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陌生人》讀後感範文

《親愛的陌生人》讀後感範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親愛的陌生人》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親愛的陌生人》讀後感1

  今天又讀完一本書,我突然發現我非常喜歡埋伏筆的結局美好的故事,發瘋似的喜歡,好像在煉獄裡突然看到曙光一樣欣喜若狂。那種看起來平淡的世態發展,到最後竟然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其實是令讀者最驚喜開心的事。

  《親愛的陌生人》,寫一個叫做華蘭茜的二十九歲女孩在即將三十歲卻還是老姑娘而且居然還沒人喜歡過她的事,是的她不漂亮沒有男孩子喜歡,但是她內心善良。從小到大,她都在父母親戚的壓迫中成長,尤其是媽媽總是惡語相加,整天就是要求她做一個婦女,縫衣做飯按部就班,這樣的生活就是地獄,讓人無法有自己的自由和思想,永遠就是唯唯諾諾,怕這個親人怕那個親戚,怕被人說是老姑娘。華蘭茜飽受折磨,害怕家人的一切要求,害怕奧利弗的美麗,因為所有人都喜歡奧利弗的美麗,優雅大方,在奧利弗的光環下,她顯得一無是處,甚至遭人厭煩,華蘭茜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生無可戀。

  直到最後,華蘭茜胸悶氣短,偷偷看醫生之後,醫生告訴她,她得了癌症還是晚期,華蘭茜非常高興,因為她終於不用害怕媽媽的壓迫,也不用怕親戚的嘲諷嫌棄和催婚。後來她聽說塞西爾臥病,她打算離家出走去照顧她,她決定和過去告別,和家庭告別,追逐自由,隨心所欲的生活,反正也沒有多少日子可活,還不如隨心所欲。她在照顧塞西爾的同時,認識了巴尼她發現巴尼並不像外人所傳是個犯罪分子,他有很多魅力,直到華蘭茜愛上他,她確定她愛上了他,但是她並沒告訴他,她覺得巴尼。

  因為癌症,任何人都必須顛覆自己的人生,畢竟馬上要死了為何不跟著自己的心意生活呢,反正已經要死了就算犯罪也接受不到懲罰了,多爽啊!華蘭茜表達了愛意,說出了自己的疾病,沒成想巴尼居然要,居然要跟她結婚,巴尼一定會跟她結婚的,因為他是好人,他同情華蘭茜的一切遭遇,包括她是個外貌不出眾的老姑娘。他們居然結婚了,不顧親戚朋友的指責,他們都放空了自己,想去哪就去哪,想幹嘛就幹嘛,他們無比快樂以至於忘記癌症,忘記以前壓抑的痛苦的從前,他們彼此惺惺相惜,包容理解,越來越愛對方,愛到生命裡,儘管最後華蘭茜知道了自己的丈夫的秘密,知道她嫁了一個有錢人,她依舊快樂,她保持著純樸的本性,她不愛錢,她同情弱者,她愛自己的自由,巴尼愛的就是這樣可愛,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在現實中,恐怕這樣的女孩也是國寶。

  他們的.結局真的是美好,長相廝守,家裡也有錢,可以旅行可以蝸居,家人也羨慕她的女兒嫁給這麼有錢的帥小夥,人人都羨慕華蘭茜,這就是一個二十九歲老姑娘的幸福,幸福總會來的,只要耐心一點,只要你肯努力做好自己,善良灑脫的自己,勇敢前進的自己。

  《親愛的陌生人》讀後感2

  “就算死亡來臨,我至少真正活了一次,已經值得了。”

  也許,你會以為這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所說,豁達,樂觀。但你不會想到,這是一個逐步走向死亡的年輕女孩的獨白。

  《親愛的陌生人》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華蘭茜的女孩得知自己換上來嚴重的心絞痛,只剩下一年的生命之後,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感到絕望。她一直被壓迫與傳統和禮教之下,唯唯諾諾,逆來順受。她從未真正感受到活著的意義和價值。於是,她開始反抗。華蘭茜演繹了一個破繭成蝶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馬利。她的母親於蒙哥馬利僅21個月大時因結核病去世。而她的父親在妻子過世後,離開了家鄉。所以蒙哥馬利搬去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而他們則是用嚴厲與無情的方式來教養蒙哥馬利。曲折的童年是她寫作靈感的來源。她是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第一位加拿大籍女性成員。她的第一部作品《綠山牆的安妮》出版後總銷量超過千萬冊,受到兩任英國首相的推崇。

  在書的末尾,華蘭茜才從醫生那明白,自己收到的那封信是寄錯的,自己並沒有得病,十分健康。她被自己之前追求自由快樂生活的決定意志所震撼。我們能不能做到這樣呢?在迷失的時候能重新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面對未知的死亡能不畏懼並且與之抗爭?也許並不能。也許華蘭茜正是有了這樣的意志,才感動了上帝在最後拯救了她,結束了死亡倒計時。

  如果,華蘭茜一開始並沒有收到那封信,也許她就不會有那種反抗的想法和慾望,繼續默默忍受她厭煩的生活;如果,她收到信後十分恐懼,失去了信心,自暴自棄,也許她就會自己結束珍貴的生命,留下永遠的遺憾。但她沒有。她憑藉自己對生命的渴望和對自由的嚮往,演繹了一個破繭成蝶、鳳凰涅盤的故事。這激勵著我為夢想而努力奮鬥,掙脫束縛,大膽張開夢想的翅膀,追尋自己的夢想。

  讀了這本書,大家一定會為之動容,深有感觸。同時也會為小說優美細膩的筆觸而感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