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阿基米德》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阿基米德》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阿基米德》讀後感1

  幾天前,我讀了《阿基米徳》,其中有個故事是這樣的,阿基米德在一次洗澡時發現了水的浮力原理。據此,他解開了金冠的秘密。原理是:拿兩隻大小都相等的罐子,把金冠和一個與它同樣重的金塊,分別放入裝滿水的罐子裡。水從罐子溢位時,用兩個盤子接著,再把兩盤水稱一下。若放金冠的罐子溢位的水多,說明金冠不是純金的。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處處留心皆科學。

  首先,我們積累科學知識要抱著多麼益善的態度。材料是十分細微的,每一個甚至幾個材料集中起來,才能反映一個問題的側面,因此,要徹底掌握一門科學,就要儘量拓展視野,網路大量資訊,否則,就回落得盲人默想的下場。每一個成功的學者都是滿腹經綸的。諸葛亮之所以屢謀屢勝,就是因為他上曉天文,下知地理,憑藉積累而得的豐富閱歷制定出一條條的錦囊妙計。所以,對於我們每一個初學者來說,積累材料首先要有一個量變的過程。

  學生們學習本領,總會遇到各種難題。假如如老師斥道:"學習乃人生大事,休要逞強!"學生也很"謙遜",不再進取,那科學技術怎麼能發展到今天這樣先進的水平?向老師學習,並非"班門弄斧"。即使弄幾下斧,求教於他人,有什麼不好?因此而多學一些本領,又有什麼不對?如果水遠不敢"班門弄斧",人類可能還在吃生肉,披樹皮。敢於"班門弄斧",正是求教的開始。

  再者,歷史上的唐朝之所以形成"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除了皇帝的開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各行各業科學技術得以充分發展。國內人才濟濟,國家力量強大、威震四海。

  難道不是嗎?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上中學時,他考試不及格,老師要讓他留級,同學們笑他,他不悲觀失望,從此發奮學習,最後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出國留學時又刻苦鑽研,為中國爭了氣,成了著名的生物學家。科學家居里夫人也是孜孜不倦、勤奮探索才發現了"鐳",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還有沒上過學的張海迪姐姐,身殘志堅,勤學苦練,克服了健康人也難以克服的困難,硬是攻克了幾門外語。還有我們周圍的同學,他們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績,無不是勤奮的結果。

  我們在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往往是表面的。一次次實驗也可能因缺乏科學根據而失敗。只有在大量、正確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積極開動腦筋,才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找出規律性,形成理性認識,進而來指導觀察與實踐。可見,思考便是取得成就的關鍵。

  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改進照明技術已成為當時的迫切要求,生產發展也提供了改進照明技術的必要條件。他就在這種形勢下開始發明電燈的試驗。他用硼、鉻等金屬作燈絲試驗後,又選擇了碳精絲作燈絲,雖然亮了,可隨著白亮之後,碳絲就被氧化而斷裂了。他經過多次實驗、思考、再實驗、再思考,使他總結出兩條經驗:

  一、避免燈絲很快地被氧化。

  二、選用合適的材料作燈絲。

  這給後人對於燈泡的再加工提供了必要條件。

  聯想到我們國家,我國許多企業,科研單位急需一大批既有高深的科學文化又有實幹能力的人。可惜,這樣的人才很少,往往只具有前者而缺乏後者。企業寧可招收中專生也不招收大學生,原因是大學生的實幹、勞動能力太差,不能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現在我們面臨的是缺乏實幹能力的危機,這就造成了我們競爭不過國際夥伴,競爭不過同行。因此,我們一定要既有科學知識又具有實幹能力。這是我們的命運所在。

  我讀了《阿基米德》,感受最深的是阿基米德運用自己的科學知識為國家抵禦外敵,他對科學無限熱愛,臨死前還在探尋科學的真諦。我們在攀登科學高峰的道路上,也正需要這樣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不屈不撓地前進,知識的寶庫大門定能被我們開啟,科學的高峰定能登上。

  《阿基米德》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阿基米德智破金冠案》的故事,感受很深。故事講了一個國王叫一個金匠做了一個金冠,但他懷疑金冠裡摻銀,可是,無論從重量和外形,都看不出來問題。於是,他把這個難題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日夜苦思,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阿基米德解決了難題!

  那天,阿基米德在洗澡時,水從澡盆邊溢了出來,望著溢位的水,突然,他大叫一聲“我知道了!”竟一絲不掛地跑回家去做實驗。原來他想出驗證方法了。最終,他不僅確定了金冠摻了假,而且知道了一個原理:即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重量,等於它所排出液體的重量。

  故事中,阿基米德光著身子跑在大街上,這雖然好笑,但能說明阿基米德思考問題專心到了忘我的程度,耐人尋味。以後,我無論作甚麼事,都要向阿基米德那樣專心致志,把事做好。從這個故事,我也知道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含義。

  《阿基米德》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小百科裡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巧辯王冠真假”。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義大利國王讓金匠做了一頂皇冠,國王為了辨別真假,把大科學家阿基米德叫了過去,讓他解決這個難題。阿基米德想了好久,也沒有想出辨別真假的辦法。他飯吃不下,覺睡不好,一連十幾天都沒有洗澡,身上都有餿味了。一天,當他跳入浴池中洗澡時,水從池中溢了出來。阿基米德聽到那嘩嘩嘩的流水聲,眼前一亮,高興得從池子裡跳出來,就向王宮跑去。阿基米德對國王說,我找到辨別王冠是否是純金的辦法了,接著,他找來了同等重量的金子、白銀等,將它們分別放入水中,然後,根據溢位水的多少來判別王冠是否是純金。

  阿基米德從洗澡溢水聯想到從溢位水的多少來判別沉入水中的'物質的體積和重量,這充分說明了阿基米德是一個善於觀察生活和愛動腦的人,這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啊!

  我要學習阿基米德這種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改掉在學習上囫圇吞棗,得過且過的壞毛病,使自己不斷進步。

  《阿基米德》讀後感4

  阿基米德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數學家,他為人類的進步做出過傑出的貢獻,就連愛因斯坦和牛頓也曾從他身上汲取過智慧和靈感。他是“理論天才與實驗天才合於一人的理想化身”,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和伽利略等人都將作為自己的楷模。

  阿基米德曾經有一次,家人給他抹上香油膏,讓他去洗澡,可等了半天,還不見人出來,以為出事了,忙跑過去看,原來阿基米德正在用手指在抹了香油膏的身上畫幾何圖形。甚至有時他為了研究一個問題常常忘記吃飯、洗澡、連穿衣服、脫衣服這類的事情都要別人來幫他。阿基米德曾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將敵人的船隻燒燬。由於他孜孜不倦、刻苦鑽研,終於成為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發明家。他曾說過:“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我的感受:不勤奮,無所得。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天才不是天生的能幹,而是靠勤奮。其實,所謂的天賦不過是就是努力工作而已。你再能幹,再有天賦,只要你不勤奮,不努力,你就會失敗。要想比別人聰明,比別人能幹,就要比別人付出的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阿基米德》讀後感5

  前幾天,我讀了一則故事。其內容是,古希臘的一位科學家叫阿基米徳,他在一次洗澡時發現了水的浮力原理。據此,他解開了金冠的秘密。原理是:拿兩隻大小都相等的罐子,把金冠和一個與它同樣重的金塊,分別放入裝滿水的罐子裡。水從罐子溢位時,用兩個盤子接著,再把兩盤水稱一下。若放金冠的罐子溢位的水多,說明金冠不是純金的。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處處留心皆學問。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它自身存在和執行的規律。這些規律有許多我們並不知道。要認識世界,掌握規律,學到知識,就要去留心觀察。如果不留心,知識永遠不會自動跑到我們的頭腦中來。有一次,我家的窗戶上結了冰。爸爸問我是怎麼回事。我隨口說道:“不就是熱脹冷縮嘛!”爸爸告訴我要注意觀察。經過一次次的觀察思考,我才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原來,曖空氣遇到冷玻璃形成了水珠,晚上氣溫下降就結了冰。

  我們許多人都洗過澡,為什麼阿基米德洗澡的時候,就知道怎麼解開金冠的迷呢?阿基米德並不比我們多長一個腦袋,也不多長一隻胳膊。他發現水的浮力,是因為他留心觀察,才得出結論。如果不留心,他洗一萬次澡也不會知道什麼是水的浮力。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我們沒有留心觀察,不也掌握了,你說的處處留心皆學問不全對。”其實,書本上的知識也是前人留心觀察的結果。就說我們學的地球引力吧,它就是牛頓留心觀察發現的。有一次,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書,一隻蘋果掉在了他的頭上,他想為什麼蘋果不往上掉呢?他留心了這個問題,才知道了地球的引力。

  沒有一項發明是睡覺睡出來的。我想:一個人只要勤於觀察、勤于思考、勤於試驗,不怕失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