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發芽的種子》讀後感

《沒有發芽的種子》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沒有發芽的種子》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煮熟的種子怎麼可能發芽呢?他們真是自欺欺人啊!

  今天我讀了《沒有發芽的種子》一文深受啟發,它主要講了:從前有一位國王年事已高,卻沒有自己的孩子。於是,他決定從全國的孩子中選一位人品出眾的孩子來當他的繼承人。他命人給每位孩子都發一粒種子,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培育出豔麗的花朵;誰的花朵最美麗,誰就是他的繼承人。

  一個叫雄日的孩子也參加了這個比賽,他精心培育種子,可卻不見種子發芽。於是,他按媽媽說的換了一個花盆再種,可種子還是不發芽。眼看規定時間要到了,他心急如焚。

  終於到了國王檢查的日子了,孩子們個個都手捧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鮮花,爭先恐後地讓國王驗收。國王看了並沒有高興,而是皺起了眉。

  當國王看到雄日的花盆裡空空如也時,眼前一亮,驚奇地問他:“為什麼你的花盆會是空的呢?”雄日邊哭邊把種植的經過告訴了國王。國王聽後高興地宣佈到雄日就是他的繼承人,因為他給大家發的種子都是煮熟的,根本不可能長出鮮花來,只有雄日是誠實的,別的孩子都撒了謊,所以才選雄日做繼承人。

  讀完這篇文章,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誠實。比如考試考得很差,就騙爸爸媽媽卷子還沒有發;作業沒有家長簽字於是自己簽上;做了錯事還不承認錯誤,而讓別人當替罪羊……這不但欺騙了老師,還欺騙了家長,更欺騙了自己。所以,我們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