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

有關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

  發展農村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加快我市農村教育發展,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是前提,也是關鍵。為此,市政協常委會把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確定為一項重要協商議題。20**年9月17日至26日,市政協責成陳改玲副主席,組織部分教育界委員,分赴我市六縣(市、區),對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調研。調研主要採取聽取彙報、資料統計、座談訪談、實地考察等方法和形式進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

  目前,全市共有公辦中小學1419所,其中農村中小學1395所,佔全市總數的98.3%;全市共有中小學生388968名,其中農村中小學生249294名,佔全市總數的64.1%。可見,我市教育工作的大頭在農村。

  現在,全市實有公辦教師22367人,其中農村15937人,佔全市的71.25%。其分佈情況是:全市小學12649人,其中農村10225人,佔全市的 80.83%;全市初中7145人,其中農村5281人,佔全市的73.91%;全市高中2573人,其中農村431人,佔全市的16.75%。從這組資料不難看出,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也在農村。

  二、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的關心支援下,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得到加強,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教師學歷層次進一步提升。截止2007年底,全市農村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53%,農村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7.66%,農村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82.16%;二是農村教師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市開展農村中小學音、體、美教師的短期培訓,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口語強化培訓等,緩解了農村中小學音、體、美和英語教師短缺的問題。各縣(市、區)也把教師繼續教育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採用了多種有效方式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如XX縣從2005年起實施了農村現代遠端教育工程,組建了農村現代遠端教育工程教師培訓機構,至今已對全縣240所專案校的校長、教導主任、骨幹教師320人進行了工程技術培訓及提高培訓;XX縣去年冬季,邀請國家副總督學郭振有同志、著名語文專家田玉博士和數學專家呂傳漢教授等作專題講座,效果很好;三是支援農村教育工作進一步拓展。市教育局出臺了《關於全市城鎮中小學教師輪換任教工作意見》(晉市人字【2005】74號),將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列為教育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並把此項工作與特級教師推薦、教師的評模推優、職稱評定工作掛鉤。截止目前,全市中小學離崗全職、在崗兼職、輪崗支教教師達1087人。各級教研機構還不定期組織教學能手、特級教師送教下鄉,推進了優質教師資源的共享。此外,各縣(市、區)也積極創新支教形式,收到了實效。比如,XX市在今年暑期與山西師大簽訂了教師培訓協議,從2008年起,師大每年將派近100名在校學生到XX市農村學校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實習支教,同時,高平教育局根據教學需求在優秀教師中選派人員到師大進修學習;四是師德建設進一步規範。2004年,市教育局黨委下發了《關於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對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每年進行一次集中評議和整改。利用市電視臺“行風大家談”、市廣播電臺“百姓熱線”等平臺,召集有關科室進行糾風熱線解答。各級教育紀檢監察機關設立了師德師風監督舉報電話,各級中小學建立了師德記錄檔案、從社會上聘請了監督員。如城區教育局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開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師德教育;陽城教育局把師德考核與教師年度考核相結合,與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年內評優評模獎懲相掛鉤,提高了師德建設的實效性;五是聘用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市人事局、教育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在全市教育系統事業單位推行聘用制工作的通知》(晉市人字【2005】56號),全市教育系統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行。XX市教育局對原有的請銷假制度進行了修訂,對危重病人和其他無法繼續執教的教師,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辦理提前退休手續,予以妥善安置。對聘任困難的.教師進行再培訓,仍無法返回教學崗位的實行轉崗安置;六是教師補充機制進一步形成。各縣(市、區)採取有效措施,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面向社會擇優招聘各類具有教師資格的青年教師充實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XX縣建立了教師長效補充機制,縣政府決定從2007年起,每年補充100名教師,以緩解自然減員導致的教師短缺;XX縣在2008年出臺了《XX縣人才儲備制度》,促進了全縣教師隊伍建設。2003年以來,全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中小學教師 1389人,其中充實到農村中小學973人。

  三、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但與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

  1、教師總量不足,部分學科教師短缺

  從總體上看,我市現在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處於超編狀態。但實際情況是:教師總量不足,部分學科教師短缺。調研中發現,我市目前大多數農村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師、音樂教師、美術教師、體育教師緊缺現象比較突出,高中資訊科技教師也出現短缺。因國家沒有明確標準,全市430所寄宿制學校普遍缺少生活教師,生活教師配備工作已成為寄宿制學校當務之急的一件大事。

  當前,全市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超編情況是:農村小學核定教師編制數9624人,實有教師10225人,超編601人;農村初中核定教師編制數5153人,實有教師5281人,超編128人;農村高中核定教師編制數430人,實有教師431 人,超編1人;合計,超編730人。

  目前全市農村中小學教師學科結構性缺編情況是:農村小學1398人,農村初中376人,農村高中64人,合計1838人。

  2、教師年齡偏大,缺乏新鮮血液

  年齡偏大問題在我市農村中小學較為普遍,尤其以小學更為突出。目前,我市共有農村小學教師10225人,其中45歲以上教師3842人,佔教師總數 37.58%;36歲—45歲的教師2705人,佔26.46%。可見,從年齡結構上看,整體趨於偏大。比如,XX縣工作年限滿30年和男教師滿55週歲、女教師滿50週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老教師1058名,佔到教師總數的22%;XX縣蘇莊小學現有公辦教師19人(含長期病休4人),僱用代教1 人。公辦教師中年滿50週歲以上的12人,佔63%,41—49週歲5人,佔26%,40週歲以下的僅2人。

  在農村教育工作實際中,年齡偏大並沒有體現出經驗豐富的優勢,卻更多地表現出對教育改革的淡漠、知識的老化和教學質量的下滑。這種不合理的師資結構狀況直接損害著農村兒童、少年依法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表現出我市農村與城市在教育發展方面的不均衡。同時,農村小學教師新生力量又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我市農村學校教師年齡結構出現斷層,為農村義務教育的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

  3、代課教師在崗不在編較多,正式教師在編不在崗的不少

  在我市,目前農村中小學存在著兩大傾向:一是在編不在崗教師為數不少,二是在崗不在編的僱用代課教師數量較多。

  當前,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在編不在崗的情況是:農村小學337人,農村初中128人,農村高中22人,合計487人。在崗不在編的情況是:農村小學1435人,農村初中253人,農村高中16人,合計1704人。

  這是兩組讓人心痛的資料。為數不少的在編不在崗教師的客觀存在,不僅降低不了財政負擔,而且加重了在崗教師的工作量,對在職教師隊伍穩定還產生了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農村中小學教育的健康發展;較多的在崗不在編的僱用代課教師的客觀存在,是我市農村教育現實發展中的無奈之舉,這一現象的長期存在直接關係著民生問題,關係到我市農村改革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嚴重影響著城鄉教育的統籌發展和農村公共事業的建設。

  4、培訓經費缺口較大,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近年來,全市教育投入不斷增長,但從結構上看僅僅是一種維持性的投入,發展性的投入水平還不高。省教育廳、財政廳晉教計字【1998】40號檔案規定:“每年用於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不少於當地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總額的2.5%,由財政部門在教育經費中專項安排,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使用。”目前我市還沒有建立穩定的、制度化的教師培訓經費撥付機制,除了個別經濟基礎較好的縣(市)能補充部分培訓經費外,絕大部分縣(市、區)還沒有專門的教師培訓經費,許多應該開展的培訓工作不能正常進行,嚴重製約了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5、“民轉公”教師成為“主力軍”, 隊伍缺乏生機活力

  調研中發現“民轉公”教師在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約有5000餘人,佔三分之一,成為目前我市農村中小學的“主力軍”。客觀地說,這部分教師在七、八十年代為我市農村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今天仍在支撐著我市農村教育事業的大廈。但是,他們中只有極少數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大多起點學歷偏低、達標學歷是通過後期進修培訓取得,因此存在專業素質不高的缺憾。在強力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他們中的大多數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表現為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後、教育技術缺乏,甚至出現了上不了課的現象,學生不喜歡、家長不滿意、社會不認可。可見,目前的“民轉公”教師基礎差、人數多、年齡偏大、知識老化,已成為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