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管道的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1

  今天看了這本<<管道的故事>>使我感到無比的驚訝和惶恐。覺得自已是那麼的渺小和無知,危機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而豪無察覺,是的,現在我們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和收入,可明天,後天,隨著年齡的增大,人越來越老了,身體在一步步下降,是不是還可以擁有這樣的工作,假如有一天因身體不適而失去了工作,誰來照顧我們的父母,誰來負擔我們的醫療費。<<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今天的我們就是提桶者,我們該覺醒了,該為自已的未來找一條管道。讓我們的父母和家人都喝上自來水。

  富人和窮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同樣兩個人,同時來到這個社會,可過著兩種不同的生活,<<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我們現在的收入高還是低,我們都是提桶者,總有一天我們會面臨失去提桶的機會,要過上富人一樣的生活,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尋找自已的管道,拿出一點時間去挖通我們的管道,雖然會付出很多,但是在我們失去提桶工作的時候,管道的泉水就會源源不斷的流進我們的桶中。

  也許我們滿足於現狀,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銀行有我們的賬戶存款,根本不擔心我們的生活,但是<<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要過上好日子,過上自由快樂的生活,必須有我們自由的財務收入,靠提桶的工資收入只是暫時的安慰,一旦失去工作,將一無所有。只有我們開通了管道,收入才有保障,才會象泉水一樣源源不斷的流進我們的財務賬戶。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夢想和抱負,都希望自已有一天能出人頭地,<<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假如有一天,我們擁有了管道,我們的夢想才開始,我們要告訴身邊的每一位朋友,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去挖掘更多的管道,去分享象泉水一樣的成果。也許我們開始步入會很辛苦,會遭到別人的譏笑,甚至短時間內看不到回報。但是<<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信心,有耐心,有韌性。只要我們堅持不懈,象去幫助挖掘管道一樣我們身邊的朋友,總有一天我們的這條管道一定會開通。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2

  故事講的是1801年在義大利中部的小山村,有二位名叫柏波羅和布魯諾的年輕人,他們渴望有一天能透過某種方式,成為村裡最富有的人。一天,機會來了,村裡決定僱兩個人把附近河裡的水運到村廣場的水缸裡去。兩個人都抓起水桶奔向河邊,他們都很聰明而且勤奮。在腰痠背痛之後,柏波羅想出要建造管道,於是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同伴布魯諾,但是諾柏波羅的想法遭到了布魯諾及全村人的嘲笑。但柏波羅並不棄餒,他每天用原來一半的時間去挑水,另一半的時間去挖管道,兩年過去了,他終於建成了管道,一開籠頭,水嘩嘩地流出,全村人都稱讚他,並使他成為了全村最富有的人。

  這個故事對我的觸動很大,感受頗深,也獲得了很多啟示:

  啟示一:要樹立一個正確的目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書中的柏波羅和布魯諾這兩位年青人,都在不停地努力,但努力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布魯諾雖然非常努力的提水,前期掙到了一些錢並和全村的人一起潮笑柏波羅,但柏波羅卻不在乎別人的嘲笑,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而成為了全村最富有的人,可布魯諾卻累垮了身體並再也掙不到錢了。

  啟示二:確定終極目標後,分階段實現目標。本書的的柏波羅在有了建立管道目標之後,在每天工作之餘按著自己的小目標分階段實施,每天挖一點,每天挖一點,這樣把每個分階段的目標加在一起就達成了總體目標。日本有一位馬拉松運動員,叫山田本一,在1978年日本馬拉松邀請賽中取得了冠軍,兩年之後又在羅馬奪冠,在記者採訪他時他說,他不是用體力奪冠的,而用的是智慧。他就把總距離分解為若干個路段,每個路段設定個階段目標,平時計算好分段的時間和體力分配加以練習,因此在比賽時他的目標非常明確,一個一個的小終點達到了,真正的目標還會遠嗎?

  啟示三:朝著既定目標不懈努力。更大的成功,取決於更大的付出。書中的柏波羅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管道夢想,不在意別人的嘲笑;在別人享受快樂的時候,自己卻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並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目標就在不遠處”。

  啟示四:要有開拓性、創新型的思維,不要受固有思維的束縳。書中的布魯諾和全村人當時都在嘲笑柏波羅,認為他在幹蠢事,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有著固有的思維模式。八十年代的美國有一位年青人,他曾說要創造出一種能讓全世界人都能聯起來了視窗,而且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讓全世界人為此而瘋狂。當時沒有人相信他並且沒人願意和他合作,而且還嘲笑這個年青人的狂妄自大,但若干年的今天,全世界人都在運用網路進行溝通,暢遊在網路的世界裡,他就是世人皆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啟示五:相信自己,堅持不懈。書中的柏波羅之所以成功,也是由於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達致成功。有這麼一句話叫: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事定成。能成事的人首先是有志向,其次就是堅持。

  一本好書,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啟示,在我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把這些加以理解吸收和運用,相信會對我們有所提升。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3

  《管道的故事》是我看過好多遍的書,是一本創業勵志的書,一本提醒人要做老闆的書,一本關於財富的寓言。是以兩個年輕人挑水還是挖管道拉開了序幕:兩位年輕人,面臨著同樣的機遇,但透過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用木桶提水和建管道輸水),最終取得了不同的工作成效。

  這個故事對我的觸動很大。我挑了30年的水桶,如今回頭一看我是窮人。竹藍子打水一場空,忙活了一輩子白忙活,我就是那個帕瑪羅,努力半生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對我影響最深的是“管道的建造者——柏波羅為了實現自己的管道夢想,不在意別人的嘲笑;在別人享受快樂的時候,自己卻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精心設計,艱苦施工,並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努力”,從而建成了屬於他自己的“管道”網路,水流源源不斷。

  這本書裡講了一個思路的問題。不能墨守陳規,隨著社會的發展不能堅持原來固有的陳規舊律的東西——用桶提水,不求變化,這樣既費時費力,成效也不大。適時的變換一下思維方法——建立管道輸水,效果就明顯提升。雖然在建設管道的過程中,有很多艱難的地方、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伴隨一路的是拒絕甚至嘲笑。但管道建成之日,人們還是為之驚歎,而且工作的成效也大大提升。

  讀了柏波羅——管道建設者的故事,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第一、更大的成功,取決於更多的知識、更多的付出;

  第二,與時俱進,不能安於現狀。在“提桶”的同時考慮建設“管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建立長效機制;

  第三,在建成管道的同時就要進行維護和加粗,使其流量更大,財源滾滾,真正達到財務自由。要想達到這個理想,首先要改變的是工作的思路和想法。這個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汗水,這就是建管道的過程。

  《管道的故事》中講述的三個故事,同樣的故事就給那些思考者很多啟示,而對不善於思考的人隨隨便便就看完了,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思考,人的貧富只差是和人的思考有關的。

  (一)《管道的故事》給我們三個啟示:

  一、二十世紀成為百萬、千萬富翁是一種機遇,而在二十一世紀成為百萬、千萬富翁是一種選擇,並且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出這個選擇。人這輩子成功、失敗、不取決於你的年齡、學歷、社會關係甚至你今天的收入,成功、失敗就取決一個決定,我觀察了很多成功者,就因為他們曾經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然後做了一系列正確的決策,加之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面對挑戰,超越自己戰勝磨難,最後達致成功!而很多人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選擇打工提水桶來掙豐厚的薪水改善生活,他再努力成功也幾乎不可能,因為那家公司,那家工廠不是他的,所以“選擇大於努力,智慧大於吃苦,你應該做什麼比你正在做什麼重要”。

  《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21世紀你必須做出一個決定——立即開始修建屬於自己的管道,沒有人替你做這個決定,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願不願意修建這條管道。

  二、成功一定要有規劃。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他的人生做過規劃,一個沒有認真思考和規劃過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人生。每個人都要做一個人生規劃。

  三、成功一定有步驟。《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的三個步驟是

  1、研究成功模式,就拿我們做科士威來說,現在如果還是用傳統式的模式做直銷,那就太落後了,我們的領導人的超前意識令我欽佩,把培訓搬上了網際網路,讓大家省時省力省開支,足不出戶在家創業,兼管照顧家人,一舉多得呀,這就是開拓創新智慧絕頂。追隨這樣的領導人你一定會成功的!!

  2、複製成功模式。將這種模式繼續複製,直到永遠。

  3、堅持到底做下去。這就是21世紀的創業方法,我們叫它“管道的故事”。

  (二)三個問題:

  1、老闆和工薪族有什麼不同?世界上95%的人是打工的,5%的人是老闆,5%的人租賃95%的人為他打工。所以打工者眼睛盯的是老闆,因為他的工資、升職、福利……都由老闆決定;而老闆眼睛盯的是整個世界,因為沒有人告訴他什麼時候發工資,就因為這一點的不同就使打工者的潛能或多或少被壓抑了。“人一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在你離開這個世界時你是窮還是富,而是你離開這個世界時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太多的人一輩子沒做出過一個重大的決定、沒有按自己的意志去做一件事情——這才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2、“為什麼做?”和“怎樣做?”哪個更重要?很多人一生都不明白為什麼活著,為什麼工作,為什麼要開創個人事業。

  3、你究竟要什麼?要多少?什麼時間要?現在80%的人用80%的時間想和一個字有關的事情,你猜?那是個字什麼?“錢”!對,就是錢。我敢打賭,每天最讓大多數人頭疼的就是這件事,!人一生成就事業就一定要有夢想,實現夢想一定要有自信心,那麼增加自信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增加財富,“錢不是萬能的,但當一個人連生存都解決不了,他所有夢想的實現都會被打上折扣甚至變得不可能。

  (三)目前開創個人創業的三個途徑:

  1、自創一個系統。就是自己創辦一個企業,“人、財、物、產、供、銷、存”七個字都由一個人來管。在美國,個人創業以10年為計,前五年破產達到90%,後五年剩下的10%中又有90%破產,10年當中個人創業成功率只有1%。

  2、購買一個系統。就比如加盟“麥當勞,肯德基”,成功面比較大,但投資大,一般要幾百萬吧,普通人做不起。

  3、就是參與一個系統,不用大投資——這就是我們目前的模式。網際網路“互動式合作”這種生意模式,它就是給“有夢想,不甘於現狀,想做點事的人但沒背景,沒社會經驗,沒資金……的人”最適合的專案,你可以找一個好的公司,好的產品和它和合作……

  (四)人生的思考:

  1、態度。你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態度,只有你自己相信能成功,才有可能成功,世界上窮人有兩個典型的態度:

  1機會向她敲門,他全然不知,機會就在他眼前他還說沒機會,還在苦苦的尋找機會。你如果給他介紹一個專案,他會問三個問題:掙錢多不多?;快不快?;容易不容易?(據調查,同時符合這三個特點的只有是搶銀行)。

  2幻想一夜暴富,哎呀!我這個比安利好,掙錢快(我說了,你比世界飛人兒跑得快,怎麼不是世界冠軍呀?哈哈)

  2、朋友。人要成功就一定找到生命中的良師益友,有句經典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3、語言。請記住這句話“人和人之間,沒有什麼能力上的差別,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距就在於他們的思維模式的不同”,而人的思維模式和觀念從哪裡來的呢?就是語言,祝願朋友們每天都說積極的語言,在《管道的故事》的啟發下,開創個人事業,修建屬於自己的管道,為了愛你的人,你愛的人而努力,願大家都“夢想成真”,謝謝各位!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4

  我很少讀理財類的書,我讀的書一般都是小說或者心靈雞湯之類的,從這個月開始挑戰了一下自已的舒適區,開始閱讀一些關於個人成長的書。

  《管道的故事》是一本薄薄的書,一百頁出頭,不到一個小時就讀完了。這本書講的是兩個義大利的年輕人柏波羅和布魯諾的故事。兩個年輕人找到了當時看來是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把附近河裡的水運到村廣場的水缸裡去。兩個人抓起水桶便開始了運水的生活。一天結束後,他們得到了一份在當時看來不菲的收入。

  布魯諾覺得十分幸運。而柏波羅提了一天的水以後,卻發現這份提水的工作壓根就不是他想要的。這份工作讓他很累,辛苦得背都沒有辦法直起來,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泡。於是他想起是不是可以修一條管道,直接把河裡的水運到廣場的水缸裡。這樣就不用在這樣辛苦一桶桶的提水了。當他把他的想法告訴布魯諾的時候,布魯諾覺得他是個異想天開的傢伙,布魯諾很滿意現在的生活。他覺得提一個星期的水,他就可以買一雙新鞋,提一個月的水,他就可以為家裡添置一些新的東西,而提一年的水,他就可以修一個不錯的房子了。布魯諾拒絕了柏波羅一起修管道的想法。於是柏波羅便開始半天提水半天修管道的生活。因為他只提半天的水,另外半天要用來修當時壓根看不到收益的管道,他的收入就比布魯諾少了很多。當布魯諾工作了一天,在酒館裡跟周圍的朋友一起喝酒聊天的時候,大家都在笑柏波羅。

  兩年過去了,柏波羅的管道修好了,透過管道,附近河裡的水就能夠支到村裡去了。他現在不需要在提桶也有收入源源不斷的收入,他休息的時候有,甚至他睡覺的時候都有收入進賬。而布魯諾卻因為繁重的提水工作,壓垮了他的身體。他更加蒼老,而且背也更加彎了。現在管道通了,布魯諾賴以維持生存的提水工作也被管道給取代了。當初笑話柏波羅的人們,現在又變成了一起笑話布魯諾。柏波羅還是繼續向布魯諾發出了邀請,約他一起建造更多的運水管道。

  故事很簡單,不過道理很明顯。提桶的布魯諾從事的是簡單的機械工作:一小時的工作換一小時的報酬;一個月的工作換一個月的報酬;一年工作換一年的報酬;沒有工作便沒有報酬。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用時間換取收入。修管道的柏波羅用兩年的無收益換來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如果一開始,他有想法沒有行動,或者被周圍的人一嘲笑便放棄,他肯定也得不到他想要的生活。

  窮人和富人之間真正的差距是什麼?

  讀完《管道的故事》,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距第一表現是思維方式。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是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一個生活狀態,夢裡千條萬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現代社會,我們哪個人不曾是豪情萬丈,可現實又何曾不是一地雞毛。經常聽父輩們說當年要是膽子大點,包了個工程或者自已出來單獨做,哪個不發財啊。而結果呢,他們那個年代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個鐵飯碗,誰願意放棄已經得到的去追尋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我們也到了三十幾歲的年紀,曾經父輩們遇到的那些問題,現在又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只是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當時是國家單位,而我們大部份都是私人老闆的公司,放棄相對來說還是容易多了。在加上曾經父輩給我們的例子,如果不去試,永遠都是同樣的生活在不斷的重複,而去嘗試,生活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可能。

  窮人和富人差距的第二表現是執行力。想到一個好的點子不算什麼,你能想到的別人肯定也能想到,但是關鍵是要把想法落地。在沒有找到提桶的工作前,柏波羅和布魯諾也是經常一起討論各種人生計劃,但當他們得到同樣一份提桶的工作時,因為思維方式不同,兩個人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布魯諾滿意他的提桶生活,他得到了短暫的幸福生活。而柏波羅不滿足於他的提桶生活,他想要修一條管道,併為這個修管道的行為付出了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的時間,柏波羅的收入比布魯諾低,付出的比布魯諾要多。但他沒有放棄,收入低他不放棄,周圍的人嘲笑他也不放棄。謠言止於智者,當柏波羅成功的時候,人們又對他發表各種讚美。不解釋,用結果來制止謠言。

  讀完《管道的故事》,我們發現布魯諾和柏波羅都勤勞,都積極工作,可是結果卻大不一樣。就像我們身邊經常出現的那兩型別人,本來是差不多的兩個工薪家庭,其中一個家庭省儉用,只會存錢做最原始的積累,十年以後,前提是這個家庭還沒有出現任何大的變化,扣掉各種開銷後,這個家庭可能有二十萬的存款,但是十年後的二十萬能和現在的二十萬的購買力相比嗎?另外一個家庭也省吃儉用,但是隻會預留幾萬塊放在手裡週轉,只要一存到錢變馬上就投資去買房子,用現在住的房去貨款買房,然後新買的房可以自住也可以出租,十年後,房貸也差不多還了大半,只要買在大城市的房,幾乎都能保值或者增值。我們越來越發現,勤勞不能致富,最多保證你有吃有穿。我們越來越羨慕有錢有閒的人,只有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們才有可能有錢有閒。

  一本薄薄的書帶給了我們一次思維上的改變,我們要修建自已的金錢管道,而不是一直在從事著提桶的工作。當我們老了,病了,或者失去勞動能力的時候,我們便失去了提桶的能力,我們就沒有了收入。只有建立自已的金錢管道,才能贏得自由又有品質的生活。努力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