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與《蘭亭集序》背後的故事

王羲之與《蘭亭集序》背後的故事

  導語:文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嘆。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

  《蘭亭集序》背後的故事

  浙江紹興,會稽山有條蘭溪,所以稱之蘭溪,首先應該感謝越王勾踐,這位一時失意的君王,為了麻痺吳王夫差,相信他不再企圖復國。屈身此處,墾土種植蘭花,想來他的蘭花種得不錯,使一條無名小溪,亦禍福相依,得了一個這樣的美名。

  在蘭溪河畔修有一座蘭亭,但蘭亭紀念的不僅是歷史,更是悠悠的文化。因為它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曲水雅集的地方。而“曲水流觴”在千載之下仍然為人津津樂道,則要歸功於王羲之參加的那一次著名的會稽蘭亭之會。以仲春之約的風雅形式成就了被後人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流傳至今。

  北京故宮,紫禁城外東路的寧壽宮花園,這個乾隆皇帝打算退休養老的地方,有一座四角攢尖的亭式建築,亭以竹紋裝飾。在東面突出的抱廈內,地面鑿石為渠,曲折宛轉,稱“流杯渠”,這是效仿《蘭亭序》“曲水流觴,修禊賞樂”故事而設計的,所以取名禊賞亭。乾隆皇帝以蘭亭為本造亭,複製下的不僅是景觀,更是一種文化情懷。

  臺北故宮博物院,如果你走進芳西邊叫做“至善園”的小公園,沿著小徑前行,也會看到一座蘭亭。庭外右邊立有一方石刻,上刻有王羲之流傅千古的拓本《蘭亭集序》供遊客觀賞。再向右前行,蘭亭序中“曲水流觴”的情景映入眼前。就如同會稽山蘭亭,如同紫禁城寧壽宮流觴,也許這樣能更長久地保留下中國傳統文化的某種追憶。

  曲水浮觴成就《蘭亭集序》的故事

  古時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恰逢“江南草長,群鶯亂飛”的季節,按照舊時的習俗,古人都要到水邊嬉遊,並且雅緻地稱其為“上巳修禊”。“禊”也是一種祭禮,意思是浴,三月初三為上巳日,也稱“禊日”,這一天人們聚集水邊舉行儀式,用水洗滌汙垢災晦,以求祛除不祥。此風俗起自漢代,到了晉朝以後逐漸演變成文人墨客踏青遊春,飲酒賦詩的遊戲。

  一千六百多年前,在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請了謝安、謝萬、孫綽等名士及親友41人,來到會稽(今紹興)之蘭亭。他們在蘭溪岸邊,盡情地享受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自然風光,大家放眼遠望,“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大自然是何等樣的圓滿美麗,活潑自在,生生不息。名士們雅集在此,目睹秀水青山,耳聞微瀾輕風,心情莫不怡然快適。

  他們圍坐在曲水之畔,將盛有酒的觴(酒杯)置於水中,任其順水漂流,酒杯漂到誰的面前,誰便要飲酒賦詩。做不出者罰酒三杯。正是這樣的一次雅集,造就了一幅絕佳的圖景:一群風流倜儻的文人雅士,列坐茂林修竹掩映的蘭溪之側,流觴飲酒,好不快哉!

  因為這樣特別的形式而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曲水流觴。

  聚會已近日暮,雅士們仍然意興不減,沉浸在詩酒的浪漫回味中,不忍歸去。也不知是誰提議,把當日所作的37首詩歌,彙編成集,詩集名曰《蘭亭集》。然這樣一部佳好詩集,又怎能不寫一篇序文呢?眾人共推王羲之撰序並書,羲之微醉乘興,即席揮毫,,一氣呵成,寫下了名噪天下的《蘭亭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