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通用10篇)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通用10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1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有了許多感想,心裡總是想著這本書的內容,裡面的人物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他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寫的都是對生活中某種現象的批判、啟示和教訓。用大家最熟悉的幾個寓言來舉例吧。令我感觸最深的是《膽小鬼》這個故事,他講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極了,揹著柴下山回家去了。

  在山腳下的一條小路上,看見了一頭金色的獅子,他不敢碰,心想:這到底是活的,還是雕像呢。那獅子一動不動,也不出聲音,一定是雕像,這是神恩賜給我的,看我這樣的窮,想讓我賣一個好價錢。他向四周巡視了一遍,確定沒有人,就抓起“獅子”的前爪和後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嗎,我回去把家人找來一起搬。之後,他就跑回家去了。等他把家裡的男女老少都找來時,那個金獅子已經不見了。他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麼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

  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麼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2

  暑假裡我讀了一些課外書,最愛讀的一本書是《伊索寓言》。這本書裡有許多寓言故事,每一篇都用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比如《金斧、銀斧和銅斧》告訴我們做人不可以貪心,貪得無厭就會什麼都得不到;《蚊子和獅子》告訴我們驕傲沒有好下場,強中自有強中手;《馱鹽的驢》告訴我們做事要認真,不能投機取巧。

  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狐狸和烏鴉》。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隻飢餓的烏鴉找到了一塊肉,它非常高興。這時候來了一隻狐狸,看到烏鴉嘴裡的那塊肉饞得不得了,就對烏鴉說:“烏鴉小姐,您的聲音真好聽,能不能唱首歌呢?”烏鴉聽了非常得意,就忍不住在那唱起歌來,可它剛一張嘴,肉就掉到了狐狸的口中。烏鴉懊惱極了,可當狐狸走到小河邊準備吃肉的時候,看到河裡也有一隻狐狸叼著一塊肉。吃驚的狐狸一不小心把嘴裡的那塊肉掉到了河裡,狐狸連忙下去撿,但是一跳到河中,就被河水淹死了。

  我覺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只聽好的就得意忘形,這樣很容易做錯事,最後一無所有。我們不做狡猾貪心的狐狸,但也不能做愚笨自大的烏鴉。我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學習,爭取每次考試都能有好的成績。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3

  學了《伊索寓言》這篇課文後。每當我捧起語文的時候,就會愛不釋手的翻到那一課。其中,我最喜歡看《蟬和狐狸》這個童話故事。

  《蟬和狐狸》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一隻蟬在大樹上唱歌,狐狸想吃蟬,便設下了一個圈套。他故意站在蟬的對面,讚歎道:"您的歌聲多麼美妙!您真是個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來讓我見識一下您那動聽的'歌喉嗎?”蟬察覺其中有詐,就摘下一片樹葉扔下來,狐狸以為是蟬,猛地撲了過去。蟬對狐狸說:"朋友,要是你以為我會下來,那就大錯而特錯了。自從看到你的糞便裡摻雜著蟬的翅膀,我對你就懷有戒心了。”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類似的事。就在幾個星期前吧,我奶奶碰到一個賣“金元寶”的人。那個人說他本來一個“金元寶”要賣5000元,但他好像跟我奶奶有緣,所以賣給我奶奶只要4500元。奶奶聽說這些人專門騙像她們這樣的老人。奶奶靈機一動,對那個人說她沒帶夠那麼多的錢,要回去拿錢,然後趁機甩掉了那個說賣“金元寶”的人。

  看了這個童話故事以及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我明白了:我們要從別人上當的基礎上總結出經驗,才能讓自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4

  暑期,我看了一本書,叫《伊索寓言》,在這本書中,全是一個個短小的故事。但是,每個故事裡都講著不同的深刻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龜兔賽跑》。

  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嘲笑烏龜的步子慢,但是,烏龜笑了,說總有一天它會贏兔子,它們開始了比賽,烏龜拼命地爬,一刻都不停止。而兔子卻一個箭步衝到前面並一步當先,看著烏龜拋在後面,兔子心想,比賽太輕鬆了,自己先睡一覺也能贏。它坐在樹下睡著了,烏龜卻堅持爬行,它慢慢地超過了兔子,成了冠軍。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道理,穩步向前者,往往能獲得最終勝利!

  現在,你們想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這個故事嗎?告訴你們,其實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哦!

  我們班的同學都會踢毽子並且能踢好多,而我,只能踢幾個,有的同學就笑我,說她一次比我幾次都踢的多。我就暗下決心,就利用課餘時間練習踢毽子,久而久之,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了好的結果!現在我一次都能踢好多,再也沒人小瞧我了!我為自己而自豪!

  上面的事情告訴我們,只要不斷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5

  《伊索寓言》裡,記載著很多小故事。其中《蛇與農夫》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這個故事是說:一位農夫發現一條快凍死的蛇,於是他就想救它。蛇在農夫的懷抱裡甦醒後,反而把農夫咬死了。這個故事說明了: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記得曾經有一次,我在公共汽車上看見一個人,他鬼鬼祟祟,在本不是很擁擠的過道上故意前推後擠。我心想:他一定是扒手。於是,我特意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絕不能胡作非為,不然我就報警了。誰知不一會兒工夫他就從我的視線裡消失了。不久,到了一個站臺,一些乘客匆匆下了車,另一些乘客又急急忙忙湧了上來之後車門又關上了。這時一個乘客大聲喊道:“我的錢包不見了!我的錢包不見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小偷還是不怕我的警告,偷了別人的錢包。這件事和《蛇與農夫》一事是多麼的相似、雷同啊!從這兩件事裡使我明白了:對惡人不能心慈手軟,不能講仁義,不然好人就會受到損失、傷害,正義就會受到威脅。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6

  在寒假裡我讀了許多書,像《海底兩萬裡》、《城南舊事》、《白洋淀紀事》等。但唯獨令我喜歡的書就是《伊索寓言》了,因為透過它我知道了許多道理。

  《伊索寓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故事就是《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農夫看到了一條凍僵的蛇。出於憐憫之心,農於把蛇放進了自己的衣服裡。過了一會兒,蛇在溫暖中慢慢甦醒過來。蛇咬了農夫一口,不一會兒,農夫就死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為農夫的結局而痛心,為蛇的兇殘而憤怒。農夫明明是蛇的救命恩人,可是蛇為什麼要咬自己的救命恩人呢?我又細細地想了想,終於想明白了,蛇咬人那是它的本能啊!農夫有愛心,而蛇無情啊!如果我是農夫,我就不會去救蛇,因為會有潛在的危險;哪果我是蛇,我就要去報恩,感謝那些幫助我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像蛇那樣的人,他們的本性是改變不了的,我們要有一雙慧眼,我們可以有善心去幫助別人,但一定要看清楚他是朋友還是敵人,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報答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

  透過寒假讀的書讓我明白了太多的人生道理,書中就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在這個小小世界的指導下,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豐富多彩。同學們,一起來讀書吧!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7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伊索寓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則寓言是《鷹和屎殼郎》。

  講的是一隻鷹在追逐一隻兔子。這時兔子看見了一隻屎殼郎,於是他叫屎殼郎救自己。屎殼郎安慰兔子後,便向鷹懇求不要傷害這隻兔子,可是,鷹根本沒有把小小的屎殼郎放在眼裡,直衝下來把兔子吃了。屎殼郎深感不快,覺得受到侮辱。從此以後,他便不斷地盯著鷹巢,只要鷹生了蛋,他就把鷹蛋從巢裡推下去。鷹無可奈何,只好四處躲避。後來,鷹飛到宙斯那裡,請求給它一個安全的地方生兒育女。宙斯答應讓他在自己的膝上來生。屎殼郎知道後,就滾了一個大糞團,飛到宙斯的上面,把糞團扔到他膝上。宙斯立刻起身抖掉糞團,無意間把鷹的蛋都砸了下來。據說,從那兒以後,屎殼郎出現的時節,鷹就不孵小鷹了。

  讀完後,我覺得《伊索寓言》妙語連珠、說理深邃,還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就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為再弱小的人,當他受到侮辱也會奮起報復的。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8

  幾天前,爸爸幫我買了一本名為《伊索寓言》的精品圖書,讓我非常喜歡。

  起初我是一天看兩篇,現在我是一天看四篇,雖然每篇文章都很短,可是告訴我們的都是大道理,深刻的寓言能讓人們頓然領悟,對照自身,發現自己身上存在許多笑話。

  記起有一次,我看得入迷,結果創下了以前從來沒有的紀錄,從中午看到晚上,正當我看得入迷時後背被人碰了一下,我回過頭來,原來是媽媽啊,我回過頭繼續看著,突然想起每週一次的英語訓練班,醒悟的我顯得有些不知所措,連忙丟下書本,拿上課本飛快地奔向了學校,結果被老師訓了一頓,可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為這一下午,我得到更多的是智慧的領悟。

  在《伊索寓言》裡,《螞蟻和蚱蜢》告訴了我不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盲目崇拜,東施效顰,其結果可想而知。《大力士與車伕》告訴了我在向別人求救之前,必先做自救的嘗試,因為“天道酬勤”而不是“天道酬助”。所以自助是最好的援助,萬事都不能一味的依賴別人……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非常短小,可卻蘊含著深奧的思想內容,非常值得我們讀一讀,真可謂文短而意豐啊。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9

  暑假,我讀了《伊索寓言》這部短篇故事集。翻開它,我感覺自我好像打開了一個充滿智慧的魔袋,智慧之光從每一篇小故事裡散發出來,充盈了我的書屋,也照亮了我的內心。

  《伊索寓言》裡講的大部分是動物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教導人善良、正直、知恩圖報;有的告誡人不要驕傲、不要撒謊;有的提醒人做好事要看物件,以免上當受騙;有的告訴人要善於運用智慧戰勝敵人;有的告訴人做事要遵循事物的規律、量力而行;有的則揭露強權者的殘暴和蠻橫無理。

  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龜兔賽跑。雖然很多人都對這個故事耳熟能詳,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學到烏龜的精神。大部分人都是比別人聰明一點或是取得一點成績就翹起尾巴,一不細心就成了那隻驕傲自滿的兔子,連我也是如此。重讀這個故事,我更加明白戒驕傲的道理。驕傲是成功的大敵,只要有一點驕傲的情緒,就會與成功失之交臂。所以,我必須要戒掉身上的驕傲,並學習烏龜的毅力。即使我比別人笨一點兒也沒關係,只要堅持不懈,始終向著目標努力,就必須能實現目標。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10

  《伊索寓言》是我喜歡看的一本書。讀完了《伊索寓言》後,覺得每個故事都有好處,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寓言故事就像是一顆小魔豆,它雖然短小,卻有神奇的魔力。在《伊索寓言》中,令我因印象最深刻的是《蚊子和獅子》。

  這則寓言講的是有一隻蚊子,以為自己比獅子強。蚊子吹著喇叭衝到獅子那裡,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戰勝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也會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打敗。

  《伊索寓言》裡還有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比如《狼來了》,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不然最終害了自己。《龜兔賽跑》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半途而廢。

  讀完了一遍,我還想再讀一遍。每個故事都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道理,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啟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