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目送讀後感範文600字 (精選3篇)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範文600字 (精選3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龍應臺目送讀後感範文600字 (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600字 1

  面對路途的疲憊,心神的勞累,堅強的她逐漸領悟到許一個人走的路。龍應臺,著名作家,也是一名普通的母親。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也寫下一部部人生的經典。

  《目送》便是其中的一道心靈雞湯。華安從上學開始,龍應臺便目送他的離開,望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心中的欣喜也夾雜了絲絲的憂傷,那幽幽的悲來自孩子的叛逆。當華安將母親遞來的傘棄之不理,當淡淡且帶有嫌棄的說“小孩”時,此時的她才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

  這時,我才真正瞭解到小路盡頭的“不必追”的深深的落迫,瞭解到目送背影的離開也真的變成了對時間的無言,對時間的目送。飄渺間,似乎看到了我的母親,她那早已為我白了的發,皺了的紋。他雖沒有淵博的才華的深明的見地,卻有同龍應臺一樣的母親的心。終究,就會明白朱自清筆下的父親的苦。

  如今的我即將走向成年,邁向社會,也許有一天父母會離開我,雖然我改變不了現實,但我能夠做的,就是不留下遺憾。清晨的一句問候,勞累時的一杯茶,也許真的很小,但在父母的眼裡,那就是全部。父母陪我們走過了無知的童年,叛逆的青春。但是你瞭解你的父母嗎?所謂瞭解,就是知道對方心靈最深處的地方的痛處,痛在哪裡。這樣之後,你還能說了解他們嗎?兒行千里母擔憂。所謂父母的痛不過就是在孩子長大,欣喜之餘留下的孤寂。他們是在用一生去等待目送之後的回望。真正能夠撫平親人心中的痛,不是進行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而是與他們陪伴的每分每秒。父母的心,真的很容易滿足。若每個人都能夠參悟到這一點,也便不會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治理名言。

  時間無情,帶走了青春,偷走了快樂,卻永遠帶不走你對父母的真心。珍惜與父母陪伴的'一分一秒,勿留“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600字 2

  “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有父母之愛是為了別離”,所以,才有了那麼多綿長的目送,以及轉身的悵然。

  從前母親與我不習慣相互陪伴,每次假期回家,她要麼忙碌著,要麼得空能坐下來陪我坐坐說說話的時候,她寧願到鄰居家去閒聊或者打牌。母親與我也不習慣互送,從小到大外出上學她從不曾送。而她每次來武漢,我總是安排好行程告訴她怎麼坐車然後自己去上班她坐車回家。然而有了孩子後,這些卻開始發生變化,每次離家母親在車窗鏡裡的身影越來越小直到看不見,每次相聚母親絮絮叨叨說不完的七大姑八大婆和街坊鄰里的八卦,有時候甚至嫌她重複的囉嗦讓她去打牌都不去,起初我以為是為了孩子,後來我發現原來是她老了。

  是的,母親老了,越來越像記憶中的外婆,頭髮花白,每一次在離開時的村口看著我,走了很遠還在身後喊,要聽爸媽的話路上要小心。外婆這樣送母親離家,也這樣送我們每一個做客的孫輩,年復一年。我體會不到老人久久站在那裡,我們從來不回頭,母親興許回頭去說回去吧別送了的情景。如果說父母之愛是為了別離,那麼這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便把別離的滋味嚐了透。

  而懷中稚子,不曾離開半步,時時刻刻都粘著媽媽,無論走到哪裡都帶在身邊。連斷奶和上幼兒園這兩次本該初嘗父母之別離滋味的時刻,我都沒有機會感知。感謝生活和孜孜不倦的自己,讓這番滋味自覺的推遲到孩子的小學階段。有一天我也會習慣送他一次又一次,而他不回頭也不給我擁抱,任我原地惆悵。那又如何?生命,原就是一種延續,一場輪迴,於是有了這親子間對父母恩的感知和對子女情的感觸。我們或許在父母那裡得到的愛是粗糙不精緻的,我們給予孩子的愛或許並不是她們想要的。但是,無論是為別離還是為相聚,就像隱瞞不了的咳嗽和貧窮,愛是從來掩飾不了光芒的。

  春風十里,總不及你,不及你送別離時,微噙的淚光;也不及你,不及你依賴的目光裡,稚嫩的期許。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600字 3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的是她個人的情感。寫她與兒子一起逛街時,兒子不願跟她牽手過街,兒子大了,有了疏離感;寫她母親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覆覆的問她是誰,寫她與母親逛街,母親的那個愛美樣子;寫她與父親同樣在過街時,要牽她的手,而她已經人在中年,寫她父親最後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時,由於傭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龍應臺的文筆優美而細膩,將這些生活中的點滴娓娓道來,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湧出筆端,躍然紙上。只是讓人不禁為之唏噓的是,父母老後的情形。我甚至覺得在美麗文字的背後,龍應臺是不是也想到了她老時的情景?由此,你不得不想到自己。

  這個社會是需要關懷老年人的。雖都說老人像孩子,但孩子是生命力的象徵,而老,那是英雄遲暮,美人易老時。那是一個成年人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時刻,那是垂垂老去等待死亡的時刻。那時,多少預示了人生的悲愴。或者,說的白一點,人,要有個好死!

  我非常喜歡《不相信》中所寫的,假如我籠統的隱晦的表達的話,那就是理想主義墮落為現實主義,而轉向實用主義的過程。是理想沿著這一路線演變而歸於世俗的過程。龍應臺在文末引用了李叔同的話。我想他是尊重這位弘一大師的。我猜測,她應該非常佩服佛家的圓寂。因為這是將死亡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從容面對。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似乎應對那些主動捨棄生命者抱有尊敬之情。正像蘇格拉底所說,“踏上死亡之途”與“繼續存活”,“孰優孰劣”,“只有神明知道”。

  當我們對生老病死充滿疑惑時,李叔同在臨終前“悲欣交集”四字絕筆及偈語或許告訴了我們他的人生體驗。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