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後感2500字(精選7篇)

《孟子》讀後感2500字(精選7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子》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孟子》讀後感2500字 篇1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認同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說:“不會。”孟子說:“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孟子懷抱著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覺,用他的“義”與“道”,從個別情況的“應該”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導人向善,也就是“覺此民”。

  孟子的所有觀點首先都必須建立在所謂“人性向善”觀點的基礎上,而這個觀點也恰恰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對於當今這個時代來說最值得每個人去仔細思考領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先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義、禮、智”四端,如果能夠去擴充它的話,將“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所以說“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既然每個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來的惡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給了我們兩個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視的外在原因,即環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遷的原因,而這裡的環境又不僅僅只是周圍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處的時代、社會情況,還有具體到逆境與順境的差別,《孟子》中的一篇關於嗟來之食的議論,身處逆境的人被激發的羞恥心可使之用生命維護原則,而身處順境時的人卻更易迷失,放棄了“鄉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則,環境可以說是決定為善還是為惡,義或不義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在要求就是堅持,孟子也在書中舉了“杯水車薪”的比喻,義能克不義,仁能克不仁,然而沒有堅持也無法成功。

  當一個人能夠做到抵禦環境堅持本心時,仁義之士必是賢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堅守原則的人才能夠輔佐君主、誘民向善;“仁者無敵”,仁義之諸侯與民同樂、親賢疏佞,又怎不會“王天下”呢?所以堯、舜、禹之世,孝悌禮義為人所共循,天下安樂。

  雖然孟子有一套從人性向善到仁者無敵的完整理論,但是要想導善,還缺不了他的非凡辯才。孟子無論是與君主對答,還是與對手辯論,都能夠引經據典,把《詩》《書》靈活應用;並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見大,十分生動;更擅長環環設問,最後以對方的答案為自己所依託來解答對方的問題,讓對方只能無言以對,認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正值東西方文化潮流互動撞擊之際,從個人到家庭,至自各階層的社會乃至於國家,在當今物質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卻逐漸陷入一種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在這個物慾橫流,進退失據的環境中,人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戰,但是,究竟是什麼在變化?變化的背後是什麼?

  在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面對各種所謂的領導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繫國家。現在的人們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從,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給我們的國家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對自己與領導者統治者的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呢?在這個充滿金錢與利益的社會中,人們漸漸的迷失了自我,只會跟著金錢與利益隨波逐流,也許只有當每個人如孟子般坦誠,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繫國家時,我們的社會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吧。

  首先,社會的穩定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之一。社會只有穩定的環境中,才能求得前進和發展。孟子提倡的和諧相處,執中有權的原則及方法,揭示了對立面之間的統一性,對我們不斷協調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使上下級之間、各行業、各部門之間處於和諧狀態,具有積極的啟示。同時,它又為社會的和諧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礎。其次,人民是國家的根本,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他強調治國為政要愛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與民同憂同樂、獲得民心,進而安定社會和統一天下,主張國君要把人民當作三寶之一,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得乎丘民而為天子”的卓越見解,深刻地闡述了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將先秦時代“民為邦本”的思想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為了維持社會的和諧統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對社會進行經濟約制的主張。這主要包括社會分工和產品交換制度、制民恆產的土地制度、“取於民有制”和薄收賦稅的財政賦稅制度、優先照顧窮困的撫卹制度。

  當我們今天做事時,總會不由的想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意識,當我們面對災難,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時,我們不禁要感慨:華夏兒女的優良傳統與善良之心。

  愛人者人恆愛之,這是千年前儒家學說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後千萬年不變的美德、傳統。

  《孟子》讀後感2500字 篇2

  往事跨越千年,永恆的,是智慧;不變的,是思想。作為一代亞聖——孟子,這位儒家宗師,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張,遊說各國,後來隱退著書立說,為後世留下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頤曾說過:“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一個志,孟子便說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數語,卻將《孟子》精要概述無疑。可見,孟子的思想之於孔子,既是繼承,更是昇華。孟子也強調仁義,仁是人心的本質,義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導“性善論”,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仁政學說和修養學說。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謂之本心,且與仁義禮智分別相對應。孟子對梁惠王說“仁者無敵”以強調“仁”的作用;對齊宣王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推廣仁愛之心;孟子還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可見“仁義”在孟子學說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論”則是說人性本善,透過自覺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為聖人。

  《孟子》中也出現了大篇幅的君主與孟子的對話。孟子作為世人的表彰,梁惠王、梁襄王、滕文公、齊宣王均問事於他。而孟子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想,除推行“仁政”之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更是推翻了君王一貫高高在上的思想,講究“民為邦本”,這種民權駕於君權之上的說法比法國盧梭的民權論早了一千多年。正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認識到了人民才是政權的根基。其次,孟子認為君為人父母,不僅要有賢德、重義輕利,更重要的是與民同樂,所以喜愛音樂的齊宣王才能明瞭“與少樂樂,不若與眾”的道理。又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在學習方法上,孟子也有諸多主張。他認為要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即“君子深,造之以道”,也包含了我們今天科學學習的眼光;他也注重“自得”,即自覺學習:“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所以要自覺地有所得,才能徹底領悟才能將知識變為自己所有。另外,還要廣泛地學習,達到融會貫通。而在教學方法上,孟子與孔子一樣善於啟發學生思維,善於使用問答,從不代替學生作結論,而是循循善誘,激發學生潛能,使其開動腦筋。孟子還提倡“專心有恆”“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等,其中很多部分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不可忽視的啟發作用。另外,孟子對為人師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也諷刺了那些“以其昏昏”卻妄想“使人昭昭”的人。即教師首先要自己明白,才能使學生明白,在提升學習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

  接下來談談個人修養問題。我們都熟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與有信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社會環境固然重要,然而個人意願還是起著決定性作用,類似於周敦頤筆下的蓮“出淤泥而不染”,可見人的思想道德並不總是以外界環境為轉移的。

  孟子提出的“取傷廉”“與傷惠”“死傷勇”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取傷廉:取了有損於廉潔之稱,大家都能夠理解。而“與傷惠”是指給了有損於惠愛的稱號,是叫人們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不濫施恩惠。至於“死傷勇”,是指死了有損於勇敢的稱號,有時活下來比死去更需要一種勇氣,這也教導人們要珍愛生命,永遠不要輕生。

  現代人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會遇到許多難以決斷的時候,《孟子》一書給了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人們處在社會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抵抗的誘惑,孟子告訴我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誘惑時時存在,關鍵在於我們怎麼抉擇,孟子又告訴我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要的時候要“舍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人生在世,總有失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並不能解決問題。孟子告訴我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還注重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而“養氣”要在平日裡合乎道義,不可拔苗助長;他也教會我們知足常樂,“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他更是道出了堅持到底的難能可貴之處,“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放棄,以往的一切努力也在此時化為烏有;他還提出了個人對自身的要求,對國家、對社稷的貢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長於論辯,他能掌握對方的心,讀者的心,使之在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就走進了他用語言佈下的圈套,這就是孟子語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作為面對君主的說客,孟子這麼做也體現了他的智慧,比起直言不諱的諫臣,孟子的話更易被君主們接受。正是由於孟子的雄辯才能,才出現了“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局面。他善打比喻,幾句話便能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他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指出梁惠王仁政不足,更可貴的是他向梁惠王提出的建議中還包含了當今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汙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些都在保持自然的一個平衡狀態,孟子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他以“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告訴齊宣王,有些事並不是做不到,而是個人不願去做,而大王不行王道也是因為不肯做而得不到民心的。再有,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以此類比人心,就更需細細衡量。

  孟子思想中迸發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語言中放射出的藝術魅力是無法讓人忽略的,在歷史積澱下一直熠熠生輝,愈發珍貴。儘管當時孟子無法將他的理想實現——改變諸侯割據局面,一統中國,養名教民,可後人能從《孟子》中汲取更多精華,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將孟子學說沿用到當今社會建設及立身處世之道中。

  《孟子》讀後感2500字 篇3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是《孟子》中《公孫丑(下)》篇裡的一句話。其意是說君上總喜歡任用聽話的人(接受自己的教導),而不喜歡以能教導自己的人為臣子。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們往往喜歡聽奉承的話、諂媚的話,一般的臣子總想討君上的喜歡,一味的趨奉迎合,上邊說的一切的是對的,而君上也往往喜歡聽話不違逆自己意圖的下級,上下結合,形成了所謂的“和諧”君臣關係。但那些有思想,有本事,敢擔當,有責任的臣子往往有忤逆君上的行為,堅持“仁”的道義與主張,對君王勸導、規誡,披肝瀝膽,為了國家社稷可謂大公無私,不計個人榮辱得失,導致得罪了上級與許多同僚或小人,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華與抱負。這種現象,歷史上屢見不鮮。因此,敢給領導“上課”,敢於得罪人,有思想,有見地,有稜角的幹部不應被疏遠、被遺忘,而應加以培養使用,使其更有作為,更有擔當。一句話,太平官太多太好當,但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太少也太難當,惟其如此,孟子的“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才顯得猶有警示作用。

  “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裡的一句話。是孟子同滕文公對話講仁道時所論述的一個觀點。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制。陽虎曰:‘為富不仁,為仁不富矣’。”百姓的基本情況是,有固定職業的人才能安分守己,沒有固定職業的人就不能安分守己。如果不能安分守己,就放蕩不羈,胡作非為,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等到他們犯了罪,再去懲罰他們,這是陷害百姓,哪裡有仁君在位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情呢?所以仁愛賢明的君主一定要謹慎從事,節省開支,尊重百姓,對社會取之有度,不能貪財。陽虎說過:‘要財富就不能仁愛,要仁愛就發不了財‘。”

  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針對百姓,二是針對君王及統治階層。針對百姓是講要有自己的事業,有固定的收入,愛崗敬業,生財有道。如果沒有固定的職業與收入,則形同市井遊民,無業盲流的無道德、無操守、無底線之人,邪惡異端之事往往發生在這類人身上,這是社會的悲哀,也是統治者的無能。僅僅懲罰而不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不是賢明的君王所為,也不是有道的王國;針對君王及統治階層而言,是告誡他們要體諒民生,體察民情,鼓勵有恆產者置業生產,服務社會,引導無恆產者樹立正確的財富觀,不要好逸惡勞,要勤勞致富,安居樂業。同時統治者不要對民眾索取無度,要多聽取老百姓意見,傾聽民間疾苦,做一個廉潔清明的人。魯國大夫陽虎曾說過:’想發財就不能有仁愛,想仁愛就不要想發財‘。類似今天我們說的當幹部別想發財,想發財別來當幹部。這體現了孟子的仁政、仁道的思想,於我們當下很有借鑑意義。

  《孟子》一書中《梁惠王(下)》篇裡有孟子與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對話,通篇論述孟子的“仁義”、“王道”思想,運用大量的典故比喻來勸誡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統一,倡導“仁者無敵”。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挾太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等一系列的類比,使君王由衷地感嘆:“夫子之言,於我心有慼慼焉”。進而認可孟子“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以這樣的做法去滿足所想達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樹上去捉魚,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方法與目標大相徑庭,相差甚遠,越是努力,離目標越是背道而馳。孟子透過一系列的論述與類比,說明一個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國家,也有美好的願景與目標設計,但方法手段都太過功利,沒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義”為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與目標訴求反而相反的尷尬局面,且孟子又進一步指出:“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力而為之,後必有災。”告誡君王爬到樹上去捉魚,雖不得魚,卻無禍害,但君王以這樣的做法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處心積慮,勞民傷財,不但達不到目標,反而會引禍上身,提醒統治者要以正確的手段來達到正確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認為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但在此他又特別提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也即沒有恆產而有恆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這類人是社會的精英,他們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會使士大夫都來歸附,進而百姓們都來歸附。那樣王國就會興旺發達,民眾就會安居樂業,君王也才能真正贏得尊重。

  我們現在發展經濟也好,改善民生也罷,政策與措施都要接地氣,可操作。特別是基層幹部身處一線,更要實事求是,不可為單純的完成任務而不講工作方法。“不忘初心”不僅僅是指我們的來時去路,同樣也指我們踐行初心的方式方法。總之,不能脫離群眾,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其行為也只能是緣木求魚,距初心越來越遠。

  《孟子》讀後感2500字 篇4

  為響應學校傳承經典、朗讀經典的號召,我和孩子們一起讀起了《孟子》。在這之前只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知道母子很會教育孩子,對孟子卻知道的甚少。後來透過誦讀《孟子》,才發現孟子的高明之處和他不平凡的人生。

  一、《孟子》成書的原因

  孟子名軻,戰國時鄒國人。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是僅次於聖人孔子的“亞聖”。孟子傳承了孔子的衣缽,他是發展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孟子44歲的時候懷著自己的政治理想。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遊歷宋、滕、魏、齊、梁諸國。在齊國的稷下學宮任教期間,被尊為卿,得享相當於上大夫的俸祿,作為著名大師,孟子有時“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往來於諸侯之間,其車乘之多,隨從之眾,已大大超過當年孔子周遊列國時的規模。雖然孟子得到各國君主禮遇,但其主張終不為當權者所用,始終未被重用。孟子將不能施展抱負的原因歸於天命。他嘅嘆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孟子·公孫丑下》)(譯文:每五百年必定有聖明的君主興起,這之間必定有稱名於世的賢人出現。從週期以來,已經有七百多年了。按年頭來說已經超過了;按當前形勢來說,也該有聖賢出現了。老天大概還不想使天下太平。)在經過多年徒勞的周遊之後,孟子62歲結束周遊生活。孟子於是退而著述,與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一同撰述了《孟子》一書。《史記》中說”偶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古代士人必須學習的“四書”之一,是儒家學派非常重要的文獻經典,《孟子》共有34685個字。

  二、孟子是一個善辯的人,是個語言大師

  孟子能夠順利地把自己要表達的觀點很充分地表達出來,很準確,不枯燥,甚至充滿了幽默。為了增強說服力,他善於使用排比句,如:“為肥甘不足與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彩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與前與?”又如“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狗彘之畜,無失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文中這樣的排比句還有很多,讀起來洋洋灑灑,有酣暢淋漓的之感。這種讀書的快感只有親自讀了才能體會的到,就像甘美的食物只有親口嘗一嘗才知道,就像美麗的風景只有自己親自去看一看才能感受的到一樣。

  孟子還善於使用類比,如“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孟子話語很有文采,顯示了他淵博的學問,敏捷的思維。孟子的話語中充滿了正義感,顯示了他一顆愛民如子的心,實在是讓我佩服不已。如果我們當老師講課也能這麼有思想、有文采,那課堂該有多麼生動有趣啊!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講仁,指的是人的道德良知,而孟子把仁拓展到了實際的政治中,主張統治者實行“仁政”“王道”。孟子“仁政”的立足點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在“民有飢色,野有餓殍”的戰亂時代,孟子重視普通百姓的生存權利,提出了“省刑罰、薄稅斂”、“不違農時”、“取於民有制”等一系列主張。他認為先使人民有產業,然後再以“禮儀”來教導人民。要實現仁政,重要的是統治者能夠以仁治國。以仁愛之心施政,才是仁政,這樣才能使民眾歸附,也就擁有了天下。才能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理想社會。

  孟子的主張在今天的中國都已經成為了現實。國家領導人採取多種政策給老百姓謀福祉。如工人有退休工資;給殘疾、重病、貧困的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按月給補助;現在農民種糧食作物不僅不收稅還給一些補貼;無子女的老人住進敬老院衣食無憂;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老師的關愛下健康快樂地成長;針對貧窮、低保家庭、孤兒學校給提供一定數額的營養午餐費用.......

  四、孟子的性本善思想

  孟子主張人對自身良知的發掘,肯定人性之善。他在《告子上》中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至大至剛”“塞與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很形象的表現出了內心充實,道德完滿的精神狀態。也只有不斷地完善,才能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五、《孟子》中有趣的寓言故事

  《揠苗助長》諷刺違反事物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的人。《五十步笑百步》以比喻現在的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過失,卻沒有反思到自己也有同樣的不足或過失,只是程度要比別人輕一些罷了。《墦間乞食》諷刺那個時代不擇手段去奔走於諸侯之門,求升官發財的人,他們在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炫耀,暗地裡卻行徑卑劣,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攘雞者》諷刺那些不願及時地改正錯誤,而挖空心思地為自己的錯誤辯護的人。《校人烹魚》寓意:用花言巧語編造的謊言,常常使那些不瞭解實際情況的人上當。但如果能夠認真地做實際調查,那麼騙人的伎倆就無法施展了!《學奕》告誡我們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要專心。《楚人學齊語》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周圍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學習語言是這樣,培養品德也是這樣。家長要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青少年自己也要注意從周圍的環境中吸取好的精神養料,抵制消極的影響。

  六、誦讀《孟子》積累成語

  出自《孟子》的成語很多,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曾經滄海難為水、盡信書不如無書、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以為是、茅塞頓開、當務之急、與民同樂、心悅誠服、與人為善、好為人師、好勇鬥狠、潔身自好、亂臣賊子、救民水火、簞食壺酒、金聲玉振、杯水車薪、始作俑者、獨善其身、天下無敵、為富不仁、出類拔萃、事半功倍、揠苗助長、此一時彼一時、五十步笑百步、緣木求魚、明察秋毫、出爾反爾、赤子之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七、《孟子》中的激勵性語言

  當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我們常用孟子的這段話來激勵自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一次讀這鏗鏘有力的警句都讓我頭腦清醒,使我渾身充滿力量。感謝古聖先賢的智慧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總之,透過誦讀《孟子》我收穫了很多很多,但我深深的知道經典不厭不回讀,每讀一遍就會增加一分對《孟子》的理解。在今後的日子裡,我要常讀《孟子》,以孟子為榜樣為國家為人類做出一些貢獻。

  《孟子》讀後感2500字 篇5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

  《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汙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臺,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

  不同流合汙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歸順而非霸天下,王與霸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於愛人,仁政的中心在於愛民。

  孟子的抱負,在於使諸侯國施行仁政進而王天下,雖然其很多地方都說到七十里而王,但實際上還是認為大國施行仁政進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雖然先後到了不少的諸侯國,感覺上他對滕、鄒、魯等小國不夠盡心,而在魏、齊兩個諸侯國花費較多的心神,特別是齊國。孟子根據對當時形勢的把握,認為春秋以來連年的征戰使民不聊生,人們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來解救,就如同被倒懸的人希望得到別人解救那麼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個國君能夠施行仁政,那麼天下民心必然歸順,從而達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這個期望在梁惠王身上並沒有實現,短短的魏國之行,一年以後梁惠王就死了,而繼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個能施行仁政的人。而當時的齊國,國勢正盛,土地寬廣,人口眾多,賢士雲集,因而孟子先後兩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齊國,而且時間很長,第二次去已經71歲高齡,仍然試圖說服齊宣王施行仁政,以實現自己的抱負,但結果與齊宣王的意見相左,鬱郁而去,齊宣王甚至沒有派人來挽留。

  如果說王天下是孟子的終極目標,那麼起點就是在國內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個層面:一、保護現有的資源,實現資源的持續利用,從而保證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離開國土;

  二、教導百姓自給自足,保證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時國家要重視生產的季節,使百姓能安心生產;

  三,減免賦稅,減輕百姓的負擔;

  四,在前三個方面都實現之後,再進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愛幼的良好的社會風尚。這四個層面是逐步遞進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麼這個國家君主的仁德就會聲名遠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這個國家來,到那個時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後,可以獲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來要做的`,是救他國之民於水火,也就是征伐問題,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過程。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實際上戰國時期也是如此,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為了土地、人口的爭奪,說統一天下在當時並不實際,只有到戰國後期,在秦國強的國勢下,其它諸侯國摧枯拉朽,統一天下才成為一個目標。孟子說的王天下,其實並不是指的是土地意義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獲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於征伐他國,必出於義,義,在孟子看來也就是民意,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說孟子言必稱堯舜,其實並不完全,其更多說到的是商湯和周文王,其中說到商湯更詳細。如對於王天下,商湯實際上就是孟子經常提到的君王榜樣,商湯的征伐就是為了救民於水火,所以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沒有先來解救自己,可見這種征伐由於出於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來幫助自己解脫困厄。因此,當“義師”到來的時候“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征戰必勢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彰顯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來警戒君王。雖然孟子終其一生沒有實現理想,但其對於民心的重視及其對於仁政的闡釋對後世無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孟子》讀後感2500字 篇6

  孟子與盡心篇?以“盡心”為篇名,扼要點明重點之所在。孟子開頭就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南師講到,什麼叫“盡心”?也就是用盡了所有的精神、心思去做,“盡”就是到底了,到盡頭了。一件事情做完以後,成敗是另一個問題,而去做的人,心總是盡到了。在儒家的“盡心知性”學說中,孟子的修養功夫是“動心忍性”,這就是做人做事的修養。“盡心知性”也可以說是靜定的境界,使整個修行的原則與功夫。那什麼是“動心”?遇到事故時,在動心起念之間所具有的定力、智慧,所達到的程度;“忍性”則是絕對的大定,借用佛學的一個名詞來講,就是“如來大定”。一個人想要修養到動心忍性,如果沒有種種苦難的磨練,是做不到的。

  本書有一個章節叫“路是走出來的”,是一個很有趣的對話。

  孟子對高子說,那些山上只堪容腳的小路,最初是一個人,為了割草或者砍柴,在一個本來無路的荒山上,慢慢選擇好下腳、更近便的地方走過去,慢慢人多了,就走出一條路來。而這條路只要間隔一些時間沒人走,就又長出茅草把路埋住。孟子對高子說,現在你既未明心,又未見性,就因為你心裡長了一堆茅草,思想被茅草塞住,沒有出路。孟子在這裡說,心是要用的,心不用就會被塞住,頭腦越用越靈光,不用就塞住了。很多人學佛,學打坐,拼命“除妄念”,學到後來,不去用心,那心都不想動了。

  剛才這段分享,總結歸納一下,可以用“盡心”,“用心”來做以小結。延展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工作,能夠盡心,並且用心,路總歸是能走出來的。

  上週我和施總去聽了3天講座,分享一個墨跡天氣的案例,很是讓我感觸。

  墨跡天氣,這個大家都應該知道,一款基於天氣的APP。

  墨跡天氣在初期,只是提供天氣和空氣質量相關的諮詢,在其天使和A輪融資的時候,連創始人都不知道未來如何去盈利,但是他們有一個很好的基礎,就是大量的使用者,基於此,他們還是成功的融到了資金。他們也在想無數條道路,來完成軟體應用到實際的落地盈利,包括做社交,基於場景的分享,也在不停的嘗試,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首先這個團隊非常盡心,做一款粉絲數量第一的天氣預報,不盡心達不到。第二,他們不停在試驗哪條才是要走的路,他們甚至在當時不知道路在哪。但是,一個盡心、用心、有足夠能力的團隊,只要能夠專注並且一直走下去,順勢而為,總能走出一條路來。墨跡天氣2009年上線,2010年推出安卓版,2011年推出IOS版,2014年12月,墨跡天氣使用者數量超過3個億。這裡我們注意幾個數字,首先他們每個版本都是用了超過1年才推出,雖然不像小米那樣快,但是產品做的好,使用者體驗佳。第二,使用者數量甚至接近微信。因此,他們沒有盈利模式,也會有人給他們投資,願意給他們投資。儘管這類APP,使用者之間沒有互動與連線,儘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盈利,甚至不知道怎麼做才能盈利。

  墨跡終於出手了,一次出手震驚所有投資人。他們做了一款硬體,叫空氣果,可以實時讓你知道你家中、辦公室的空氣質量,不僅僅是PM2.5。實時而且互動的。他們在粉絲中發起了一輪7天的眾籌,999元一臺,7天,100萬用戶支援。什麼概念,他一直專注、用心的做好空氣質量資訊,傾力打造空氣質量專家的印象,得到眾多粉絲認可。也就是說,更多的人認可他是空氣質量釋出的權威。在這個基礎上,華麗轉身,投身硬體市場,一個裝置就實現的近10億的規模。說到這,大家都覺得墨跡天氣真的很不錯,投資人賺大了,賺錢速度太嚇人了。好,下面看更嚇人的。墨跡天氣計劃投入資金組建線下推廣團隊,投資酒店、餐廳、咖啡廳等公共領域空氣質量監測,也就是說,未來這些地方都會有這個裝置,我們要找個酒店住宿的時候,你可能除了攜程,還會看一下墨跡天氣,因為它告訴你哪個酒店空氣質量好,沒有甲醛,二氧化碳低。如果一個星巴克和一個COSTA,星巴克PM2.5最低,另外一家高,你會去哪家?未來佈局完成後,他將有可能掌控相當一部分入口,實現消費人流導向的引導,後面還不知道會衍生出多少個10億的盤子,其市值不可估計。

  這時候來看這個公司,短短7、8年的時間,發展迅速,給自己和投資人轉的盆滿缽滿。但是我們要看到,首先是一群盡心的人,用心做事,做大勢所趨的事情,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前5年,一分錢沒賺到,靠借錢過日子,後來靠融資過日子,很不好受,很痛苦,還一直能做到專住一個領域不動搖,有幾個人能堅持?有幾個人能堅守下來?

  在後面嘗試不同的道路,其實沒有路,路是他們自己走出來的,不嘗試成千上萬次,能走到今天麼?很多人死在了路上。當我們把這個案例和這本書結合起來看的時候,看到的就不僅僅是課堂上分享的那些技巧,還有創始人和團隊堅韌的、用心的精神和態度。不執著,不成功。

  當然也分享一下他們的技巧:

  首先聚人,透過免費產品實現人的聚集;這裡的焦點是免費;

  第二步,讓人參與,一起把產品做好。在這個過程中,持續專注,做到少即是多。這點很難,大多數人在這個過程中,抵抗不了外界的誘惑;

  第三,產品做好以後,跨界盈利,軟體企業做硬體,也就是說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

  第四,透過預售和眾籌模式銷售,實現資金佔壓量為零、庫存商品為零。

  第五,迴歸線下,實現線上線下的統一,實現創新形式的入口,不是尋找別人的入口,而是我創造一個導流的入口。

  實現這一切的基礎,要做到盡心和用心,要能夠最困難的時間斷看到未來的希望,要能夠熬得住,別死在路上。

  套用馬雲的話作為結束語,夢想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地球咦專案現在也在最艱難的時期,以此給自己鼓勵吧!

  《孟子》讀後感2500字 篇7

  孟子的智慧——超越時代的治國之道中華文化,包羅萬有,華夏曆史,博大精深 。五千年曆史長廊,笑看風雲變幻;五千年文化長河,獨攬燦爛輝煌;五千年人物長幅,閱盡千姿百態,五千年戰爭長卷,歷經硝煙瀰漫。歲月巨輪輾過的痕跡上,留下了無數讓後世炎黃子孫景仰的名字。孟子,無疑是其中最為閃亮的名字之一,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千古不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人(今山東鄒城人)。這是一個紛擾的亂世,群雄並起,七國相互制衡。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成型封建制度,社會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階級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舊勢力在經濟和政治領域的鬥爭進入白熱化,進而擴充套件到思想領域。許多優秀思想家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民生民情、治國之道,發表了不同的主張,互相展開爭論,各個學派應運而生,這就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雜,並稱為“先秦諸子十家”。而孟子,便是儒家傑出的代表人物。最初對於孟子的印象,來源於課本上的一篇短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借先賢為例,看似在論證逆境使人成才,下文卻是筆鋒一轉,轉到治國之道,提醒君主身處安逸中仍要居安思危,顯示出他的學識、抱負,以及千年一遇的治國之能,註定了他在亂世中有所作為。孟子被後世尊稱為“亞聖”,相比起孔聖的傳道授業思想,他的才能更多體現在治國平天下之上,那是一種超越時代的智慧。

  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一脈相承的外交策略這裡的“道”,在當時是指仁政,這是儒家千古以來堅持的思想。孟子的主張是,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少。放眼當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具有了更為深刻的詮釋。這句話經常被用來闡述這麼一種情況:堅持正義的道路,就能得到多方面的理解、支援與幫助,若背離正義的軌道,就會陷入眾叛親離、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裡,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現代漢語詞典》)這是最貼近時代的理解,然而,卻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1954年6月,為了促進我國同印度、緬甸及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運用範圍不斷擴大,影響日益深入,已經逐漸成為指導政治、經濟等諸多領域的國際關係準則,成為最有生命力的指導國際關係的基本理論,從中,我們仍可以讀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思想深深的烙印。

  二.“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苟無恆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經濟教育兩手抓孟子的觀點是,有一定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就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乍看之下,這是孟子對於封建土地所有制下自然經濟所引起的民生問題的決策。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解決了溫飽問題,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當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循循善誘,這就可以形成良好道德風尚,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在那個教育尚未普及的戰亂時代,孟子的理論為統治者指引了一條強國之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先解決溫飽問題,再推行教育,提升國民素質。經濟教育兩手抓、兩手硬,才能真正達到“國富民強”。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當教育的地位在歷史的洪流中穩步上升,直到今天形成了穩定的義務教育,素質教育等制度,我們是否會懷念,千年之前,有一位道骨仙風的聖人負手而立,在君王睥睨天下的威嚴之前,從容道出一句“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三.“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寡人之於國也》)——超前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拿來主義”在中國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纏繞了數千年之久。戰國亂世,誰也不知道下一場戰爭什麼時候會打響,自然人心惶惶,隨時準備收拾細軟遠離戰火。面對著充足的資源,需求之龐大,大多數人會選擇毫不客氣地將其笑納囊中,久而久之,便無法收斂內心潛藏的貪婪,小到市井小民,大到一國之君,皆無可避免,只是表現形式有所不同。然而在當時社會經濟的大環境下,孟子卻能清心寡慾,保持自身的修養,洞悉人性的貪婪,提出了具有“可持續發展”性質的發展方案。 “

  北宋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學程頤如是說:“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孟軻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可見孟子的地位以及其為儒家文化傳播所作出的貢獻之大。時光荏苒,智慧的光芒卻未曾消散消散,孟子超越時代的治國思想,在千年之後仍然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並應用到當今的各個領域之中,影響力之大,實屬古往今來第一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