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傳記》讀後感

《居里夫人傳記》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居里夫人傳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居里夫人傳記》讀後感 篇1

  假期即將結束,在這個漫長的假期裡,我看了很多的書籍,但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套《名人傳記》,在這套名人傳記中,描寫居里夫人的那一本令我印象最深刻。

  居里夫人是法國著名的波蘭裔物理學家、化學家,被譽為是“鐳的母親”。1898年7月,居里夫婦發現了一種新元素並命名為釙,同年12月,他們又發現了新元素鐳,為了得到純淨的釙和鐳,他們在一個破棚子裡日以繼夜的工作,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提煉,才從幾噸瀝青鈾礦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鐳,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居里夫人的成功不僅在於她那種對工作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和刻苦鑽研的精神品質,還在於她淡泊名利的高尚節操,她曾經說過:“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我應該從小嚴格要求自己,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在困難面前不要退縮。在居里夫人年輕的時候,和姐姐同時考上了外國的大學,但是經濟條件不允許兩人同時唸書,居里夫人勇敢的把機會讓給了姐姐,我應該學習居里夫人這種姐妹之間互相忍讓,互相關心的優秀品質。我還應該學習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尚節操,就算成功的做對了一件事,也不要沉醉於成功的快樂與喜悅當中,應該繼續前進,成就更大的輝煌。

  我將永遠記住居里夫人的名言:“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絕不屈服。”

  《居里夫人傳記》讀後感 篇2

  最近看完了《居里夫人傳》,是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寫的。心裡充滿著對偉人的敬仰和崇拜,而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她對事業的執著、堅毅、吃苦耐勞,對自己慳吝,對社會的無私奉獻精神。

  我原以為她這種品德和精神吸有在共產主義的社會里才會存在,可她在近百年以前的所作所為,都讓我汗顏。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儘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鑑。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麼“啟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為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養育一個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一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為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

  讀罷一書,心裡湧現出李清照的名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我的努力還很不夠,我的目標還很遙遠,我的路還很長,而我的時間不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