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通用10篇)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通用10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1

  許多作家,詞人寫出很多作品,而從未有一篇為人關注,他們在失落沮喪的同時卻仍在無休止的迴圈著,他們依舊寫著編著,他們從不知道,讀者對他們所作的作品從未有任何感觸,在讀者的心裡完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壓在箱底沉默於世的。這便是言之無物。

  ”言之有物“這個道理是《約翰克里斯多夫》中小約翰的舅舅教會我的,高脫弗列特雖只是一個不懂藝術的小販,從未接觸所謂的上層人的生活,而他所唱的曲子卻使得小約翰為之著迷。不用作者特別說明我們也能夠知道,高託弗列特唱的一定不是什麼高深的充滿技巧的曲子,也許只是前人留下的,以及來自自然的普通的歌。這些歌或是記敘了前人的歷史,或是表現了自然生物的美妙,它們各不相同卻有著共同點:內容豐富。我想這也就是這些曲子能被傳唱的原因。小說中提到小約翰曾讓舅舅聽自己作的曲子,這些曲子曾讓他在祖父那裡收到了誇獎在舅舅口中卻成了無聊的東西。舅舅的要求並不高,不是華麗的辭藻,炫耀似的技術,言之有物就夠了。

  言之有物,我認為人們常說的靈感一詞有相近之處,人有了就靈感,就是有了想表達的東西,當他把靈感注於創作,一件獨具匠心的富有靈魂的藝術品便形成了。

  小說中還提到祖父的創作,我認為他的創作只是為了創作,他工於名利,卻無法找到自己的定位,他寫的東西東西只能深藏在櫃底,他所謂的作品只是單調的符號而已,內涵是空的,聽得人聽過一遍後馬上忘記了。這不禁使我想起古代詩人與現代某些詩人的差距,古人的詩有離愁,有感秋,有立志,有詠物,讀過後在心中總會掀起不小的波浪,而如今某些詩人除了表面的形式還能使他們的作品稱之為試,其他詩的特質都不見了。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2

  做事不要太絕對,凡事留一線,有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不要讓自己陷入絕境。

  克里斯多夫,年紀輕輕,意氣風發,有著橫溢的才華,大公爵的寵愛,大好的前程,周圍的人無不是恭恭敬敬,讚不絕口。這就讓這個稚氣未脫的孩子變得驕傲自滿。他痛恨德國人的“虛偽”,殊不知這才是這個社會的生存法則。他隨意批評他人的“過錯”,——他認為不正確的地方,不論在誰面前都失去了那份恭敬,那份謙虛。

  他甚至可以在親王們誇讚某個藝術前輩時,去詆譭他們,詆譭那些音樂成就遠高於他的大師,換來的是大公爵冷冷的回答。“聽你的話,先生,有時人家竟會疑心你不是德國人。”這也就註定了他人生一次巨大挫折的開始,也使他的性格發生了“質”的變化!

  但畢竟克里斯多夫有著過人的音樂才華,即使他狂傲,社會的主流都在孤立他,但總會有人欣賞他的才華,為他所傾倒。可現實中的我們有什麼呢?我們所謂的特長也只是強於身邊的人而已,只是愛好。我們沒有狂傲的本錢。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後果,權衡利弊,為自己留好後路。否則,我們不一定會像克里斯朵夫一樣浴火重生,而會越陷越深,最後走向滅亡。

  在生活中,要學會謙虛,懂得尊重他人,知道不言論,吸取克里斯多夫遭遇挫折的教訓,少走彎路,做事留一線,順利地走上人生巔峰!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3

  黑夜中的一盞燈,將會照亮前方的路,給那些沉淪、迷茫、痛苦的人指明前進的方向。

  當克里斯朵夫成為一名少年後,他人生的又一幕開始上演。當一顆稚嫩的心在瀰漫著黑夜的幻覺的浪潮中湧動,當情慾的巨潮把思想捲走,再把那心狠狠的拍打在荒唐的暗礁上,那顆稚嫩的心早已斑駁,陷入了麻痺的深淵,在黑夜的深淵中打轉。

  克里斯朵夫經歷了幾次愛情,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愛別人的人得不到別人的愛。之後他又遇上了阿達,也許沒有獲得的愛才能更讓人刻骨銘心,阿達身上的缺點令克里斯朵夫惱怒;而她對克里斯朵夫思想的踐踏,使他最終痛苦的離開了她。克里斯朵夫陷入了黑暗,陷入了令人作惡的菸草味道與殘羹剩菜的味道中間,又犯了酗酒的毛病,四周已黯淡無光。

  一盞燈的出現,照亮了前方的路,讓疲憊的心看到了曙光,掙脫了深淵,看到了滿天繁星。高脫弗烈特對克里斯朵夫的一席話,敲醒了他,讓他看到自己正像他父親那樣沉淪下去,他彷彿看到了自己的結局,父親的那句“別瞧不起我”和舅舅的指引,使他醒悟,開始了他的反抗。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4

  創新,究竟是超於當代的產物,還是一種無稽之談?——題記

  被奚落的創新,被冷落的樂曲,毫無生機的觀眾,克里斯多夫的創新,讓人難以理解。那麼,創新,究竟應該怎樣?

  提及創新總是會在大腦中想到各種火是奇怪,或是高階的事物。也正是這些創新,在推動社會向前一步一步的發展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但是,創新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分寸的,有一些屬於超於當代的產物,即使一時不會被世人接受,但是總有一天會被理解;還有一種,則是一種無稽之談,至始至終不會被後人所認同。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相信每個人都用過智慧手機,超大的螢幕,炫麗的動畫效果,簡約的風格,對每一個人都有極強的吸引力。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大屏多點觸控手機這種理念剛剛被提出來的,很多人對此根本不抱任何希望,認為這種產品不會被熱銷。批評手機缺少物理按鍵,會不方便輸入操作;批評手機螢幕過大,容易破碎;批評手機造價太高,價效比很低等等。但是,如潮水的批評在iPhone4的出世後都煙消雲散了,首日銷售超過60萬部,看起來大家都很喜歡。這種創新,把我們的生活帶入了一個大屏多點觸控的時代。這就是一種超越當代的偉大創新。

  但是,克里斯多夫的那種創新,似乎更像是一種無稽之談。

  他刻意的創新,讓觀眾們無法理解,演奏結束,等來的不是噓聲,更不是掌聲,而是一片靜默,毫無生機。一個音樂家最可悲的不是被創作的音樂被否定,而是觀眾聽過之後沒有絲毫的反應,得不到任何評價。這種創新,就像是一種無稽之談,始終不能被人理解。

  所以,創新,超於當代固然好,如果變成無稽之談,就不好了!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5

  在父親去世前的那幾天,愛情的失意肆意的踐踏他引以為傲的理想。這便是現在的他,克里斯多夫,可以為了所謂的分手,連最愛的音樂也懶得提及,把自己裝進了自己編織的套子裡不想再面對這一切。

  父親還是去世了,那面孔同祖父當年如出一轍,生前壯碩如牛死後如秋葉一片,此時的他,什麼愛情,什麼彌娜,什麼驕傲的摯愛的音樂,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他就那麼看著看著,彷彿看到了多年後的自己,由牙牙學語到化成一具屍體。哦,天哪,那該是怎樣悲慘一生,直到終結竟然沒有任何值得人們銘記自己無悔的事或人。那該是怎樣的虛無,抑或是怎樣的後悔,那僅有奏響華彩樂章的機會被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

  “他看到人生是一場無休,無歌,無情的戰鬥。凡是要夠的上能稱為人的人,都得時時刻刻向無形的敵人作戰。本能中那些至人死命的力量,亂人心意的慾望,曖昧的念頭,使你自己墮落毀滅的念頭,都是這一類的頑敵。他看到自己差點兒墜入深淵,也看到幸福與愛情只是一時的欺罔,為的是叫你自己精神解體,自暴自棄。

  與我,又何嘗不是又一個克里斯多夫。面對成長,事業,愛情,金錢,名利,這一切已經面臨將來也不可避免的業障,怎麼去處理,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答案已經不重要。做一種子,發好芽,每一片葉子都極盡豐滿,在最燦爛的時刻開出最耀眼絢爛的花朵。等到秋天結出累累碩果,即便是化作泥土也要滋養來年的希望。

  是的,我已經發芽,正在努力吸取大地的滋養,長好每一片葉子,等待開出人生的第一朵花。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6

  一個人想要成長,想要成熟,那麼最先發生轉變的就是思想。把自己腦海中所存有的一切事物重新審視、重新定論。毋庸置疑,小約翰克里斯多夫正處在整個人生重要的轉折點。

  在經歷了兩次感情上的挫傷後,他還是對一切事物以一個嶄新的角度去思考,去評價。把他以前崇拜的、仰慕的、視為經典的曲目重新定位。這一次他把整個世界弄了個底朝天

  他把舊時的經典曲目認為是保守的、迂腐的;把新出的曲目視為激進的,不合時宜的;把女歌唱家充滿情感的演奏視為矯揉造作;把指揮家的一成不變看做死板;把觀眾的鼓掌當做對低俗事物的信奉……一切的一切讓克里斯多夫覺得不爽,相對周圍的一切持批判的態度。當然他的事業,他的曲目,以經大不如從前了。但是這又怎麼樣?有誰能阻擋住他思想的轉變,思想的昇華。克里斯多夫的成熟,的成長。是阻擋不住的。他只是透過哪些批判來告示這個腐朽的世界,我,成熟了。

  的確,一個人思想的轉變預示著一個人的`成長。無論思想如何的轉變,最終都是朝著一個方向去演變——越來越成熟。就像我們自己一樣。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追求。

  小時候的我們,覺得看動畫片就是追快樂的時候;父母帶我們上公園就會高興的晚上睡不著;每天都有吃不完的零食就是我的唯一追求。上小學後,能夠有個好點的初中就是我們的目標;初中時,拼盡全力有個好高中是我的夢想;現在我,拼死拼活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就是我的理想……

  空暇時間,回味起自己的逐夢過程:兒時的追求;童年的目標;少年的夢想;青年的理想。一直在轉變,而我們也一直隨之長大,成熟。

  所以說,一個人在思想上固步自封,永遠就不會有長進。因為思想的前進就是你在人生之路上的前進。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7

  當我們還在11歲時,仍無憂無慮的玩耍,而克里斯多夫卻早早地肩負起重任,他發誓要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去解決困難,面對令人氣憤而煩躁的工作和貴族時常的羞辱,他選擇忍受。

  然而他內心的憤怒和想法卻無法得到家人的理解,之後老約翰也去世了,這對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這對於本就孤獨的克里斯多夫無疑是晴天霹靂。身為一家之主的曼希沃反而更加肆無忌憚,這使他陷入了無底的黑暗。正是由於這些不同於一般同齡人的生活經歷,導致了他渴望著愛情、親情和友情,比一般人更加渴望,這時,奧多出現了,無疑是黑暗中的一縷光。

  奧多的出現,喚醒了他們久違的童真,把克里斯多夫麻木的心靈重新注入了活力,讓他彷彿看見了生活的希望。於是他開始像孩子一樣幻想,幻想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的樣子,把對方理想化,把對方看成生命的全部。等到又見面的時候,卻又無法敞開胸懷,但最終又迴歸了自然。正是因為太過壓抑而突然釋放,導致了他們錯把友誼當成了愛情,最後又因為互相猜疑及強烈的佔有慾使他們暫時分開了。

  即使如此,奧多在克里斯多夫少年時的影響仍是十分巨大的,他使克里斯多夫從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8

  在奧裡維的眼裡只有雅葛麗娜時,克里斯多夫孤獨了。

  他結識了一個新朋友———音樂家塞西爾,他稱她為‘夜鶯’。

  她25歲左右,元氣滿滿,靠自己辛辛苦苦的努力換來小康的生活,她珍惜她得到的一切。

  “她為人正直,合理,謙虛,精神很平衡,一無煩惱……”

  她不相信男人,因為父親是個懦弱而懶惰的人,又有一個不成器的兄弟,只知道向家裡要錢。她有極高的音樂天分,但是她安分守己,沒有野心,老老實實地演奏,淡於名利。她和母親住的一起,很滿足。

  她像是克里斯多夫的紅顏知己,也相愛著,但無關男女。

  這是一個生命力很強的靈魂。

  但是,這個看似高大、結實、快樂的姑娘也有了她的憂愁:因為奧裡維。有段時間,她頻繁出現在奧裡維家裡,和他們夫婦相伴,而這時候,這對夫妻的相處已經有了很多問題。

  奧裡維自有一種近乎女性的魅力,對於塞西爾這樣一個富於母性又特別喜歡照顧別人的女人來說,自有吸引力,她苦惱著,隱瞞自己的心事,裝出快樂的樣子。塞西爾喜歡亞諾太太,這個看似柔弱的朋友成了她一時的精神依靠。

  塞西爾還是認清了自己的感情,她強大的內心幫助她勇敢地掙脫了這個枷鎖。

  後來,她收養了奧裡維和雅葛麗娜的孩子:“塞西爾被這個借來的母性完全改變了;她顯得那麼年輕,快樂,細膩,溫柔。”

  塞西爾精神上又恢復了從前的平靜,完成了自我救贖:“愛情的需要,如今在撫愛兒童的感情中得到了滿足。”

  相較於雅葛麗娜,塞西爾無疑是幸運的。這幸運,也是她應得的。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9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完了卷一,明白了傅雷先生強烈推薦的理由,剛讀了這些,就覺得很驚豔!

  瘦弱、蒼白、膽小而又堅強的媽媽魯意莎;事業失意、世故而又不甘心當過指揮家的爺爺老約翰-米希爾;健壯、懦弱、粗魯、自私、嚴厲的酒鬼爸爸曼希沃-克拉夫脫;以及到卷一後面才出現的弱小、而又見解獨特熱愛大自然的舅舅高脫弗烈特,一個個的人物形象都刻畫的如此形象立體,透過文字,你可以想象得出那麼個人在你眼前。

  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一室有如一國;一日有如一生。”

  “在幾步踏級之間,他彷彿過了整整的一生。”

  “家……是抵禦一切可怕的東西的託庇所。”

  “最難受的痛苦就是兒童第一次發現別人的兇惡:……”

  “你想編些歌,為的要做個大人物;你想做一個大人物,為的要編些歌。你倒像一條狗追著自己的尾巴打圈兒。”

  看到克里斯多夫第一次被太太家的兩個孩子欺負而後反抗,最後捱了爸爸的打,真替孩子冤枉,這也提醒自己責備孩子前一定要搞清楚,不能太傷孩子的心了!

  還有家裡日子難過的時候,才六歲的約翰克里斯多夫竟然以不餓為藉口,讓弟弟們多吃一個麵包!多麼懂事的孩子,多麼讓人心疼!他和媽媽擁抱在一起,“他們一句話也不多說,可是彼此心裡很明白。”看的人想哭!

  愛喝酒的爸爸,時不時醉得不省人事,“那一夜,魯意莎在發燒的克里斯多夫的床頭坐了好久。酒鬼卻躺在地上打鼾。”多麼的生活化!要是家裡也有愛喝酒的人,恐怕對這一場景毫不陌生。

  還有那些大篇的克里斯多夫的心理描寫,多麼的貼合,使人感同身受!還有哪些關於音樂的,那些奇妙的各種的聲音,那些大自然的合奏曲,那些精妙的比喻:

  “漣波吮著柳枝,唧唧作響。”

  “他聽見父親試音的時候,從中奏出一組輕快的琶音,彷彿陣雨之後,暖和的微風在林間溼透的枝條上吹下一陣淅瀝的細雨。”

  "而多少音樂又跟著那些節奏忙上來,像葡萄藤沿著樹幹扶搖直上:其中有鋼琴上清脆的琶音……"

  讀起來,是一種享受。

  《約翰克里斯多夫》讀後感10

  這篇主要想說說我讀這本《約翰克里斯朵夫》的感想,因為實力不夠,粗讀一遍沒辦法把評論寫得自己滿意,但畢竟是很鮮活的感想,又不吐不快。

  如果我不接觸《約翰·克里斯多夫》,我有一些體驗,內心隱秘的東西,還有深埋心底的某些情愫,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被激發出來。可是讀書的過程,作家用嫻熟的技巧,深入人心的細緻入微的筆法,竟一點點把你那些精神上的核心級別的東西都激活了。它使你意識到生命在甦醒的感覺。

  羅曼羅蘭出色的群像塑造能力,讓整本書呈現出一種強有力的藝術氛圍,你讀的過程已經不再單純認為這僅僅是一部小說,而是一部活的歷史,那些角色都真實存在過。

  克利斯朵夫想要離開家鄉外出闖蕩的時候,他的母親不同意,他的兩個弟弟也趁機出來抨擊他們的哥哥,說他不孝順,其實他這兩個弟弟才是不孝。他的媽媽整天向他訴苦,就怕他離開。甚至她還用錯了方法,她向鄰居抱怨克利斯朵夫不孝順,結果鄰居們也說他不孝,簡直把他氣死了。後來克利斯朵夫不得不逃亡到法國,他們倆又和解了,克利斯朵夫常常寫信回家,老母親也寫簡單的回信。在老母親覺得自己不行了的時候,克利斯朵夫不顧被捕的風險,硬是回家見了媽媽最後一面。

  克利斯朵夫的生命中有幾段感情,但是都沒有發展到結婚,這真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如果說他初戀的女孩不值得他愛,他愛過的單身母親也配不上他,那個傻傻的阿達更是一個笑話,那麼他後來遇到幾個人都有幾分可惜。

  你開始真正稱得上審視你的內心。因為克里斯多夫奮鬥的一生所遇到的艱難險阻你基本也會遇到或者正在經歷抑或早已傷痕累累,羅曼羅蘭借克里斯多夫的所思所想,恰恰和你某一些想法不謀而合。一旦你開始產生共鳴,你便接著開始接納那種思想。於是凡不夠作者崇尚的標準的,在作者價值觀中,不符合對應年齡應該有的情感以及理智的力量,統統被你拿來與自身做對比,然後在這個過程之中修正自己的很多不好的看法。

  當你見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將死而不死於惡死之日。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之於我的理解,我覺得當讀者瞭解了克利斯朵夫一生的故事,應該能從他的遭遇裡看到希望,勇敢的克利斯朵夫會給你啟示,讓你能夠正直地走自己的路。克利斯朵夫也是在生活的磨礪下達到一種超然的境界,既能和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又能堅持走自己的路。這是一條戰鬥者之路,也是一條強者之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