本領。爬竿者一般頭纏紅布身穿紅衣赤腳。在繞竿歌舞后他們便赤足躍上刀竿手捏刀面腳踏鋒利的刀刃勇敢地向上攀登。當爬到頂端時還要做倒立等高難動作。表演完畢後要自己放鞭炮慶賀。圍觀者熱烈歡呼爭相向爬竿者獻美酒表示敬意。

  爬竿的前一天舉行“跳火海”比賽。即在場內燃起堆堆柴禾選出五個強健的傈僳族中年男子光腳在熊熊的火堆中跳躍他們一會兒撲向火海一會兒翻滾其間一會兒騰空一會兒落下。還把通紅的火球捧在雙手在臉上“擦洗”幾下然後在手上飛快地翻滾揉搓。除此以外節日期間還舉行丟煙包、跳舞、對歌、盪鞦韆等活動給節日增添了無窮的情趣。

  傈僳族浴牛節

  雲南省蘭坪縣巖頭鄉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初五舉行。相傳從前牛生活在天上日子過得很舒適。一日牛低頭朝人間一看見地上的傈僳族人民卻以吃又苦又澀的野果為生牛頓生同情之心。春天便揹著上帝將藏在葫蘆裡的五穀種子灑向人間從此人間有了五穀傈僳族擺脫了飢餓。上帝發現了此事盛怒之下把牛推下了人間。

  傈僳族人民感激牛的恩德讓它呆在家裡牛看人們勞作太辛苦又主動出來幫助拉犁上帝知道後放出各種冰霜、蟲害等災害。為了確保豐收每年栽種完後牛又上天請求上帝不要放下各種災害。傈僳族為了感激牛的功勞便在每年六月初五春種結束後給牛洗澡之後煮一鍋放有鹽的稀飯喂牛最後由家中最年長的婦女為牛祈禱讓它在上帝面前多多求情不降災害。

  傈僳族火把節

  又稱“點火把”。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也有的地區在六月二十五日舉行。節日裡傈僳族家家戶戶要製作火把各村寨還要在廣場中央用松枝和乾柴搭成一個巨大的型似寶塔狀柴堆並在柴堆上插一大樹枝飾以五顏六色的彩紙和紙花。白天傈僳族人歡聚在廣場舉行賽馬、打靶、射弩、打鞦韆等活動。

  夜幕降臨前傈僳族要拿著火把把自家房前屋後的不潔之物全部燒掉以示驅邪。之後人們手持火把匯聚於廣場一齊將那巨大的寶塔狀柴堆點燃。頓時廣場上火光齊明鑼鼓喧天。有的傈僳族地區人們要拿著火把繞村寨田頭漫遊一圈據說這樣可以驅逐猛獸害蟲消除瘟疫和辟邪。然後人們圍著那巨大的火堆縱情歌舞。

  關於火把節的來歷傈僳族民間有許多傳說。如祿勸一帶的一則傳說講道以前一對很貧窮的老夫婦有一個漂亮的`女兒但被當地的土司搶去她堅決不從被迫自殺。村民得知此事後非常氣憤當天夜晚人們燃起熊熊火把集眾起義。這天正好是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紀念這次反抗活動傈僳族人民就把這一天作為“火把節”。火把節期間人們還要殺豬宰羊走親訪友。

  傈僳族臭水會

  雲南省麗江一帶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夏令節前三天到後三天期間舉行。這是傈僳族的傳統沐浴節日。在麗江傈僳族聚居的地方有一股常年洶湧而出的泉水每年一到夏令節的前三天到後三天這段時間泉水會突然變得渾濁不堪故當地傈僳族人把它叫做“臭水”。

  相傳用這種水做飯特別清香可口喝這種水能治好胃腸疾病如果用這種水沐浴能治好風溼病。所以不僅是傈僳族附近的各族群眾也要來趕臭水會。屆時傈僳族人在泉水附近挖一個土坑把泉水浸蝕過的石頭撿來鋪底用柴火將石頭燒燙然後再墊上木條、樹葉、毯子將泉水澆上去在滾滾而起的水霧中人們脫去衣褲躺在毯子上直到大汗淋漓時才起身用毛巾擦乾淨。待濁水變清後會期即告結束。

  傈僳族收穫節

  雲南省怒江一帶傈僳族的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曆九月到十月即在新谷收穫後不久舉行。屆時傈僳族家家戶戶宰羊殺雞蒸做米酒互相饋贈。入夜篝火通明傈僳族男女老少滿懷豐收的喜悅帶著水酒食品聚集在村寨廣場飲酒高歌歡度這個節日。最有趣的是“合飲杯酒”傈僳語叫“伴多”即兩個人共捧一大碗酒互相摟著脖子和肩膀然後一同飲酒。“合飲杯酒”一般在大家酒興正濃時相當親密的朋友間進行。它是親密和友誼的象徵。人們一邊飲酒一邊跳舞老年人懷抱琵琶或月琴邊唱邊跳邊說遠古的歷史傈僳族青年男女則圍成圓圈跳起嘎舞。

  傈僳族新米節

  又稱“嘗新節”是雲南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九月到十月稻穀成熟時舉行。節日這天傈僳族人懷著豐收的喜悅心情揹著揹簍提著籮筐興高采烈地到田裡拔回金黃飽滿的穀穗加工後做成了香噴噴的新米飯。再用肉與新米攪和在一起全家共餐。食用前要先取少量喂家狗以表示對狗的感謝相傳這谷種是大災之年由家狗保留下來的。晚上全家人圍坐在火塘吃團圓飯。這頓飯必須要全家人齊全了才能開始。

  據說從前傈僳族地區有對恩愛夫妻在過新米節時丈夫因為等不及就先吃完幹活去了妻子為此生氣從此夫妻倆經常吵架最後不得不離婚。為了不再發生這樣的事情節日期間家家都要講禮節話團圓親親熱熱地圍坐在火塘邊聊天喝酒談笑唱歌。最後全村傈僳族男女老少又聚集到寨子中央手拉手通宵跳舞。

  傈僳族闊時節

  傈僳語即過年節的意思。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沒有統一的日期一般在農曆十二月初五到次年的正月初十之間。節前各家要打掃衛生、釀米酒、舂粑粑、殺豬。有的地區的傈僳族要將舂出的第一臼秈米粑粑放一點在桃、梨或蘋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有的還將玉米花生等食物擺在火塘的三腳架上每隻腳的頂端再放三片肉和三杯酒以囑咐來年五穀豐登。除夕晚上許多傈僳族人家要在堂屋內鋪上青嫩翠綠的松毛以示清除疾病吉祥如意。

  全家人圍坐在松毛上吃團圓飯。飯前要先盛一小碗飯給狗吃以示對狗給人間帶來谷種的回敬。有的還給牛喂鹽以示對牛一年辛苦的稿勞。大年初一清晨傈僳族人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事先裝點好的搭有彩門的開闊場地由二男一女開道舉行射弩比賽一男舉著飾有弩弓箭標誌的紅白兩色旗一男扛著弩弓包頭上斜插一箭在蘆笙樂和鞭炮聲中列隊透過新門人場。

  銅炮、鳥槍鳴放三響後人們向高掛的紅白兩色旗祭酒然後大家手挽手跳起歡樂的舞舞后比賽用肉片和油煎把把做靶收穫最多的被評為優秀的射手。節日期間傈僳族還舉行打靶、賽歌、盪鞦韆、跳舞等活動。正月初三每家還要出酒肉、飯和柴禾點燃柴禾祭山神祈求五穀豐登。

  “江沙埋情人”

  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一帶傈僳族青年的傳統節日娛樂、求偶活動。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舉行。屆時,男女青年們歡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戲。還要在同伴的幫助下,在沙灘上挖出沙坑,將意中人抬入“埋葬”,並裝出非常悲傷、痛哭流涕的樣子,唱喪歌,跳喪舞。取鬧過後,才將意中人拉出。他們認為,透過這一活動,一來表示戀人間感情的真摯與深厚,二來可以將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長壽。

  除此活動外,福貢一帶的傈僳族青年還要舉行“頭頂射雞蛋的”射弩比賽。比賽時,男青年身背箭包,手持弩弓,自己的心上人頭頂扣一碗,碗底上置雞蛋一枚(或頭頂一木碗,碗中盛米、置雞蛋)為靶,站於幾米之外。比賽開始,男青年不慌不忙,拉弦搭箭,扣機擊發,只聽“啪”的一聲,蛋花飛濺,心上人則安然無恙,頓時,場上爆發出一片熱烈的掌聲。這是一項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比賽,是比技術、賽膽量、見真情的活動。當然,技術不精的小夥子,寧可射不中雞蛋,也不會傷了心上人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