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故事》讀後感範文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範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管道的故事》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1

  今天,我真算得上三生有幸,學了《管道的故事》這篇文章,從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柏波羅反覆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明天夢想的建造在今天的犧牲上面的。”

  從一天沒日沒夜的工作到別人無止無休的嘲笑,他一直這樣說,因為他知道,自己如果放棄管道就等於放棄夢想;建造了管道就得犧牲自己生命的光陰,精力和辛勞。柏波羅選擇了管道,從那以後他便開始了管道工程……我想柏波羅是有了自己的夢想,才會去拼搏的。林清弦也有過自己的夢想,她為著自的夢想而奮鬥80歲了,還演講幾十萬的文稿,我想這就是她成功的原因……

  “短期的痛苦等於長期的回報”這也是柏波羅對自己的提醒。他每天都在挖,雖然每次只能挖一點,但他仍然堅持……七年後管道完工了!柏波羅的努力沒有白廢,他成功了!“正如奧運健兒劉翔一樣,長期的訓練沒有使他放棄,終於在人生的第一次比賽中一鳴驚人,走向世界!”當柏波羅睡覺、玩耍、吃飯的時候,水嘩嘩的流入,我想這不是水,而是他七年的汗血;又是他七年歲月光陰;還是他所付出的一切……然而他並沒有因為富有而忘記他的朋友布魯諾,沒有忘記他們之間有一段純真有友誼……見面後,他告訴老朋友自己希望更上一層樓的目的,並且邀請他參加自己的工程,想起自己以前對柏波羅的嘲笑,布魯諾伸出雙手緊緊的與老朋友擁抱在一起。

  《管道的故事》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2

  讀完了《管道的故事》這篇文章,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受到很大的啟發。

  這篇文章寫了在義大利的一個村子裡,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柏波羅,一個叫布魯諾,他們兩個是好朋友,都夢想著能成為村裡富有而又受人尊敬的人,後來他們同時有了機會,都獲得了一份運銷水的好工作。面對這樣的工作,兩個人的想法卻不同,布魯諾認為好運氣來了,實現夢想有了途徑,柏波羅則認為這樣做太辛苦,應該想出更好的辦法把水運到村裡去。後來,布魯諾每天踏踏實實提水掙錢,他富裕了,但是日積月累的勞累使他駝背了,以後再也不能提水了,柏波羅一心想建造一個管道把水引到村子裡去,生活過得很清苦,但是最終成功了,創造了奇蹟,不但有了錢,也獲得了人們的尊重。

  面對同樣的工作,布魯諾安於現狀,吃現成飯,不願意再費勁動腦子想出更好的辦法,動手再進行的大改造從而做得更好。柏波羅就不是這樣,他把好運看成是一個機會,一個創新的機會,他善於抓住機會,動腦子,想辦法,努力開啟新的更大的局面。柏波羅的行為告訴我們:要想延伸自己前途的航線,擴大自己的平臺,就要敢於創新,時刻堅定信念,不怕困難和挫折,這正好說明一個道理,就是:機遇+創新+努力=成功。

  這個故事給我啟發很大,我覺得柏波羅很了不起,他不但有理想,還具有暫時犧牲利益的勇氣。我們應該學習柏波羅的精神:第一,要善於動腦子,想辦法,進行創新。第二,面對困難不動搖,即使看到布魯諾富裕了,也仍然堅持不懈,堅持沿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第三,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以後,還繼續向著更大的目標努力,最終使人們的生活得到改變。

  我想起了汽車之父亨利·福特,他原來在美國的一個汽車公司上班,後來決心創辦自己的汽車公司,多次的失敗並沒有嚇倒他,越失敗他反而比原來更加努力,最終使他成為世界汽車大王。

  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不要像布魯諾那樣安於現狀,應該像柏波羅那樣具有更大的理想,勇於創新,不怕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3

  今天看了這本《管道的故事》使我感到無比的驚訝和惶恐。覺得自已是那麼的渺小和無知,危機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而豪無察覺,是的,現在我們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和收入,可明天,後天,隨著年齡的增大,人越來越老了,身體在一步步下降,是不是還可以擁有這樣的工作,假如有一天因身體不適而失去了工作,誰來照顧我們的父母,誰來負擔我們的醫療費。《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今天的我們就是提桶者,我們該覺醒了,該為自已的未來找一條管道。讓我們的.父母和家人都喝上自來水。

  富人和窮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同樣兩個人,同時來到這個社會,可過著兩種不同的生活,《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我們現在的收入高還是低,我們都是提桶者,總有一天我們會面臨失去提桶的機會,要過上富人一樣的生活,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尋找自已的管道,拿出一點時間去挖通我們的管道,雖然會付出很多,但是在我們失去提桶工作的時候,管道的泉水就會源源不斷的流進我們的桶中。

  也許我們滿足於現狀,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銀行有我們的賬戶存款,根本不擔心我們的生活,但是《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要過上好日子,過上自由快樂的生活,必須有我們自由的財務收入,靠提桶的工資收入只是暫時的安慰,一旦失去工作,將一無所有。只有我們開通了管道,收入才有保障,才會象泉水一樣源源不斷的流進我們的財務賬戶。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夢想和抱負,都希望自已有一天能出人頭地,《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假如有一天,我們擁有了管道,我們的夢想才開始,我們要告訴身邊的每一位朋友,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去挖掘更多的管道,去分享象泉水一樣的成果。也許我們開始步入會很辛苦,會遭到別人的譏笑,甚至短時間內看不到回報。

  但是《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信心,有耐心,有韌性。只要我們堅持不懈,象去幫助挖掘管道一樣我們身邊的朋友,總有一天我們的這條管道一定會開通。

  《管道的故事》讀後感4

  讀完《管道的故事》,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距第一表現是思維方式。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是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一個生活狀態,夢裡千條萬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現代社會,我們哪個人不曾是豪情萬丈,可現實又何曾不是一地雞毛。經常聽父輩們說當年要是膽子大點,包了個工程或者自已出來單獨做,哪個不發財啊。而結果呢,他們那個年代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個鐵飯碗,誰願意放棄已經得到的去追尋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我們也到了三十幾歲的年紀,曾經父輩們遇到的那些問題,現在又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只是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當時是國家單位,而我們大部份都是私人老闆的公司,放棄相對來說還是容易多了。在加上曾經父輩給我們的例子,如果不去試,永遠都是同樣的生活在不斷的重複,而去嘗試,生活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可能。

  窮人和富人差距的第二表現是執行力。想到一個好的點子不算什麼,你能想到的別人肯定也能想到,但是關鍵是要把想法落地。在沒有找到提桶的工作前,柏波羅和布魯諾也是經常一起討論各種人生計劃,但當他們得到同樣一份提桶的工作時,因為思維方式不同,兩個人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布魯諾滿意他的提桶生活,他得到了短暫的幸福生活。而柏波羅不滿足於他的提桶生活,他想要修一條管道,併為這個修管道的行為付出了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的時間,柏波羅的收入比布魯諾低,付出的比布魯諾要多。但他沒有放棄,收入低他不放棄,周圍的人嘲笑他也不放棄。謠言止於智者,當柏波羅成功的時候,人們又對他發表各種讚美。不解釋,用結果來制止謠言。

  讀完《管道的故事》,我們發現布魯諾和柏波羅都勤勞,都積極工作,可是結果卻大不一樣。就像我們身邊經常出現的那兩型別人,本來是差不多的兩個工薪家庭,其中一個家庭省儉用,只會存錢做最原始的積累,十年以後,前提是這個家庭還沒有出現任何大的變化,扣掉各種開銷後,這個家庭可能有二十萬的存款,但是十年後的二十萬能和現在的二十萬的購買力相比嗎?另外一個家庭也省吃儉用,但是隻會預留幾萬塊放在手裡週轉,只要一存到錢變馬上就投資去買房子,用現在住的房去貨款買房,然後新買的房可以自住也可以出租,十年後,房貸也差不多還了大半,只要買在大城市的房,幾乎都能保值或者增值。我們越來越發現,勤勞不能致富,最多保證你有吃有穿。我們越來越羨慕有錢有閒的人,只有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們才有可能有錢有閒。

  一本薄薄的書帶給了我們一次思維上的改變,我們要修建自已的金錢管道,而不是一直在從事著提桶的工作。當我們老了,病了,或者失去勞動能力的時候,我們便失去了提桶的能力,我們就沒有了收入。

  只有建立自已的金錢管道,才能贏得自由又有品質的生活,努力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