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傳讀後感範文400字(精選3篇)

杜甫傳讀後感範文400字(精選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甫傳讀後感範文4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杜甫傳讀後感400字1

  杜甫,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詩歌被當代稱為“史詩”《杜甫傳》的作者馮至自幼熱愛杜甫,無論在什麼時期,他都沒有停止對杜甫人生的思考。就是他在思考中的節選。

  初到長安,杜甫漫遊時代時的豪邁之情還未消逝,但與社會現實的接觸漸多,豪邁之情也被一種心理矛盾漸漸替代。由於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徵象,杜甫這種矛盾心理也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也愈甚。經過這十年的磨礪,使他的詩風形成沉鬱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誌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這幾年的流亡生活,也讓杜甫更加貼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間疾苦,使其是個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當時社會狀態、政治形勢,表達了人民的情緒與願望。

  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毀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毀了他的仕途和夢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和他在中國詩壇中不可磨滅的地位,猶如鳳凰涅盤般重生!從官宦世家的公子到為在長安謀職而不擇手段的小吏;從周遊四方的遊士到內心矛盾的無奈詩人;從只為個人忙碌計程車人到憂國憂民的沉鬱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進入“詩聖”,一步步邁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內心困頓轉而進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詩人,一位萬方多難成就的詩聖!

  杜甫傳讀後感400字2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巔峰。這些偉大的作品背後,是一顆偉大的心靈,一種博大的情懷。

  憂國憂民是杜甫詩作的一大特徵。這種風格不僅是亂世的產物,更是詩人偉大人格的體現——自覺不自覺地站在國家與人民的立場,心憂國家,心繫民眾,同情百姓的苦難遭遇,一顆挽救社會的心在劇烈跳動,一種幫助人民擺脫沉重枷鎖的激情在湧動。長安十年,歷盡坎坷,杜甫仍舊不願徹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顆渴望救黎民於水火的誠心。這些因憂國憂民而興起的滿腔熱忱,形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力量源泉,這種從政的熱情,在屢遭冰霜之後,代作“詩史”創作的雛形。

  把詩人從政的願望轉化為批判揭露黑暗現實正是當時的腐朽社會。這種沉悶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從政救國救民的理想,但同時,它一次又一次戲弄著一位詩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於黎民,那它將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毀了一位救世之臣,那麼,它將催生了它所摧毀不了的一代詩人。長安十年,個人的淒涼際遇,與黎民的苦難交際交融,孕育出了現實主義的巔峰之作,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創作的靈感源泉。

  杜甫傳讀後感400字3

  品讀杜甫,就如品讀一部詩集,一部寫滿悲憤,同時也蓬勃著英雄豪情的詩集。

  舉世不第,壯志難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雲似地飄來飄去,將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賦予了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壯闊,賦予了杜甫“白鷗沒浩蕩,千里誰能訓”的氣魄;人民的疾苦,賦予了杜甫“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憤!

  杜甫雖有“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的遠大抱負,但大唐的土地上卻沒有留給杜甫施展抱負的那一片空間。於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雲,一片寫滿了詩的雲。

  仰視這片雲,它偶爾也能與別的雲相遇,使他暫時丟掉了孤獨寂寞,但這短暫相遇之後呢?當然幾片志同道合的雲消散了,永遠離他而去之後呢?此時,充斥著杜甫的內心,映入了我的眼簾的卻又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孤獨和悲涼。

  你想做一隻鳥,卻沒有高天任你來飛。

  你想做一條魚,卻沒有闊海憑你來躍。

  你只能做一片雲,飄在滿是憂愁,滿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著戰火紛飛的大唐土地,看著浮華衰敗的大唐朝廷,看著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然後默默地掉著眼淚,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靈魂卻化成了一部詩集,記錄了你的所見、所聞、所感。

  這部詩集落在了人間,被無數人看到,又被無數人傳播;讓無數人落淚,又讓無數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讀了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