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讀後感範文500字(精選5篇)

菜根譚讀後感範文500字(精選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菜根譚讀後感範文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菜根譚讀後感1

  關於這部書,有句非常有名的話叫做:“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你既可以理解為,只要肯吃苦,這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也可以理解為,看過這部《菜根譚》,做任何事情都有所裨益。總之,這本書字字珠璣,講透了中國傳統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方法。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有儒家的智慧;“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有道家的仙風;“世態有炎涼,而我無嗔喜;世味有濃淡,而我無欣厭。”,也有佛家的慈悲。而在讀到了這麼多的道理之後,我們也應該明白,錘鍊自我是一件很苦的事兒,然有可能也是讓人生柳暗花明的轉機。

  讀了《菜根譚》,讓我從中得到了許多的啟迪。作為一個教師,不但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我的工作崗位“先學生之憂而憂,後學生之樂而樂”的工作熱忱;不但要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態,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強”、“修辭立其誠”、“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的品格,作為一個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後於這個時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想法,而且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來不斷為自我充電、加油。

  菜根譚讀後感2

  《菜根譚》是明代道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的語錄。它勉勵人們在平淡乏味的菜根中體驗人生的滋味,進而充實自己,發憤圖強。

  《菜根譚》提倡“抱朴”,即有一顆樸素的赤子之心。要經得起各種考驗“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菜根譚特別提倡“家和萬事興”,沒有“三綱五常”的死板說教,卻可以處處感受到作者為保持家庭和諧而湧動的愛心“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功德,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學問”。

  菜根譚勸告人要腳踏實地。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要有一股傻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需要努力,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任天機。”

  在處世方面,菜根譚主張處世應該高立一步,有一種大局觀。在對待別人的態度上要求大家不要刻薄。

  菜根譚中每條的字數都不多,但卻融入了人生的最為真切的感悟,遨遊其中,不單單是一種覺悟,心有那份無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字裡行間,藏著的是一雙透視人間的慧眼,在他那份沉甸甸又帶著暖意的鞭策下,必有新的體會。

  一個人的思想不應該被慾望遮住眼睛,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平淡,在粗茶淡飯中體會平淡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的到極大地滿足,真切的享受人生。

  菜根譚讀後感3

  近日,筆者讀完洪應明的《菜根譚》,書中無處不在的博大、寬容、淡泊、向善與智慧,讓你覺得彷彿在與一位智者交談,疑慮消弭,警策長留。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給我感悟最深的是其中有關教育批評的至善妙語。

  洪應明說“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意思是說,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太嚴厲,要顧及對方是否能承受,注意不傷對方的自尊心;當教誨別人行善時,不可以期望過高,要顧及別人是否能做到。

  我們常抱怨現在的孩子太難教育,但有沒有反省過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呢?我們當教師的有時在公眾場合、在家長面前大聲斥責學生;有時小題大做、聲色俱厲,嚴詞批評;有時長篇大論、喋喋不休像老太婆……這些做法都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像上句話中所說的那樣教育孩子去惡趨善,還愁效果不佳嗎?

  《菜根譚》中處處充滿了辯證法觀點。“念頭濃者,自待厚,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豔,亦不宜太枯寂。”“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這些話語告訴我們,凡事應求恰到好處,過之不及都將失之偏頗。

  我喜歡《菜根譚》。它淡雅的眉目下是一雙歷世閱人的慧眼。它宛如一溪清泉,盪滌人心的積鬱,使人澄懷物象,進而得以超然物外,靜觀世界,參悟人生。

  菜根譚讀後感4

  好久沒有寫了,其實想寫的東西很多。還是太懶,最近的床頭書是《菜根譚》(明朝洪應明著),就談點讀後感,先聊這“欲擒故縱寬之自明”。

  原文:事有急之不白者,寬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頑。

  其大概意思為:如果有事一下子搞不明白,先放一放,也許時間長了自然就明白了,千萬不要急,免得自己鬱悶;如果有人不聽勸告、不服從教育,先讓他去,你不管他也許他自己倒理解了,不要過於煩人家免得產生逆反心理。(還有一種可能:自己是錯的。)

  道理很簡單,我們都明白,可是我們做到了麼?

  要做到洪先賢所說的不急不切,需要一個條件,就是心態。所以有人說心態決定一切,不無道理。當然,良好的心態需要透過修身來達到。那麼解決問題靠什麼呢,就是時間。其實時間是萬能的,能解決人們許多的難題,一切的恩怨、紛爭無不隨著時間灰飛煙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記住這個道理,合理處理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才能使人活得輕鬆、坦然。

  小結一下,遇到矛盾難以短時間解決的,一、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二、問問自己真的有這麼急麼?不能馬上解決的後果是什麼,真的後果有那麼嚴重嗎?給自己一點時間,也給人家一點時間。

  菜根譚讀後感5

  讀了《菜根譚》,你會明白,受到恩寵可能會帶來災難,所以當你驕傲的時候,回頭看看。失敗之後,後面你有可能會成功。

  今天,我將由洪英明編輯的《蔡根譚》一書通讀了一遍,書中說了許多人生的道理,使我深受啟發。

  當我讀到“棲守道德,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我想,堅守道德的人,也許只是暫時的寂寞。俗話說,小人不擇手段,在現實世界中,小人有成功的。但是小人只能欺騙群眾一時,不能欺騙一輩子。

  例如,宋高宗死後,秦檜終於受到了報應。乾隆死後,和珅被抄家。但是,岳飛和劉墉對人們的影響是永遠的。因此,當人們堅持自己的道德時,如果感到孤獨,也絕不能退縮,成為壞人。

  當我讀到“恩裡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我慚愧地想:是的。

  受到恩寵可能會帶來災難,所以當你驕傲的時候,回頭看看。失敗之後,後面你有可能會成功。例如,在五年級的第一學期,我的成績突飛猛進,經常受到老師的稱讚,於是變得驕傲起來,沒有及時回頭,結果,後面成績一落千丈,我感到非常後悔,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學習,把成績趕上去。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發,你不妨也看看這本書,我想它會給你很多啟發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