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送水方案(通用4篇)

抗旱送水方案(通用4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抗旱送水方案(通用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抗旱送水方案1

  一、基本情況

  我市山丘區包括安化縣全部、桃江縣大部分、赫山區7個鄉(鎮)、資陽區2個鄉(鎮)和沅江市3個丘崗區,面積為8010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65.9%。耕地面積172.5萬畝,其中水田131.92萬畝,旱土36.36萬畝。

  建國以來,透過全市人民的艱苦奮鬥,共修水庫517座,山塘44072口,總有效庫容4.90億立方米,河壩6327處,引水0.85億立方米;機電灌溉站、水輪泵站1407處,提水2.05億立方米,總蓄引提水量7.8億立方米。有效灌溉稻田約111.3萬畝,佔稻田面積的84.37%;其中旱澇保收面積60.58萬畝,佔稻田面積的45.92%;抗旱能力在30-50天的灌溉面積27.9萬畝,佔21.15%;30天以內的灌溉面積51.75萬畝,佔39.23%;無灌溉設施的稻田11.71萬畝,佔8.87%。

  水利事業的發展,為山丘區抗旱奪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工程老化,帶病執行的現象十分嚴重。據統計,全市1/3以上的水庫存在不同程度的險病問題。因此,要抗禦可能發生的水旱災害,任務還十分艱鉅。

  二、水量形勢分析

  (一)降水時空分佈不均,年際相差大,是造成水旱災害的根本原因。

  我市降雨特徵之一是雨旱季節分明。全年降雨多集中在4-6月,常因山洪暴發使水庫棄水。灌溉用水高峰集中在7-9月高溫季節,雨量明顯減少,蒸發逐漸加大,水庫工程得不到蓄水補充,導致農作物乾旱。據灌溉資料分析,晚稻生育期耗水量為600毫米,而同期降雨不足400毫米,蒸發量高達350毫米,降水遠遠不能滿足作物耗水和蒸發損失,需動用工程蓄水補水。

  我市降水特徵之二是空間分佈不均,年際變化大。根據降水資料統計分析,我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430毫米,年降水最多達2230毫米,年降水最少為1020毫米。同一年降水和同一次降水過程的地域性差異也很大。常因區域性區域降雨強度過大而引發山洪災害。

  (二)由於地理特徵不同,工程設施差異,造成灌溉保證率不同。

  如赫山區的岳家橋、大泉、衡龍橋一帶,是一典型的乾旱走廊,雖屬寧鄉黃材水庫灌區,但由於行政區劃變動,地處尾灌區,用水高峰期很難供上水。從地形特徵上看,資江貫穿全市,兩側溪流控制集水面積小,遇連續乾旱,溪水斷流,水源奇缺,連生活飲水都很困難,更談不上灌溉用水。

  三、防汛抗災的措施與對策

  1、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強化首長負責制。

  目前正值雨季,主汛期即將來臨,要儘快健全行政首長和技術人員崗位責任制,遵照市防指的統一佈置和要求,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汛前檢查和抓緊儲備各種防汛物資,加速病險工程處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行政首長負責制,真正做到有備無患,爭取在設計洪水標準範圍內,不垮一座上型號的水利工程。

  2、注意天氣形勢變化,落實排程執行計劃,抓好蓄水保水工作。

  中型水庫度汛方案已經由省、市防汛指揮部審定下達,請照此執行。各地要認真編制好其他小型工程度汛排程方案,並報市防辦備案。由於山丘區各類水利工程在年初存水較往年偏多,因此,要防止基層水管單位盲目蓄納來水,要根據工程的實際蓄水能力和存在的安全隱患來蓄納地表徑流,要密切注意天氣形勢變化,總之,在確保工程安全度汛的前題下,做到防洪、發電、灌溉三不誤,在主汛期後期(六月下旬)按計劃滿蓄。

  3、加強用水管理,狠抓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工作的落實。

  根據往年用水資料分析,用水高峰期多集中在7-9月的高溫季節。因此,在用水先後次序上要堅持先用活水後用死水。先用基礎設施蓄水後用骨幹工程補水的原則,並抓好骨幹工程引水與用電灌工程灌塘、灌庫的工作;編制好用水計劃,對有條件的中型工程實行輪灌與續灌結合,先遠灌區後近灌區的供水方案,減少輸水損失;有發電任務的水庫,要加強用水排程,在旱季(從7月1日起)發電服從灌溉需要;充分發揮各級管水組織的作用,落實勞動報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堅持一把鋤頭管水;注意節約用水,打破用水吃大鍋飯的局面,樹立“商品水”的觀念,推廣按時、計量收費等節水措施。

  4、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大辦水利。

  根據當地的水利設施供水能力,合理制定作物種植計劃,對那些供水量不足或靠天吃飯的天水田要改變作物種植比例,改種旱土經濟作物,部分退耕還林。合理制定水利建設規劃,加強宣傳和組織工作,引導農民在農閒季節大幹水利,積極加快病險水庫的處理。去冬今春,我市山丘區整修加固、除險保安的小水庫達81處,增加了蓄水量,同時要建設高標準渠道,維修裝置,興修蓄水工程,增加灌溉水量。

  山丘區有效灌溉面積約111.3萬畝(其中中型和小(一)型水庫灌溉64.5萬畝),今年計劃蓄、引、提總水量為8.2億立方米以上,實際可用水量近7億立方米,按灌溉用水利用係數0.5計,畝平均淨用水佔有量達500立方米,考慮基礎水利設施補水量和水庫的復蓄能力,畝平有效水量在550立方米以上,一般乾旱不會造成嚴重災害。今年的總奮鬥目標是:汛期爭取不垮一處上型號、上等級的水利工程;合理排程,搞好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工作,確保農業豐收。

  抗旱送水方案2

  為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動性,有針對性的採取相應的抗旱措施,實現積極應對、沉著應對、科學應對、科學抗災,最大限度減輕旱災的影響和損失,維護全鎮社會穩定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防大旱、抗大災的思想,自力更生,同心協力,共抗旱災,努力將災情損失降至最低程度,確保人畜飲水安全,維護農村社會大局穩定。

  二、組織領導

  成立三閣司鎮抗旱救災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抗旱救災辦公室,由丁加奇兼辦公室主任,負責抗旱救災具體組織實施。

  三、工作原則

  1、統一指揮、統一排程,分級分部門負責。

  2、預防為主,防抗結合。

  3、堅持因地制宜,村組統籌,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區域性利益服從全域性利益。

  4、堅持以人為本,社會穩定和諧,困難群眾飲水、生活保障。

  四、工作措施

  (一)迅速開展災情調查。駐村幹部和村幹部,深入村組開展旱情調查摸底工作,並將農作物受旱情況、幹部群眾開展抗旱工作情況及旱情每3天一次上報鎮抗旱救災領導小組辦公室。水利、農業、社會事務辦等部門要安排專人到各村調查瞭解旱情,並及時將統計核實情況上報。

  (二)認真抓好水源地特別是重點水源的保護管理。做好水質衛生安全檢測,管好水源地周邊衛生,防止飲水出現問題。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切實履行職責,深入水庫、山塘,井地做好水源保護管理、衛生安全檢測,確保飲水安全。

  (三)抓好人畜飲水困難地方飲水輸送供應工作。各村(居)、相關工作部門認真組織車輛,抓好運水工具及其裝置的完善,對困難飲水地方進行運水供應,確保群眾生活飲水。

  (四)搞好晚稻及旱糧作物的種子供應。鎮農業服務中心要做好晚稻種子和秋玉米、紅苕等旱糧種子調運供應工作,力爭早稻損失晚稻補,水稻損失旱糧補。要求進一步搞好結構調整,進一步擴大水改旱面積,確保糧食穩定增產。

  (五)抓好森林安全。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拓寬宣傳渠道,認真落實責任,實行責任到山頭、責任到丘塊、責任到墳頭,嚴防森林火災。

  (六)切實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做好村與村、組與組之間跨區域調水的`協調,確保水源得到最大有效利用,協調好因飲水等問題發生的糾紛問題,關注鰥寡孤獨、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為重點的飲水和生活問題,確保社會穩定和諧。

  (七)抓好後勤保障,確保抗旱救災有序推進。鎮預算4萬元抗旱救災經費,重點用於宣傳資料,電力、燃油以及困難群眾生活保障。

  (八)嚴格紀律,萬眾一心抗大災。在抗旱救災期間,鎮取消節假日和雙休日,杜絕無特殊情況請假現象,抗旱工作中所抽調的工作人員要服從指揮,認真履行職責。對工作中不服從統一指揮,翫忽職守的要嚴厲追究相關責任並做出相應的處理。

  四、深化認識,為全面奪取抗旱救災工作的勝利而努力工作

  抗旱救災工作是全鎮當前工作的頭等大事,事關全鎮社會穩定和民生問題,務必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並務實工作,各領導小組成員務必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樹立“防大旱,抗大災”的思想,正確分析旱情形勢,從思想、組織、應對措施和保障機制上制定抗旱預案,打一場抗旱救災攻堅戰。

  抗旱送水方案3

  一、抗旱專項資金跟蹤審計的目標

  透過跟蹤審計一是摸清抗旱專項資金的總體規模、構成及其分配和使用情況;二是查處抗旱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截留、滯留、擠佔、挪用、虛報冒領、揮霍浪費及侵佔貪汙等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紀問題;三是對有關部門或單位在抗旱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揭露並依法予以糾正和處理;四是對抗旱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對存在的主要問題,認真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促使進一步加強對抗旱專項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抗旱專項資金跟蹤審計的範圍及物件

  20xx年縣財政、民政及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抗旱專項資金和社會捐贈抗旱救災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況。跟蹤審計財政、民政、接受社會捐贈抗旱救災款物的相關部門,以及具體使用抗旱專項資金和捐贈抗旱款物的有關部門、單位和鄉(鎮)及村民委員會。

  三、抗旱專項資金跟蹤審計的內容

  對抗旱專項資金和捐贈款物管理使用情況的跟蹤審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20xx年中央和省、市、縣、鄉(鎮)政府安排的抗旱專項資金、社會捐贈抗旱救災款物的總體規模,並對資金和物資的管理使用情況及使用效果進行綜合分析和總體評價。

  (二)20xx年中央和省、市、縣、鄉(鎮)抗旱專項資金的安排、撥付、使用情況。跟蹤審計抗旱專項資金在會計核算和管理方面內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財政、民政等有關部門分配抗旱專項資金是否公平、公正,是否按預算安排支出,按計劃進度及時、足額撥付資金和物資,有無不落實和欠撥、滯留抗旱救災專項資金的問題,具體執行單位是否將抗旱救災資金和物資及時如數發放到位。

  (三)社會捐贈抗旱救災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況。主要跟蹤審計接受社會捐贈抗旱款物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收入是否完整,並向捐贈人開具合法、有效收據;捐贈物資是否登記造冊,賬物是否相符;捐贈款項是否按規定存入財政專戶,捐贈的款物是否及時分配,使用是否有效。

  (四)抗旱專項資金是否專款專用,並遵循重點使用原則。抗旱資金和社會捐贈款物的分配、使用和發放過程中是否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分配依據的正確性和分配標準的合理性;有無隱瞞、套取、截留、轉移、抵扣、挪用抗旱資金和物資等問題;有無貪汙、私分、剋扣抗旱資金及物資的問題;抗旱物資採購管理是否規範,有無利用工作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的問題;有無用抗旱資金購買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彌補行政經費、亂髮補助等問題;有無擴大抗旱資金及物資的使用範圍,方便親友或平均分配的問題;基層發放抗旱資金及物資是否堅持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張榜公佈、公開發放的程式,有無虛報冒領、損失浪費問題。

  四、組織與分工

  為確保抗旱專項資金跟蹤審計工作順利實施,經局領導研究決定,成立抗旱資金跟蹤審計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段連毓(局長)

  副組長:趙宏專(副局長)

  成員:趙正堂(副局長)楊忠坤陳加國楊有恩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本次跟蹤審計協調、彙總和有關檔案起草工作。辦公室設在行政事業審計科,辦公室主任由楊忠坤擔任。並由行政事業審計科具體負責實施此次抗旱資金跟蹤審計工作。

  五、相關要求

  (一)高度認識抗旱救災款物跟蹤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效益性和緊迫性。抗旱資金是受災群眾的“救命錢”,審計人員要高度重視抗旱資金跟蹤審計工作,保證審計工作質量。

  (二)切實履行審計職責,加強審計監督,對抗旱救災款物的審計監督要提前介入、事中監督、全程跟蹤,摸清抗旱資金和捐贈抗旱款物的總體情況。主動與財政、民政、縣總工會等部門聯絡,重點查清財政專項資金的安排、撥付情況以及捐贈款物的接受、分配、撥付和使用情況。

  (三)嚴格執行審計紀律,注意工作方法,要透過紮實有效的監管工作,保證抗旱救災款物全部都用於受災群眾,發揮最大效益,為奪取抗旱救災全面勝利作出審計機關應有的貢獻。

  (四)及時向有關部門報送抗旱救災款物審計情況,審計局將向社會公告全縣抗旱救災款物管理使用的審計結果。

  (五)切實加強協作與配合,及時上報抗旱救災款物情況。凡涉及抗旱資金和捐贈抗旱款物的部門和單位,認真安排專人負責,於每月20日前將資金撥付管理使用情況形成書面材料報送縣審計局行政事業科,並相應報送電子文件。

  抗旱送水方案4

  一、防汛抗旱工作總的要求

  20xx年我省防汛抗旱工作總目標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確保在規定防洪標準內主要河道堤防不決口、大中型水庫不垮壩、平原排水暢通、大中城市安全度汛、主要交通幹線正常通行、工礦企業正常生產,遇超標準洪水時有應對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計滿足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一)水庫防汛。

  對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各地要嚴格執行《xx省大型及重點中型水庫20xx年汛期排程運用計劃》。對中型及重點小型水庫,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落實地方行政首長防汛責任制。對小型水庫特別是位置重要的病險小型水庫,汛期必須有專人看管,落實通訊、預警措施,制定險情發生時及時搶護和安全轉移群眾的預案,做好隨時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對正在建設和進行除險加固的水庫,由水庫所在地省轄市防汛部門制定度汛方案並嚴格執行。各級政府和防汛部門要認真排查並逐項消除各類水庫存在的隱患,針對隱患和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度汛方案。

  (二)河道防汛。

  要在規定防洪標準內確保河道安全,遇超標準洪水全力搶險,必要時經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批准,相機破堤分洪,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對淮河、洪汝河、沙潁河、衛河共產主義渠、惠濟河、渦河、伊洛河、唐白河等主要防洪河道,要嚴格按照《xx省主要河道20xx年防洪任務》要保證平原地區各級排水溝河暢通,做到設計標準內降雨不成災,遇超標準降雨時及時搶排、提排。要組織群眾及時清除溝河內的路埂、堵壩及其他阻水建築物,保證排水出路暢通。對排澇溝河上修建的各類設施要認真檢修,保證涵閘等啟閉靈活。

  (三)城鎮防汛。

  進一步加強對城鎮防汛工作的領導,城鎮的行政首長是防汛責任人,對整個城鎮的防汛工作負全面責任。各城鎮汛前要對防汛除澇設施、防洪道路、交通車輛、通訊和預警器材、搶險物資和工具進行全面檢查,解決存在的問題;對城市河道、排澇溝、排水管道、進出水口要進行全面疏挖,確保暢通。要保證設防城鎮在設計洪水標準內不成災,遇超標準洪水時有應急保安措施,保證能源、交通等重要生活設施正常執行和居民正常生活。

  (四)鐵路、交通防汛。

  鐵路、交通運輸部門要在汛前對橋涵、路基及山坡等重點地段進行檢查,對影響安全的要抓緊整修處理,並將防汛責任落實到單位和個人;汛期要堅持晝夜巡查,隨時監測和報告情況,做到在設計洪水標準內保證安全通行,遇超標準洪水時有迂迴通行方案和應急搶修措施。一旦遭遇洪水威脅和破壞,要及時向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報情況,通力合作,全力搶險,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搶修任務,儘快恢復正常通行。

  (五)工礦企業防汛。

  工礦企業防汛工作由其主管部門具體負責,主管部門和企業要成立防汛組織,建立健全防汛制度和體系,制定完善防汛方案;汛前要認真檢查防汛安全設施,落實責任到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惡性事故發生,保證職工人身安全和生產安全。工礦企業一旦遭遇洪水威脅和破壞,除按正常的行業管理渠道上報情況外,要及時向省及當地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報情況。

  (六)山洪災害防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制定預警、防禦預案,把防禦山洪災害的責任制落實到鄉鎮、村、組。一旦發生山洪災害,要全力做好預警和群眾安全轉移工作,儘量避免人員傷亡。

  (七)抗旱工作。

  抗旱工作堅持全面規劃、城鄉統籌、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方針;堅持開源、節流和保護並重,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各地要加強抗旱設施建設,最佳化資源配置,大力推廣節水先進技術,積極推行節約用水的生產生活方式;堅持滿足生活用水與生產用水需求相結合,統一管理,科學排程,優先保障生活用水,協調生產生態用水,努力提高抗旱水源利用效率。

  二、認真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製為核心的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按照《xxx省防汛抗旱指揮部關於印發xx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的通知》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切實承擔對本地防汛抗旱工作的檢查督促和組織指揮職責。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真正做到組織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堅決執行抗洪搶險和抗旱救災指令,確保完成任務。

  三、安全度汛和抗旱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投資力度,確保防汛抗洪需要。

  各級政府要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加大投資力度,進行河道治理和水庫除險加固,提高抗禦洪澇災害能力。對影響度汛安全的問題,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在汛前予以解決。各地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國務院令第441號)規定,將所需正常防汛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保證防汛工作正常開展。

  (二)做好工程檢查、整修,確保安全度汛措施落實。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組織汛前檢查,積極整修防洪排澇工程設施。水行政主管部門主要檢查水庫、河道、滯洪區、涵閘、提排站等工程設施;城建主管部門主要檢查市區排水溝、下水道、泵站、涵閘等工程設施;鐵路、交通運輸部門檢查橋涵、路基、站場等工程設施;工礦企業主管部門檢查礦山、油田及工業企業自身的防洪設施。其他有防汛任務的部門、行業要按照職責分工搞好汛前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要提出切實可行的處理措施,限期解決,保證安全度汛。

  (三)抓緊完成度汛應急工程,確保工程質量。

  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按計劃完成重點防洪工程。發展改革、財政部門要優先安排工程資金,加強監督檢查,管好、用好資金。水利部門要強化專案建設管理,加強施工質量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對正在施工的沙渦河、燕山水庫及正在除險加固的石山口、鯰魚山、南灣、宋家場、薄山、窄口等各類水利工程,要制訂安全度汛方案,落實度汛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四)抓緊清除河道阻水障礙和工程管理範圍內的違章建築,確保行洪安全。

  各級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部要加強河道安全檢查,確保河道行洪安全。要把本轄區內的河道亂挖河砂、破堤種植、行洪灘地植樹等行為和阻水障礙作為重點進行檢查,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明確清障責任人,限期組織清除,並嚴格禁止修建新的違章建築。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河道、水庫管理範圍內進行開發和修建各種工程設施,都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和《水利部國家計委關於頒發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專案管理的有關規定的通知》《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要求,報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河道採砂要嚴格按照批准的開採範圍和作業方式進行。要嚴厲打擊非法採砂活動,確保河道工程安全。

  (五)進一步落實防禦超標準洪水措施,認真做好蓄滯洪區和洪水淹沒區的遷安救護工作。

  各省轄市、縣(市、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要落實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下發的水庫、河道防禦超標準洪水預案,對分洪運用的組織領導、技術措施、器材準備及分洪後的可能淹沒範圍、安全轉移等作出詳細周密的部署。在淮河干流、洪汝河、沙潁河、衛河、唐白河、伊洛河、渦河及惠濟河,遇超標準洪水時,要嚴格落實防洪預案中關於處理超標準洪水的措施。

  需要啟用蓄滯洪區或爆破分洪時,要及時組織群眾撤退轉移,並妥善安排群眾的生活和防疫問題。蓄滯洪區按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命令運用後,所在地的縣級政府應當及時組織有關部門和鄉鎮政府核查蓄滯洪區居民損失情況,按照規定的補償標準提出補償方案,經省水利、財政、統計部門核實後由省政府上報國務院。

  (六)加強軍民聯防,確保防洪安全。

  各地防汛部門要加強與當地駐軍的聯絡,主動搞好銜接,共同搞好抗洪搶險。出現重大險情,確需解放軍或武警部隊支援的,當地防汛部門要及時報告、請示,認真做好後勤服務工作。

  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在黃河防汛中主要擔負重點堤段和防洪工程的搶護、分洪爆破、灘區和滯洪區群眾的遷安救護等任務,在淮河防汛中主要擔負堅守重點圩區圍堤和部分河道險工、分洪爆破、機動搶險、搶救受災群眾等任務,在其他內河、水庫防汛中主要擔負大壩和重點堤段的搶護、分洪爆破、搶救受災群眾等任務。

  解放軍、武警部隊防汛佈防由省軍區統籌安排部署。

  (七)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建設,備足備好防汛搶險物資。

  各級政府要研究建立有效的機制,引導農村青壯年勞力在汛期回鄉參加抗洪搶險,組織落實以民兵為骨幹的群眾防汛搶險隊伍,做到定領導、定任務、定人員,針對可能發生的險情種類和出險地段對防汛搶險隊伍進行抗洪搶險技術培訓和演練,不斷提高搶險水平。要加強防汛機動搶險隊的建設和管理,充實搶險機具,並進行專業訓練和實戰演練,把防汛機動搶險隊建設成為熟悉情況、掌握技術、裝備優良、紀律嚴明、反應快捷和遇險時拉得出、搶得上、守得住的隊伍。

  各級政府、各部門要按照防汛物資儲備及經費管理辦法,落實經費,備全備足防汛搶險、救護物資,做到存放有序、排程靈活。省和各省轄市儲備的防汛物資要按規定登記造冊,實行專庫、專人管理,完善調運管理辦法,嚴格調運程式。有關部門儲備的物資,要服從同級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呼叫。群眾儲備的梢秸料、編織袋等,由縣(市、區)、鄉鎮政府採取“號料登記、備而不集”的辦法儲備,並向群眾講清呼叫、結算辦法,多層次、多渠道備足備好抗洪搶險物資。

  (八)加強防汛通訊、汛情預報和測報工作,確保資訊暢通。

  通訊管理部門要確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與各省轄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及各大型水庫、主要防洪河道、行滯洪區的通訊暢通。要確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在抗洪搶險時的行動通訊需要。防汛部門要檢查、檢修自建的防汛通訊網,保證暢通。中小型水庫、河道和其他防洪工程所需通訊報汛設施,由當地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負責解決。防汛部門要與通訊管理、電力、公安、廣電等部門加強銜接,保證傳遞汛情資訊,必要時利用電視、廣播發布汛情通報和排程命令。氣象、水文部門要及時提供氣象、水情預報,尤其要做好較大範圍內降雨的短期預報和大型水庫、主要防洪河道的洪水預報、測報工作,充分利用現有科技手段,努力提高預報、測報速度和精度。

  (九)做好山洪災害防禦工作。

  各地要進一步修訂完善防禦山洪災害預案,汛前按照預案落實各項措施,明確預警標準和“防、搶、撤”的範圍、地點、方式,進行必要的宣傳和演練,提高防禦山洪災害預案的可操作性。要切實抓好群測群防工作,發動群眾對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危險點進行普查和監測,增強群眾的防災和主動避災意識。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山洪災害多發區的管理和山區城鄉建設的指導,堅決防止人為誘發山洪災害。

  (十)抓好抗旱工作。

  要加大抗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完善抗旱工程體系。要加快抗旱應急水源建設,保證山丘區群眾飲水安全,確保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保障生產用水。要加強對抗旱設施、水源的管理和保護,搞好水庫、閘壩等水利工程的科學排程,合理利用洪水資源,儘可能多攔多蓄,增加抗旱用水。要進一步最佳化完善抗旱服務組織體系,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組建具有多種功能的防汛抗旱應急服務隊伍,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要加強抗旱減災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提升綜合抗旱能力。要加快抗旱指揮系統建設,加強對旱情監測、分析、預警、會商和評估,提高抗旱決策能力。

  (十一)做好災情統計工作。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洪澇乾旱災情統計、減災效益分析和防汛抗旱評價工作,嚴格按照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印發水旱災害統計報表制度的通知》要求,明確災情統計工作的領導和責任人,對統計報表實行嚴格執行審查、籤批制度,確保災情上報不漏、不錯、不虛,做到及時、準確、可靠。災情發生後,要及時深入災區,核實災情,並進行減災效益分析和防汛抗旱評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