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修養讀後感範文

中國人的修養讀後感範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人的修養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人的修養讀後感1

  古人說“修身,治國,平天下”,可見修養自身道德情操,完善個人人格多麼重要。為什麼要加強自身修養?怎樣加強自身修養?蔡元培先生《中國人的修養》一書裡給了我們答案。

  蔡先生以人們身邊熟知的事物為例,娓娓道來,使人於不知不覺中深受啟發,比如開篇《合群》一章,先生便以教室、桌椅、衣服和身體為例,說明事物都是由各種不同的部分有機組合而成,進而指出人與人必須結成集體,彼此合作,才能謀求最大利益。引發我們加強自身修養,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共贏的思考。

  本書觸動我最深的是《方正與拘泥》一章,文中說,行為固然要遵守一定的規範,但在實際生活中,卻不能因過於正派而顯得死板。對於這一點,先生也舉了不少古代的例子。

  生活實際中,方正不難做到,按原則做事就行,但方正又不拘泥,便很是考驗一個人看透事物本質的本領了。許多人欠缺的便是這個本領,過於方正,是死板是死腦筋,不方正不免就流於油滑和油膩,拿捏得當,思維靈活又敢做敢當,實在是令人羨慕的事情。可惜這許多年來,遇到有些事情,本人時常猶豫“該做還是不該做”,而為自己平添了許多煩惱,現在想來,敢情也有許多人和本人差不多,所以蔡先生才寫成這篇來開化我這等腦袋。

  蔡先生關於良心的論述,也是令我非常感動的部分。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因良心的驅動而不得不去做某些好事,又不得不去避免做一些壞事。所以我們該做什麼,都應該交由良心來決定。但是良心卻又可能被邪念所壓倒;所以,對邪念要趨而避之。

  我們應該藉助良心,從知識、情感和意志三方面共同著手去消除邪念。以趨善避惡的良心為基礎,以臻於至善的理想為目標,不斷實現道德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形成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道德,最終實現自我完善的人格。

  大千世界,包羅永珍,生活錯綜複雜,許多人感嘆“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要看破世間萬物凡事做得爐火純青談何容易,只要一直摸著良心走路,一直不斷增強自我修養,會越來心明眼亮。

  中國人的修養讀後感2

  從圖書館借來蔡元培先生的《中國人的修養》一書,慢慢品讀,心中感概頗多。

  《中國人的修養》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養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錄他最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華工學校講義》和《中學修身教科書》,並收錄他其他幾篇有關道德修養的文章,充分體現了蔡元培先生對於現代中國人應具有的道德素養的總體構想。

  從形式上看,《中國人的修養》原是普通學生所用的教科書,乃是通俗的指導實踐之書,而非學術理論著作。它完美結合了中華傳統修身與現代公民教育的觀念,以具體的行為實踐為出發點,用淺顯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來直接引導讀者,是一部值得所有國人閱讀體會的道德進修手冊。

  公民素質的`進步,是一個民族富強與文明的必備條件。當下的我國社會,物質文明已經相當發達,但人們的精神道德體系卻幾盡崩潰。民眾個人道德素養的普遍缺失,引起不少有識之士的極大擔憂。面向大眾的基礎道德修養的有力引導,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再結合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種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的普世價值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與蔡元培先生提出來的公民道德素養的培育有著不約而同的思想契合。

  由此看來,百年前與現今的大環境何其相似,至少在德育和智育兩方面上來看,不得不感嘆蔡先生的水平之高!

  中國人的修養讀後感3

  最近因院長推薦,有幸拜讀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國人的修養》一書,著實受益匪淺。雖然此書已完成百年,較於百年前的民國時代,我們新時代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歷史的脈搏,這本書對我們中國人的要求不僅承襲了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是連線了未來社會的文明要求,依舊緊扼時代的脈搏。

  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對於時代的把握,對未來,對近現代文明的卓越貢獻。正如杜威所說:“以一個校長身份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對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個。”透過這本書,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個黑暗與迷茫的時代,引領出新的潮流,使學術界,使整個社會撥開迷霧的偉大。

  如今中國進入新時代,社會風貌煥然一新,但新時代的中國,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修養的要求,從這本書中,依舊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內容並不過時,依舊站在時代前沿。讀了這背書,我對學習,生活,修養都有了更深的體悟。

  在學習方面,我對於自己的知識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這裡找到了答案。江河成於涓流,習慣成於細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在是學習生活中最重要一點,其在不知不覺間浸潤我的精神,習慣真不可不慎。良好的習慣要想培養,則必須自制。愛快樂,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從小就愛玩。

  兒時愛玩具動畫,少時愛遊戲電視,今有手機難以釋手,然要想在學習上取得突破,這些慾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說:“自制之目有三:節體欲,一也;制慾望,二也;抑熱情,三也。”正如流傳的段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去其貼吧,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後靜坐、喝茶、思過、鍛鍊、讀書、彈琴、練字、明智、開悟、精進,而後必成大器也。在新時代,學習依舊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說:國家之貧富強弱,與其國民學問之深淺為比例。文明國所恃以競爭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國家的富強之際,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養成良好習慣,勤勉學習,提高自己,才能為國家貢獻更多力量。

  在修養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誡了我們許多,提醒了我們:要堅忍而不要頑固;要自由而不放縱;鎮定而不是冷淡;要熱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魯莽;要精細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賴;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謹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恆而不要保守等。這些我們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對問題時,恐怕就想不起來了,而蔡先生為我們做到這些指明瞭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過猶不及,讓我們懂得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

  讀了這本書,著實令人醍醐灌頂,對於修養問題茅塞頓開,作為一箇中國人,作為一個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一個礦大人,一個文法人,我必將努力做到這些,提升自我修養,並堅持一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