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讀後感2500字

《白夜行》讀後感2500字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夜行》讀後感25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白夜行》讀後感2500字1

  看完了《白夜行》,日本的東野圭吾著,劉姿君譯。在看東野圭吾的《惡意》的時候,從那本書的介紹裡提到了這本《白夜行》,在我看來,如果一本書的廣告需要那另一本兒來說話,並且不是襯托,而是並列,那多少能夠說明廣告裡提及的那本書名氣很大,水平很受到人們的認可。

  按圖索驥,我找到了這本《白夜行》,然後這兩天給看完了。本來這樣的推理小說我能夠很快看完了,但看到半途我就不捨得看得那麼快了,這部小說寫得很出色,就我看過的推理小說裡,能夠寫得這麼有水平的,讓人在看的時候根本忘掉了這是一本兒推理小說,而且在睡覺的時候會因為這部小說的內容睡不著,會在半睡眠的狀態下不斷的反覆的思考小說裡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小內容的,如此讓讀者牽腸掛肚的,這是唯一一本兒。

  我在看的時候,就給這本書一個評價,在我看過的推理小說裡,長篇小說能夠排到前三名的,有橫溝正史的《神秘女子殺人事件》,綾辻行人的《黑暗館不死傳說》,還有就是這本東野圭吾的《白夜行》了吧,至於他們三個哪個更優秀,我不知道,都是讓我震驚的,感到自己就算寫一輩子也無法超越的作品,是可以和任何一部非推理小說名著叫板的,而且會把大部分名著殺個落花流水。

  我現在仍然沒有從這本小說裡脫離出來,就想當初我看完《黑暗館不死傳說》一樣。這部小說不能用簡單的精彩來概括,嗯,或者說這本書外包裝上的廣告很失敗,完全掩蓋住了這部小說應有的光輝。看到這樣的一部小說只能得到直木獎提名,而沒有獲獎,我真感到是日本文學的悲哀了。

  這部小說給我印象最震撼的是對話,我看過那麼多小說了,這麼真實的對話,毫無做作,沒有任何寫作痕跡,我透過仔細尋找想從裡面發現作者是怎麼做到透過對話揭示情節線索推動故事發展的,沒有痕跡,天衣無縫,對話與場景、情節的融合渾然天成,巧奪天工。我回想我看過的那幾部我最喜歡的小說,《金瓶梅》《四朝代》《紅樓夢》等等,都沒有做到這種高度。

  如果說僅僅是廢話,無意義的對話,那倒沒什麼,抓住平時的生活場景就很容易寫了,可這部小說裡所有對話都讓人提心吊膽,讓人無法釋懷,絲絲入扣,步步緊逼。能夠寫出一兩千字的這樣的對話我覺得應該不是很難,但如果寫出十幾萬字的這樣的高水平的對話,而且與劇本無關,這個,我只能說作者確實是發自心底的確實有話要說了。

  其次是大膽的結構,小說的時間跨度很大,能夠想出一個人一輩子犯罪的故事可不容易,能夠想到這一點的推理小說除了橫溝正史之外,現在又有了一個東野圭吾,實際上《惡意》也是這樣的,只不過與《白夜行》相比,《惡意》就遜色多了。而能夠想到兩個人一輩子犯罪的故事,這個“想到”本身就讓我吃驚。實際上與《惡意》一樣,案情的來龍去脈在看這本書的中間部分時,我就已經知道了一個大概,但這根本不會減少我對這本推理小說的興趣,我關心的這件事兒會怎麼收場,還會出現多大的邪惡?嗯,東野圭吾在創作的時候,或者說在他開始構思的時候,我感覺他就已經想到了這種寫作效果。直到這本書最後一頁,不,應該說是當你看完了你仍舊無法擺脫那種緊張感,問題貌似解決了,但邪惡不散,禍害無窮,而且在不斷蔓延,以至於到了現在,到了自己的身邊。

  都說這《白夜行》是一本兒愛情小說,我不這麼看,他揭示的人們心底的恐慌,這與小說中說到的日本從1973年到1994年這20年間的社會氣氛很是合拍。推理小說往往給人一種遊戲的感覺,但《白夜行》里根本沒有,不管是罪犯還是警察還是受害人,都人心惶惶,要不就是我現在心惶惶了吧。

  真的難以想象這本小說是怎麼寫出來的,所有的謎題都是讀者自己解答出來的,而下一個謎題就是建立在讀者已有的答案之上的,至於警察、偵探或許給出了一些解釋,他們更多的是向你提供線索、證據、現象,而所有的推理都是讀者的心靈在作怪。也就是說,這本書裡的推理部分完全可以不寫,因為在讀者的內心已經在看書的同時寫下了另外一部推理小說了。

  也就如此吧,東野圭吾在這本書裡的推理味道很薄,只是在最後給出了一個貌似關鍵的證據,但這個證據僅僅能夠證明小說中的一個無關緊要的人物的失蹤。所有的作案手法都隱藏了,只告訴你這件事情確實是發生了,而且透過上百萬字的小說裡各個角落提示你罪犯是具有時間地點條件和作案手段的,但具體如何,其實你已經想到了,太險惡,以至於,當我想到了,我不敢深想。

  受害者不僅僅是那些死了的人,我想這才是最讓人揪心的;殺人者並不是僅僅為了殺人,或者因為那些俗套的原因,這個作案動機的深厚,小說裡並沒有用多少文字,也就是一兩句話吧,一帶而過,更多的是讀者自己的遐想,那種觸及靈魂深層次的罪惡。有多少小說作品都在揭示人性,在反省,在思考,但我感到在《白夜行》面前,大部分小說作品就顯得不堪一擊了。

  能夠看到這本兒小說,我不能說是我的緣分,這是湊巧了,如果不看《惡意》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小說存在,如果不去受點兒累去買回來,恐怕我以後也不會知道推理小說能夠出現這樣的高度。我希望朋友們如果有機會就把這本書找來看看,尤其是喜歡小說藝術的朋友,這本書翻譯的水平也是高境界的,能夠如此投入的進行對話翻譯,作為現在的翻譯人員來說是不容易做到的。

  《白夜行》讀後感2500字2

  如果有100個人讀過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就會有100種對它的解讀。我在短短几天裡一氣呵成讀完了這本書,掩卷而思心緒久久不能平復。

  東野圭吾是當今日本最富盛名的推理小說家,但是這本《白夜行》並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推理小說,它在一個個扣人心絃的連環案件的背後,映射出的卻是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醜陋的人性,貪婪的慾念,淪陷的道德,正是這些黑暗的東西侵蝕了兩位主人公原本純潔幼小的心靈,使得他們在童年時就過早看到了這些醜惡,嚐盡了黑暗的味道,扭曲了他們的人格。

  正如女主角雪穗在片尾的章節中所說“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黑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為什麼她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由於雪穗喪父後家境貧寒,母親為了生活所迫竟然讓只有11歲的她去賣淫,而物件是那些有戀童癖的中年男人,從那時起雪穗本應充滿陽光的童年就已經不復存在了,太陽在那時就已經隕落,她的世界也從此陷入無盡的黑暗。如果沒有男主人公桐原亮司的出現,就不會有這個故事的存在,雪穗話中所指的代替太陽的,可以指引她繼續在暗夜中行走的那份光,就是亮司。

  亮司和雪穗在11歲時,無意中相逢在圖書館。當時的雪穗已經被母親出賣,唯有躲到書本里才能得到些許心靈的慰藉。而亮司由於父親整日忙於家中所開當鋪的生意,原來做酒吧女的母親又生性風流和店鋪的夥計整日沉湎於私情中,他的內心也是無所依傍。當這樣兩個心靈都被傷害的孩子碰面後,雖然誰也沒有說出自己內心的傷痛,但是他們仍然從對方的身上嗅到了同伴的味道,自然他們慢慢靠近成為了朋友。

  他們經常相約在圖書館碰面,亮司向雪穗展示自己拿手的剪紙,雪穗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亮司,那時他們中間所產生的情愫中除了友情也許還有少男少女初戀的悸動。但是,兩個孩子這短暫享受陽光童年的時光,很快就因為那件事情而永遠的結束了。一天下午,亮司同樣是懷揣心愛的剪刀前往圖書館去見雪穗,想向她展示自己的剪紙。但是他卻看到了奇怪的一幕,父親和雪穗走在一起,進入了不遠處一棟廢棄的大樓中。那所大樓是亮司他們男孩子經常光顧,並在通風道中爬行玩耍的樂園。於是他按捺不住好奇悄悄尾隨他們進入大樓,透過通風管道亮司發現了父親的秘密,他竟然對雪穗作出了那樣不堪入目的事情,震驚過後是對父親的憤怒。父親不僅傷害了他心愛的女孩兒,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也轟然坍塌,那是種被背叛的感覺。於是,狂怒之下的亮司,用懷中的剪刀殺死了父親。

  東野在書中並沒有直接描寫以上情節,所以對當時雪穗和亮司的一切,讀者無從知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亮司的弒父把雪穗從這可怕的事件中解救出來,而亮司卻從此走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贖罪之路。兩人為了要“保護他們的靈魂”,掩蓋亮司殺人和雪穗被母親出賣給老男人的事實,從那天開始後兩人約定形同陌路互不來往。書中也從來沒有寫過他們在一起的場景,無數個章節和片段中看似他們也都是獨立生活在各自的世界中,但是東野的高明就在於從每一章不同時空中發生的案件和事件中,讀者如果有心就會發現二人之間的羈絆。

  一些微小的細節透露出這樣的訊息,在案發後的十九年間,正如一直在追查此案的老警官所言,雪穗和亮司就好比槍蝦和蝦尾魚的關係,是互利共生的,他們聯手為了掩蓋那次事件,為達成他們的各種目的,犯下了一樁又一樁命案,在黑暗的夜裡越走越遠。直到在十九年後的聖誕夜,那天也是雪穗在兩人的故鄉大阪所開時裝店“R&Y”開業的第一天,亮司在店裡喬裝成聖誕老人散發禮品,而他剪出送給過往小女孩兒的剪紙暴露了他的身份,在警察的追捕下他無路可逃,從店裡二樓縱身躍下,撞倒巨大的聖誕樹後倒地,警方趕到後發現他那把心愛的剪刀已扎入他的胸膛。這時,老警察意識到亮司已經身亡,回頭發現從上方俯視他的雪穗。深知他們二人關係的老警察故意問道,你認識這個人嗎?而此時的雪穗,臉部如人偶一般面無表情,冰冷的回答,不認識。“然後轉身離去,背影如同幽靈一般,她一次也沒有回頭。”

  這樣的結局真是讓人唏噓,東野大人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結局並不圓滿,很多疑問仍在讀者心頭縈繞不去,但是就在這裡一切戛然而止,讓讀者自己去思索。雪穗和亮司的感情是愛情嗎?如果是愛情的話,雪穗在看到亮司倒在血泊中後怎能如此的冷靜,轉身離去時竟然一次也沒有回眸去看看黑夜中一直守護她的亮司?如果說雪穗不愛亮司又何以會將自己的店用亮司和她名字的縮寫R&Y來命名?但是,如果雪穗是愛亮司的,那她對筱塚一成學長的感情又如何解釋?亮司一直默默在她身邊守護,不計回報的付出,是因為深愛雪穗,並以此償還自己父親對雪穗所犯下的罪行嗎?我相信每一個讀完《白夜行》的人都會產生這些疑問,並試圖給出自己的解答。

  《白夜行》就是這樣一本引人深思,看後唏噓不止的書。東野圭吾寫得並不是一本推理小說,分明是一本帶有社會批判性的愛情小說。一個畸形的社會殘害了一對幼小純潔的心靈,由此引發了無數悲劇。我們所處的時代裡,又有多少人是在白夜裡行走?你亦或我是否也憑藉著那微軟的人性之光在黑暗中孤獨前行呢?太陽終究是不能被取代的吧!在人生的坎途中我們無論遇到什麼都還是要滿懷信心去迎接新的一天,因為黑夜終會過去,太陽一定會升起。

  《白夜行》讀後感2500字3

  在未真正讀《白夜行》之前,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了。所以,臨近放假前去圖書館借來此書帶回家捧讀是"早有預謀"且"精心策劃"過的。

  封面上,一個小男孩牽著一個小女孩的手,漫步前行。明亮的光線將他們的影子對映在地上,看似是一幅美麗的畫面,溫馨而美好,讓你以為這是一個關於青梅竹馬的純愛故事。可當你翻開小說就會發現,一切都只是表象,自己竟毫無意外地被這些表象給欺騙了。那不是一個溫馨暖人,關於青梅竹馬的美麗故事,恰恰相反,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個充滿絕望、令人壓抑的故事片段,一切都只是美麗的幌子罷了。

  《白夜行》的作者是日本的名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想必很多人對東野圭吾都不陌生,除了《白夜行》這一鴻篇鉅製,他的《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幻夜》、《惡意》等作品也廣為人知。

  據悉,《白夜行》出版後引發關於人性殘酷與惡的激烈爭論,東野圭吾說:"我將人性之惡殘酷地暴露出來,只是想使人回頭,想留住一絲人性的溫暖。"

  "我把故鄉大阪所有快樂的部分寫成了《我的晃盪的青春》,陰暗的部分寫成了《白夜行》。"

  我在讀《解憂雜貨店》時感受到的是暖意融融,如泛舟湖上;可讀《白夜行》卻讓我對人性之惡感到不寒而慄,讀完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從書中人物的故事中逃離出來,久久無法釋懷。

  "看完《白夜行》整個人都好了,讓人猛醒原來自己當前的生活已經如此美好。看完《白夜行》整個人都不好了,得要幾天時間才能緩過來。看完《白夜行》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但並不是因為不好看,而是因為印象太深刻,不會像看其他書,過段時間忘記了起情節還可以再看一遍。"

  這是在讀《白夜行》之前看到過的一段話,當時沒讀過小說,所以對這段話無感。可當自己也讀完《白夜行》一書後,開始被這段話深深觸動。自己作死在深夜裡讀《白夜行》,一讀便不願放下。精巧的佈局,細緻而縝密的構思讓人讀了欲罷不能,書中似懸非懸的線索讓人沉浸其中,赤裸裸的人性之惡又把人猛地錘醒,心中生髮出無限感慨,以致長夜未眠。

  儘管早已知道書中結局,可唯有當自己在看完最後一句"她一次也沒有回頭"時才願意相信一切,所有的寒意,壓抑與絕望在最後一刻終於從心中一齊迸發出來,心中對雪穗最後的期待也從此完全破滅,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麼叫欲哭無淚的心塞,於是心中久久顫慄無法釋懷,情緒一度低迷。彼時,徹底的黑夜,恍如白晝。

  我在想,亮司也會期待雪穗最後的回頭嗎?

  關於《白夜行》,我曾和室友討論過亮司與雪穗之間的關係。室友說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只有共生,即使有愛情的成分在,那也只有亮司對雪穗的愛,而雪穗對亮司只有利用和共生。關於他們之間是愛情還是共生,我不敢輕下言論。亮司愛雪穗無疑,亮司堅守著無望而淒涼的愛情,可雪穗,是愛亮司的嗎?

  很難說雪穗愛亮司,終其一書,都未見她與亮司有過一言半語,亮司為她犧牲了太多太多,甚至可以說亮司的所作所為、所有行動都只是為了雪穗,到最後甚至犧牲生命以保全雪穗。可到頭來,在他死的那一刻也得不到她的一次回頭,只換來了一句"我不知道他是誰"和"她一次也沒有回頭"。

  也很難說雪穗不愛亮司,書中借偵探今枝之口道出,雪穗之所以對筱冢康晴的求婚一直不肯給予正面答覆是因為"她心中可能另有其人",偵探今枝認為"這個人"是筱冢一成,書中警察笹垣也說亮司和雪穗之間是互利共生的槍蝦和蝦虎魚關係。

  但有人說,"另有其人"的"其人"其實是亮司,雪穗其實也是愛亮司的,只是由於雪穗心中對豪門和權力慾望的貪婪太深,深到可以讓她不擇手段去奪取所有可以奪取的東西,深到可以讓她犧牲一切,包括她對亮司的愛。

  雪穗與亮司之間到底是純粹的互利共生關係還是存在著愛情,全憑我們這些讀者自己體會,"是不是愛情"的問題也依靠讀者對愛情的定義和理解。我不懂這樣深刻難懂的愛。

  一開始,我期待雪穗也是愛亮司的,我期待亮司的付出能得到她的愛;可後來,我希望她沒有,她配不上亮司。

  室友說,她不能接受書中最後的結局,作惡多端的雪穗為什麼在最後依然能得到亮司的保護而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樣的人間還談什麼公道正義?

  我也對雪穗在書中的結局感到難以接受,亮司縱身一躍,選擇用生命保護雪穗,用死亡帶走所有的秘密,而雪穗華麗地轉身,不再回頭,繼續她耀眼的生活。

  可是,失去最後亮光的雪穗真的還會活得那麼耀眼嗎?

  雪穗的生命本就沒有太陽,長久以來都是憑著亮司這一亮光活在人群中,如今亮司死去,她也就失去了最後的一點點光亮,她的靈魂也終於在亮司墜樓的那一刻被燃燒殆盡。從此,她連走在白夜裡的機會也不復存在,她要永遠躲在黑夜之中,接受黑夜的一點點侵蝕,直至生命枯萎。我想,這樣的結局對雪穗來說其實就是最大的懲罰吧。

  不幸的童年,貪婪的慾望,扭曲的人性,悲涼的結局,畸形的愛。

  《白夜行》讀後感2500字4

  花了三天時間把東野圭吾先生的《白夜行》看完了,我只能說不愧是經典名作,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深深地被其看似毫無聯絡實則交錯紛雜的各個人物關係以及不斷深入精彩的情節所吸引,甚至廢寢忘食,直至昨晚看完結局整個人都還沉浸在結局給我所帶來的震動中,久久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今日有空便想把自己的一些粗淺的'感想整理一下寫下來做個記錄,望日後自己再次看到時能夠回憶起此時的心情。

  故事是從一個叫笹垣潤三的警官碰上的一件離奇的死在廢舊大樓的當鋪老闆案子為開端展開的,看樣子應該是以笹垣警官的視角一直描寫下去的,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但其實並不是,東野先生敘述故事的方式是不斷的變換視角,看似這些不同人的故事根本沒什麼聯絡,但越往後看我們就能發現其實真正的故事是圍繞兩個人展開,一個叫桐原亮司的男人和一個叫西本雪穗的女人,兩人絕望的念想便是“只希望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

  在閱讀過程中我個人對雪穗的感覺先是好懂事的女孩子再到有疑點的女孩子再到令人害怕的女生最後到恐怖又可憐的女人,雪穗第一次讓我覺得寒毛直豎是她對好友江利子做的那件事,也就是找人襲擊江利子並拍攝不堪入目的照片那件事,這是從精神上摧毀一個人的手段,其實在這件事快要接近真相之前我心中一直在祈禱,希望不是雪穗做的,希望不是雪穗做的,但那段銀行盜領的新聞和“雪穗關掉了電視”的描寫將我心中的希望打破了,從此她在我心中便成為了一個只要她想便能夠隨意摧毀別人的感情改變別人的人生的可怕女人,後來也是,她身邊的人不管是對她好的還是對她不好的都在遭遇著不幸,而她自身則是踩著這些人的幸福不斷的往上爬去往那個她想要的擁有無限多的財富以及凌駕於眾人之上可以玩弄別人人生的地位,正確的來說應該是不讓自己遭受不幸的地位,直到快接近結尾時我才知道雪穗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她曾遭受過不幸,被親生母親向有戀童癖的當鋪老闆出售身體,所以這種精神上摧毀一個人的辦法變深深的紮根在雪穗的心中,她和亮司都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輕易奪走一個人靈魂的方法,此時雪穗的靈魂便已停留在小時的她,之後的她只是一個破爛不堪的行走在白夜中只能不斷的向前走的可憐人,但縱然如此我也絕不認為她對她身邊的那些人所做的事是正確的,讓他人遭受自己遭受過的同樣的傷害只是一遍遍的提醒自己那件可怕的事情而已,這樣只會讓自己朝更痛苦的深淵墮落而無法得到救贖,以至於自己本來所擁有的可以代替光也隕落掉。我想雪穗最幸福的時光應該是兒時與亮司一起在圖書館見面的日子吧,你安靜的看書我也安靜的看書,你給我剪紙我便幸福的看著,你說著你的事我便好好聽著,你懂我,我也懂你,男孩與女孩之間很單純的喜歡。

  再來說亮司吧,最令我動容的便是笹垣警官的那句“真蠢!我真是太蠢了!我追蹤他多少年了?他不總是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守護雪穗嗎?”,是的,亮司一直都守護在雪穗身邊,從未離開過,從當年的弒父開始他便一直當著雪穗在白夜中行走的光,幫雪穗做任何她想要做的事,幫雪穗傷害她想要傷害的人,幫雪穗得到她想要的東西,儘管那樣的做法不光是在傷害無辜的人,而且還更是傷害雪穗以及他自己的內心,關於亮司遲洩的問題我覺得是雪穗所經歷的事加上後來雪穗要他幫忙辦的一些事所造成的心理創傷,至於面對雪穗他的這個創傷會不會治癒我不得而知,兩人一起墮落,但亮司應該沒有一次後悔過吧,因為最後的那一跳他“毫不遲疑”,之前的無數次也是如此。

  之於雪穗來說,亮司是她的光,所以她能憑藉著這份光把黑夜當白天,但其實之於亮司來說雪穗又何嘗不是他的光呢?亮司的願望是在白天行走,雪穗也是,實際上不管亮司還是雪穗他們兩都是行走在白夜中的,兩人都被過去束縛住並且擁抱彼此逐漸結繭無法逃離,創造白夜的以及堅持在白夜中行走的就是你們倆吧?

  我能夠確定桐原亮司是深深愛著西本雪穗的,而西本雪穗到底愛不愛桐原亮司,我一開始的答案是愛過,後來是愛或不愛?再後來我覺得迷茫了,直到開始寫這個感想了我又有了新的想法了,那便是仍然愛著,雪穗是帶著恨意的,帶著恨意繼續著她自那件事之後的整個人生,她目光所及全是那個不會遭遇不幸的地位,所以她心中的這份感情早已經被她自己上了鎖,因為在白夜中行走只有前進沒有後退,所以她無法把那份感情擺出來好好的面對只能讓它上鎖,同時這也是她自己所允許的,她與亮司已經越來越遠卻又如此貼近,最後的結局亮司用自己視若珍寶的剪刀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同時也是最後的最後再次守護了雪穗,東野先生最後的那句是“她一次都沒有回頭”,我想也正是源於此,無法回頭,不能回頭,以及不允許自己回頭,這是雪穗怎樣都無法開啟的鎖。

  失去光之後的雪穗估計也會一直沿著自己已規劃好的路線不斷的走下去直到盡頭吧,而亮司的時間卻永遠的停在了永遠也無法驅散的黑暗中,誰比誰更可悲已經無從比較了,剪紙上的男孩和女孩,你們想在陽光下散步的願望從來也沒有實現過,但你們誰都沒曾後悔過,對吧?

  最後,感謝東野先生寫出瞭如此絕望但又悽美的故事。

  最後的最後的最後,文筆粗淺,僅僅是閱讀過一次後的感想,並不深刻,不敢說自己看懂了,只是做個閱讀記錄,以後一定會把《白夜行》再多讀幾遍的,這是一部值得反覆閱讀的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