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書》讀後感範文

《時間之書》讀後感範文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時間之書》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時間之書》讀後感 篇1

  這本《時間之書》講的是有關時間的書,它以二十四氣節為主線,書寫了有關時間的諸多故事,在書中我們可以品味著五千年的農耕文明,更驚歎千百年來先人們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一首關於氣節的兒歌,小時候對氣節的最初印象就從這裡得知,所以對氣節一直沒有什麼感觸。直到看到了餘世存老師的《時間之書》,在他的文章裡,看到了時間的紋理,突然,對“二十四氣節”又有了新的感觸。在餘老師的書裡,一年就像一生,一生就像一天。古人講,大道為自然。最自然的,乃是踩著時間的鼓點,做一個合乎時間的人。也就是明陽先生所說的“學者信得良知過,不為氣所亂,便常做個羲皇以上人”。

  初讀此書,我們可以瞭解到24節氣各個不同特點,各節氣的物候,它們對農耕的影響,以及從哪些自然現象可以辨別不同節氣……深層閱讀,會理解節氣背後的許多故事,理解天人關係,更好地提升自己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位。在霜降時期,秋天就要結束了,人們都在此時伐木,因而發現了樹的年輪,年輪不僅說明樹木本身的年齡,還能說明每年的降水量和溫度變化,並且還能記錄森林大火,早期霜凍以及從周圍環境中吸取的化學成分,更可以告訴我們以前發生過的事情,及有關未來的事情,人們從這些大自然中得到教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果律,所以,透過大自然的啟示,人們需要反身修德,積賢德而移風善俗,正如那句古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時間之書》裡,“二十四節氣”只是科普,比之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自然的領悟,以及,人的傳統與現在,詩詞考據,文化傳承,所以《時間之書》,是以二十四節氣作為出發點,一部真正關於時間的百科全書,至少,他貼近中國人心靈的一部關於時間的書。餘老師本人,被稱為“當代中國最富有思想衝擊力、最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知識分子氣質的思想者之一”。我最早知道他,應該是某個編輯的書裡,他提到了餘世存的《大民小國》。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現代人超越了時間,也失去了時間感。古人有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還有百年大計,有千年憂患。但現代人沒有這種感覺。時間感喪失,生物鐘就會紊亂,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就會出問題。最直觀的,很多人身體不調,上火發炎,臉上長痘痘等,這就是喪失時間感的結果。時間感對現代人的意義不僅僅是健康方面,更是人生幸福和意義方面的。

  人的存在是有時間性的,海德格爾在《存在於時間》中說,其實何嘗不是如此,生有時,死有時,一生是一天,一天也是一年。時間是個玄妙的概念,它不僅僅是時間概念。讀了餘世存老師的《時間之書》,至少,我們要尊重和誠實對待時間。

  《時間之書》讀後感 篇2

  我們有機器和制度卻沒有文明,我們有複雜的感情卻無處歸依,我們有很多的聲音卻沒有真理。

  這首詩是餘世存先生在談及自己文學態度時常常引用的,餘世存的名字在中國文化界並不陌生,他是詩人、思想家、學者、自由作家,他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官員、志願者,在他豐富的過往中,人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對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良知近乎偏執的堅守。這種倔強用餘世存先生在《重建生活》一書的自序中的話就是:“我更記得魯迅曾堅定地說,我在生活,我存在著。然而,又有多少人關心生活和存在呢?……我們幾乎每天懷揣夢想,放棄了理性、良知、公正、人的自由和尊嚴,依賴於宏大敘事的許諾度日,我們理解終有一日,我們的所有和生活是盡善盡美的黃金世界,是慾望無限即時滿足的人間天堂。一百年的努力使我們傷痛累累,一百年的滄海桑田使我們擁有一切,就是沒有擁有過生活。”餘世存被稱為“當代中國最富有思想衝擊力、最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知識分子氣質的思想者之一”,我們或許有很多憤青,但我們其實更需要魯迅。

  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透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還好,這一回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申遺成功了,沒有被鄰居莫名其妙地佔為己有。鑑於以往我們的習慣,餘世存先生的《時間之書:餘世存說二十四節氣》(以下簡稱《時間之書》)從某種意義上反而應該被看作是一次“為了忘卻的紀念”,因為畢竟聖誕節要來了,年底要拼命了,誰還記得,誰還在乎。

  君記否,誰人走筆刻光陰

  《時間之書》並非是“應景之作”,這本書的緣由是餘世存先生應《國家人文歷史》雜誌之約開了一個專欄,前後寫了整整一年,裡面是作者一年來結合《易經》等中古哲學著作的研究成果,更是一種深刻的思索。在如今幾乎每個人都很清楚什麼時候是聖誕節、什麼時候是“雙十一”,但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說出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的情況下,人民網稱這本書是“第一部全面解讀二十四節氣的國民讀本”並不為過。因為《時間之書》的資訊量非常大,涉及天文、地理、農學、生物學等方面,古典詩詞、現代詩也引用非常多,如穆旦的詩、里爾克的詩等等,餘世存先生表示:“如果借用海德格爾的話來說,我的這本書就是講節氣與我們個人和社會關係的書,節氣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存在與時間;如果借用霍金的話來說,我的這本書是講中國文化眼裡的時間簡史。”

  根據記載,我國在商周時代就已經知道太陽曆的週期,《尚書》明確地指出太陽曆是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由於我國古代是採用陰曆記載年月的,而陰曆和季節、氣象沒有嚴格固定的關係,用來掌握農時安排生產活動很不方便,所以我們的祖先就用測量日影長短和黃昏時北斗星的位置而定出節氣來。大約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個節氣,《呂氏春秋》中已記載有八個節氣,以後逐漸補充,到二千一百年前的秦、漢時代就完備起來,西漢劉安的《淮南子》一書就已經有了和現在同樣的二十四節氣了。

  餘世存先生在之前的《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中已經對中國古人的時間觀進行了全面的思索,而這一次的《時間之書》更是一種進一步的研究和印證。《易經》中的時間有兩類觀察角度,一類是後人抽象出的義理時間,如人們感慨的“豫之時義大矣哉”、“革之時大矣哉”、“隨之時大矣哉”之類的,古人把時間分成豫時、隨時、革時這樣多維度的時間型別,可惜我們現在一般只知道泰時、否時等少數時間型別和否極泰來一類的現象。另一類觀察角度就是餘世存先生在《大時間》中曾詳細論證過的,古人用現代陽曆系統來劃分的時間,把一個太陽迴歸年劃分成64段,結合這種劃分,《易經》分佈了各種卦象。而《時間之書》中進一步指出古人若將一個太陽週期分為春夏秋冬四象,一年就會有四象時空,如分成八卦八節,一年就有八種時空,太極生分得越細,每一時空的功能就越具體,意義越明確,在二十四維時間裡,每一維時間都對其中的生命和人提出了要求,我們的祖先對於天時有著超出時代的敏銳感和理解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祖先確實曾經雕刻過時光。

  那一年,杏花煙雨,草長鶯飛

  餘世存先生在《時間之書》中將“物道”這個概念進行了深刻的解讀,古人明白粗放與精細勞作之間的區別,明白農作物有收成多少之別,播種也並非簡單地栽下,而分選種、育種和栽種等步驟,一切都必須合乎物道。餘世存先生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物道的偉大意義,中國古代農民參與生成了對人類農業影響極為深遠的水稻土,一畝小麥可以承載的人口是25人左右,一畝玉米可以承載的人口大概是50人,一畝水稻可以承載的人口則是200人左右。在農民這個職業上,中國古人做到了極致,英國農學家在19世紀初寫的調查報告中認為,東方農民對土地的利用達到藝術級,一英畝土地可以養活比在英國多六倍的人口,從套種、燃料、食物利用、施肥迴圈、土壤保護,都非常了不起……所有這些,與農民對時間的認知精細和潛意識裡對物道的理解關係重大。

  這種對物道的理解和深深尊重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中國式精耕規律,天時即是天道,天道即是物道,餘世存在《時間之書》中對節氣中的古代農業生產進行了全景展示,讓人不由感慨古人已經將時間和生產定格到人與道相印相應乃至合一的狀態。“立春”表示著萬物復甦的春天開始了,廣闊的大地將呈現出一片富有生機的欣欣向榮的景象,也標明著一年農事活動的開始。“立春”以後的“雨水”和“驚蟄”表示降雨開始增多,開始雷嗚,冬眠的昆蟲開始甦醒。“春分”以後的“清明”和“穀雨”則表示氣溫轉暖,草木萌動,春天朗景象清徹明朗,雨量漸增,適於穀物生長。“立夏”表示風和日麗的春天已逝,已進入夏季農事繁忙季節。“立夏”以後的“小滿”和“芒種”表示農作物生長豐滿旺盛。“夏至”以後的“小暑”和“大暑”則表示到了最熱的季節,也是夏收夏種等農事活動繁忙緊張的季節。“立秋”表示炎暑已過,天高氣爽的秋季開始。“立秋”以後是“處暑”和“白露”,表示暑熱消退,露華漸濃,天氣轉涼。“秋分”以後的“寒露”和“霜降”則進一步表示寒霜將臨,是大秋作物收穫和越冬作物播種的緊張繁忙季節。“立冬”是冬季的開始,預示農事活動已進入一年之末尾,“立冬”以後的“小雪”和“大雪”,表示開始降雪,冬至以後的“小寒”和“大寒”則表示已進入一年中最寒的季節。

  杏花煙雨,草長鶯飛,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古人雖沒有享受過如今的發達科技,但他們的生活卻也並非乏味,他們有著自己與物道合一的恬淡愜意生活。當年《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相信所有喜歡這部記錄片的朋友在被無數美味震撼的同時,都能深深感受到一種帶著濃濃歷史厚重感的物道,而這種物道正是源自我們的二十四節氣。正是在這種意義上,餘世存先生在《時間之書》中引用一句話說:“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感慨我們今天都知道刷存在感,卻對時間的流逝並不敏感,人不分古典現代,都跟時間有深刻的聯絡。

  這裡,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情懷

  餘世存先生《時間之書》的序題叫“行夏之時”,孔子說他的為邦之道就是“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餘世存先生從孔子的話生髮開來,提出了在全球化時代,孔子的“行夏之時”之說,就是採用公曆時間,享用各國產品,保留中國元素,懷抱人類情懷,在這個意義上,《時間之書》完成了從傳統到現在的融合,這也是此書最令人感服的地方。餘世存先生從《非常道》、《中國男》、《小民大國》等一路走來,後轉向研究老子、易經等,用他自己的話說,這種轉變是從青春走向中年的必然,跟從熱烈的生活退回寧靜的書齋沒有關係,他的文字不是學院的、書齋的,他的文字仍是戰鬥的、攖人心的。《時間之書》無疑是其揹負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知識或思想使命的外延,他在努力給社會提供有效的思想資源,校正、安頓世道人心,試圖從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的自覺角度進行一次次吶喊。

  《時間之書》讀後感 篇3

  時間,於我們來說,雖看不見,亦摸不著,但我們卻能真切感受到它的存在,它不會隨著人的意志而有所改變,只是按照自身內定的法則運轉著,它走得是如此的悄無聲息,卻使得萬物日日更新。

  這本《時間之書》講的是有關時間的`書,它以二十四節氣為主線,書寫了關於時間的諸多故事,在書中,我們可以品味著五千年的農耕文明,更驚歎於千百年來先人們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

  初讀此書,我們可以瞭解到24節氣各個不同特點,各節氣的物候,它們對農耕的影響,以及從哪些自然現象可以辨別不同節氣……深層閱讀,會理解節氣背後的許多故事,理解天人關係,更好地提升自己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位。比如,在夏至節氣中,君子以自強不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大時間序列裡,此時正是乾卦時空,這一卦的意義,表示人生狀態處於極好的狀態,生命享有著造化賦予的充沛能量,不需要再依傍外物,所以君子要勇猛精進,呈現出自身的光熱,展示自身的才華;比如在霜降時期,君子以反身修德,這二者之間有何聯絡呢?因為在霜降時期,秋天就要結束了,人們都在此時伐木,因而發現了樹的年輪,年輪不僅說明樹木本身的年齡,還能說明每年的降水量和溫度變化,並且還能記錄森林大火,早期霜凍以及從周圍環境中吸取的化學成分,更可以告訴我們以前發生過的事情,及有關未來的事情,人們從這些大自然中得到教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果律,所以,透過大自然的啟示,人們需要反身修德,積賢德而移風善俗,正如那句古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除此之外,還包括為什麼在雨水節氣中,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在寒露節氣裡,君子以矯枉過正;在小寒時,君子以經綸;而在大寒時,君子以修省……在本書中,都有詳細的分析以及講解,讀後會讓你更加懂得,大自然給人諸多啟示,我們不應違逆自然,要順應節氣做適宜的事情,正如老子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透過本書,我們也還可以瞭解到很多相關的養生知識。比如在立夏時節,因為五臟之中的心對應夏,此時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當夏日氣溫升高後,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極易煩躁不安,心火過旺,好發脾氣,所以在立夏之時,情宜開懷,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而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因為,“氣始於冬至”,此時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飲食應該多種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因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在這個陰陽交接時候,中國人透過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溫陽救逆,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在各個節氣中,因為天氣的不同,人的身體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倘若我們懂得了其中的關聯與影響,就要順應時節來調節自己的身體狀況,順乎自然,亦有益身心。

  透過此書,我們會了解到很多文學小知識。每個節氣都有三候,而這些物候都是每個節氣中最典型的特點,我們不僅可以透過物候瞭解當時的氣候,更可以瞭解物候背後的許多故事及意義。比如驚蟄這一節氣的物候是,一候桃始華,而“桃”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特殊的位置。在中國人心中,桃能解餓提神,是長生不死的仙家食品,所以,為什麼人們用桃來祝壽,並且稱之為壽桃,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西遊記》中,王母娘娘大開盛會,也是以蟠桃作為主食,俗話中也說:天上蟠桃,人間肥桃。桃在很多人心中,成了一種長生不老的象徵;鮮紅爛漫的桃花,甘美香甜的桃實,也是先民心中的吉祥物,是喜慶,熱烈,美滿,和諧的的象徵。比如《桃夭》中就藉助“桃”這個美好意象來表達心中的感情;桃,又成為美好生活圖景的代名詞,比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何營造了一個開滿桃花的勝地?亦是取了“桃”的這種意象,還有唐寅筆下的《桃花庵歌》也是同種意思。除此之外,在清明的三候中,梧桐在中國有著獨特的文化意義,它不僅是觀賞類樹木,又是經濟價值較高的生物,但更重要的是它與文化相關聯;小寒物候中的大雁,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雁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視為“五常俱全”的靈物,即具有仁義禮智信五常……所以在後世的很多文學作品中,大自然的這些花草樹木,蟲魚鳥獸,早已被先人們賦予了不同的象徵意義,瞭解這些,更有助於我們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意義。

  本書雖以時間為主題,但讓我們瞭解到有關時間的諸多問題,最主要的是透過時間,瞭解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讓我們懂得了,節氣不僅與農業有關,更與我們對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有關,還是讓我們到廣闊的天地中,聆聽大自然的教誨吧。

  拓展閱讀:時間之書:餘世存說二十四節氣選文

  ①每年5月20日—22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北半球的節氣物候又發生了變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在中國內地的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小滿不滿,麥有一險”。南方地區總結的農諺則說:“小滿不滿,乾斷思坎”。

  ②小滿節氣跟雨水相關。如果北方冷空氣深入到南方,南方暖溼氣流也強盛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小滿大滿江河滿”,小滿節氣的後期往往是南方防汛的緊張階段。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在黃河流域的麥產區,小麥剛剛進入乳熟階段,如無雨水,再受乾熱風的侵害,就會導致小麥灌漿不足、粒籽乾癟而減產。

  ③小滿節氣跟農事相關。傳統農諺說:“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三車指水車、油車和絲車。此時,農田裡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農民們要忙著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著農人們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農活不能耽誤,家裡的桑蠶業也到了緊張關頭,小滿前後,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絲。

  ④小滿節氣跟生長相關,是反映生物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而出現生長髮育現象的節氣。大自然如此,人也如此。人體的生理活動在此節氣處於最旺盛的時期,消耗的營養物質在二十四節氣中最多,故人體應及時補充營養,才能使身體五臟六腑不受損傷。

  ⑤中國文化對時空的把握多落實到身體語言上,對小滿節氣的觀察就是如此,人們以色聲味觸等來理解時間的屬性。如夏天的味道,在中國人看來,就是苦味。夏天的瓜果蔬菜多有苦味,人們甚至直接以苦命名,如苦瓜、苦菜等。《詩經》曰:“誰謂荼苦?”什麼是苦味?人們說:“感火之氣而苦味成。”可見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苦味與火熱的夏天之間的關係。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採苦採苦,首陽之下”。

  ⑥苦味是夏天的本味,是南方的本味,也是青春的本味。青春需要吃苦,夏天需要吃苦,南方食物有苦味之底蘊,往往要加上糖以中和提鮮。相對應的,春天的本味是酸,秋天的本味是辛辣,冬天的本味是鹹。生命在時空座標裡要深味當下的本質。這是時空的邏輯,是生命的邏輯。中國人稱讚一個人會說,吃苦耐勞,說明了一個生命之堅韌持久跟苦相關。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⑦小滿,春光謝過,初夏來臨。時令的更替,亦如綠肥紅瘦。此刻,每一片中國土地也都種下“小滿”的期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