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拒絕泥濘的路讀後感範文

不要拒絕泥濘的路讀後感範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不要拒絕泥濘的路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不要拒絕泥濘的路讀後感1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糾葛、恩怨總是在所難免的。在惱怒之餘,不少人可能會想著怎樣報復。結果吃不好,睡不著,心中裝的仇恨越來越多,最後自己掉入憤怒與仇恨的深淵。

  但如果能做到豁達大度,寬恕忍讓,不僅可以拯救我們的心靈,還會使自己受益終生。如我學習了《不要拒絕泥濘的路》,文中所說的楚莊王,因為他的大度,讓手下犯錯的大臣保住了性命。而幾年後的戰爭中,卻是這位當年犯錯的大臣經過浴血奮戰,救了楚莊王的性命。

  寬容大度還是一種優美的心態。寬容的對待他人,既可以維護我們的.尊嚴,也有力的回擊了對方的無禮行為。我國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與佛印是一對好友。一日,佛印說蘇東坡“好像一尊佛”,沒想到蘇東坡卻回道:“我看你像一堆糞。”佛印聽了,只是笑笑,沒說什麼。蘇東坡問:“我說你像一堆糞,你怎麼不生氣?”佛印說:“我應該高興才對。是佛看人,人才像佛;是糞看人,人才像糞。我怎麼會生氣呢?”佛印的寬容大度不僅使自己解了圍,更使得蘇東坡在尷尬中難以脫身。

  記著別人的過錯,只會讓自己的心更累。不要用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不要讓一些無謂的小事成為弄髒心靈的汙泥!寬恕是一種美德,以和為貴、寬以待人者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不要拒絕泥濘的路讀後感2

  寒假裡,我有幸拜讀了老鄉丁品森的《不要拒絕泥濘的路》一書。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是《人生需要多磨礪》。

  這個故事講了一位叫班納德的老人,在風風雨雨的人生中遭受150次磨難的洗禮。然而,生活的磨難並沒有擊倒班納德,反倒磨練了他的意志品質,使他愈挫愈奮,愈發堅強,始終直面坎坷,笑對人生,變得更加達觀與自信,更加快樂與幸福。也許誰都沒有想到,困境竟讓這個世界上最倒黴的人同時也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堅忍不拔,最剛強不屈的人。

  透過這個故事,讓我得出一個道理:困難和挫折絕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反而是砥礪人的最好磨石。只有有了它,才能使人們更加堅毅,更加強大,更加聰慧。鑽石愈硬,則它的光彩愈發眩目。而要使其光彩得到充分的顯現,就一定要經過反覆地磨礪,磨礪越多,才越能使鑽石顯現出它全部的美麗。

  而如今有的人,家庭生活條件好了,養尊處優,胸無大志,每天都舒舒服服,安安逸逸地過日子,不想一顯身手,大展宏圖,稀裡糊塗過日子。當面對困難與挫折不能正確對待,往往在經歷一次一次挫折和失敗之後,那“不行了,看來我真的不行了。”常掛在嘴邊,怯懦就在頭腦裡潛長,以至漸漸失去了奮戰的信心和勇氣。

  曾經我也有這樣的想法。在去年的寒假裡,我去學溜冰,當面對一次次摔跤,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時,就想放棄了。但是看著其他夥伴輕鬆飛快地如小燕子一樣在自由自在地飛翔,就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並且我能溜得比別人更好。”我對自己充滿自信,同在爸爸媽媽,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我成功了。

  由此看來磨礪並不是壞事,它能磨出人的意志,能證實自身的價值。

  不要拒絕泥濘的路讀後感3

  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好像長大了不少,懂得了不少。每一篇都蘊藏著一個道理。給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

  感恩,不一定非得是感謝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每一次感恩都會使我們的靈魂得到一次昇華。俗話說得好:父愛如山,母愛似水,父母之愛,至偉至大,無與倫比,罕有所匹。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先人為我們留下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育我,長我畜我”、“父母者,人之本也”、“不仁之至忽其親”的教誨。也為我們留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寒衣針線密,家信痕墨新”的深深感慨。

  鳥兒感謝天空,花兒感謝雨露,魚兒感謝海洋,而我,卻要感謝父母那無微不至的愛。

  從一個嬰兒呱呱落下,一個寶寶快樂玩耍,一個學子踏上求知之路……,裡面包涵著多少父母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昂貴的,無微不至的愛啊!

  有一則故事說到:日本一所民牌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去一家大公司應聘,主考官問他:“你給父母洗過腳嗎?”大學生說:“沒有。”主考官讓他明天在來一次,但條件是,當晚要給母親洗一次腳,大學生照辦了,當他握住母親雙腳擦洗時,才發現母親的腳跟木棒一樣堅硬,還殘留著一道道裂痕,乾澀的眼睛中一下溢滿了淚水,他這才體會到了無私的母愛。第二天,他如約去了那家公司,心情異常沉重對主考官說:“能不能進貴公司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我要照顧好我的母親,再也不讓她受苦了!”主考官微笑的點點頭說:“好,明天,你可以來上班了!”這則生動的故事充分體現了母愛的無私。

  凡事要先學會感恩,不要做一個恩將仇報的人,要做一個會感恩的天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