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談清風》讀後感

《雲談清風》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在寫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雲談清風》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仔細閱讀了應老師的雲談輕風這本書。應老師用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案例,讓我受益甚多。

  首先,是書的第一章教育悟會。這一張的23個案例,從激發幼兒興趣“從點滴做起”到“和孩子做朋友”每一個案例都值得我細細揣摩,慢慢體會其中的教育機智。我之前也帶過預備班一年,如何培養幼兒物品擺放習慣一直是我最頭疼的老問題。也嘗試過用語言提配合音樂的方法,但效果甚微,讀了應老師的“小寶寶管理大教室”使我認識到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要”從小做起”,充分運用語言兒歌,歌曲,音樂和環境支援多種手段,才能有效的幫助寶寶們嘗試整理物品。作為幼師,我們要以純真的姿態面對幼兒,同時也應該以誠摯的心態走向伴隨孩子的家長們“獲取家長的信任”案例中,我深深地體會教師要帶著尊重、主動走近家長,讓彼此在相互瞭解的過程中消除疑慮,獲取家長信任,但是和家長相處時要注意;過於親密的家校聯絡即便是真誠的,也可能會對幼兒的成長造成不利。

  其次,是第二章——教學心思。這一張有27個小案例,其中,“活動設計的同中求異”讓我感悟頗深,記得第一次吃水果餐時,幼小朋友問這酸酸甜甜的'水果是什麼?吳老師告訴小朋友是“青蘋果”,可是青蘋果的皮已經削去了,小寶貝們根本不知道青蘋果長什麼樣。因此,我覺得應該讓孩子們主動去發現“個別化關注孩子的主動學習。讀到英老師的活動設計的個別化,關注孩子主動學習時”我不由得興奮起來,體悟到原來同樣的活動目標和同樣的形式,只要採用不同的方式。就會給幼兒帶來新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平時可以利用吃水果餐的時候,讓寶貝們認識不同的水果。

  最後,多讀書,讀好書。幼兒教師是一份充滿愛的職業;只有不斷的向前輩學習、向優秀的老師學習,才能認我在幼師成長的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