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敬業與樂業讀後感範文

梁啟超敬業與樂業讀後感範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梁啟超敬業與樂業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就敬業而言我理解是凡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忠於一件事,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心無旁騖,便是敬。一個人是否有作為不在於他能做什麼,而在於他是否盡心盡力地把所做的事做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這就是敬業。梁啟超以前這樣說過:“敬業樂業是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是啊,當敬業意識植根於人們腦海裡,那麼做起事來就會用心主動,並能從中體會到快樂,從而獲得更多的經驗和取得更大的成就。也只有敬業的人,才會在自我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不斷地鑽研學習,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崇高而偉大的奉獻。如果沒有敬業精神,《莊子》中的佝僂丈人就無法把承蜩這樣一件小事做到“經典”,做到“出神入化”;如果沒有敬業精神,孔子的為人就不會做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境界。

  作為一名規劃戰線上的一員更能體會到敬業的。城鄉的發展離不開規劃,城鄉規劃是城市發展的藍圖。一方應對於規劃工作的性、嚴肅性都要求我們務必要有敬業精神,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拓展也需要我們為未來城鄉的定位、城鄉的性質、城鄉的文化、城鄉的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指明方向定好位,同時也要求我們用科學發展觀的眼光去思考去研究,思想觀念的轉變和進步,工作方式的改善和提高,都會在城鄉的未來體現出來。所以好的規劃才會有好的城鄉發展,這些都需要一份敬業精神。

  下面來談談樂業。至於他的概念,我覺得書上寫的那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已經足以詮釋了。人生能從自我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凡做一件事,都要認為它是搞笑味的,做工苦,不做工更苦;被動與主動,能產生兩種截然不一樣的結果。如果我們達不到樂業,那麼生活就會變得很單調。如果有人說,我的職業沒有可樂的地方。那麼它就是個日復一日、週而復始的單調人,因為所有的職業都會有可樂的地方,只但是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很多人又不知如何去樂業。一個成功的規劃人,肯定是樂業的,對規劃事業的成功既不是家庭能帶來的,也不是先天條件比別人強,原因是能把規劃事業當作自我的樂趣所在,不管條件多麼艱苦,都會陶醉在事業中。

  人生因競勝而快樂,樂業能夠讓我們把一切遊思都拋之腦後,豈不為好?“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後高”,沒有任何事是一蹴而就,沒有任何人一舉成名,也沒有人只耕耘無收穫。把握好心態,端正好態度。“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工作,我快樂。只要腳踏實地的把自我的工作做到位,持之以恆,永不懈怠。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從快樂的心境中不斷激發出自我的工作熱情,就會發現自我的心胸越來越寬廣,視野越來越開闊。

  可見敬業與樂業能改變人的命運,成就人的夢想,實現人的價值。

  所以敬業與樂業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精彩,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和平完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