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勵志學畫》讀後感(精選5篇)

《徐悲鴻勵志學畫》讀後感(精選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徐悲鴻勵志學畫》讀後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徐悲鴻勵志學畫》讀後感1

  剛剛學了《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這雖然是一篇普通的記敘文,講的是著名畫家徐悲鴻勵志學畫的事,但是卻讓人感動不已。

  徐悲鴻以驚人的天賦考取了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拜入達仰門下。達仰很看重這位中國學生,這卻引起了一些外國學生的嫉妒。一位外國學生當著徐悲鴻的面譏笑他,徐悲鴻從此更加奮發努力,勵志學好畫。

  歷盡生活的種種磨難,經歷了三年的磨礪,徐悲鴻終於成功了!他用不可否認的事實證明了中國人不是弱者,中國人照樣可以成才!

  只要有恆心、肯努力,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你!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願下苦功,不怕挫折,中國人必定更讓世界刮目相看!

  《徐悲鴻勵志學畫》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外國學生嫉妒徐悲鴻,他還非常不禮貌地衝著徐悲鴻說:“徐先生,我知道達仰很看重你,但你別以為進了達仰的門就能當畫家。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學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這句話不但說了徐悲鴻,還說了我們中國人。

  徐悲鴻聽了這句話非常生氣,但他知道,如果和別人吵架或者打架,別人會更覺得我們無知。要讓那位外國學生知道,我們中國人不像他說的那樣一點才能都沒有,更讓他知道我們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從此,徐悲鴻更加勤奮努力、勤學苦練、爭分奪秒。他日夜奔波,學而不厭。三年已經過去了,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結業考試。這一次,那位外國學生非常震驚。他找到徐悲鴻,深鞠一躬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這篇文章給我講述了一個小小的道理,只要你用心去做一件事,你就會成功的。

  《徐悲鴻勵志學畫》讀後感3

  今天我們學了一個新課,課的名字叫《徐悲鴻勵志學畫》。

  課文主要講了,徐悲鴻進了達仰的門受到了一些人的嫉妒,一個外國學生嘲笑中國人一輩子都成不了才,讓徐悲鴻趕快回家,徐悲鴻被激怒了,他要用事實來證明這一切!從此,徐悲鴻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常常到博物館臨摹一整天,但生活上卻十分清苦,經常每頓只吃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最終用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試,他的油畫轟動了整個畫界,證明了中國人是有實力的!

  這篇課文讓我十分慚愧,人家徐悲鴻的勤奮我甚至一點兒都做不到!有一次,我在家練習古箏,不過一會兒就不彈了,說已經會了,媽媽讓我在練幾遍,再記一記,我卻怎麼也不肯,結果到了古箏課上,我基本上都不會,聽到老師的批評,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練,認真記。一個星期過了,我每天寫完作業就都在彈,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我終於把它給背了下來!老師看了也直誇我彈得真好,我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只要你用心去做你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好,不要光說,要行動起來,加油!

  《徐悲鴻勵志學畫》讀後感4

  徐悲鴻是世界聞名的繪畫大師,他是怎樣成才的,又是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呢?看了《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

  徐悲鴻留學時,有一個外國學生很不禮貌地衝著徐悲鴻說:“徐先生,我知道達仰很看重你,但你別以為進了達仰的門就能當畫家。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鴻被激怒了,但是他並沒有用言語爭辯,而是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騰、勇往直前,終於用實際行動讓外國學生心服口服,並親自登門鞠躬道歉。

  是的,僅僅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鐵的事實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能力。

  可再看看我?哪怕爸爸媽媽或是別人說我一句不是,我就會滔滔不絕地講一大通話,想盡辦法為自己辯解,有時自己就是錯了也要千方百計地找藉口,證明確實不怨自己。想想徐悲鴻,再想想自己,真是羞愧!

  有時,爸媽說話時我還不耐煩,尤其是給我講道理的時候,甚至捂起耳朵,大聲爭辯,過後也不落實到行動上,還是老樣子。

  從這篇文章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事實勝於雄辯。今後我也要用行動來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暢遊在知識的海洋、學習的世界裡。

  《徐悲鴻勵志學畫》讀後感5

  《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主要講了1919年徐悲鴻考取了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向達仰學畫,引起了一些外國學生的嫉妒,他們說:中國人就是到了天堂深造,也不會成才。徐悲鴻沒有與他們爭論,而是要用事實讓他們認識真正的中國人,從此徐悲鴻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賓士,勇往直前,終於,他以優異成績通過了結業考試,他的畫作震動了巴黎畫界。

  讀了《徐悲鴻勵志學畫》這一課,我透過漫長的歷史歲月,彷彿看到徐悲鴻向達仰認真學畫的情景;彷彿看到徐悲鴻每餐只用一杯開水,兩片面包,把省來的錢,購買了繪畫用品;我又彷彿看到徐悲鴻的畫作,轟動了巴黎畫界,外國學生向他投來羨慕的眼光。

  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精神,讓我不禁聯想起了許多像他一樣,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人。如宋代的司馬光,為了學習用圓木做了個警枕,枕頭一滾他就起來讀書學習。著名畫家齊白石不教一日閒過,就是到了晚年也要堅持每天作畫三幅。還有李時珍為了撰寫《本草綱目》櫛風沐雨,跋山涉水,採草藥,訪名醫,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他們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看看徐悲鴻他們,再看看我自己,我不禁羞紅了臉。有一次我寫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我把作文交給老師後,段老師說:寫的很不錯,可是有幾個地方要重寫一下,就可以當範文了。可是我不聽老師的指教,硬是不想重寫了。回到家裡被媽媽罵了一頓,被爸爸打了一頓。晚上我向段老師承認了錯誤,並把《我的爸爸》重寫了一次,果真段老師就給我上範文。從那以後我上課都聽得很仔細,並且老師讓我重寫的作文,我就立刻重寫。

  透過《徐悲鴻勵志學畫》的故事我知道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得來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