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與愛同行》有感

讀《與愛同行》有感

讀《與愛同行》有感1

  寒假裡,老師給我們每一個人發了本《與愛同行》

  《與愛同行》讓我感受到許多動人的故事,愛不但需要得到,更要為那些需要愛的人付出。其中“背”母讀書就是講述一個年幼的小秋芳,本該躺在媽媽的懷裡撒嬌的時候,卻因為媽媽長期臥床不起,她卻成了護理媽媽和擔當家庭責任的主角。

  小秋芳並沒有被坎坷的命運所哭泣、屈服,而是面對現實,用它童真的孝心、愛心和稚嫩的小手來照顧媽媽的一切生活起居和料理家務,並且非常懂事的利用空餘時間學會縫製手套,賺取加工費補貼生活;還十分勤快地學習種植蔬菜,節省開支。即使如此,她也從不耽誤學習,見縫插針,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由於她邊讀書邊悉心的照料下,十年臥床不起的媽媽既然奇蹟般的能下床,還能緩慢行走幾步。那是小秋芳用愛心、毅力和麵對生活的信念,不但支撐起自己的生活和學業,而且也給家庭帶來了幸福快樂。

  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小秋芳的故事感染了我,我也應該學做點家務,主動為爸爸媽媽分擔,也要學會付出愛,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女兒。

讀《與愛同行》有感2

  當我們呱呱墜地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吸允媽媽甘甜的乳汁,享受爸爸對我們的呵護和疼愛。我們在愛的懷抱下漸漸長大。

  當我們迎著燦爛的朝陽來到學校時,我們被那麼多的同學、夥伴環繞,在集體溫暖的懷抱裡,我們一起玩耍,並肩成長。

  走出校園,我們踏上社會的舞臺,看到無數志願者默默服務的身影,感受到了“最美媽媽”吳菊萍大愛的力量……

  放下書本,走進大自然,我們在山林裡奔跑,在小溪邊吶喊,和小動物們合影,一起度過美好時光……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最美教師”姜文和陳霞。事情發生在20xx年11月10日7時50分,那天兩位班主任照例檢查,發現翁進城和翁明衝姐弟倆沒有來上學,就向他們的母親姚慧芬打了電話,結果姚慧芬的手機欠費停機。兩位老師覺得不對勁,急忙調好課叫上體育老師江忠紅一起去了姐弟倆的住處。可敲了很久,都沒人來開門,屋內也沒有任何動靜。三位老師又來到姚慧芬工作的地方,也沒有人。老師們連忙給附近的充值點給姚慧芬的手機充了值,陳霞和姜文反覆撥打她的手機,終於接通了。得知他們生命垂危的訊息,又火速趕往他們的住處。經過多方輾轉,送往醫院,保住了三人的生命。

  愛是什麼?愛是一種自然美好的感情,也許就是一句話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愛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就在一個被愛包圍的世界裡。

讀《與愛同行》有感3

  孔勝東是杭州公交28路的駕駛員,也是全國勞動模範,免費為市民修車,在他的公交車上,有許多便民設施,比如免費茶水,免費看報紙等等。

  在年復一年的行車中,孔勝東始終堅持“熱心、真心、誠心、愛心、耐心”的服務宗旨。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乘客,他有的放矢地做好針對性服務工作。為了方便乘客,特別是外地乘客的出行,孔勝東在車廂裡為乘客提供自己設計製作的沿線導遊圖和車輛轉乘示意圖,“為民服務箱”裡常備暈車等常用藥品、扇子、雨披等物品,為需要幫助的乘客排憂解難。從1999年6月開始,他還在自己駕駛的車輛上放了茶水桶,每天在家裡把水燒開帶到車上,供乘客免費飲用。6年多來,孔勝東自費購買一次性茶杯31000多隻,茶葉30餘斤。20xx年赴京參加全國勞模表彰大會回來的第二天,孔勝東辦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到中山中路羊壩頭炊具專賣店,自掏腰包花了320元買了一隻不鏽鋼茶桶,將原來有些陳舊的茶桶換下來。從事司乘工作10多年來,孔勝東先後收到表揚信(電)20xx多件,沒有收到一件投訴,乘客們親切地稱孔勝東駕駛的公交車為“乘客之家”。為乘客提供溫馨服務的同時,孔勝東還充當了“反扒”志願者的角色。多年的工作中,他共為乘客找回錢包、手機50餘隻……

  這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孔勝東。雖然他今年已經48歲,但是他還是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始終堅持“熱心,真心,誠心,愛心,耐心”的服務宗旨。他駕駛的這輛與眾不同的公共車,備有免費的茶水,暈車藥,扇子,雨披,還有自己設計的沿線導乘圖,每個座位上都有清潔袋,下雨天還準備了裝雨傘的塑膠袋。這些物品不僅都要他自掏腰包,還需每天花時間,花力氣去置辦。

  1986年3月5日,23歲的孔勝東第一次在白井坊巷口擺攤,為杭州老百姓免費修車。這一干就是26年。不管颳風下雨,嚴寒酷暑,每個週六,他都要去義務修車,從未間斷。26間,孔勝東不僅沒有收取過一分錢的修理費,而且還從自己微弱的收入中補貼小配件和用電的費用。到現在,孔勝東修過的腳踏車大約已有2.6

  萬輛,幾乎可以擺滿兩個半足球場。孔勝東的堅持,帶動了很多熱心人,先後有十多個人和他一起修車,還組建了一個志願者修車團隊。

讀《與愛同行》有感4

  今天,我們老師發給了我們一本書,名字叫《與愛同行》,我拿回家後迫不及待地讀了這本書。裡面寫的是一些名人或者是平凡人的感人事蹟。

  《與愛同行》裡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大愛托起生命》裡面講述的是在20xx年7月的一天中午,家住杭州的吳菊萍正準備出門,就看見了10樓的窗臺上竟然有一個孩子在往外爬,大半個身子已經懸在外面。幾乎就要掉下去了。

  突然人們驚呼:孩子掉下來了!吳菊萍聽見了,跑上前去把孩子接住。最後她和孩子都重重地跌倒在草地上,吳菊萍昏了過去。孩子得救了,而吳菊萍的手卻骨折了。

  我讀完這個故事,感動得快要哭出來了。我懂得了愛的世界沒有力學。那一瞬間,一個平凡的女人創造了一個奇蹟。大愛是一種本能,責任是一種習慣,向善向美之心是人性中最亮麗的奇葩。讓我們記住那些平凡的善良與感動,讓愛一直傳遞下去!在生活中,關愛同伴就應該雪中送炭、雨中送傘,就應該肝膽相照、以心換心,就應該分享快樂、分擔憂愁。我們在生活中要向吳菊萍學習,盡全力的去幫助別人,你會感到幫助別人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我曾想過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吳菊萍的勇敢一接打開了通往人們心靈深處的一扇大門,使社會上真善美的愛心之花瞬間綻放開來。他的行為像一面鏡子,折射出平凡人地善良與美好,也折射出了社會對少年兒童的關愛。我們作為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學會感恩,關愛這個社會,盡我們所能幫助有困難的人,用自己的愛心溫暖更多的人。用心去關愛別人,世界會因為你變得更加溫暖。

  與夢同行讀後感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吳菊萍那樣有一顆善良、有愛的心,整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美好!

讀《與愛同行》有感5

  愛,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她能讓我們快樂成長;愛,是家庭中的一部分,她能給我們鼓勵和健康;愛,更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在愛中生活,我們在愛中成長。然而,我們只知道享受愛,而且以為這是他們應該做的。

  近期,我看了《與愛同行》一書,書中的內容深深打動了了我:父母之愛、同伴之愛……愛無處不在。在幾十篇短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背”母讀書》這篇文章。文章中介紹了一位小姑娘,她叫曹秋芳,非常孝順母親。她的母親因為手術失誤,不能下床走路。父親為了維持生計,去外地打工,曹秋芳留下來照顧媽媽。到了上小學之時,曹秋芳與母親在學校邊租了一間房,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當別的同學還在熟睡時,她已經早早地起了床,為母親準備早飯;當別的同學已熟睡時,她還在護理母親。甚至母親便秘時,她還用手指將大便挖出來……終於在20xx年的一天母親可以下床走幾步了。這一切,都源於她對媽媽的.愛,源於她的孝。

  與她相比,我們要遜色很多,非但沒有好好孝順長輩,反而要他們來為我們服務:讓媽媽幫著穿衣服,整理房間、書包;讓奶奶把飯菜端到床前;甚至在需要得到幫助不見人影時還會大聲責怪家長……只要叫一聲“媽媽”,

  就得讓媽媽過來,把媽媽當機器人使了,而自己就像是小皇帝、小公主。有時幫媽媽做了點事就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住地和家人說,好像怕別人不知道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我也會這樣做。最近媽媽剛換了工作環境,接手了許多新工作。每天都很忙,還要進行網上學習。雙休日那天,我看見媽媽很累,我就主動把家裡人的襪子等小物件洗了。洗完了馬上向媽媽彙報,向爺爺彙報,甚至和旁邊的鄰居說。與曹秋芳同學一比對,我簡直無地自容。原以為自己在同齡人中已經很出色了,知道體貼關心家長了,卻原來發現真正的體貼關心是默默無聞的:媽媽累了,給她按摩一下;生病的奶奶無聊的時,給她講個笑話;爺爺幹活回來,遞上一塊毛巾……把自己的愛用行動體現出來。

  愛是一種感恩,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愛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人人獻出一點愛,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讀《與愛同行》有感6

  有一種愛,我們會享用一生;有一種愛,在我們成長的途中,會教我們學會堅強、勇敢;有一種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最不求回報的。這,就是父母之愛!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對我們的點點滴滴的愛,在任何地方都顯露無遺:前行時,父母是一塊踏腳石;迷失時,父母的愛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受傷時,父母的愛是一劑療傷的良藥;努力時,父母的愛是催人奮進的號角。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能隨時隨地感受到父母如海般寬闊,如山般深沉的關愛。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到公園裡玩,我正玩著,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失聲痛苦起來,媽媽忙跑上來安慰我,讓我要勇敢點,不要哭。

  不管我們身在何處,不論我們來到怎樣的集體,有了同伴,我們不會孤單,有了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我們會更快樂。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是春天裡的一絲暖風,帶著沁人心脾的芳香;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是夏天裡的一片綠蔭,為你頂著驕陽烈日;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是秋天裡一地金黃,總會帶給你一份收穫的喜悅;同伴和父母的關愛,更是冬日裡的那一縷陽光,溫暖我們的心靈。

讀《與愛同行》有感7

  而《與愛同行》這本書卻讓我真真切切明白了愛的含義!愛有親情、友情、愛情,更有師生之情、萍水之緣、滴水之恩。

  其中《與愛同行》“回頭看看愛”讓我特別有感觸。主要講一個女孩抱怨父親的嚴厲,而她到最後才知道父親愛著她,疼著她。只……只是這愛太博大而無言!成長中,我們都以自己為中心,而忘了親人的愛。對於我們來說,生活中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發現愛。

  讀了《與愛同行》後我才知道愛的表現方式有所不同,而我也為我以前的想法感到悔恨、內疚和慚愧……

  我的爺爺已經年過半百了,頭髮稀疏,臉上爬滿了皺紋。爺爺不愛笑,只愛——嘮叨。每到吃飯的時候就是發功的時刻,東說說,西煩煩。譬如“天氣冷了,多加件棉襖!”“學習呀加油,別落下了。”“作業認真,別老看電視,注意些!”太煩了,我真的受不了!

  爺爺還太沒見識了。遊樂場開幕,爺爺帶我去玩,爺爺見我看海盜飛船看得入神,便和管理員說,原本我以為。可……可他居然惹我生氣,為了坐海盜飛船兩元錢嫌貴,盡還厚著臉皮沒玩沒了地跟管理員吵了起來。真是太煩了,我真的太討厭爺爺了!

  我改變對爺爺的看法是在爺爺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來到鉗子場幹活開始的。我問爺爺為什麼,爺爺只說舊工場工資低,這裡工資高。當時我認為爺爺是貪錢,有什麼嘛,就這麼幾塊錢。

  近幾年,我看見爺爺變得虛弱了,粗糙的手上佈滿了因藥水浸溼而產生的傷疤,這兒腫了一塊,那又破了一點,我看得心痛極了,非常不忍心。

  漸漸地我發現了爺爺的嘮叨是擔心我,疼愛我啊。爺爺想讓我玩得開心才去跟海盜船的管理員爭吵,希望我們家變得越來越好才去辛苦地工作。

  不由得我想起了夜晚爺爺為我蓋被子,把好的東西留給我吃,還有很多很多……

  而我……居然這樣想爺爺,我真是太幼稚了,我怎麼能這樣想呢。

  其實,愛是個隱身的小孩。愛需要理解,愛是責任,愛是分享,愛更是一種力量。古人說,世界上最大的聲音是聽不到的聲音——愛,最大的形體是看不到的形體——也是愛,這就是大愛無言啊!

  就讓我們一起用愛創造最美麗的永恆圓舞曲吧!

讀《與愛同行》有感8

  記得在我上二年級的一天,放學後,眼看著同學們都陸陸續續被家長接走了,我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路旁,輕輕地抽泣。這時一位陌生的叔叔走了過來,對我慈祥地說:“小朋友,你為什麼要哭呢?是不是爸爸媽媽沒來接你回家?”我緊閉著雙唇,心想叔叔會不會是壞人。他也許意識到了這點,但仍舊耐心地說:“你家在哪裡,要不我送你回家吧!”我抬頭打量著眼前這位戴著眼鏡的叔叔,輕聲地回答:“嗯,好的。”我把家庭住址告訴了叔叔,他二話沒說就把我送到了家。唉,原來是粗心的爺爺忘了來接我,我在心裡默默地感謝這位好心的叔叔。

  還有一次,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從樓梯上摔下來,雙腿骨折了,聽到這個訊息,全班同學都愣住了。從那天開始,有些同學一下課就陪那位同學聊天,有些同學幫助那位同學補習功課,還有些同學攙扶著他上下學------漸漸地他的腿傷很快就好了。

  看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愛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美好情感,也許是一句話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愛無處不在,我們就生活在一個被愛包圍的世界裡。

  從這些小故事中,都能感受到愛,但是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一把斷尺》了。這篇小故事中講了主人公在英語興趣班期末考試時,沒有帶尺子,同桌Ann把自己新買的非常心愛的小熊貓尺子掰成了兩半,借我了一半。“樂天派”Ann給我的不是一把斷尺,而是一份值得珍藏一生的友誼。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首歌唱得真好!

讀《與愛同行》有感9

  陽光喚照之下,躍起粼粼波光,如飛花、似碎金,每一片小光斑都有一個小小的精靈在閃爍、伸縮、再顫動。你徜徉過茅盾讚美下白楊林嗎。但是他對我說:“不礙事的,這是上蒼對我的考驗,熬過去我將是風雨後,見彩虹的”?

  故事講述了棟棟因感冒發燒,不幸惡化成急性肝功能衰竭,生命危在旦夕。是爸爸在最後關頭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棟棟。爸爸的生命在棟棟的身上都到了延續。棟棟在與病魔的鬥爭中,時刻保持著一顆頑強的心。用自己頑強的生命力,戰勝了病魔。小小的生命折射出的是多麼頑強的精神啊。而爸爸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個父親的責任,誰說父愛不偉大,父愛大於山啊!

  故事的主人公令我吃驚,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少不可思議,同時也使我感到慚愧。回想以前的自己,感覺自己真的一無是處,什麼事都依賴爸爸媽媽,什麼事都是爸爸媽媽幫我安排好的,從來不用自己操一點心,只管讀書。每次讓我做一點點小事,我都不能很好的完成,都要“偷工減料”,沒有一個是像樣的,不是讓家人擔心,就是讓家人替我重做。

  想想棟棟,再想想我自己。我突然明白: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向他學習,樣樣事情都學著自己做,碰到了困難毫不退縮。長大做一個造福社會的棟樑。

  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了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我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健康康的成長,快快樂樂的生活。

讀《與愛同行》有感10

  愛,是一種不分大小的付出,這個學期我讀了《與愛同行》這本書,“愛”——是美德的核心,是愛讓生命延續,如冬日裡的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愛裡麵包含著無數顆心,孝心、善心、愛心、責任心。在

  《與愛同行》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孝心,尤其是一篇叫“背”母讀書的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的主人公叫曹秋芳,當她才兩個月大時,媽媽因手術意外臥床不起,為了治媽媽的病家裡一貧如洗了,還欠了10多萬。小秋芳的爸爸為了家人狠下心來,去外地打工,小秋芳還有個哥哥,可一個男孩子照顧媽媽很不方便,年僅四歲的小秋芳只好一個人護理媽媽。時間飛逝小秋芳該上學了,爸爸讓她去大勤小學讀書,並再次帶媽媽去看病,可是過去兩年了小秋芳媽媽的病依然不見好轉,於是小秋芳決定帶上媽媽去學習。當時媽媽不同意,可後來便被小秋芳這樣一句話說服了:“您是我媽媽呀!沒有您在我身邊,我能安心學習嗎?”後來小秋芳以優異的成績被當地的好學校錄取,但依然帶著母親學習。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媽媽竟能下地緩慢地行走。

  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我的鄰居。那是一位年邁的奶奶,她的丈夫在多年前就去世了,家中只有奶奶一個人。不過,奶奶並不寂寞,她還有自己的兒女。她的兒女雖然都有了自己的家,並且離奶奶家特別遙遠,但他們的工作再忙,都會堅持一個星期來看望奶奶一次,每次都帶上自己的兒女和一些補品,陪奶奶說說笑笑,聊聊天,那親熱勁兒讓人羨慕。我想,這不也是子女的一份孝心嗎?

  孝,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實施起來卻並非那麼容易。有的人為了自己的面子,拋棄了自己生活窘迫的父母;有的人以工作忙為藉口,忘卻了年邁的父母;有的人為了一己私慾,甚至傷害了養育他長大的父母。每每看到這樣的事,我就在思考,難道這些人他們真的忘記了是誰給予他們生命,是誰呵護著他們長大,又是誰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為他們遮風擋雨。爸爸媽媽,這個特定的稱謂誰都不可以輕易將他們抹去,當他們辛辛苦苦將我們拉扯大,黑髮變成了白髮,臉上多了皺紋,反應變得遲鈍,記憶變得模糊,動作變得緩慢時,我們該記得回報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那麼現在的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是不是要等歲月將父母變老了我們才盡孝心呢?我想曹秋芳給我做了榜樣,我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爸爸下班了,我們幫爸爸捶捶背、揉揉肩,相信爸爸一定會倍感輕鬆;放學了,媽媽來接我了,二話沒說,拿起我的書包要背在自己肩上時,我們說一聲:“媽媽您幸苦了,書包並不重,我來背吧!”;吃飯時,給忙碌一天的爸爸媽媽夾一些他們愛吃的菜;看電視休息時,給爸爸媽媽倒一杯暖暖的熱茶……

  你看,孝就在身邊。在感受父母給予我們的愛的同時,付出我們的愛,在小小的心靈裡播撒下愛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伴隨我們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