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700字(通用5篇)

高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700字(通用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700字(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

  你認識保爾柯察金嗎?第一次捧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時,我就被主人公保爾深深地吸引了。

  保爾柯察金出生於一個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在革命的浪潮中經歷種種挫折與磨難,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漸漸成長為一個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下面兩句話:

  “他沒有馬上倒下,而是像一個魁偉的戰士,咬緊牙關,追隨著勝利進擊的無產階級的鋼鐵大軍。在耗盡全部精力以前,他沒有離開過戰鬥的隊伍。”在戰鬥當中,保爾遇到了許多的挫折,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儘管如此,他卻始終沒有退縮,他那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就是到了生活已經無法忍受的時候,也要善於生活下去,要竭盡全力,使生命變得有益於人民。”儘管生活對保爾是那樣的殘酷:雙目失明、雙腿癱瘓……然而保爾卻從來沒有放棄過他的信念:為人民服務,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到了保爾捨己為人、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的精神。

  鑽石,是因為反覆切割和不斷打磨,才會發出璀璨的光芒;鋼鐵,是因為經受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才能變得如此堅硬。保爾經歷各種挫折與磨難,擁有了鋼鐵一般的生命力,他的這種力量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都深深打動了我,他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完美地回答了“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

  生活中,我也想像保爾一樣堅強。記得一次鍛鍊時,累得氣喘吁吁的我決定放棄跑步的計劃,腦海中閃現出保爾遇到困難勇敢面對、努力克服的畫面。比起他所遇到的磨難,我這一點小小的困難又算什麼呢?想到這,我咬緊牙關,終於戰勝了自己,堅持跑下去……

  這就是這本書教給我的一個信念:我一定要像保爾一樣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為了實現夢想和追求而奮鬥不息、擁有鋼鐵般意志的人!

  高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2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所以看這本書,是因為一個節目上,一位80高齡的老奶奶,一顆牙都沒有掉,而且,還能用牙拉動車,她說她因為自己看了這本書,受到了啟發,就學會了拉車。我不禁想到:這本書真的那麼神奇嗎?就拿來看了。

  這本書主要講,保爾因為學校不好而成了工人,之後德國入侵俄國,他毅然參軍,勇敢機智地戰鬥,成為一名政治覺悟高的戰士。退役後又去積極工作,成績突出,職位逐漸升高,但他23歲全身癱瘓,24歲雙目失明,憑著驚人的毅力開始踏上艱難的學習之路,最後還寫出了自己的小說,備受人們的歡迎。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片段就是:嚴冬的森林裡,保爾帶領同志修鐵軌。因為伐木場裡有木頭運不過去,原來那裡卡車太少了,而伐木場離車站又很遠,其中有一段路是土匪的老巢,最好的方法就是挖一條鐵路,保爾很愛工作,就去報名了,之後保爾凌晨一兩點就拉著他的倆位工友起來工作,也不顧自己已經動過三次手術的身體,起早貪黑的幹活,快到鐵塊都不夠用了。

  一天,雪格外的大,保爾聽到了風的聲音,感覺不妙,趕快拉著工友,去外面剷雪,在雪中,保爾一雙鞋已經不能穿了,就赤腳去鏟,結果踩到了釘子,第二天,保爾被一個養路工人發現,養路工人見了就送了保爾一雙高筒靴,並把保爾的腳包紮好,最後,他們一班第一個完成任務。讀著讀著我的內心一次次被保爾那如火的工作熱情點燃了,我心潮起伏,我漸漸明白了書名的意思,保爾真不愧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他的意志動搖,就像鋼鐵那樣堅定不可動搖,我也明白了80歲高齡的老奶奶為什麼渾身是勁了。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後,我做什麼事,竟總會想起保爾柯察金工作時那股認真勁兒和執著的精神,頓時就會力量大增,似乎自己就是保爾。

  高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3

  很小就拜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最近又重溫了一遍。這本書結合了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親生經歷,真實、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戰火紛飛的烏克蘭地區。直到如今,書中的保爾·柯察金同志的精神還支撐著數萬名兒童、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

  “每個偉大人物的歷史好處,是以他對祖國的功勳來衡量的,他的人品是以他的愛國行動來衡量的。”俄羅斯的車爾尼雪夫斯基曾這樣說過。保爾同志對待挫折,沒有選擇逃避,因為死亡是最愚蠢與懦弱的辦法,活著就是一種希望,沒有什麼比堅強地活下去更有意義了。在面對挫折時,我們應該想到目標,還有多少沒有完成,應該從痛苦中走出來,重新為它努力奮鬥,理想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即使破壞了,還可以再樹立一個,像保爾那樣的處境,都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生活道路,身為當代青年的我們又為何不可呢?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憶往事,他不會正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正因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這是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世界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令人久久不能平靜的書中的一段文字。它告訴我們人應該有偉大的理想,有了理想就要行動,行動了就要盡力,盡力了才不會有遺憾,他這種為實現理想而拼搏的恆心、決心與行動實在令人震驚。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事業的追求不再那麼執著了,往往是力不從心,茫然無措,人們仍需要從這樣的書中汲取精神。應該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好書,保爾是一個永遠的人生強者,一個樂觀主義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遠是不變的嚮導。我相信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開啟這本書,保爾這個生動又鮮活的形象都能為我們指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高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4

  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因為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就用好了一次寶貴的生命。

  保爾從小就調皮。有一次,保爾的朋友謝廖沙出了一個餿主意,往神父家為復活節準備的發麵裡撒一把煙沫,所以保爾被開除了。從此就開始了打工的生活。打工的時候保爾十分吃苦耐勞,就是他的脾氣不好。可是不久之後,保爾又因為一件事被開除了。從此,保爾的哥哥阿爾驕。柯察金讓保爾到發電廠去幹活。

  後來的時間裡,保爾認識了朱赫來,加入了紅軍的隊伍,和紅軍戰士們一起在戰場上拼殺。可是有一次保爾為了給他的師長報仇,被波軍大炮炸傷了,熾熱的鐵片灼傷了頭,並且頭部受到重創,此時,保爾年僅17歲。

  保爾的`頭傷好了,但是他的右眼卻是永遠失明瞭,但是他沒有灰心,繼續投入了戰爭。可是病情不斷惡化,失去工作的能力,全身漸漸癱瘓,繼而雙目失明,這對一個人來講是多麼大的打擊啊!但是頑強的保爾沒有放棄學習的腳步,他又開始寫書,可惜又把稿子弄丟了,他只得把書重新再寫一次。在那個沒有電腦打字的年代,保爾又是雙目失明,可以想象他要寫一本書是多麼的辛苦。

  保爾遇到的是大的困難,我們所遇到的困難相對於保爾來說真的是不值一提,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保爾都可以戰勝困難,那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呢?

  保爾有一段著名的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一句,大致是這樣:“我的一生,都在為革命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雖然我現在還沒有保爾那樣的偉大目標,但是就我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我自己可以定一個小目標,並且要透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的小目標。

  讀完全書,我將有著和保爾柯察金一樣的奮鬥精神,相似的奮鬥目標,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勇往直前!

  高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5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保爾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保爾被老師神甫趕出學校後,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與冬妮亞結為朋友。他在裝配工朱赫來的引導下,懂得了布林什維克是為窮人爭取解放的革命政黨。他依依不捨得告別了冬妮亞,逃離了家鄉,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堅強的布林什維克戰士。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俞下,右腿變成殘廢,脊椎骨的暗傷也越來越嚴重,最後終於癱瘓了。但他並沒有不此而沮喪,而且開始了他的艱難的寫作生涯,從此有新生活的良好開端。

  我非常敬佩保爾不畏病魔侵擾和不怕命運挫折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他的確是一個頑強的人,當他負傷不得不退出戰場之時,他仍然在後方不停地為社會的發展做著貢獻。當他被診斷出神經中樞有毛病時,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設法的工作,爭取多為社會做事。最後,他兩腿癱瘓、雙目失明,不得不放棄工作。但他仍然堅決的拿起筆,再次頑強地與命運做起了鬥爭。正如貝多芬所說:“人應該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應該屈服於命運,應該奮鬥終生,頑強拼搏。在小說中,我最欣賞其中的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認為這話很對,準確地說明了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難道不是這樣嗎?一個人不應虛度年華,也不應碌碌無為。一個人總應該為社會、為大家甚至為自己做一點事,那怕是一點點,也不能虛度此生,才能算得上是在“活著”。

  這段話,是對保爾一生最好的寫照,這段話,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也激勵我將更加努力學習,不虛度年華,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終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