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讀後感(通用5篇)

《菊與刀》讀後感(通用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菊與刀》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菊與刀》讀後感1

  今天完整讀完了《菊與刀》。加入了讀書群以後的確對我讀書有督促作用。看到這個月沒有倡議每個人交書目和讀書筆記,不過我還是打算完成一下作業。

  書的附錄有關這本書的學界評論說到:“綜觀各種評論,大體可以說:從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角度評論者對此書評價很高,從哲學、歷史學角度評論者則有根本性的質疑和困惑。撇開具體問題不說,就根本性質疑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文化人類學這個新興學科的看法問題。實際情況表明:隨著全球化的進展,民族、文化問題日益突出,文化人類學日益發展。《菊與刀》這本書也一直暢銷。在日本,有統計說:這本書的日譯本自1948年出版後至1996年,48年間重印超過100次,印數超過230萬冊,如按日本人口平均,40多人就擁有一冊。在美國,《領袖週刊》有文章把這本書列為領袖必讀的100本名著中的第71本。”一個從未到過日本的美國女學者,為了當時二戰後美國社會研究日本的需要,根據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透過文獻資料和訪談戰俘以及在美國的日裔寫成了這樣一本影響深遠的著作,令人讚歎!

  日本和我們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一直想好好了解和學習日本,小時候最初有關日本比較深刻的印象大概來自《血疑》,後來還有一部當時電視上播的日劇我記不住名字了,好像是說一個女孩沒有聽力但是卻打乒乓球的,而記不清是不是同一部劇,有個女孩練習鋼琴,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經常練的一首曲子是肖邦的《革命》,那似乎是對我鋼琴曲的啟蒙,我第一個喜歡的音樂家也是肖邦。後來看了幾部日本的文學作品,村上春樹——抱歉對他的小說卻印象不深,我印象稍微更深一些的是渡邊淳一的幾本書。這些年工作的原因當然對日本的經濟、科技、社會管理,包括文化根基的興趣與日俱增,今年初終於第一次到了日本。說實話,非常喜歡日本,離得也近,準備以後多去。

  《菊與刀》以前在幾個書店翻看過幾次,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出差回來在深圳機場翻看了一些,1月從日本回來買了一本紙質書開始讀。認真讀來發現這是一本稍微有些枯燥的比較學術的著作,但是作者對日本社會從歷史和當代社會義理習俗的角度對日本社會的等級制、恩、義理、名譽、人情、道德、修養、兒童教育等等方面做了分析闡述,對於瞭解日本的歷史,社會文化基礎,更好的理解日本非常有啟發。當然日本學者的評論也說,作者提到的很多都是二戰前那個時代日本社會和家庭的一些習俗和事例,並且採訪的社會層面有限,從二戰到現在,尤其二戰後美國對日本有著深刻的影響,現代日本社會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是《菊與刀》仍然獲得本文開始引用到的那麼高的評價,可見讀來對了解和理解日本社會仍然很重要,我也受益匪淺。

  《菊與刀》讀後感2

  有幸讀了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與刀》,這是一部通覽日本文化,解讀其矛盾性格的驚世之作,也是文化人類學的經典之作。餘華曾說:日本不是喊幾聲"打倒"就可以打倒的,既然在未來的歲月裡我們還得與這個曖昧的鄰居一起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那麼"瞭解日本"確實是"關愛中國"的前提之一。透過這次略讀讓學識疏淺的我對日本——這個特殊的鄰居,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了解。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柔美的花與剛烈的刀可以同時被人遵為至美而剛柔相濟。作者用"菊"與"刀"來象徵日本的矛盾性格,著力闡述日本傳統之二元性,以一個西方人的冷靜視角,通覽日本獨特的文化傳統與民族性格,即抓住了日本文化細緻的地方,又將它置於東方文化與太平洋島嶼文化的人類文化學視野裡。

  戴季陶有言:他們以赤條條一無所有的民族,從中國、印度輸入各種物質的、精神的文明,且能夠通通消化起來,適應於自己的生活。更把這個力量來做基礎,迎著歐力東侵的時代趨向,接受由西方傳來的科學文明造成現代的趨勢。民族的數量,現在居然足以和德法相比。我們在客觀的地位,細細研究他,實在日本這一個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向上心,都算是十分敬。從客觀的角度來講,我覺得這也是大多數人共同的看法,他們的這種樂於學習,進取向上的民族精神實為可贊和學習。

  這本書共有十三個章節,分別從行為習慣、文化觀念、道德世界、人情態度、自我修養和兒童教育等等各個方面對日本人的民族性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從中可以解讀出日本民族歷久形成的種種文化模式,包括負恩與報恩的壓力、義理與自由的抉擇,享樂的人情觀與自虐的修養法。還有別樣的兒童教育傳統。這些充滿矛盾的外部行為模式及內在文化體系,使我們逐漸窺見了嚴格的家族制度和等級制度下日本"恥感文化"的源數。

  書的第一章節寫的是任務——研究日本。為讀者如何瞭解日本、研究日本的方式和角度做了很好的引導和介紹。觀察鑽研日本人的戰爭行為細節,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利用圖書館資料、圖片以及在日本拍攝的電影,來研究他們的社會習俗生活習慣,來走近這個矛盾體民族,瞭解它的文化模式。

  第二、三章是戰爭中的日本人和各得其所,他們是真正懂得"各得其所"的必要性,對等級的信仰和信賴也超乎世人,但也有靈活性來變通等級制。日本人認為精神是主要的、永恆的,物質是附屬的、瞬間的。戰爭中他們完全是‘憑主觀意識的’,信念建立在"諸事俱在意料之中"。對絕對忠誠、投降可恥和自我犧牲的思想深入人心。臣民、戰士的這種絕對等級信賴和靈活變通態度,是日本人在戰爭中各種劇烈變化的行為的直接原因。比如:有的日本士兵寧可刨腹自殺也不願投降做俘虜,以死謝罪,證明對的忠誠。甘願投降計程車兵一心一意的服從招降的隊伍,還是以一個軍人戰士該有的姿態來投入戰鬥,只不過把槍指向了自己的同胞。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行為讓世界很多民族為之不解,他們的這種"怪脾氣"是世界人類文化學研究或者心理學研究等等,想要弄明白、求突破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第四章是我感觸反思最多的一個篇章,講的是日本的明治維新。日本的座右銘是:萬物各歸其位,各得其所。明治維新政治家們謹慎劃分了國家在政府職能方面及國家神道在宗教方面各自的許可權範圍,他們把其他領域留給了人們,但確保了自己處於新的等級制最高層。如此一來,對於他們認為事關國家大事,他們足以直接插於控制。對於工業發展領域,日本選擇了與西方截然不同的道路,"閣下"們制訂發展方針和相關政策,他們不僅制訂計劃,而且也建立並動用政府資金扶持他們認為有需要的企業,當企業達到了預期中的"運營有度、生意興隆"政府就賣給私營公司。這是日本明治維新取得功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對比一下清末的洋務運動,不得不承認日本政權的英明、卓見。歷史不能假設,但如果洋務運動時期統治集團的當權者不那麼集權謀私,多以國家、民族的興旺著想,洋務運動的功效就不會如此這般弱小。

  此外令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是他們對於"報恩"的理解,對於的無限絕對忠誠,就是他們重視報恩的一種表現。他們絕不接受陌生人的好,也不會主動幫助陌生人,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他們有一種歷史負債感,把自己日常的決定和行為都作為報恩,比如努力工作、極端敬業,尊重服從領導上級,都是報答情義的表現。

  最後,透過對《菊與刀》這本書的閱讀,使我對日本的文化和日本民族二元性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與瞭解,同時激發了我對日本這個民族的濃厚興趣,從而去更深入的瞭解與探索。

  《菊與刀》讀後感3

  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以"菊"和"刀"來象徵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徵,這二者體現了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溫和又好鬥,愛美又黷武,尚禮又倨傲,善變又頑固,馴服又專斷,忠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

  本是作為一個西方人沒有帶感情色彩和主觀意識,比較冷靜的旁觀者來寫這本書的,應該是比較客觀吧,這本書在日本也引起轟動。

  我的.爺爺是在抗日戰爭時加入共產黨打日本人的,他的兩個血氣方剛堂弟當時還在北京和天津的大學讀書,立即會到家鄉抗日。

  對於當初日本人的兇殘,爺爺奶奶一直記憶猶新,那麼多的中國人,那麼大的中國一下子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日本人整個村莊的屠殺。為什麼?爺爺最氣憤的日本人再兇殘也是明槍明刀的,最可惡就是那些助紂為虐的漢奸,沒有他們日本人只不過是沒有翅膀的老鷹。漢奸給日本人出謀劃策的殘害自己的同胞,而且是暗箭難防。

  經常聽到這種評價,中國人單打獨鬥是條龍,在一起就內鬥——不團結。我不知道這樣的評價是否正確,但起碼可以引以為戒。強大的堡壘,從內部更容易攻破。比如說,一些外貿出口的產品,同是中國的企業能不能有全居觀念,不要相互砍價格挖牆角,大家團結起來,有一個行業聯盟,大家都賺錢,不好嗎?其實從本的描述中並沒有表揚日本人聰明,聰明並不是日本人的強項,相反中國人反而被認為聰明,聰明的人為什麼沒有優勢呢?什麼時候才能像美國人那樣被日本人崇拜。是不是我們也有自己的缺點,因為每個人都太過聰明,太過聰明,就容易太過自我。

  西方國家老是說我們不民主,恐怕西方似的民主在中國會產生水土不服吧。也許我們自己的人類學專家可以像本一樣研究研究,探討探討了。

  《菊與刀》讀後感4

  其實,《菊與刀》中最經典的一些概括,在蔣百里的《日本和日本人》早有概括。蔣百里是個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人物,可惜其卓越才智不得施展,只能要我們在看了蔣那些未來中日戰爭的預見和判斷時嘆息幾聲。雖然,蔣的判斷和預見為後來的歷史所證明,但是《日本和日本人》一書比起《日本論》就未免失色太多,所以,戴季陶的《日本論》一書順帶在結尾把蔣百里的文字附上,也不算委屈了它。

  比起前面介紹的這些書,黃遵憲的《日本國誌》、周作人的《日本管窺》,今天看都沒什麼價值,尤其是《日本國誌》。

  我知道的最後一本企圖全面而籠統介紹日本的書,是臺灣人許介麟寫的《誰最瞭解日本》,許同志對他之前所有寫日本的書都很不屑,但似乎也沒看出格外有價值的觀點出來,也許是他的決心和掌握的史料與他所掌握的理論工具太不成比例的緣故,總之,我對此書沒什麼特別印象,如果不是透過GOOGLE,我甚至不記得這本書的名字和作者本人的準確名字。當然,他給了我一個按圖索驥的作用,要我知道原來還有許多好書。

  其實,賴肖爾(六十年代美駐日大使)的《日本人》也比《菊與刀》在全面瞭解日本近現代歷史更有價值,但為什麼上述書在中國統統不如《菊與刀》更著名,這真是件邪門的事情,也許,所謂民族性的判斷之類東西,比起單純的結合歷史分析的東西,更能滿足大眾獵奇的口味,也許,對大眾而言,一個人、一個國家全面而真實的面目並不值得特別關心,能提供多少新鮮奇特想象的東西才最能激發我們的好奇心。

  《菊與刀》讀後感5

  說到日本,恐怕很多中國人馬上會想到魯思·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它太有名了,太有影響力了,使得太多人張嘴就能重複其中的幾句經典論斷,雖然多數人並沒有真看過它。

  因為本尼迪克特本人畢竟是科班出身,體系嚴密,再加上《菊與刀》的名氣,任誰推薦,它都會是首選。不過,說實話,重複看這本薄薄的經典小冊子,給我的厭惡感比重讀《光榮與夢想》來得還要強烈。這本書絕不是寫給中國人看的,如果中國人藉助一個西方人的眼睛來了解同一文化圈中的日本,我相信對日本產生的誤讀和準確瞭解會一樣多。因為本尼迪克特對日本的許多論斷,是西方視野下東方人的共性,而非日本的獨特個性。最典型的是這一論斷:日本文化是沒有"罪"感只有"恥"感的,在"恥文化"下,善行是依靠外部的強制力來維繫的,而在"罪文化"中則依靠罪惡感在內心的反省。這一所謂的"知恥不知罪"理論,幾乎總是被今天的中國人拿來解釋日本為什麼缺乏真誠的懺悔。可是,很少有中國人認真想過,這一所謂的日本文化特徵,完全是東方文化的共性,所謂的"罪文化"源於基督教的原罪說。中國人的悔罪意識絲毫不比日本人多,如果論今天兩國對歷史的反省,日本的態度要比中國誠實不知多少倍,當然,那是因為日本有戰敗後被施加的外在強制力。

  不少吹噓《菊與刀》的文字稱,是透過這本書日本人才真正地認識了自己,這也太扯淡了,固然西方在現代各方面的成就都遠強於中國和日本,但把一個西方人的小冊子吹噓到這一程度,這也對西方崇拜得太過頭了。

  在《菊與刀》之前,風靡整個世界介紹日本的書,是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這本同樣很薄的書應該很對今天某些中國基督教學者的胃口,因為他們一直認為一個國家總得要與某種宗教全面掛上鉤才會有現代化,當然,他們早已認為"某種宗教"其實就是基督教。這種觀點,當年也困繞著新渡戶稻造在霍普金斯大學的導師——給日本一個突然現代化成功的宗教理由先?於是,就有了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如果有人認為得有學術味才是好書,那麼,《武士道》是本學術味道比《菊與刀》濃得多的書。《武士道》是剛剛"開化"的日本在"文明世界"最好的公關名片,新渡戶稻造因此被日本政府格外褒獎。

  《武士道》使武士在西方人眼中成了高尚的騎士、紳士、知識分子最完美結合的象徵,而不是今天中國人概念裡簡單的野蠻殘忍。《武士道》一書中對"武士道"的褒揚和作用的論述,恐怕中國人無法接受,但是,西方的騎士與武士相比是文盲,因為中世紀的歐洲貴族也大都不識字,中國的君子與武士相比,則迂腐而無武勇,在西方和中國,騎士和君子在社會變革的作用的確無法與日本的武士相比,甚至他們起的是相反作用。這些都是事實,但是《武士道》成書之時,日本正處於正在成型的上升期,新渡戶稻造完全預見不到"武士道"延伸出的另外一面會把這個國家逐漸變成一個國家附屬軍隊的畸形怪胎。

  在《菊與刀》之前,全面評價日本的書,最有名的是戴季陶的《日本論》,今天依然有不少日本人認為,戴紀陶的《日本論》對日本的認識深刻程度遠在《菊與刀》之上,可惜的是,今天已經很少有中國人知道《日本論》的。這本標價僅三元人民幣的書,在我看,是迄今為止介紹日本的書中寫的最好最深刻的。戴季陶和那個時代的多數中國青年精英一樣在日本留學然後幹革命,長期居留日本的經驗以及與日本各階層的廣泛深入關係,再加上中國與日本屬同一文化圈中的那種獨特敏銳,都是隻靠幾個月時間藉助二手資料瞭解本尼迪克特無法企及的。尤其對需要了解日本和近代中日關係的中國人來說,涉及了近現代中日關係中大量今天鮮為人知事實的《日本論》,其價值是《菊與刀》所遠無法比擬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