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曾外公》讀後感

《我和我的曾外公》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和我的曾外公》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了這本《我和我的曾外公》後,心中莫名其妙的被一種奇怪的感覺縈繞,他講的故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上,總覺得這本書中那曾外公有一種親切的氣息,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久久迴盪。

  在這個充滿快樂與詩意的故事中,德國赫耳郭蘭島上有一座神奇的龍蝦屋,十歲少年博埃的曾外公就住在這裡。當博埃知道自己可以在曾外公家待上一個星期時,他興奮極了。因為他的曾外公是最出色的說書人和詩人。來到之後,他們就在龍蝦屋裡坐下來,講故事,作詩。一首關於一隻老鼠的一句詩,冗長得像一根老鼠尾巴;一個補帆匠靠兩個單詞成了一位那不勒斯國王,“無處”成了國王;一個糊塗的.學者為了救四位學者,竟把陰性、陽性和中性的詞混為一談!

  曾外公講的故事使人深受啟迪。我非常喜歡其中一個只說“si”和“io”在那不勒斯的美好歲月的故事。大體講了:德國漢堡港口有一個在“小愛”號上修船帆的男孩,叫安德烈亞,他只會兩個德語單詞:si(是)和io(我)。他竟靠這兩個單詞當上了那不勒斯的國王!後來,他自己回到了“小愛”號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誰擁有幸運、幽默、理智和一顆熱情的心,誰就能用兩個單詞走遍天下。我最佩服的人是張海迪,她5歲的時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但她不向命運屈服和低頭,她克服各種困難,勤奮學習,她讀小說、讀中外名著、背詩歌、抄錄好詞好句,進行文學創作,用自己的筆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啟迪人們的心靈,最後終於獲得成功,她的作品《輪椅上的夢》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時也震撼著大家的心靈。我們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比以前優越了,我們沒有理由去鬆懈、放棄。我們能認準目標,刻苦學習、不斷進取,跨越各種艱難險阻,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曾外公的詩歌和故事結束了,但生活的“調味瓶”——童話與詩歌並沒有結束。讓我們繼續創作一首首美妙的詩歌童話,讓它們繼續在我們的生活裡成為美味的“佐料”,使我們的生活永遠的豐富多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