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有感

讀《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有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有感1

  《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是一本內容豐富多彩、描寫人物栩栩如生的好書,我才讀了幾行就對這本冒險小說愛不釋手了,一有空就看,不到幾天便讀完了,於是我又讀了一遍,獲得的感觸就又不一樣了,每次讀每次都不一樣,讓我百讀不厭。

  這本書講的是白人男孩哈克為擺脫文明的教化和酒鬼父親的糾纏棄家出走,遇上為擺脫被販賣的命運出逃在外的黑人奴隸吉姆,於是,兩人結伴乘坐木排一路漂流所經過的種種歷險與奇遇。

  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中期美國內戰之前。當時,黑奴處境悲慘,可隨意買賣。同時,北方廢奴呼聲很大,南方奴隸制度根深蒂固,所以,黑奴逃跑都是由南到北。這是閱讀這本書的應該瞭解的背景知識。書中的哈克和吉姆由於乘坐木排,只能身不由己順水南漂。透過哈克對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的敘述,小說由此向讀者展示了廣闊生動的社會現實畫面和形形色色的人物長廊:殺人越貨的強盜,挑動族鬥仇殺的地方貴族,自稱國王與公爵到處招搖的騙子,以及小鎮醉鬼、輪船水手等等,無不栩栩如生。小說是美國現實主義的傑作及19世紀中期美國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也非常喜歡哈克貝利·芬這個人,它曾在《湯姆·索亞》中出現過,這本小說的開頭也是接著往下寫,但小說的主人公由湯姆變成了哈克,敘述自始至終都是他的內心獨白。哈克貝利·芬是個幾乎目不識丁的頑童,對長者的虔誠教誨無動於衷,對文明教化感到拘謹和約束,他嚮往自由,說話直截了當,做事講究實效。他對經歷和看到的任何事情,都要發表見解,給人以童心無忌的感覺。

  我非常欽佩哈克貝利·芬勇於冒險的精神和膽量,以及他處事不慌的判斷能力,就像魯賓遜那樣,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他渴望自由、具有抗爭精神,無不令人敬畏欽佩。

  從這本書中,我獲得了許多關於冒險的知識以及美國的歷史與發展。不止這樣,讀了這本書,我還積累了許多精妙的`四字詞語和成語,它對我寫作文很有幫助。我真誠的把這本《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推薦給全國上下的青年和小學生們,讀讀這本有用的書吧,或許你的感受比我更深、更多。

讀《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有感2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書,叫《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故事主要講了:在貧窮的聖彼得士堡小村子裡發生了一場大騷動,這場騷動是由哈克貝利。芬和湯姆。索亞引起的,因為他們發現了埋在石洞裡的寶藏。天生的野性使哈克貝利。芬無法忍受長時間待在家裡,於是,他離家出走,和黑奴傑姆開始了一段驚險刺激的歷險之途……

  這本書寫得十分精彩,一次次驚險、有趣的歷險情節深深吸引了我。書中講了哈克貝利。芬與傑姆共同順著密西西比河漂流,見識了各地的風土人情。書中,很吸引我的一次歷險是他們遇到了兩個流浪漢,可流浪漢卻稱自己為國王與公爵。他們與哈克貝利。芬和傑姆結識之後就與他們一起漂流,這兩個流浪漢四處騙錢,甚至連死人的遺產也要騙。最後,他們倆被人抓了起來。

  文章透過大篇幅的描寫反應了當時社會的種種醜態,兩個流浪漢、大騙子就是其中一種,不學無術,整天遊手好閒,還到處騙人,最後自食其果!

  文中有很多好句,我在這裡給大家講幾句生動的語句:1、當然,沒過多久時間,我就知道這兩個人根本不是什麼國王與公爵,而是下三爛的騙子。不過我從來沒有說出口,心裡明白了就好了,因為我要避免爭吵,也不至於招來麻煩。2、我們睡了一會兒,湯姆。索亞就叫醒了我,湯姆和我從避雷針那裡滑下來了,偷偷溜進廚房,拿了一些肉,把那裡的狗都引過來了,然後把狗都給透過那個地洞放進了傑姆的床底下。

  這是一本十分精彩、刺激、有趣的書,喜歡驚險故事情節的朋友們一定要來看看哦!當然,不喜歡驚險故事情節的朋友也可以來試著看看,這本書肯定會改變你對驚險歷險記的看法!

讀《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有感3

  《哈克貝利芬歷險記》這本書是我在“五一”假期讀完的。

  這本書是馬克吐溫在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寫的一個發生在戰前的故事。

  在馬克吐溫寫這本書的時候,美國國記憶體在著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那時的人們認為黑奴是私人財產,是牲口,可以不把他們當人看。馬克吐溫則強烈反對這一說法。透過他在書中描寫小黑奴吉姆,我感受到吉姆士一個善解人意,誠實又講義氣的人。

  書中還寫到了哈克在救出吉姆之後的心理鬥爭。在他實在不知道自己是讓一個朋友獲得了自由還是搶走了別人的私有財產時,哈克的良知告訴他生活中的人們教給他的東西是不對的。

  我很羨慕哈克能時常用他清晰地邏輯判斷對錯從而解決一些成年人也覺混亂的事物。

  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是冒牌爵士與冒牌國王承辦演出的事。他為了金錢騙取許多有著極強虛榮心的人的錢。馬克吐溫用他那種帶著諷刺的幽默向人們揭示了虛榮心是普遍存在的。書中描述到:看了第一場演出的人明明知道演出並不像廣告上說的那麼好,卻因為虛榮心反而宣傳這個劇目多麼精彩。人們隨聲附和的現象隨處可見。這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也是司空見怪的。生活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人間百態。

  我從書中得到啟發:“一顆健全的心,比一顆馴化不良的心更能引你走向光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