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之“空城計”有感600字

讀《三國演義》之“空城計”有感600字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之“空城計”有感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三國演義的故事,我特別喜歡三國故事裡的各路英雄人物,比如諸葛亮、司馬懿、陸遜、曹操、呂布、張郃等等,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讀了他們的故事,就好像身臨其境,彷彿回到了三國的戰爭海洋裡。

  在三國故事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了,他是三國時代傑出的軍事家、謀略家,幫助蜀漢打了很多勝仗,立下了赫赫戰功,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事很鎮靜、臨危不亂,在危難來臨的時刻,他總能幫大家想出化險為夷的好辦法。

  比如在第一次攻打魏國時,諸葛亮就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空城計”。當時諸葛亮的手下只有三、四千兵馬,卻要面對司馬懿15萬大軍的攻擊,而司馬懿的大軍離當時諸葛亮駐守的西城非常近,在雙方兵力懸殊又來不及撤離的情況下,諸葛亮沒有退縮、也不硬拼,利用司馬懿的疑心,巧妙的策劃了一出“空城計”。諸葛亮大開西城城門,穩穩的坐在城頭悠閒的彈琴,又命令4千兵馬在路邊做好埋伏,當司馬懿帶著大軍來到城門口,見城門竟然大開,一個守城士兵也沒有,司馬懿被諸葛亮這個百思不得其解的陣勢迷糊住了,不敢入城,怕空城內有伏兵,就這樣,15萬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又浩浩蕩蕩的撤走了,路上還遇到虛張聲勢的埋伏兵馬,諸葛亮不花一兵一卒,就趕跑了司馬懿的大軍,自己也立刻安全撤離到了漢中。當第二天,司馬懿再一次來到城池,才發現上當了,後悔不已,也禁不住連連感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啊。

  《三國演義》裡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會給我們留下很多啟發,“空城計”讓我想到在任何時候遇到困難,我們都應該善於觀察、沉著鎮定、臨危不懼,就一定能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