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好家風》有感(通用11篇)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通用11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中國好家風》有感(通用11篇),歡迎大家分享。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1

  讀了好書,就像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世界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這樣一本充滿魅力的好書。

  書中講述了許多賢人的故事。無論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捨命救友的張進之,還是聰明機靈的王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寫得生動傳神、活靈活現,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這麼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童”項橐。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聖人孔子,他倆就開始了提問比賽。結果項橐輕鬆勝出,成為了“聖公”。

  項橐人小鬼大,聰明伶俐,他不懼權威,巧言善辯,令人嘖嘖稱讚的原因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麼,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信”一篇裡,《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皇普績唸書的地方規定,違反規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課後,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下象棋,都沒有做作業。放學後表哥們都捱了板子,懲罰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後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自己板子。

  開始我不理解皇普績的行為,但聽了他一席話後,不禁感嘆:皇普績是一個多麼守信的人啊!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會風氣、國家建設的大事”。《中國好家風》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傳統文化,並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品質。我們要好好學習這些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2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十五個字概括了中國良好的家風。透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諸葛亮智退敵軍》這篇故事。故事裡面寫道當時蜀軍由於軍事上的失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所以對魏軍的攻勢也是由進攻轉為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馬懿準備率領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15萬人馬。

  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15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

  托馬斯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於未然,不可治病於已發;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裡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裡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的,終於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3

  又到生日,媽媽送我的禮物是一套《中國好家風》全集。

  讀這本書,就像是聽一位智者向你講述一個個動人的家風故事,當讀到“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時,我懂得一個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頭或暴力來制止他人。而是用“溫和”這劑良藥。“溫和”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善良的郭翻”時,無論是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還是主動幫助陌生人,無不體現他的高尚。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她言傳身教的助人為樂讓我學到很多。因為行善,我也很快樂。“善良”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唐太宗教子敬師”時,他不僅恭敬自持,還教導子女待人恭敬,尊師敬師。在生活中,我偶爾會因為老師的懲罰覺得委屈和不公,但媽媽說:“這都是“愛”,因為愛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愛你的人會因你的退步而焦慮,因你的進步而高興,於是我漸漸釋然,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恭敬”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宋太祖教女知儉樸”時,趙匡胤身為大宋開國皇帝,以身作則,厲行節儉,富貴之後不忘本,心繫百姓,不失為一代明君。生活中,我們應學習這種節儉,不要大手大腳。“節儉”是一種家風。

  當我讀到這兒,我想到我的家風,從小媽媽就教導我要溫和待人,尊老愛幼,禮貌謙讓,勤儉節約,她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好家風成就了中國這個古老偉大的民族,它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品格高尚、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為“大家”——國家奉獻的人!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4

  家風是每個家庭的風格;家風能將我們指引到正確的方向;家風是每個家庭的優良品性。如果沒有家風就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成員的精神、品德及行為的德行傳承。所以家風是特別重要的,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將每個家庭的家風好好傳承下去。

  《中國好家風》分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三本。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忠孝廉恥勇”中的“孝”和“廉”。

  說起“孝”,現在的人都認為就是幫長輩或爸爸媽媽倒倒水,拿拿鞋就好了。可古時候的“孝”比這強多了。這本書裡有一則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叫“陸績懷橘孝母。”故事中的小陸績小小年紀就知道要知恩圖報,就將柑橘帶回家中,給家中吃不到的母親品嚐。他的孝心,著實令人稱讚,敬佩。我們要讓孝道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發揚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們,真正的孝心永遠體現在平日的生活裡,表現在日常的小事中。

  “廉”表示廉潔、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讓我難以忘記,名字叫“吳隱之不懼貪泉”。故事中的吳隱之之所以敢於飲貪泉之水,這是出於對自己廉潔奉公的自信。當然他也是說到做到,清廉自律,為其他官員們做了一個表率。吳隱之即使在自己生活清苦的情況下,也不忘廉潔奉公,不貪私財,實屬難得。他這種保持廉潔的精神不僅值得我們稱讚,更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明白金錢再好也是身外之寶,金錢有價人格卻無價,廉潔自律是一個無價之寶,希望每個人都能守護好,因為貪得無厭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好的品質傳承下去,像這些人去學習!做一個誠實、守信,孝敬父母,不貪錢財,做一個懂事的乖孩子!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5

  暑假裡,我看了《中國好家風》這套書,這裡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故事《妙聰井負救主》讓我印象深刻。

  妙聰是服侍張夫人的一個小丫環,她做事勤勞,從不偷懶,即使兩個大丫環經常欺負她,她也從不計較。有一天,兩個大丫環偷走了張夫人心愛的玉佩,並栽贓給妙聰,妙聰並沒有辯解,被罰去幹更髒更累的活,她也毫無怨言。直到有一次,強盜來了,張夫人因為身懷六甲,所以走路不便,

  兩個大丫環不管不顧張夫人,急忙逃跑。張夫人怕受強盜欺凌,跳入井中,妙聰毫不猶豫跳進去,幸好井裡的水不深,但卻很冷,妙聰讓張夫人坐在自己的身上,防止井水凍傷主人,一直堅持到親人發現並解救了她們。可是妙聰因為體力不支而勞累致死。

  妙聰很善良、勤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妙聰的故事使我想起陳囂讓地的事蹟:陳囂與紀伯為鄰,紀伯趁夜晚偷陳囂地,陳囂等到紀伯離開後,又退讓一丈地,紀伯後來慚愧不已,自還所侵,又退讓一丈。

  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總是受不了一點點委屈。記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誤認為我偷了她的橡皮,我氣得滿臉通紅,非常委屈,心想:你怎麼這麼信任我呢?我還是不是你的好朋友?我越想越氣,一氣之下,朝她吼到:“你才不配和我做朋友呢!”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後悔不已,為了一塊小小的橡皮,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如果我早點讀到妙聰的故事,學會她的寬容與善良,那我的生活,將會是另一番天地了。

  幸好現在也不晚,今後我一定在生活中,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真誠的與朋友交往。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6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夫妻情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持家有友”“注重家教”等五個方面,透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做人的尊嚴》這一篇故事。這一篇故事中的唐雪嫣看見了一起賣香菸老闆偷樑換柱的把戲,而被騙的爸爸並沒有因為老闆的強勢而退縮,堅持自己的原則並要求老闆道歉。最後老闆在證據和眾人質疑中向爸爸道歉了。這位爸爸並沒有因事小而不為。我特別欣賞這位爸爸說的這名話:“錢是小事,可如果我讓步了,我在兒子心裡的地位就垮了。我必須保住爸爸的尊嚴。”爸爸說的沒錯,如果向老闆屈服了,他兒子的小小心靈就會種下失敗的種子。

  所以家教最重要,無家教無規矩。無論人生的路怎麼走,都要保持培養自己的良好家風。

  家風好,社會風氣便好,國家風氣也就好了!而如何培養好的'家風,曾仕強老師一語道破天機:“家風就是在家裡能發揮多少儒家的思想。”千家萬戶來實踐、落實儒家思想。那麼儒家思想是什麼?只有我們瞭解了儒家思想,我們才能去實踐,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易經》等經典是儒家思想的精華。所以在我看來,家家戶戶都要開始讀儒家經典。因為只有知道了儒家思想的內涵,我們才能依照經典去行。先知再行,知行合一。

  “學而時習之,不易說乎!”把儒家思想學到了,並去踐行練習,一定是快樂的,一定是幸福的,因為家庭和諧了,家和萬事興!所以我說,培養好家風,從讀好經典開始!每天去讀經典,假以時日,整個家庭的風氣必然有大的轉變。

  而讀經典在塑造好的家風的同時,是在修養個人,個人好了,家庭才能好。先修身、再齊家,而讀經典是修身最好的方式。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不讀經典,個人的面目可憎,何以修身,何以養成好的家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是形成家風的本和基礎,而讀經是修身的途徑和不二法門。

  為何現在的家風不和,是因為修身不夠,而修身不好,是因為讀經不足。那麼讀經不足是什麼原因呢?是我們很久都沒有讀經了,不讀經,不知儒家先賢思想,何以踐行儒家思想,何以養成好的家風?現行教育在培養好的家風中起到什麼作用呢?看看現在的教育,不管是何等資質,全部用一個標準答案去丈量,學校生產出來的只不過是標準件!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7

  今年暑假,我仔細品讀了《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於家風的故事。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是父母,也就是家風。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讀懂了"書香"、"寬厚待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種家風……讓我不禁想到我家的家風。

  我的爸爸是電信工程師,他非常熟悉電腦,在家我跟他學了一些電腦知識,對電腦產生了愛好。我加入了學校的機器人社團,學會了WER機器人程式設計,在WER世界錦標賽中,我們團隊發揮出色,奪得了團隊一等獎,這是我們長期刻苦訓練得到的結果。

  我的爸爸還很熱愛運動,喜歡游泳,打羽毛球,常常帶著我一起鍛鍊,久而久之,我也養成了喜歡體育運動的習慣。我的身體更加硬朗了。今年春天我攀爬到了貴州省武陵山脈最高峰海拔2400多米的梵淨山也不怎麼覺得累。前陣子,我在學校舉行的游泳比賽中,奪得了五年級組個人賽亞軍,五年級親子賽季軍。我感到很自豪。

  我的媽媽是個小學教師,她很有學問,擁有很多的教育經驗,這一切跟書有很大關係,她博覽群書,一有空就拿起書來看,我經常在她旁邊看她看書,在她的影響下,我也慢慢地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見到圖書報刊,就情不自禁的拿來翻閱。我還做了一本讀書筆記本,把讀到的好詞語好句子記下來。

  我的爺爺是老幹部,愛好文學。他發表了很多文章,他寫的一些詩歌,我都能背下來。爺爺還和我比賽背誦古詩,使我慢慢地接觸了國學。

  我的奶奶過去是個農民,後來她進城當工人了,她假期帶我回鄉下老家,教我幹農活。她教我種果,護理果樹,每當我吃到自己親手種的酸甜清香的百香果,我就有一種特別的感受,對《憫農》一詩有了切身的體會:農民很辛苦,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糧食。

  我的長輩對我言傳身教,使我從懵懂到逐漸明白事理,我感謝我的家風。

  中國家風代表著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我們一定要把中國式家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家風優良的好少年!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8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家正”。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入夜,潤物無聲。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小時候,每次去學校之前,外婆總愛叮囑我幾句:“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鬧矛盾,要聽老師的話”!回到家,外婆總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他人發生衝突。在外婆的諄諄教導之下,我從來沒有和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小孩子沒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從小就要學會能吃苦,否則可幹不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由此可見,良好的家風就像和風,又如細雨,在無聲地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有助於我們養成良好而高尚的品格!

  樹立良好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讓家風伴我成長,讓“正能量”得以傳播,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9

  暑假期間,反覆讀了《中國家風》一書,流連於字裡行間,暢懷於一個個家風故事,感受於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所謂的家規歸根到底就是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現如今,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已經耳熟能詳,根據這個,我們結合自己家的情況,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訓。我們的家風家訓是:孝敬長輩、誠信做人、儉以養德、行善為美、寬容待人、自強自立。

  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家風家訓,我在這裡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的家風家訓第一條就是“孝敬長輩”,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無論他多麼有成就,都要以孝字當頭,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業以及未來都會更加出色;“誠信做人”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樣我們的周圍才會有更多的朋友,也會讓自己的工作與家庭受益無窮。

  “行善為美”是要以善來踐行自己的行動,要日行一善,做到語善、視善、耳善、心善、行善,因為美是從善行開始的;“儉以養德”,要做勤儉的人,一個家庭如果不勤儉無論有再多的錢財,都會散失殆盡。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聖人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小到一個家庭更應該以勤儉來治家;“德”是衡量一個人做人的標準,如果一個人只有出眾的才華,而他的品格惡劣,那麼他的才華會黯淡無光;一個人的才華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礎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華才能熠熠生輝。“自強自立”就是要自己獨立生活,有志氣,不讓父母操心。遇到困難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風家訓是一種延續,更是一種傳承。俗話說得好:“以小家治大家。”只有我們每個家庭自己做好了,國家才會更和諧,世界也會更美好。讓我們每個家庭透過自己的家風家訓來擁有更多的正能量,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所在。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10

  中國有句諺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有點誇張,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個家庭對孩子成長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們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並不是父母長輩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人脈權勢導致的,而是父母長輩潛移默化中的一種性格品質的培養,也就是家風。

  讀《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於家風的動人故事。當我讀到《父親的遺言》時,我讀懂了自力更生、自我奮鬥是一種家風;當我讀到《媽媽是家風》時,我讀懂了寬厚待人、助人為樂是一種家風;當我讀到《家中有善風自揚》時,我讀懂了尊老愛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種家風……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風又是什麼?

  我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在我小時候,總會看到爺爺帶著老花鏡拿著一本書讀的很認真,後來爺爺眼睛看不見書上的字了,便會讓我念給他聽。而我的奶奶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卻為家人操勞了一輩子,勤勞善良在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將愛讀書、樂意助人的特性傳承到了我母親身上,而後又傳遞給了我。我想,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聽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站有站樣坐有坐樣”,“吃飯不能左挑右揀”,“看到長輩要有禮貌”等等。

  仔細想來,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話同樣是家風的傳遞,一句話,一個手勢,一件小事,舉手投足間,經過一代代的傳遞,就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傳承。而一個人人格的起點恰恰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形成的,憑藉著這些點滴傳承,我們才能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傳播的今天,直面意識形態領域挑戰所作出的積極應對,堅守住內心的安寧和純淨。其實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歷來就是很重視家風的,國有國威,家有家風。家風會影響社會風氣,家風正,社會風氣自然而然就正了。

  反過來國風也會影響家風,國家的風氣好了,社會風氣清了,能感染社會中的個體,進而影響他們的家風。

  正如《雜說“中國家風”》裡談及的“作為若大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家庭的風氣、家庭的教養,小則是家傳代繼、香火延續之本,大則是國之興廢、民族盛衰之要。”可見,家風的意義不僅關乎個人與家族,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能否延續輝煌的關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在好的家風的薰陶下,“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11

  《中國家風》這本書是我國國學學者張建雲與趙志國共同主編的,講述了在中國社會應有的家庭風貌。所謂“家風”就是對爺爺奶奶老一輩的孝道,是對父母的付出感恩在心;是對他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也是對一個人的教養進行評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家風就是家裡的規矩。

  仔細品味完這本書後,書中有許多情節令我記憶猶新,使我受益匪淺,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個良好家風的重要性。《孩子,有些東西不屬於你》和《共同呵護著那一盞古老的燈》讓我至今難忘。前者講的是教養問題,公交車上給小朋友讓座這是很普遍的事情,可是卻有一位這樣的小朋友,她上車後公交車上還有許多空位,可她偏偏要坐一個已經有人的座位,而那個人就是作者。那個女孩毫無原則地衝著她媽媽大喊大叫不依不饒,好像是不坐到那個座位上就誓不罷休,這使我想到了一個詞“溺愛”。是啊,現在有些家長對孩子溺愛之至,使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對父母的撒嬌,什麼都讓父母滿足我們。而後者講的是爸爸因為說了得罪爺爺的話,爺爺大發雷霆不肯吃飯而爸爸跪在地上請求爺爺的原諒。古往今來,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文明素質的體現。想想我們,父母稍有不依順我們的地方有時就會大吵大鬧,埋怨這埋怨那,從來不從自身找原因,殊不知我們的父母從來不抱怨什麼,無怨無悔地關心愛護著我們。

  學會感恩,知恩圖報,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我們中國家風的具體體現之一。大到我們的國家、社會,小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成員,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應該義無反顧地去為他們做些什麼,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需要幫助的弱者得到了你的幫助,那就會感染他們,他們同樣也會去幫助更弱的弱者,這樣就像一根大鏈條大家拉起手來傳遞溫暖。團結就是力量,那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正能量,那我們在這種和諧、互助、友愛的環境中生活、工作、學習是多麼的幸福與快樂!

  中國家風代表著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我們一定要把中國式家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家風優良的好少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