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魚之道》有感(精選10篇)

讀《大魚之道》有感(精選10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大魚之道》有感(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大魚之道》有感1

  今天和媽媽到書城又買了一本沈石溪叔叔的書,書名叫《大魚之道》,它是沈石溪叔叔親生經歷的一件事情,因為這件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一直儲存在他的腦海裡,不能忘懷。

  一天清晨,天還矇矇亮,他來到了孔雀湖邊昨天晚上紮在蘆葦杆上的捕鳥扣。這孔雀湖被青山包圍著,碧波盪漾,水草豐盛,風景美極了,這裡是魚的產房,也是魚的搖籃,所以常年有水鳥在四周捕食。

  這天只扣了一隻小水鳥,沈石溪叔叔看天色尚早,就鑽進瀑布裡準備洗個舒服的澡。這時他看見一條渾身黑黑,肚子鼓得像顆大大的泡泡糖的黑脘魚,毫無疑問,這肚子裡面塞滿了魚子。只見大魚在瀑布下的水潭裡拼命甩動著尾巴,一個打挺躍上瀑布的一層石坎,然後平躺在石面上,在瀑布的澆淋下,嚅動著嘴腮,大口大口喘息著,看樣子黑脘魚是準備躍到瀑布裡來產卵。這條魚有一米多長,身體比大蟒蛇還要粗,少說也有一百五十多斤,可以美美的好好吃一頓了,想到這裡,沈叔叔很興奮,趕緊跑到邊上折了根手指粗的藤站在瀑布上方等著魚上來抓魚。魚母喘息了一陣又一個打挺,跳到更上一層石坎上,就想爬樓梯似的層層登高,爬一層喘息幾分鐘再爬,魚沒有手和腳也沒有翅膀,在這石坎上跳躍的難度好比人在沼澤地裡跳高,現在又腆著個鼓脹脹的肚子,負重登高,更是雪上加霜,難上加難。

  魚母終於跳到沈叔叔站立的那層石坎上了,沈叔叔提起棍子瞄準魚頭打去,魚被打得像皮球似的彈了彈,被湍急的瀑布水衝到下面水潭裡去了,沈叔叔還以為魚知道有人要抓它,會趁這個死裡逃生的機會遊走。就在這時讓他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魚母一擺尾又開始往石坎上跳,因為已經受了傷它跳得無比艱難,要跳好幾次才跳上一層,每次跳失敗都重重的摔在石板上傳來叭的一聲悶響。不知道跳了多久,等它跳到沈叔叔站立的那塊石坎上的時候整個魚身體都被血染紅了,身體傷痕累累,唯獨那圓滾滾的肚皮卻完好無損。沈叔叔走過去用棍子用力的一敲,把魚腦子都敲出來了,紮上藤,吃力的拖著魚母準備把魚拖回家。正在這時他這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事情發生了,明明是一條腦子都出來的死魚卻一躍而起,動作快如閃電跳進湖裡,魚頭枕在岸邊,魚身浸泡在水裡,尾部噴射出一片金黃的魚子,碧水間飄起一條金色的黃綢帶,一端連線著死亡一端連線著新生,色彩鮮豔的魚子綿綿不斷的噴射出來緩緩地沉進綠色的水草間……

  終於,魚母脹鼓鼓的肚子癟了下去,尾部那道黃色的綢帶也消逝了,魚母才一動不動的任他拖回家。

  魚母為了後代的繁衍,它贏得了生命道路上最後的輝煌。天下的母親為了孩子都會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偉大的母愛!

  讀《大魚之道》有感2

  寒假裡的一天,我讀了著名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叔叔寫的《大魚之道》。讀後,我在震撼之餘,深刻地體會到了一種感人而偉大的情感——母愛。

  本文先以朋友對“道”字標新立異的詮釋引出了一條黑鯇魚母的故事:文中的“我”偶然發現了一條相當有資歷且待孕的黑鯇,堪稱魚母。這條魚母在還差最後一跳就跳入孔雀湖時,因被“我”的一棍阻礙了,沒有成功,滾下了山坡。而在它知道再試一次必死無疑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孩子,毅然又試了一次。果然,被“我”打死了。又因“我”愛吃魚子,所以沒遵循當地的風俗讓魚母產子,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魚母竟如詐屍一般從“我”手中跳出,到湖邊產了子,後來,它就再也沒動過。

  讀完此文,我不禁被文中的魚母所感動,是什麼讓它在明知第二次是在跳鬼門關,還是毫不猶豫地跳向死亡?是愛,是它對孩子深深的愛!是什麼讓它在被砸碎腦殼後還從“我”手中用盡自己最後的一絲力氣跳出,在湖邊產了子,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還是偉大的母愛!這個故事之所以令人震撼,真是因為它向我們展現了母愛超乎想象的力量。

  母愛,不分貴賤;母愛,不分大小;母愛,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母愛,是那樣偉大、無私!汶川地震中,有多少母親為了救孩子而獻出自己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母親為了孩子用心良苦。母愛,總是在小事中輕輕流露出來,所以,它常會讓人留下感動的淚。我相信,如果一位母親和她的孩子只有一個生存的機會,所有母親一定會像電影中呈現的那樣,哪怕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讓孩子活下去。仔細想想,在生活中,我又何嘗不是在媽媽的母愛中成長的。哪怕是一次輕輕給我蓋被子的動作,一聲關心的叮囑,一句恨鐵不成鋼的責罵,其中不都藏著母愛嗎?記得有一次,媽媽閃了腰,每天開車送我上學都是一次折磨。我多次勸她:“媽媽,您別開車送我了,我自己乘公交車就行了。”可她依然堅持,她說:“不行,天氣冷,乘車的話就要早點起來了,我想讓你多睡會。”她開車時,我發現,她時常用手撐住自己的腰,眉頭緊鎖,疼痛難忍。每次看她這樣,我都十分不忍,十分感動,我在心中默默地說:“謝謝您,媽媽!”為了讓孩子多睡幾分鐘,情願自己忍受病痛的折磨,這就是母愛的力量。

  我很佩服沈石溪叔叔,他能透過講述動物故事,給人以啟示,使人深思。《大魚之道》真是本值得每個人好好品讀的一本好書。

  讀《大魚之道》有感3

  羅曼羅蘭說:“母愛是最旺盛的火焰。”這句話不僅只用在人類身上,還可以用在這世界上的任何燦爛生命。尤其讀了《大魚之道》這本書後,我更體是會到母愛的力量。

  這本小說講述一隻大黑鯇來到一片湖產卵,卻被一片高高的石階擋住了去路。但這條大黑鯇沒有放棄,因為它是一位母親,必需躍過一切艱險,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希望。它大口大口的喘息著,即使摔得頭破血流,全身傷痕累累,那圓溜溜脹鼓鼓的肚皮卻完好無損,那裡是它的孩子,它拼死也要保護好!

  他成功了,但苦難沒有結束。貪婪的人類捉住了它,它掙扎著。我彷彿看到它在哭泣,但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它那未出生的孩子。於是,作為母親的力量充滿了它的全身。就在這一剎那,它咬住一根樹枝,尾巴猛烈的顫抖了起來,閃耀起一片黑光,噴射出一片金黃的魚子,像是一條金色的彩虹,一端連線著死亡,一端連線著新生。它完成了一位母親的使命。

  母愛如雨,始終滋潤著我們,包容著我們。我愛我的母親,正如她一直深深的愛著我。

  讀《大魚之道》有感4

  趁著寒假輕鬆美好的時光,我讀完了沈石溪的著作《大魚之道》,受益匪淺。

  這本書記敘了發生在動物間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如《魚道》《善舉白旗的魚》《馴化幼雉》等。其中,《魚道》這個故事留給我的印象最深。它講述了這樣個故事:“我”在孔雀湖邊發現了條肚皮鼓鼓的母鯇魚,便想捉住它。魚母為能跳進湖中央產卵,跳上被瀑布沖刷的石坎,跳得渾身是血;在被“我”重重棍打在腦殼上並捉住後,仍拼命用嘴咬住樹枝,用盡最後點力氣,把卵產在了水裡,這之後,任“我”把它清蒸油炸,始終沒有動過下。

  讀完這個故事,我的心靈被深深震撼了。魚母為了將卵產下,拼死掙扎的壯舉令我感動,令我熱淚盈眶。這個故事生動地詮釋了魚母無私、偉大的母愛,是首生命的讚歌!

  母鯇魚的孩子是幸運,因為它們有個偉大的母親;而我也是幸運的,因為我也有個愛我的媽媽。記得有次,天下著大雨,媽媽來學校接我,我們合撐把傘回家。路上,那把傘總是偏向我那邊,我看到媽媽的衣服已經被淋溼了。我的心裡酸,關心的問:“媽媽,你冷嗎?”媽媽笑著說:“我穿的衣服很多,怎麼會冷呢?”我很清楚,媽媽在說個美麗的謊言,而這個謊言包含著對我無私的愛。不知怎麼,我的眼前浮現出了這樣幕幕場景:放學回家後,媽媽為我煮了鍋可口的魚湯;每天上學前,媽媽總是再三叮囑我上課要注意聽講;在我發燒的那天晚上,媽媽連夜送我去醫院,並直守在病床邊;我有題目請教媽媽時,媽媽沒有教我,而是讓我獨立思考……是啊,母愛無處不在,它不定像魚母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孩子的存活那樣壯烈偉大,但它如春雨滋潤著我的心田,讓我健康快樂地成長。

  這本書讓我在心靈震撼的同時,深深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我想,作為子女,我應該懂得感恩,好好學習,用好成績回報媽媽!

  讀《大魚之道》有感5

  前幾天,同學借給了我一本書看,叫《大魚之道》。

  這本書是沈石溪寫的,裡面講了許許多多關於動物的故事,有關於魚的,有關於警犬的,有關於兔子的,等等。但我看完了這本書以後,發現裡面的故事很感人。有的是寫母愛的,有的是寫動物和動物之間的友情,還有的是寫人類和動物之間的友誼。其中我最難忘的就是《魚道》了。

  這一章是我在這本書裡讀過最感人的。有一天早上,沈石溪去離寨子不遠的孔雀湖看看有沒有抓住野鴨,但是沒有。他想去衝個涼,突然在瀑布間看見了一條黑色的大魚,原來是黑鯇正準備來孔雀湖產卵。沈石溪想,要是能拖條大魚回去也挺好的。於是,他提起棍子,瞄準黑鯇的的後腦勺,一棍子打下去。但是沒打中。這時,黑鯇終於跳上來了,但是它受了很重的傷。我可真佩服黑鯇,為了能將卵產出來,連自己的命都不要了。沈石溪重重一棍擊在它的腦殼上,可是他並沒有將黑鯇的卵放進湖裡。忽然,奇蹟出現了,他將黑鯇拖的時候,黑鯇活過來了,咬住樹枝不放,將卵產了下了來。

  母愛不愧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無論用什麼東西,都不可能阻止母親保護自己的孩子。

  讀《大魚之道》有感6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本很好看的書,輸的名字叫做《大魚之道》。

  這本書是沈石溪,動物小說大王。

  這本書裡有很多個動物故事,其中我分享:朋友大白兔。

  要不是我竭力阻撓,我的朋友湯圓早就變成了飯桌上的一碗菜了。

  這裡說的湯圓,並不是裡頭裹著芝麻餡的或其他口味的糯米食品,也不是人名,而是一隻膽小可愛的大白兔。

  這隻大白兔是文中主人公,六歲生日時,奶奶從鄉下帶來的,當做禮物送給了主人公。

  小兔子跟主人公的關係越來越親密了,它好像知道了主人公是它最可靠的保護神,主人公不在時,它就一直縮在紙箱裡,不出來,主人公返現給回到家,踏上樓梯,它就蹲在樓梯口。

  過了一段時間,它好像摸熟了主人公的生活規律,知道主人公每天早上七點鐘就要準時起床,不然上學就要遲到了。

  小兔子就像活鬧鐘一樣,一到時間,調到主人公睡覺的小閣樓來,不斷地用爪子敲擊小床的地方,發出囊囊囊的聲音,知道文中主人公從床上坐起來,小兔子才停止。

  二年級下學期剛開學的不就得一個星期天,學校組織去看早上電影,文中主人公臨出門時,主人公的媽媽說,遠在西寧工作的舅舅要來家裡作客,主人公的爸爸說,今天他要做一樣最好吃的菜。

  主人公到了電影院,剛坐下,突然覺得的心神不寧,總有一樁心事放不下來,腦子裡一會想起了媽媽說的話,一會出現爸爸神秘的笑容,一會看見了一把明晃晃的飛刀正在湯圓的頭頂飛旋,電影一點也沒看進去。

  主人公突然意識到了湯圓正在面臨危險,主人公如坐針氈,跟老師撒了謊,說要去上廁所,溜出了電影院撒腿就往家裡跑。到了家推開門,只見地上擺了刀,正準備把湯圓殺了。

  媽媽發現我回來了,手不由自主的鬆開了,主人公大聲放哭,爸爸也鬆手了,這才救了湯圓的命。

  一轉眼,主人公上五年級了,主人公的家住的是老式石庫門房子,弄堂口有一個老虎社,就是一種燒柴火的打造,由老虎社往左拐就是一條有一米多寬的水溝,這兩個地方,湯圓絕不敢去,

  升到六年級時,傳來了一個可怕的訊息,說是有人樣了一條大狼犬,得了狂犬病,離家出走,變成了瘋狗,就在主人公家附近。有一天晚上,主人公發現語文書忘在了教師,只有問同學吳志剛借,同學家不遠,就在弄堂口那條水溝後面,主人公外出時,湯圓也想往常一樣,來到水溝邊,它停下了,主人公也知道,它不敢再往前走,朝湯圓揮了揮手,主人公繼續走,突然湯圓跳了過來,咬住主人公的褲腳,往後拉車,嘴角還發出吱吱的聲音。主人公以為湯圓是在鬧著玩,拍著它的腦男生氣的說:“鬆開”,湯圓只好鬆開,回家去。

  誰知主人公遇見了那兇猛的大狼犬,湯圓決定要過這個橋,當大狼犬撲過來的時候,湯圓叫了一聲,向箭亦一樣飛躍而過,落到了主人公和瘋狗之間,封口立馬撲向湯圓,湯圓無所畏懼的蹦跳迎戰,湯圓躍到了瘋狗的脖子上,一口咬住。兔子紅日狗掉在地上,扭成一團,瘋狗把湯圓壓在底下,但四隻爪子在湯圓身上瘋狂爛抓。

  不久,瘋狗就被湯圓咬的暈了過去,因為湯圓經常在樓梯口那磨牙,湯圓得了狂犬病,,它在爐膛前停頓了一下,明亮的火光竄出來,主人公在他爸爸的懷裡提等著,說了一聲,不,湯圓葬身火海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悟出了動物也是有一條生命,誰也不想失去一條生命,既然動物能跟我們和諧相處,我們就不要傷害它們。我認為,動物是我們人類最好的朋友。

  讀《大魚之道》有感7

  在剛剛過去的寒假裡,我讀了一本名叫《大魚之道》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沈石溪。他的創作以動物小說為主,內容十分簡潔,卻很生動,每篇故事的中心也非常明確,使人讀了以後會得到許多啟示,回味無窮。

  這本書由許多個與動物有關的蘊含著深刻道理的小故事組成。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篇故事是《善舉白旗的魚》。這篇故事主要講了“我”買來了三條草魚,準備繁殖魚苗賣給當地的農民,養家餬口。當“我”把其中的兩條魚一起放進魚塘後,它們頓時分別佔據了東半邊和西半邊,另一條白尾巴見池塘已被佔領,於是採用了“宜斯策略”,(這裡指有時,許多強者一起佔據了某個東西或地方,後加入者就會斬時投降,當強者互相廝殺後,“弱者”就會乘虛而入,佔領地盤。)最終平安地活了下來,併產下了自已的後代。

  我非常喜歡作者在文中寫的一句話:“強悍者被無情地淘汰掉了,怯懦者卻活得逍遙自在,大自然真是不可思議。”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一個動物群體中,如果鷹派的角色多了,那麼,聰敏的個體就會扮演鴿派角色,這樣就會有更多的生存機會。鷹派雖然活得揚眉吐氣,卻很容易在頻繁的鬥爭中受傷或死亡;鴿派雖然活得窩囊憋屈,卻因為避免了鬥爭而得以成活。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還從另一篇故事《魚道》中想到了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和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應該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貓狗之間》中知道了人與人之間只要學會寬容,學會諒解,就能解開矛盾,成為好朋友,從《馴化誘雉》中懂得了做事要細心,不能功虧一簀,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把大事做成功……

  《大魚之道》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們也像書中那些聰慧的魚兒一樣學會禮讓,學會感恩,學會寬容,學會細心,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集體有用的人吧!

  讀《大魚之道》有感8

  在元旦假期裡,我趁著空閒讀了沈石溪的《大魚之道》。其中,有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善舉白旗的魚”,講的是三條魚在水塘中“爭奪領地”,一條白尾巴魚最先“投降”,其餘兩條“紅鰓蓋”、“黃嘴殼”頻頻爭鬥,最後相繼死亡,而白尾巴,最終擁有了水塘。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最先感嘆白尾巴的聰明。它面對兩個強大的敵手,並沒有硬碰硬,而是先假意投降,等到對手互相殘殺後,坐享漁翁之利。就算是人,也未必會想到,真是隻“神魚”。

  細想一下,又覺得平淡無奇。大自然本就十分神奇,這條魚只是巧妙地適應了自然而且這也有規律可循:強悍雖然揚眉吐氣,卻很容易在頻繁的爭鬥中受傷或死亡;怯懦者雖然窩囊憋氣,卻因避免了爭鬥而得以存活。

  若是搬到人類社會中來,這個規律也同樣適用。的確,在社會中,太過強悍的人,總會被群起而攻之,落得兩敗俱傷。而在此前,示弱者往往能蓄精養銳,平安無事,從而在此時獲得利益。一個人,只有“願舉白旗”、“善舉白旗”,才能獲得較大的利益。

  讀了這篇文章,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讀《大魚之道》有感9

  年前,我買了《大魚之道》這本書,自從那時候一時興起讀完這本書後,就再也沒碰過這本書,它安靜地躺在我的書架上,一放就是兩年。這個學期學習的幾篇動物小說讓我對動物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又翻開了這本書……

  這本書雖說書名是《大魚之道》,但它其實講述了許多個帶給人深刻印象的故事:魚道、善舉白旗的魚、朋友白兔等等,而其中,《魚道》和《善舉白旗的魚》最讓我喜歡。先說說《善舉白旗的魚》,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我”家池塘裡紅黃白三條魚的故事,紅魚和黃魚各佔據了池塘的一邊,而那條白魚卻被排擠。那條白魚別無他法,只好待在兩界的邊界線上,一動不動,肚皮朝上,像是舉著白旗一樣。而另一邊的兩條魚也自顧自,不再管那條可憐的白魚。讀到這裡,我覺得白魚真是懦弱,和那兩條魚爭一爭,拼死拼活起碼可以有一席之地呀!後來,紅黃兩條魚爆發了戰爭,非要鬥個你死我活不可,可是白魚卻沒有被捲入這場戰爭,安逸自在地待在那條線上。第二天,紅魚死了,黃魚也奄奄一息。這時候的白魚終於猖狂起來了,它四處遊走,狠狠咬一口黃魚,在紅魚旁邊轉悠……這太不可思議了,我被震驚到了。原來,這是一種“宜斯策略”,當一個群體中鷹派角色過多,會有一些聰明的個體扮演鴿派角色,鷹派角色拼個你死我活後奄奄一息,這時候的鴿派角色就可以肆意妄為了。這是一種很明智的生存手段。我明白了,有的時候,當身邊的人發生爭鬥時,不一定要加入混戰,也可以學習這條明智的白魚,裝作群體中懦弱的一個,與世無爭,鷸蚌之爭,漁翁得利。

  再來說說《魚道》。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我”抓野鴨一無所獲,在河裡沖涼時,無意中瞧見一條懷孕的黑魚,在石階上奮力跳著——它正馬不停蹄地趕向山上的湖中產卵生子。“我”拿著棒子,打算將它敲死帶回家中,彌補野鴨的錯失。黑魚很靈活,雖然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但是躲過了那一棒,不料自己往山下跌去。它又一次跳上來,已經傷橫累累,奄奄一息,一棒敲下去,它一動不動了。“我”拎著它沿著河往山下走去,在路上,一根樹枝卻擋住了“我”的去路,令人不敢相信的是黑魚咬住了樹枝。當我看到這裡時,被深深震驚到了,一條傷痕累累的黑魚被狠狠敲了一棒,毋庸置疑,一定死去了,這條魚卻能咬住樹枝,死也不鬆口,是什麼力量在驅使著它呢?正當“我”納悶時,黑魚猛地一甩,將尾巴對準河裡,射出一股金黃的魚子,魚子散盡,黑魚也不動了。

  “我”把黑魚帶回了家,它再也沒有動過。這或許就是動物的情感,一條黑魚,為了孩子忍受巨大的痛苦,只要能產下魚子,無論怎樣它也在所不惜。想想自己的母親吧,她懷胎十月,一天天忍受著自己帶來的痛苦,直到產下你那一天,冰冷的刀鋒從母親溫暖的腹部劃下,有時我們會被刀片劃出小小的傷口,都是那樣的痛,而母親的傷口,我們能忍受得了嗎?每一位母親,都是一位英雄。這,就是母愛!沒有什麼能讓我們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我們只能替她們分擔壓力疲勞:做飯,洗碗,洗衣,擦地……看著她一點點變老,白髮一根根增多,這種感覺,誰都知道。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都明白報答這份來之不易,求之不得的母愛,我們應該更加明白。從今天起,我們做些家務,從今天起,我們學會點自理,從今天起,我們不再和她們鬧小脾氣……雖然這些只是甚微的舉動,卻帶給了她們無限的感動。媽媽,我愛你。

  讀《大魚之道》有感10

  暑期裡,我在媽媽的推介下,我讀了一本名叫《大魚之道》的書,書裡講了許多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書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而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魚道》和《善舉白旗的魚》了。

  《魚道》主要講的是:在每年的四五月間,有一種名叫黑鯇的大魚,就會從瀾滄江下游逆江而上,遊進流沙河,一直游到終點站——孔雀湖來產卵。有一年,作者抓了一條沒有產卵的大黑鯇,硬把它拖走,結果以被敲死的黑鯇還是奇蹟般的產完了卵。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母愛是偉大的,母愛能創造奇蹟,母愛就像一把大大的傘,為我們遮風擋雨,永遠保護著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孝順母親、報答母親。

  《善舉白旗的魚》主要講的是:作者挖了一個小池塘,買了三條快產卵的草魚,分別是紅腮蓋、黃嘴殼和白尾巴。作者先把紅腮該和黃嘴殼放進了小池塘裡,沒想到它們很快就分好了領地。當作者再放入白尾巴時,白尾巴總是被當作侵略者而被驅趕,它不得不舉起了“白旗”,才免於被趕。誰也沒有想到,最終,作者認為會順利產下卵的紅腮該和黃嘴殼死於了領地之戰,而作者認為會產卵失敗的白尾巴卻成功產下了卵,強悍者被無情地淘汰了,懦弱者卻活得逍遙自在,大自然真是不可思議!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動物是我們最好的夥伴,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動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