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後感500字(通用12篇)

《伊索寓言》讀後感500字(通用12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後感500字(通用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伊索寓言》讀後感1

  十一長假中,我讀完了一本書——《伊索寓言》。這本書之所以讓我愛不釋手,是因為它透過一個個簡短的小故事,講述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大道理。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317個故事,透過一個個小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弱點,如背信棄義、貪得無厭等等,還為人們提供了許多亙古不變的人生經驗、處事真理和生活智慧。如《斷尾狐》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不要聽信別人的話,要有自己的主見;《狐狸和山羊》告誡人們做好事也要看物件,以免上當受騙……

  我最喜歡的是《好心幫倒忙的笨熊》。

  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一位隱士和熊交上了朋友,一次他在大樹下睡著了,熊寸步不離的站在旁邊保護著他。這時一隻蒼蠅飛來不停的騷擾隱士,熊怕朋友被驚醒,對蒼蠅又是吹又是拍,可蒼蠅就是不肯走,圍著隱士飛來飛去,最後竟然落在了隱士的鼻子上。熊氣壞了,心裡想著一定要讓朋友睡個好覺,於是舉起石頭就向停留在隱士鼻尖上的蒼蠅砸去……蒼蠅敏捷的閃開了,隱士卻被熊的石頭送進了天國。

  讀了這則寓言,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和曉軍是好朋友,我們每天都在一起玩,媽媽說,我倆都快穿一條褲子了。有一次,為了鍛鍊身體,我們一起做仰臥起坐,為了能讓曉軍做得更好,我坐在曉軍的腳上,兩手用力抱住他的膝蓋。可是曉軍做完後卻嘟囔著腿有些疼,掀起褲管一看,才發現他的腿已經變紅了,肯定是剛才我太用力的緣故。我和那隻笨熊不是一樣嗎?本來想著幫助朋友,卻給朋友帶來了傷害,雖然曉軍一直說沒事,但這事還是讓我覺得有些愧疚。我知道了與人相處,關心別人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伊索寓言》這本書就是我們的哲理老師,給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啟示,還告訴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從中明白生活的智慧。

  《伊索寓言》讀後感2

  馬上開學了,我抓緊時間閱讀。

  在一個快到八月的日子,我讀了一本《伊索寓言》,裡面講的每個寓言都有著深刻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幾個情節。那是一個清晨,外邊下著雨。我在屋子裡感覺很悶,便到書櫃裡拿了一本《伊索寓言》翻開閱讀起來。看了看,這本書裡應該有三四百個故事。它就像是一個魔袋,可以從裡面取出許多東西,比如《農夫和蛇》,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對敵人仁慈;《獅子的離間計》,告訴我們真正的朋友要經得住考驗……

  《天鵝與主人》講述的是:傳說天鵝只有在臨死前才會唱歌。於是,有個人想買一隻會唱歌的天鵝。一天,他看見市場上有人出售天鵝,聽說這隻天鵝的歌聲悅耳動聽,便把這隻天鵝買下了。又有一天,這個人宴請賓客,想讓天鵝唱歌助興,但是天鵝一聲不吭。他非常氣憤。後來,天鵝老了,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就為自己唱起了歌。主人聽到後,說:“早知道你真是臨死前才唱歌,那天叫你唱歌時就應該把你殺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固守規則和教條,有時候會害了自己。

  我讀了這本書,明白了許多道理,這些道理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比如,我印象最深的《蚊子和獅子》這篇寓言就告訴我:驕兵必敗!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因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只滿足於一點小小的成績,勝利是不會長久的。

  同學們,我建議你們也多多去閱讀《伊索寓言》這一類的書。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記得時時提醒自己:一定不要害怕困難,要具有與困難作鬥爭的勇氣和信心。同時,在成功面前也要懂得時時自律,一定要做一個清醒的人!

  《伊索寓言》讀後感3

  我讀了一本書——《伊索寓言》。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因為它透過一個個十分簡單又很短的小故事,講述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大道理。

  有一個故事給我的印象最深,那就是《兩隻狗》這個故事。一個人有兩隻狗:一隻獵狗,獵人教它捕食動物的本領,幫助自己打獵;另一隻是看家狗,教它看家的本領,幫自己看家。每次獵人打獵回到家裡,總是要把獵物分一大份給看家狗吃。獵狗看了很不痛快,罵他的同伴:“打獵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可是你一點也沒有幫過忙,卻大口大口吃我辛辛苦苦得來的成果。”看家狗回答說:“朋友,你不要責怪我,要責怪就責怪主人吧!是他不教我幹活,而只靠依賴別人的勞動而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過錯是父母的過分寵愛而養成的,而我們的父母卻一味責怪我們。看家狗是因為主人過度嬌寵,而導致它養成不勞而獲,依賴他人的不良習慣。作為主人,應該教看家狗幹活,讓它學會靠自己的勞動與能力學會獨立、生存。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父母也可以多找找自身的原因,從培養我們的獨立性著手,告訴我們要靠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正如獵狗在家中的角色一樣,應該認真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不是一味的像獵狗一樣去責怪看家狗。就像是對在一個從來沒有教過要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環境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我們怎麼能夠一味地去批評他、指責他“沒有禮貌、無理取鬧呢”!

  《伊索寓言》告訴了我很多很多的人生哲理,給我了許許多多的啟示;它就像一塊護生符,帶在身邊,能告訴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讓我不去做錯誤的、不對的事情。我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有空請你們也去看看這本書吧,相信你們也會愛上它的。

  《伊索寓言》讀後感4

  啊!讀完《伊索寓言》,心裡似乎變得十分舒暢。天空是那麼的藍,陽光是那麼的明媚,小鳥的歌聲是那麼的動聽,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當你的指尖輕輕掀開紙張時,一陣書香撲鼻而來。細細品讀裡面精彩的故事,就會被裡面的故事吸引、感染,心情也會一下子變得明朗起來。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狐狸和鶴》這個故事。我認為狐狸的做法不對,請客吃飯,不應該讓人家鶴空著肚子回去,請別人吃飯就要讓客人吃飽喝足,而它卻像耍猴一樣戲弄鶴,一點誠意都沒有。鶴報復狐狸也是應該的,這種人就應該受到報應。我想,這正驗證了馬克思的一句名言: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你。

  《農夫和蛇》讀後真讓人心情複雜,感慨萬千。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農夫看到了一條即將凍死的蛇,心地善良的農夫小心地將這條蛇抱到懷裡溫暖它,想把它救活。可狠毒的蛇醒來之後,不但沒有報答農夫,反而恩將仇報,咬了農夫一口,毒液漫延到了農夫的心臟。農夫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死去,氣得把蛇狠狠地摔在地上,還給了它一腳,把它踩死了。這條蛇得到這個下場也是活該。只可惜農夫太善良了,卻好心沒有得到好報,太可憐了!這也提醒我們,對待壞人惡人可不能隨便亂髮善心,否則反而助紂為虐,害了好人。

  《伊索寓言》中的許多故事都那麼生動有趣,並且裡面都含有豐富的哲理。每讀一遍,都會讓我豁然開朗,彷彿又一次在藍藍的天空下,沐浴著的陽光,傾聽小鳥的歌唱,呼吸花開的香氣。請讀讀《伊索寓言》吧!

  《伊索寓言》讀後感5

  寒假裡,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寓言書。書中的故事雖短,但是意義深刻,通俗易懂,內容不僅好看,而且很有趣,令人難忘。

  其中有一篇叫做《龜兔賽跑》的故事,說的是烏龜要和兔子比賽跑,小兔像離弦的箭一樣奔跑。跑到半山腰的時候,看見烏龜才剛跑到起跑線上,於是放心地睡起了大覺來。小烏龜可沒有睡大覺,而是一步一步慢慢爬,到終點的時候,大家忍不住為小烏龜做啦啦隊。小兔子被驚醒了,連忙往山頂衝去。可小烏龜已經在啦啦隊的歡呼聲中到達了終點。小烏龜獲得了冠軍,這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的結果。我認為小兔子太不會持之以恆了,把本來的冠軍之位拱手讓給了烏龜。如果小兔子再堅持一會兒,就可以拿到冠軍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

  還有一篇叫做《螞蟻和蟈蟈》說的是冬天白雪茫茫,蟈蟈很餓,於是想去向螞蟻借點吃的。螞蟻說:“都到什麼時候了,你一點吃的也沒準備,那你秋天夏天干什麼去了?”蟈蟈驕傲地回答道:“夏天和秋天那麼溫暖,正適合唱歌,哪有時間儲藏食物啊!”“那你就等著捱餓吧!”螞蟻說完就關上了大門。我覺得蟈蟈很懶,明知冬天很冷,沒有食物,為什麼還不儲藏食物呢?如果有儲藏食物不就不用捱餓了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不勞而獲的人到哪都不受歡迎,不做好充分的準備就一定會受苦。

  伊索寓言裡的故事雖然這麼簡單,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值得我們深思,讓人終身受益。儘管已經讀了很多遍,我卻總是還能津津有味地再拿起來。相信你要是讀了這本書,也會和我一樣對它手不釋卷的。

  《伊索寓言》讀後感6

  伊索是所有兒童心中一個演故事的主角。他所寫的《伊索寓言》妙語連珠、生動趣味、機智幽默,故事簡單但道理深刻,極富諧趣。所以深得全世界小朋友大朋友的喜愛。許多故事能夠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狼來了、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等等。

  我也喜愛這本寓言故事書,她裡面每一個故事都生動趣味,深深的吸引著我。他將動物以擬人化的手法,將簡單的故事富含人生的哲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一但空閒下來,我都會再去翻下這本書,雖然我已經看了好幾遍。

  《伊索寓言》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細心的小狐狸》,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隻年老的獅子因為找不到食物後,假裝生病,騙來很多的小動物來看望它,然後他乘機張開他那血盆大口,把那些小動物們都吃掉。可是,僅有一隻小狐狸站在門口卻沒有走進這隻獅子的家裡。這隻年邁的獅子問狐狸:“你為什麼不進來探病?”狐狸不假思索的說:“因為我發現僅有小動物們進去的腳印,卻沒有出來的腳印。我懷疑來探病的小動物們都被你騙來吃掉了。“獅子被問的啞口無言。小狐狸把自已的發現告訴森林裡其他的小動物們,從此,再也沒有小動物去探病而被吃掉了。

  此刻通訊很發達,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有了智慧手機。但我們會經常收到不認識的網站發來的網址,給出很多誘惑我們的禮品。很多小朋友都沒有警惕,就隨手點進去,其實那就是騙子發來的,盜取我們或我們爸爸媽媽的個人資訊的黑網址。他們就像《細心的小狐狸》中的那個壞蛋老獅子。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善於細心觀察,識別真相。異常是我們小朋友此刻自我保護本事很差,獨自一人的`時候,必須要懂得保護自已,不能被壞人的誘惑給騙到。

  《伊索寓言》讀後感7

  一個最好的作家,往往會給自己的國家一個深深的烙印。例如莎士比亞之於英國;巴爾扎克和雨果之於法國;托爾斯泰之於俄羅斯。而《伊索寓言》的作者,古希臘的伊索,則是“歐洲之母”希臘的一個深深的烙印。

  他的寓言生動,形象,富於哲理。

  並且,他的寓言也啟示給人們許多道理。例如其中一篇《驢和狼上法院》,講的是關於驢與狼在法院上辯論,誰的罪行多——“狼在談到它撕碎多少羊羔,吞掉多少牧人時,那麼的溫情脈脈;驢絞盡腦汁去回想自己的過錯,終於回想起來了,就是它偷吃過一片爛菜葉,而狼立即將它撕碎了。”這告訴我們惡人欺侮善人是永遠的,而且他們會使出一切手段為自己洗白,就像一位著名的惡人說過的:

  “我偷盜,我欺騙,我勒索,我因此出名偉大。”

  另外一個引人深思的道理是人的品德給人們帶來的後果。“宙斯在給人灌注品德時好品德灌得少,壞品德灌得多,所以人變壞容易變好難。”人性本惡,所以人們必須時時刻刻嚴格地壓制自己的壞品德,這一點大家想必都會贊同。

  壞品德會被壞人利用,而壞品德的根源是不知足。

  人有些時候便是如此:“得到臉盆後要木床,得到木床後要小房子,得到小房子後便要世上的一切。”所以如何知足常樂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伊索給出的方法是多做比較的想象,我不得不承認他的方法是十分有效而簡單易行的。

  一個最好的作家給自己的國家一個深深的烙印;而伊索不僅給自己的祖國——希臘一個深深的烙印,還給世界上了一節寶貴的課。

  《伊索寓言》讀後感8

  在漫漫長長的暑假裡,最舒服的事情就是一邊吹著空調,一邊看著書。在暑假中,我讀了一本《伊索寓言》。

  這本書是我在期末考試後,就要分別時,我的好兄弟送給我的禮物。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螞蟻和蟬》。它的主要內容是:夏天,火紅的太陽烤著大地。螞蟻忙著為遙遠而嚴寒的冬天做準備,蟬卻在一旁兒唱歌。到了嚴冬,螞蟻不用忍著飢餓,每天都不愁吃喝。一隻飢餓的蟬向他乞討。螞蟻問蟬:“老兄,你為什麼不在夏天多存點兒食物呢?”蟬有氣無力地說:“那時我在唱歌,沒時間。”螞蟻笑笑說:“夏天你在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蟬在夏天不存糧食,冬天就只能忍受飢餓;螞蟻在夏天便開始做準備,到了冬天就可以吃飽喝足。我們得多多學習勤勞的螞蟻。

  有一次,老師說:“下週要考試,大家準備準備。”我卻不以為然,一下課就玩。到了週末,我把作業做好了就玩,卻把考試複習一事兒忘得一乾二淨。到了第二週,老師說:“下節課考試了。”我這才想起來,趕緊拿出語文書來,可是臨時把佛教又有何用呢?考試時,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好多題都不知道。考試結束,我垂頭喪氣地把試卷交了上去。心想:肯定沒多少分了。試卷發下來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八十一分!回家後又捱了一頓罵。唉,這使我想起一句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天上是不會有掉餡餅兒的好事兒。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就再也沒有當過那隻“蟬”了。我們每個人都要像螞蟻一樣。只有勤勞的雙手,才能創造出財富。

  《伊索寓言》讀後感9

  最近我一直在讀《伊索寓言》這本書。其中一則故事令我印象很深,受益匪淺。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有兩個人一同行路。其中一個人撿到了一把斧子,另一個人歡天喜地地說:“我們撿到了一把斧子!”撿到斧子的那個人很不高興:“這明明是我撿到的,和你有什麼關係!請你說,‘你撿到的’,這時,丟了斧子的人追了上來,那個撿到斧子的人非常慌張,而另一個人卻說:“現在請你說‘我完了’,千萬不要加‘們’字哦!”

  這則故事是說,有福不與朋友同享,遇難便不會有朋友同當。是啊,如果人人都像那個撿到斧子的人那樣自私,別人自然也不會想著要去幫助他。假如他與另外一個人共同分享的話,到了後來,那個同路人也會為自己的朋友搭話說:“我們只是個過路人而已,只是無意中撿到了這把斧子。其實剛才找了好半天,但沒找到失主,所以才走掉的,並沒有要偷的意思,是大家誤會了!”如果真是這樣,那撿了斧子的人也不會遭到別人的懷疑。

  比如像我和我的同桌李可熠一樣。我有點近視,再加上位置有點偏,有時看不清黑板,李可熠總讓我抄他的筆記。還有一次我們遇到一個圖形連線題,老師說必須用尺子做題,可我卻沒有帶尺子,還是李可熠主動借給了我。他幫了我那麼多,我也應當要有福與朋友同享,有難與朋友同當呀!那次上數學課,老師讓用三角板給平行四邊形畫上高,可他卻忘帶了。我問他:“用不用我幫你呀?”說著把我的三角板遞給了他。他的學習成績不是太突出,他不會的時候,我總是耐心地給他講題。

  是啊,我們一定要有福與朋友同享,有難與朋友同當,要互幫互助,這樣才會得到彼此的信任!

  《伊索寓言》讀後感10

  我從上初中開始,英語就沒有學好過,也背單詞、學音標、學語法,然而隨著年級向上,英語成績逐年下降,高考英語成績是聽天由命,大學四級幾經努力仍未透過,只勉強參加學校英語考試合格才未影響拿畢業證,英語真是我永遠的痛。

  今年去泰國的自由行經歷和自己接下來的規劃,都讓我迫切認識到學好英語的必要。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加入了薄荷英語基礎階段的100天原著閱讀計劃。

  開課後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伊索寓言》,發現每一篇文章都不長,裡面的英文簡單易懂,每晚老師還會詳細解釋書中的知識點,不知不覺中,我的英文閱讀有了小小的進步。薄荷閱讀的這種方式真的很適合我,因為它使我覺得讀英文書並不是很遙遠的事。再閱讀英文郵件,文章時,少了一絲絲的恐懼,不再是直接看中文翻譯,會欣賞下英文原文。發現英文原文其實也很有意思,尤其是在細細讀懂後。我自己很喜愛閱讀,伴隨著英文閱讀能力的提高,相信我的閱讀範圍也將不斷擴大,這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更讓我欣喜的事,每次閱讀完英文版《伊索寓言》後,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講給我的小孩聽,而且他也非常喜歡聽。從故事中,他知道了各種小動物,常說的,狐狸,大公雞,青蛙,驢子,馬,獅子,狼,狗,鼠,貓,烏鴉,夜鶯,老鷹,烏龜,螃蟹,兔子。有時我會將寓言裡的故事套到其他故事中講,滿足他的不同要求。

  有一次我給他們講到,狐狸,驢子,獅子的故事。狐狸和驢子結為好朋友,遇到獅子後,狐狸出賣了他的好朋友,結果他們倆一起被獅子吃掉了。孩子就問我,為什麼狐狸要出賣他的好朋友呢。我們一起在故事中聽故事,這本身就很快樂,若能從中有一二學習,那更是難得了。

  《伊索寓言》讀後感11

  我覺得,世界上的每一個寓言故事都是用心靈編織的夢。儘管它們有些很美好,有些很殘酷,但都反映了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決心改造世界、創造生活的理想和願望。

  我喜歡讀寓言故事,因為它總是能給我的心靈帶來強烈的震撼。《伊索寓言》,是這本書讓我愛上了對生活的思考和人生錯誤觀念的糾正,開啟了心靈的窗戶。

  有著這樣一個寓言故事:烏鴉非常羨慕天鵝潔白的羽毛。它猜想天鵝一定是經常洗澡,羽毛才變得如此潔白無暇。於是,它毅然離開了它賴以生存的祭壇,來到江湖邊。它天天洗刷自己的羽毛,不但一點都沒洗白,反而因缺少食物飢餓而死。

  讀完故事,請先不要嘲笑烏鴉的無知,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烏鴉這種“庸人”。只看見別人有多好,急於去模仿,殊不知你也有自己的優點,要知道人的本性是無法改變的。有些東西本來就是屬於你的,別人想拿也拿不走。而別人的呢?那隻能永遠屬於別人。

  有一段時間,在我的身上也發生過此事。假小子的我一直希望有一頭烏黑的長髮,每次看到洋娃娃的頭髮都羨慕極了。終於有一天我如願以償了。可是從那以後,我又十分後悔,因為那些屬於我的時間,全花在了那頭長髮上,這樣不僅把時間給浪費光了, 還 發 現 自己並不適合留長髮。從此,我就想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合適的東西,就像一件量身定做的衣服一樣,無論再大一點亦或是小一點都不合身。

  做最好的自己,相信自我,一定可以!

  《伊索寓言》讀後感12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很多書,令我深有感觸的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被譽為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現奠定了寓言作為一種文學題材的基石。

  我覺得,《伊索寓言》是做為人們生活體會和經驗的結晶,它不僅寓意深刻,而且極具魅力,平易近人。它雖然篇幅短小,結構也比較簡單,但它形象生動,蘊含的寓意也極其深刻。《伊索寓言》大部分都是動物寓言,它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讓它們像人一樣思考、運動和交談,從而構成一個活生生的世界。

  《伊索寓言》裡有很多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狼與牧羊人》,說的是:從前有一隻狼早就對山下的羊垂涎三尺了,為了能夠吃到羊,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這隻狼每天老老實實的跟在羊後面,做羊的守護者。剛開始,牧羊人一直都提防著狼,時時刻刻警惕著狼。可是,日子久了,牧羊人發現狼不但沒有想吃掉羊的意思,還經常挺身而出,幫助他保護羊群。漸漸地,牧羊人不在防範狼了,並且認為它是一隻非常老實、忠厚,可以信得過的“牧羊犬”。就這樣,狼取得了牧羊人的信任,併成為了他的朋友。直到有一次,牧羊人因為有急事需要出去,情急之下,他把羊交給狼守護,狼很爽快的答應了。牧羊人走了之後,狼便咬死了所有的羊,拖進山洞裡慢慢享用。牧羊人回來後發現一隻羊也不見了,四周都是血,他知道自己上當了。

  我讀過這個故事後,懂得了:兇狠險惡的人很難改掉他惡劣本性的。我們千萬不要被他偶爾的善良和溫順所矇蔽,因為那裡往往隱藏著玄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