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讀後感(精選13篇)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精選13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子的智慧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1

  讀完這本書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子關於水的智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處世方法就象水一樣,水是怎樣的呢?水善利萬物,也就是水給萬物帶來益處。而不爭,爭就是爭利益,所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幫助別人而不要求回報。

  但是老子認為這還不夠。老子接下去說,處眾人之所惡。有一句話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所惡的是什麼呢?是低位。所以處眾人之所惡講的是要處於低位,也就是講的是謙虛謹慎。所以你不但要幫助別人,不要求回報,還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要以為人家受了你的恩惠,你就趾高氣揚的了。如果能做到這些你就“幾於道”。也就是獲得了接近於道的處世方式了。

  這上述是老子的道德經所記載的關於水的看法,老子把水比作君子,形象而突出地把水的存在昇華。水是世上最溫柔的事物也是世上最狂暴的事物。

  水是剛強的。一滴水是無所謂的,可是由百川千湖匯聚成的大江大河就是剛強的,堅硬的,充滿力量的,它能覆蓋一切,能移山倒海,能波濤洶湧,能所向披靡。在田間,看那流水嘩嘩的流進田壟裡,大大小小的土塊隨之被瓦解,我不知多少次被它吸引,呆呆地瞧那水流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2

  最近學生課程在學習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我對老子的思想是比較嚮往與崇拜的,於是讀了一本書,林語堂的《老子的智慧》,對老子的思想更加崇拜。老子的智慧是哲人的智慧,可以淨化我們的思想和靈魂,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老子的智慧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教人如何處世;老子的智慧有助於我們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

  感悟一萬事定要順其自然

  人生在世,終止結果皆為一死,萬事不能強求,要順其自然發展才好。名與利皆為過眼雲煙,追逐金錢,就會受金錢的束縛;追逐功名,就會受功名的束縛。只有拋開名利,才能超脫於種種名利之外。平平淡淡才是真。淡然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吧,你會從寧靜的心境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的。

  感悟二萬事要堅持中庸,到了就好,不要過

  人生也就60年,萬事到一定程度就好了,不要太過,太強求。為什麼要把自己搞的那麼累呢,現代人,壓力太大,抑鬱的很多。從懂事那天起,大部分人就要為了生存忙碌奔波,要不然一家人的生活就沒有著落。當一家人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全家人的生活改善時,你說這種奮鬥的過程難道就沒有幸福的感覺嗎?在瑞典,就算是最壞的打算,一輩子什麼也不幹,他的收入也很可觀,所以,他們有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到底上帝要他降臨人間是來幹什麼的。其實生命中奮鬥也是一種幸福。

  我們往往要感嘆事事的不如意,其實我們都是幸福的,家人的平安,孩子的健康,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嗎?做人要樂觀,要容易滿足才好,這樣才會幸福!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3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語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駕馭天下最堅強的東西。道是無微不入的,這一無形的力量,能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因此我才知道無為的益處。但是像這樣的道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益處,天下很少人懂得,也很少人能做到。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語譯:善於做將帥的,不會顯出兇猛的樣子;善於作戰的人,不輕易發怒;善於剋制的人,不用和敵人交鋒;善用人的人,反處於眾人之下。這些是不和人爭的德,就是利用別人能力的處下。能做到不爭和處下這二者就是合“道”的極致了。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語譯: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比水還柔弱,但任何能夠攻克堅強的東西,卻都不能勝過水,世上再也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替換它,也再也沒有比它力量更大的東西。世人皆知弱勝強,柔勝剛的道理,卻無法付諸實行,主要的原因,乃是因為人們愛逞一時的剛強,而忽略了永久的平和。所以聖人才說:“能承受全國的侮辱,才配做社稷之主;能承受全國的災禍,才配做天下之王。”這就是“正言若反”——合於真理的話,表面上多與俗情相反——的道理。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4

  在假期中,我讀了《老子》一書,談不上什麼理解,只能說是一些感想、體悟。《老子》雖然並不是專門論述教育的文章,但是裡面仍然有很多關於教育的思想。它意蘊深遠,讓人思考,常讀常新。

  將老子的思想轉換到教育中來,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這與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異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應該順其自然,而不過過分強調主觀意願。教師的權威應該不被兒童感知到,這才是最好的師生關係。師生雙方都要處於謙虛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尊重自然之道。這些思想,在我們這個年代應該進行批判性繼承。

  在我們的教學上,如果孩子在課堂上走神,當然可以直接批評:“某某,注意聽講!”老實膽小的可能嚇一跳,趕快坐好,但過一陣可能又故態復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會臉色不善,甚至嘴裡咕嚕咕嚕地嘟囔,雖然老師是好意,但傳遞到學生心裡卻成了惡念,課堂的氣氛就有了火藥味。有時課堂上學生竟然和老師頂嘴,僵持起來大家都下不了臺。學生肯定是不對的,但如果老師“曲則全”,表揚旁邊的同學來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請走神者回答一個問題,旁敲側擊地暗示一下,同樣是批評提醒,轉一個彎,大家心平氣和,彼此相安無事,這樣豈不是更好?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問題要辯證地看待。正所謂福禍相依,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應該抱著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更進一步來講,要將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長的歷程,將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轉化為自身生命的體驗中來。對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態,不要過分關注榮辱得失。這樣的話,才能做到透過無為達到有為,透過不爭而沒有人與之爭。

  低頭靜想,學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揮棒去質疑解難。他們還會體會到求知的快樂嗎?

  教育,是要遵循規律的,就像道德經裡所講:“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萬事萬物,都各有其根本,安靜平和地遵循它,等待它,順應它。放在教育上,我想,是不急不躁,是盡力而為,順其自然。

  成長是個緩慢的過程,教育也是個緩慢的過程,就像老子所說:“道衝而用之或不盈”。在書中,有許多地方都是從自然現象引到社會道理。在論述君主要居於百姓之下就是因為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納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逐漸丟失了這種敏感。我們缺少了從細微處看道理的能力。這是一種洞察力,也是一種理解力,更是一種闡釋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鍛鍊。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5

  老子,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姓李,名耳,字聃。傳說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隱世時,被守關官員攔住,老子於是連夜寫就五千言,成了《道德經》,開創了道家學派。

  儒家是以人為本,參透了人性,認為人的價值實現在於進入人類社會,實踐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天人合德",向善,擇善到至善,尊重幫助別人,讓人類社會可以永續發展,強調以政治或教育手段來改革社會。強調論理,重視道德修養,強調社會擔當,齊家,治國,平天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有"捨我其誰"的偉大胸懷。

  道家顯然目光要比儒家高許多,儒家最主存在是"天","天之未喪斯文也","天將降大任"。道家認為宇宙最後要源是"道"。"道"孕育萬物,是一切的起始與歸宿。而"天"與"地"則主要指自然界。老子強調"孜慮極,守靜篤",人要與道合一,成為有道者行道者,因為道存在於萬物,卻又超越萬物,"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去悟道,顯然,如果人覺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會更上一層樓。

  做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支柱,儒家強調人的社會屬性,是人的立身之本,而道家強調人的智慧的覺悟,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升人的智慧。

  說實話,讀《道德經》,對"道"的理解,我還是一知半解。"道,可道,非常道."就能把我搞暈,真是"玄之又玄"呀。好在傅佩榮先生給我們深入淺出,又結合東西方哲學解釋了"道"。這樣才略悟一二。

  "道"是什麼?道是宇宙萬物變化的根源,宇宙萬物會消失,道卻永遠存在。"有物混生,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充分體現了古人至高的哲學智慧。所以傅佩榮先生說,如果站在"道"的高度,人的生命只有一個月的,就是活著的時候,好好珍惜生命,開發智慧潛能,覺悟什麼是"道",覺悟到生命是有一個根源和基礎,應該"與道合一",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滴水融進大海,永遠不會乾涸。我們應學道家從"道"的角度看待宇宙人生。人生的痛苦在於執著,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道"是整體,以整體來看,人世間的各種遭遇,都不應該執著,儘量順其自然地生活,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心胸開闊,痛苦和煩惱自然會減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智慧博大精深,讓我們認真參悟,掌握道家思想的核心,邁向人類智慧的最高境界吧。國學精髓慢慢品味。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6

  我個人而言是很喜歡和崇尚中國古代的智慧的。有的時候有種感覺就是現在的人沒有古代先輩們的一半聰明,這樣的話會覺得有點厚古薄今,但是我個人就是這樣覺得的。

  所以我以前還買了一本是關於《大學》的一本書,裡面教會了我很多為人處世方面的道理。但這些書都是翻譯過來的,所以看著容易理解,以前只用幾個字就可以概括出來的意思,現在需要大費篇章來詮釋其中的的道理,我有的時候真的有點搞不懂我們是在前進還是在後退?把那麼言簡意賅的文言文給丟棄掉老發展所謂的白話文。

  確實這樣,起初看這本書的時候確實有的地方難以理解,對於我們而言習慣了白話文,再讓我們看有文言文的部分的書確實有些為難。開頭就提到了很多道家、佛家、莊子等等。有些時候會有點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似得。作為90後的我們。對於中國的古代文化了解的太少太少,看書也看看小說等等類似的口水書。

  從這本書裡我又恍然大悟了許多,不經感嘆古人的聰明,我們經過好久總結出來的經驗也好智慧也好其實古人早就已經總結出來的了。我們現在看的好多書籍都只是把古人的智慧翻譯出來,再把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罷了,我就想為什麼不直接讓我們直接學習他們的智慧呢。

  我覺得就我們這個年紀而言,對於為人處世方面真的是差極了。懂得太多,就是懂了不該懂的。對於這方面的書,暫且不說古文學方面的書,就連現當代的書或者散文都難得看,對這些書而言一點都不感冒,可以說完全沒有興趣而言。

  我想如果我們從小就多多學習老子等等古代的文學的話,吸取前人的智慧的話,那麼我們現在還會這樣嗎?中國的教育還會這麼失敗嗎?還至於為要背誦文言文而死記硬背,對它產生厭惡感,到了大學之後恨不得把以前的文言文書給燒掉,對於古人的智慧我們現在的人只是為了讀大學而學習,等到讀了大學之後摸都不會摸一下下這類的書。搞不懂。

  所以讀《老子的智慧》這類的書,從林語堂先生眼中來了解老子的智慧。不經會感嘆我們為什麼這麼晚才接觸到的。為什麼把這麼好的東西丟棄掉呢,應該說懂得人接觸的人太少太少了,真的.。好的東西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讀這本書,我不能說我懂了許多許多,但是對我個人而言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7

  也許現在讀這些書的人很少是自願的,包括我剛開始也是這樣,我之所以會選擇《智慧的老子》這本書,一個原因是我這個學期選修了《讀老子》這門課,清風老師講得非常好,所以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再之,《讀老子》這門課只能選修半個學期,所以老師也沒辦法把所以的內容傳授給我們,由於讀了一部分,我深知老子思想的重要性,所以我毅然而然的去圖書館找了這本書,迫切地想要把老子的思想了解。

  先讓我介紹一下本書的作者。《智慧的老子》一書的作者是湖北枝江張起鈞,他1916年生於北平,畢業於北京大學政治系。曾前往美國華盛頓、夏威夷、南伊利諾各大學講學,是國際馳名之老子哲學專家。

  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陽,河南周口鹿邑人,是我國古代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道教的道祖,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來自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的思想從古自今都一直存在,一直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們後代的影響實在深遠,這是不可否認的。

  老子《道德經》一書不過五千字,卻涵蓋了宇宙人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在作者的眼中,老子是智慧的,其用智慧二字足以彰顯老子《道德經》之精妙絕倫。

  我記憶最深的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無中生有,老子說的非常的巧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還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和“天下萬物生育有,有生於無”老子認為,天下的萬事萬物原來都是沒有名字的,正因為沒有名字,所以才出現了名字,還有,一個房子正是因為是空的,才發揮了它是一個房子的作用,才可以住人,才可以存放東西,如果它是實心的,是結實的,那根本發揮不了它的用處……這一字一句都是那麼的生動,一句一解都是那麼的精闢!

  第二個就是老子的以柔克剛,老子說在我們的身體上,牙齒最硬,可謂“剛”而舌頭則是“柔”者。但是,等人的年紀大了,牙齒都脫落了,而舌頭完好,這是為什麼呢?大樹比小草堅強得多,但是,但颱風來時,大樹經常被連根拔起,而小草全然無恙;風無形無體,卻能拔屋倒樹;水可方可圓,可謂至“柔”卻能懷山襄陵。這不是說明了剛強的未必是強,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強嗎?

  最後一個就是心中無岸,所到皆岸。這裡的岸,本人理解為目的地。心中沒有目的地,但所到的每一處地方都是目的地。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提倡要有目標。包括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有目標就會有慾望。人在滿足不了自己慾望的時候,就難免會失望,失落,給自己帶來煩惱。而當人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的時候,他的慾望就會得到滿足嗎?也許這會暫時地滿足他目前的慾望。但在這之後,他會有更大的目標,更大的慾望。人的慾望是滿足不了的。而《智慧的老子》所說的心中無岸,所到皆岸。在我看來,為人的目的性不要那麼強,只要你帶著平常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那樣你獲得的每一個成就,無論大小,都會給你帶來快樂。這樣的你在工作中也是在享受,你不必時時被目標壓著。但是,生活總有那麼多的無奈,以至於我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也就迫使我們走向了極端。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運用作者在《智慧的老子》中的精闢見解來理解,都是值得我們靜下心來思考的。

  《道德經》一書帶給我們的哲理和啟發實在是太多太多,這不是我們一朝一夕就能領悟和接受的,這需要我們慢慢去品味,慢慢去體會,等我們真正領悟到了其中的奧妙,那麼我覺得我們的人生也就不會有雨天了!面對錯綜複雜、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讀讀《老子》能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握機會,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8

  今天讀了一本書《老子的智慧》。這本書主要向大家介紹了一些老子的哲學思想,並且透過分析這些哲學思想,給大家分享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讀完這本書以後,我感觸很大,也有所體會:

  一,無為而無不為。無論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學習當中,因為大家有共同的工作、學習目標,所以平時跟身邊人往往是處於相互競爭的關係。有競爭常常就會產生矛盾,有了矛盾就會傷到感情,傷到感情就讓人煩惱。這個時候,老子的智慧就有了作用。老子提倡”無為而無不為“,並不是就不學習不工作了,而是一種豁達的智慧,是透過避免與人衝突與爭競去為人處世,透過這種巧妙靈活的方式,不僅出色得完成了目標,而且還不產生煩惱。這樣的一個道理,對我啟發很大,也令我聯想到平時的學習生活。在學習當中,我常常會因為同學的成績比我好而感到煩惱,一心想著要趕超同學。可是我卻沒有想到提高成績並不是要把同學當作敵人,而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知識涵養,透過找到自身知識的薄弱點,彌補知識缺漏,最終成績必然提高,而且也不會讓我對同學產生仇視與敵意。相反的,當透過這樣的方式而取得學業進步以後,同學們會因為我表現出的豁達與善意而對我產生欽佩之情,同學友誼也滋養與發展了。

  二,審時度勢,進退得當,品味捨得。這本書當中向我們說明了這樣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人生常常會在福禍之間徘徊。福禍之所依,禍福之所藏。在福禍之間,常常是沒有定論的。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智慧的人就懂得在發生變化的時候審時度勢,越是發生變化,他們越懂得藉助變化來使得自身獲得有利的實惠。並且人生是沒有完全成功沒有失敗的,當遭遇失敗有所損失的實惠,也應該懂得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對於已經註定的功名得失,淡定從容。

  三,時常謙卑,虛心學習。這本書當中的一個重要講述,就是告訴我們”滿則遭損,虛則受益“,這也是切實的現象。人心也如一隻水桶,水桶的水滿了,必然是會溢位水來,也是容易被人拿勺子舀出水去的。倘若我們懂得虛心謙卑,那麼心裡這個水桶,就會在適當滿的時候突然一下子又變出了容量。就從原本的一隻小水杯變出了一隻大水桶,當大水桶也快滿了的時候又變出了一口大水井,當大水井也快滿了,又變出了一片大水湖,當大水湖也快滿了,又變出了汪洋大海,當汪洋大海也快滿了,又變出了浩瀚星河,當浩瀚星河也快滿了,咱也不知道了。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9

  中國哲學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我國思想史上影響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資源和思想傳統。那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國佛學和宋明理學。這四大思想傳統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的學問都是生命的哲學,他們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這就是說,中國哲學的智慧是從偉大精神人格中、從哲學家的實踐行為中流露或顯現出來的。中國哲學家是先知、詩人和聖賢的綜合人格。他們透視現在,玄想未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現實世界來實現。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老子》文約義豐,《莊子》詼詭譎奇。《老》《莊》不獨表達了特殊的生存體驗、宇宙觀念、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國藝術精神,是各類藝術的靈魂和源頭活水,堪稱世界文化的奇葩。讀《老》、《莊》既要用理智,又要用感情,要有自己對生活的體悟,甚至要投射全幅的生命。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寶。老子所著。其人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是軸心文明時代最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又被奉為道教的鼻祖。

  《莊子》一書(莊子著,其名周,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是道家與道教的經典,主要強調的是整體的和諧與物我的相通,是我國文學史上不朽的源泉。包含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語言風格接近,思想連貫,自成一體,乃莊子自著,是全書之核心。莊子的精神,也正是中國藝術精神和中國美學精神。

  “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恍恍惚惚的東西,無形無狀,混而有一。它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母”,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是一種不受侷限的、無終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與原始渾樸的總體。“道”不是一靜止不變的實體,而是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一個過程。道是整體與過程的統一。道具有否定性和潛在性,它創造和維持了每一肯定的和實在的事物。在這一歷程中,潛在變為現實,否定變為肯定,空無變為實有,一變為多。同時,又伴隨著相反的歷程。在這裡,相反相成的辯證公式決定了變遷的過程。“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動態統合。在人生論上,老子強調“無為而無不為”;主張“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認為,真正的智慧,必須從否定入手,一層層除去表面的偏見、執著、錯誤,穿透到玄奧的深層去。宇宙真相與奧秘,是在層層偏見剝落之後才能一步步見到的,最後豁然貫通在我們人內在的精神生命中。

  其實道家與儒家殊途同歸,最終都是強調個人與無限的宇宙契合無間──“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道家透過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識、名教,甚至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縛,包括儒家仁義的束縛,化解人生之憂;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脫解放,人與天地的合一。所以莊子要化解物形,才能作逍遙無待之遊,達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道家之“道”本體雖具有“自然而然”的特性,但在深層上仍具有價值、意義本體的含義。“道”成為最高準則和最後目的,“為道”即展開了道家人生價值的各種內容。莊子所主張的精神自由即以對最高本體“道”的冥悟契會為前提。

  道家認為,個人應當追求永恆的逍遙與解脫。莊學討論了人的生存處境。此身有限,吾生有涯。以有形有限之生投入天下,人要面對無限的時空、知識、意義、價值,這一“無限”令他不安。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各色人等的不同慾望之追逐競爭中,人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如何化解這些痛苦、困惑?莊子的人生哲學啟迪我們由現實到理想,由有限到無限,這一自由觀的背景是反對唯我獨尊,主張寬容。承認自己的生存、利益、價值、個性自由、人格尊嚴,必須以承認別人的生存、利益、價值、個性自由、人格尊嚴為先導。這種平等的價值觀肯定、容忍各種相對的價值系統的意義,決不抹殺其他人的利益、追求,或其它的學派、思潮的存在空間。這樣,每一個生命就可以從緊張、偏執中超脫出來,去尋求自我超拔的途徑。人們從超時空的境界中還要再回到現實中來。到最高境界時,道家又以道為出發點地向下流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道家理想也要貫注到現實人生之中。

  “大道廢,有仁義。”仁義禮法正是在大道荒廢、國家混亂、家庭不和的時代,才成為社會的急需。老子在這裡主要不是批評儒家,而是講述道德仁義出現的背景。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老子採取了追問的方式解釋了從“公天下”到“私天下”的蛻變過程中,由於人們普遍信仰和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道”的旁落,而後才需要強調人之內在的“德”;內在德性的削弱,才勉力保留起碼的憐憫心、同情心與推己及人之“仁”;總體的道德原則──“仁”的淪喪,才需要強調部分的道德原則和合宜、適宜的行為──“義”;義行的喪失,則只有靠外在的秩序、規範之禮樂制度來約束人的行為,並維繫社會,包括使財產與權力的分配秩序化。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10

  這本《老子的智慧》一書,用睿智的筆觸闡述了老子的哲學思想及對道的獨特體悟,借莊子之口解釋了《道德經》八十一章的要義精髓。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在未有天地以前,就已存在;它生出了天地和萬物。道,是清靜而無為的,它可以體會,卻不能看見;它可以傳授,卻不一定被領受。林語堂說,“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自閃光耀。然而,人們心靈渴求的卻是更深一層的理解,於是,老子這謎般的智慧寶石,便傳到變化繁雜的註釋者手中”。本書生動的語言和通透的思想值得一讀再讀。誰的一生不是“一團矛盾”?而你要做的只是把幸福看成一場生命的尋常,活出你想要的樣子。20xx努力踐行:

  1.過簡樸的生活,保持精神的自由;

  2.閱讀和寫字的習慣,讓思想更充實;

  3.跟隨內心,尋找真正喜歡的事情;

  4.放慢腳步,享受閒適的時光,欣賞身邊的風景;

  5.不取悅任何人,愛應該珍惜的人。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11

  千古絕唱,萬世觀止。老子的道學,華夏哲學之始祖。所以道德經當是一生必讀之書,一生反覆閱讀之書。林不愧是國學大師,其解讀勝人無數。以此書為引,再去研讀老子和莊子的主張,收穫定將繁盛。要有多苦的經歷,要有多大的智慧才能留下如此大徹大悟之經典呢?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12

  自然之道,存於萬物之中,一切都為自然本色,人為的造作將會破壞道的特性,其中人性的變化,社會的變化就體現了這樣的規律,還指出無為的妙用,要堅持如此行動,那樣才是遵循事物的發展,現實生活總會被慾望充斥,受物慾影響,出現許多作為舉動,總想自己能超越自然,造成對社會產生危害,對自然進行破壞,也就會產生災難。

  人性變得躁動,有許多浮躁的舉動,社會也有一些不穩定的表現,而人們還樂此不疲,不知收斂,有人說這是智慧,有人則說是陰謀,心機盪漾,大家都去玩這樣的遊戲,滿足自己的需要,也許暫時還那樣的興奮,後面究竟會如何,依道之法則,凡事適度,遵循規律,清心寡慾,會是較好的選擇。

  老子的智慧讀後感 篇13

  光陰荏苒,年復一年。繁忙的工作,匆匆的心情難免使人疲憊和麻木。而讀書可以明志可以明理可以醫治慵懶的思想。今得《老子的智慧》一書,每每讀來總會感受到國學經典的魅力,而每有會意,便會欣然一爽。

  《道德經》比《易經》好讀,若沒有註解我根本讀不了《易經》,而老子的話則都是通俗又形象的表述。《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章,《易經》八八六十四卦,我認為,從總體上講,《易經》是一個大系統,嚴謹周密,無所不容,充滿相生相剋和辯證,探討天地人的客觀規律,不絕對什麼,在無形中提高了我們的認識及預測未來的能力。《道德經》也構建了一個大系統,那就是關於道和德,即天之道、聖人之道、上德、玄德,老子透過大量的辯證、對比、反覆、比喻,提出利而不害的天之道、為而不爭的聖人之道,提出負陰抱陽、以柔勝剛、清靜無為的處事之德,老子是在為世人解答社會生活中諸多的疑惑,進而快樂又自信地為道為德、為聖為人。至於《論語》,從小到大讀過的片段也不少,給人的感覺都是些仁義禮的論述,像某某人說的,都是些吃人帶血的文字,於我的吸引不大,不過我沒有系統地讀過《論語》,言多必失。

  老子教給我們充分認識客觀世界的辯證,包括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間的辯證,不僅如此,他還說得格外地形象。他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世界有很多美好,當然也有很多醜陋。真善美是我們都喜歡和追求的,那麼假醜惡呢?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知道這一點,一個人就會對凡事有包容。我們總想世上沒有壞人,這可能嗎?要知道壞人滅不了,也要相信好人會不斷湧現。我們總想消滅貧窮和兩極分化,可是沒有貧窮,哪來所謂的富足?你口袋也是十萬塊錢,我口袋也是十萬塊錢,穿一樣的衣服,這有意思嗎?世界之可愛,在於其多樣性,在於其差異性,在於其變化中。

  即是如此,老子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有點像愚民之冶,但說的句句是客觀事物的辯證。一個單位喜歡評先進,職工當然就要爭鬥了;我們在故宮或是博物館存放了奇世珍寶,當然就會有小偷瞄上了;我們的改革開放大潮,給大家創造了大量的賺錢的機會,慾望橫流,民心就亂了。老子從諸方面對此進行了反覆認證,既然凡事都有兩端,得此必失彼,過於追求則必有所失,他提出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的觀點,提出了聖人應該有的狀態,是“為腹不為目”,是要“去甚、去奢、去泰”,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道德經》。

  世界的辯證也不是靜止的,而是存在發展之中。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意思是說老天爺颳大風下大雨都不會長久,總會有雨後彩虹,何況人呢?你想“持而盈之”、“揣而銳多”、“金玉滿堂”,能夠守得住嗎?物壯則老,極強終衰,老子從來都是反對以一種剛強、圓滿的狀態,他認為這必定不是長久的狀態。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它還能裝多少水呢?你若想再攀高一層,那你必定不應該在最頂層,所以在很多時候“以退為進”是有其中的道理的,我們也可以此辯證地看待發展中的事物。美國很強大,他能一直強大嗎;一個人現在很得志洋洋,會不會有落魄的時候呢;表面上你與人無爭,但到頭來別人能爭得過你嗎?反之亦然。這就是老子的不爭哲學,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說不敢為天下先,而實際上呢,他開啟了人們的視野,開創了道家學說,是為一代先師。

  “上善若水”,《道德經》不少章節都是說水之善,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又該學習水的哪些品性呢?老子說“水善得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是說水滋養了萬物,如人體就有大半水,但水卻從不爭上,生而不有,它從來不說人是她的孩子,草木是她的孩子,她是萬物的主宰,相反,所有髒的它都清洗掉,包容掉,淨化了,就是符合“道”的。水至柔,但水滴能穿石;什麼都能改變水的形狀,但“抽刀斷水水更流”,一切改變都是徒勞的;積少能成多,水彙集江海成為百谷王,是其“善為下”的結果。這樣看來,柔弱是勝於剛強的,老子說剛強是死的特徵,柔弱則是生的特徵,“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生的時候人的肌肉是柔的有彈性的,草木也是柔的,風吹即動,但死了就硬了、枯了,這就是“柔以勝剛”的道理。

  老子闡述的觀點也有不少令很多人驚訝。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是呀,為什麼我們說要樹立榮辱觀,因為社會主義大道正在廢棄;為什麼出現五花八門的騙術,因為人類太聰明,有很多智慧和高科技;為什麼我們評選十大孝子,因為社會出現了不少六親不認的現象;為什麼抗日時期有所謂的忠與奸,因為國家昏亂,而國家一帆風順,一切遵循“道”在執行的時候,是用不著忠不忠的。關於民,老子說了兩句話也讓我記憶深刻,他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是呀,國家和政治雖為階級統治的工具,但統治者能不能少拿出這些來威脅人,動不動就關人抓人以死來嚇唬人,這點在如今的拆遷、計生、嚴打等問題上是要尤其注意的,所謂“國之利器不可示人”也。

  《老子》為世人倡導的清靜無為、為而不爭之道並不為眾人特別是主流社會認同,這或是老子本身負陰抱陽的定位,也正是它的生命所在。老子在七十章中更是指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說“知我者希,則我者貴”,聖人有時也是孤獨的。是呀!道理再明白不過了,但人們能抵制社會的紛繁誘惑嗎?還是葉落的時候才歸根,人老的時候才還鄉,年輕的時候總是要到外面闖一闖的,讀到最後終是可以在《易經》中尋得答案,萬物由弱而強再到弱,由柔而剛再至柔。上班的時候讀《論語》,閒暇的時候讀《老子》;得意的時候讀《論語》,失意的時候讀《老子》;年輕力壯的時候讀《論語》,年老力衰的時候讀《老子》;在城市讀《論語》,在鄉下讀《老子》;反之亦然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