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督導讀後感

社會工作督導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會工作督導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一本描述督導工作的書本,全面系統地介紹社會工作督導的基本理論、實踐模式、知識技巧,並梳理理論化中國社會工作的經驗。

  社會工作師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意高而行難。自社會工作學院成立以來,投身教育、服務社群、催化慈善,穩步推動社會工作和公益事業的發展。社會工作督導作為間接“使能”過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服務品質、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及工作滿意度。但是,中國對督導的關注度不夠,有關督導的研究文獻稀少,也缺乏對中國本土多大經驗總結及反思,所以,從這本書中可以瞭解督導的發展過程與經驗。

  從書中總結了解到,社群領域的實踐經歷了從“嵌入--協助--獨立”的發展歷程,其督導模式也經歷了“準督導---香港督導為主+本土督導為輔---香港督導撤退+本土督導成長”的三個發展階段。準督導在嵌入階段實現了專業社會工作嵌入到傳統社會工作領域中,培育了專業社會工作生長的土壤,這個過程也是艱難而痛苦的。

  如果說準督導讓專業社會工作開始站立起來,香港督導的配備則是讓專業社會工作本來的模樣展現出來,也讓用人單位、社會大眾更加認可社工,樹立了專業社工形象的榜樣,培養了一批本土督導。從有了一系列的督導模式嵌入服務後,使服務發展經歷了“零散服務--專業服務--專案化服務”三個階段歷程。

  零散而淺層的.服務讓用人單位看到了社工與社群工作人員的不同;專業服務讓社工在某些社會議題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益了更多物件;而專案化服務更多打造出各種專案。使得服務物件從最初無人認識社工逐漸到主動求助社工服務等。從這體現了督導嵌入的相應改變與成效。

  過程最深刻了解到督導者的發展階段,認為督導者發展都四個階段:

  其一,在角色震撼階段,因督導者是新手,必須面對自己的弱點與缺點,進退兩難,常常會感到焦慮與缺乏信心;

  其二,在角色康復與過度階段,督導者從一線社會工作者開始適應督導角色,會稍微感覺比前期好一些,但仍然會感到自己的不足;

  其三,在角色鞏固階段,督導者的角色逐漸穩固,恢復了自信心,掌握瞭如何運用督導技術,同時認真地講督導視為有意義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督導會議中,也從關注機構目標轉移到關心員工,學會平衡自身與員工的需求;

  其四,在角色掌握階段,督導者能準確地掌握自己的角色,並在技巧運用、服務品質與責任履行上變得更加成熟與穩固。

  20xx年是我剛成為督導的第一年,透過這本書,讓我瞭解了我現今的發展階段,讓我更好的認識自己未來督導工作的發展,讓我有更多的心理準備,明白自我檢視的重要性,給予了我較大的幫助和鼓勵我的信心,從而讓我更好的面臨和解決督導中遇到的困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