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匯入

  諦聽魯迅

  大約是因為離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太近的緣故,每當深夜於檯燈下開啟那一篇篇悲涼苦難的文字時,我的耳邊就回響起一個聲音:

  “外面的進行著的夜,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我存在著,我在生活,我將生活下去,我開始覺得自己更切實了,我有動作的慾望--但不久我又墜入了睡眠。”

  先生故鄉的夜雖不似近處的杭州上海那麼喧囂,但也絕非孔乙己時代那樣的寂靜,然而這聲音卻突破世紀之交的洶洶嘈切和層層迷障,如黃鐘大百般從歷史隧道的另一端傳來。我不由得合上書,來到庭院裡。夜幕深沉,天空是那種淤血脹腫的青紫色,偶見幾顆晦黯而飄忽的星在閃耀。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咬起來了。獅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懦,狐狸的狡猾。”

  時間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一百年,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第一個現代“狂人”的這句夢囈驀然間在我的耳畔迴響起來。這是一種怎樣的聲音呢?低沉?喑啞?激憤?悲切?抑或是沉痛的嘆告蒼涼的吶喊?有一次我陪同北方來的一位女教授參觀先生紀念館、故居和三味書屋,結束後她忽然站在先生像前閉目凝神,一動不動,惹得旁邊的遊人都看她。我也請不透她在想什麼,直到數日後離開紹興時,她才對我說,那天她聽見了魯迅先生的聲音。

  我將她的話理解為一位熱愛先生作品崇敬先生人格的學者的心靈感應。

  孰料過了不久,我又陪同西北來的一位作家參觀先生紀念館,他第一個問題就是,先生生前說話的語調是怎樣的?有沒有他的錄音?

  先生生活的那個時代,照相技術已較普遍,所以我們今天能看到不少先生各個側面的容貌,而錄音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才剛剛出現。先生那些精彩的演講,深刻的議論,談諧的談笑,都只能永久留存於無法倒轉的時光的錄音帶中。但我相信,任何一個真正走近魯迅並真正用人類良心去體會他的人,都會從先生的文字中聽到他的聲音。“還記得三四年前,有一個學生來買我的書,從衣兜裡掏出錢來放在我手裡,那錢上還帶著體溫。這體溫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寫文字時,還常使我怕毒害了這類的青年,遲疑不敢下筆。”讀著這樣的文字,不僅耳邊會響起先生那語重心長的聲音,手指還會感覺到書頁如脈搏般在律動,如心窩般在發熱,這分明是先生在面對面地跟你交談啊。

  夜愈來愈靜,周圍樓房窗戶裡的燈光都漸次熄滅了,遠處,會稽山在深藍的天幕下蜿蜒著黛色的剪影,隱隱聽得見由鑑湖而來的環城河上夜航船的低鳴聲。我知道先生對夜是有一種特殊的感受的,在他的全部雜文、散文和小說中,寫到夜的有上百處之多。“夜是造化所織的幽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們溫暖,安心,不知不覺的自已漸漸脫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條條地裹在這無邊際的黑絮似的大塊裡。”我不知道那將先生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還為承襲了外國傳教士觀點的淺薄之輩,和認為先生沒有寫出一部大部頭小說因而就不夠偉大的無聊之徒這會兒在幹什麼,是不是正“脫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條條”地在打造新的貶損先生的冷箭,但在這先生故鄉的靜靜的夜晚,我感覺到的的確是一種可以使生命昇華的詩意的“溫暖,安心”,這是因為,在這裡能親耳諦聽到先生的聲音,觸控到先生脈搏的跳動。

  只要精神在,聲音就不會消失。

  當然,只要夜晚在。趙家的狗,或者還有什麼張家王家馮家李家的狗,也就還會咬起來。

  二.文體簡介

  燈下漫筆》的“漫”,既是內容的“漫”無邊際,又是“心事浩茫連廣宇”的“漫漫”心緒,還是一種“漫延開來”的思維方式。“漫筆”,也就是“散”漫無拘、筆隨心意、興之所至的筆墨趣味。魯迅先生具有一種特殊的敏感,能夠從所接觸到的紛繁的事物中,發現(區別出)具有廣闊思想內涵、可供開發的人與事,以此作為他的雜文的材料,然後將其置於時代、社會、歷史的更大時空下進行剖析與開掘。

  本文寫作於1925年。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社會,變亂紛呈,異常黑暗。對中國歷史有著深刻研究,對中國社會“吃人”本質看得十分清楚的魯迅先生,思考著中國的政治和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25年春末夏初的某一天,面對窗外沉沉黑夜,他就著昏暗的燈光寫了這篇文章。

  魯迅喜歡在“燈下”寫作。女作家蕭紅有過這樣的回憶:“全樓都寂靜下去,窗外也是一點聲音沒有了,魯迅先生站起來,坐在書桌邊,在那綠色的檯燈下開始寫文章了。”魯迅寫過《夜頌》,說自己是“愛夜的人”。據說愛夜的人“有聽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麼,那一時刻,1925年4月29日這一夜,燈下坐著的魯迅,又“看”到了“暗”中掩蓋著的什麼呢?

  三.學習目標

  1.理解本文在當時的現實意義,識記有關字詞,識記有關文學、文史知識。

  2.理清文章總體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魯迅先生關心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4.依據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和作用,品味作者以情人理、情理交融的表達藝術。

  四.初讀課文

  1.辨清字音:

  累墜l i嗜好sh兌現du鈔票ch o折價zh欽定q n編纂z Bn數shu見不鮮xi n

  2.弄清詞義:

  執迷:對某人或某事發生特殊愛好而沉醉。

  釐定:整理制定。

  發祥:最初產生、發生。

  先儒:先前的文人。

  降格以求:降低標準來尋求辦法。

  皇恩浩蕩:皇帝的恩德廣大無邊。

  一治一亂;一個時期太平,一個時期混亂。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

  心悅誠服:誠心誠意地服從或佩服。

  蒸蒸日上:蒸蒸,上升和興盛的樣子。比喻事情蓬勃發展,日日都有進步。

  朝三暮四:原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後來用以比喻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3.辨明近義

  ①執迷執著

  同:它們的都有堅持的意思,都既可以做不及物動詞,又可做形容詞。

  異:“執迷”指因對某人或某一事物發生特殊愛好而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例如:犯了錯誤如果還執迷不悟,那是很危險的。“執著”,原為佛教用語,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後來泛指固執或拘泥,屬褒義詞。例如:他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②嗜好愛好

  同:它們都有喜好之意。

  異;“嗜好”強調因特殊原因而喜歡的情緒,多用於指不良習慣。例如:他這人對抽菸有特別的嗜好。“愛護”強調對事物的愛意。例如:有人愛花,有人愛草,各自的愛好不同是允許的。

  ③羨慕豔慕

  同:它們都是動詞。都有見到別人的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自己也想具有的意思。

  異:“羨慕”強調看到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含有喜愛的意味。口語。書面語中都用。例如: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豔慕”強調羨慕並比之更甚,含有希望自己也有的東西很美好的意味。是文言詞語,書面語色彩比較濃厚。例如:她一向就想望著得人歡心,被人豔慕,具有誘惑力而被人追求。

  ④價格價錢

  同:它們都是名詞,指出售商品時,賣方向買方所索要的錢數。

  異:“價格”含有一定的高低水平或尺度的意味。適用於正式場合。是經濟學的術語而又另有專門的意義。例如:廠方有權決定產品的出廠價格。“價錢”強調某種數量的貨幣。多用於口語,可直接受形容詞“好”、“大”等修飾。例如:這批貨物可一定要賣個好價錢。

  五.整體把握

  1.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在主要內容(課文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內容結構)

  第一部分(1-5節)敘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從鈔票兌換現銀這件事發現我們民族“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高興”。

  第二部分(6-11節)回溯歷史,分析中國歷史只能概括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第三部分(12-14節)分析目前的社會狀況,對青年提出創造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時代的希望和要求。

  理由:由對現實的抨擊,轉到對封建社會歷史的批判,再回到現實,提出使命。(不拘於此,自圓其說即可。)

  2.概括作者的觀點(主題思想)

  中國歷史只能概括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青年人應該看透歷史和現實,不應再學什麼“固有文明”,而應改變民眾做奴隸的歷史和現狀,創造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時代。

  六.研討學習

  1.文章是由什麼日常小事引發出的重大問題?

  作者首先敘述了自己(以及普通老百性)所親歷的一件日常小事,如何相信國家銀行而將銀元換成鈔票(第一段),又如何因政局不穩要將鈔票轉換成銀元而不得(第二段),聽說暗中有了行情又如何趕去兌現,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第三段)。正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現象,成為魯迅思考的起點,成為他的思想探索的起點;最平凡的、最普通的,也是最深刻的。

  2.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心情起了哪些變化,由此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注意課文中的關鍵調,開始換鈔票時的“樂意”(第一段),停止兌現時的“不甘心”(第二段)與“恐慌”(第三段)。還有一個細節也頗發人深省:第一、三、四段都寫到“銀元裝在懷中”,感覺卻大不一樣,開始只覺得“沉重累墜”,幾乎失去,又終於得到(儘管打了折扣用就“沉墊墊地覺得安心,喜歡”。由此得出“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3.魯迅先生把中國歷史概括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是怎麼推匯出來的?

  第六段,指出中國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於使人們安於奴隸的地位,把“牛馬”的命運當作“太平盛世”未“恭頌”;而封建階級的史學家也粉飾太平,說什麼“咱們向來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嗎?在第七、八、九段裡,作者列舉大量事實,尖銳地指出:“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人格,至多不過是奴隸……”所謂“皇恩浩蕩”、“天下太平”的時候也是有的,那不過是來了一個“較強”或“聰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聽族的人物”,制定了“奴隸規則”,把百姓引上了“奴隸的軌道”罷了。第十、十一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德”所說的歷史上“一治一亂”的時代,實際上是“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封建社會的實質。

  4.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極容易“說明中國的亂”是長期的,“治”是短暫的,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隸而不得,他們把做奴隸當成一種奢望,甚至是一種享受,一旦有位統治者滿足了這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們自然就“萬分歡喜”了。

  5.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麼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後給與他略等於牛馬的價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為什麼呢?因為他雖不算人,究竟已等於牛馬了。

  註釋:關於元朝的打死別人奴隸賠一頭牛的定律,《蒙古史》二卷第二章中引元太宗窩闊臺的話說:“成吉思汗法令,殺一回教徒者罰黃金四十巴里失,而殺一漢人者其償價僅與一驢相等。”(據馮承鈞譯文)當時漢人的地位與奴隸相等。

  (l)這段話揭示了中國人當時怎樣的落後心態?——容易滿足的心態。

  (2)這段話中可透視到造成這種落後心態的社會原因是什麼?——專制暴力

  (3)從這段話的精神出發,可以把中國歷史概括為怎樣兩個時代?——一是人民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人民還不及牛馬的時代):二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人民略等於牛馬的時代)。

  總結概括:作者這段話是透過打比方,憤怒抨擊封建暴政,暴露國民的奴性人格,諷刺所謂的“太平盛世”,不過就是一個百姓“略等於牛馬”的時代,至多是一個“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關鍵詞語是“羨慕”、“嘆息”、“心悅誠服”和“恭頌”。

  (4)“這一個小玩藝”是指“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已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也指後文所說的強盜官兵反覆爭奪天下,歷史總陷入“一治一亂”的迴圈怪圈之中,老百姓總是在“奴隸”和“下於奴隸”兩種命運之間反覆掙扎。

  (5)“‘人’的價格”的內涵是指老西姓不受強盜官兵的愚弄,不再淪為牛馬,甚至不再是奴隸,而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充分享受做人的資格,獲得做人的尊嚴,實現當家作主的夢想。

  6.中國的百姓是中立的,戰時連自己也不知道屬於哪一面,但又屬於無論哪一面。強盜來了,就屬於官,當然該被殺掠;官兵既到,該是自家人了罷,但仍然要被殺掠,彷彿又屬於強盜似的。這時候,百姓就希望有一個一定的主幹,拿他們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們去做牛馬,情願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

  老百姓受官兵蹂躪的悲慘命運,諷刺國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國民缺少反抗精神。關鍵詞語是“中立”、“屬於”、“殺掠”、“希望”和“決定”。

  (1)有關黃巢的記載:

  879年5月,黃巢暴怒之下攻佔並洗劫了廣州,使這一大港口變成了廢墟。有的材料估計死者高達12萬人,其中大多數是來自東南亞、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地區的外國商人,而當時廣州全部人口才20萬。

  黃巢政權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節省大門上題了一首詩,嘲笑這個政權。尚讓(黃巢手下大臣——編者注)大發雷霆,殺死了該省任職的官員們,並挖出眼睛,倒掛屍體;他還將把守大門的衛兵處死,殺死京師每一個能做詩的人;將其他識字的人罰做僕役,這一事件的結果是三千餘人被殺。

  (摘自《劍橋中國隋唐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2)有關張獻忠的記載。

  壬子,獻忠復陷六安,將州民盡斷一臂,男左女右。

  十六年(癸未,1643年)正月辛酉,張獻忠以二百人夜襲,陷新州。明日,令薦紳、孝廉、文學各冠帶自東門入,西門出,盡斬之,遂屠薊州。留婦女毀城,稍不力,即被殺。

  (張獻忠攻武昌)……屠戮士民數萬,投屍於江。尚餘數萬人,縱之出城,以鐵騎圍而蹙之江中。浮屍蔽江而下,武昌魚兒不可食。其遺民數萬,多刖斷手足,鑿毀目鼻,無一全形者。

  (張獻忠攻陷嶽州後)盡殺所掠婦女,投屍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晝。

  八月,張獻忠盡陷成都,蜀王闔官被難,巡撫龍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獻忠大索全蜀紳士至成都,皆殺之。既面懸榜試士,諸生遠近爭赴。獻忠以兵圍之,擊殺數千人,鹹挾筆握策以死,蜀中士類俱盡。復大殺蜀民,全蜀數千裡蕭條無人跡。

  (3)奴隸規則

  “奴隸規則”是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總之,是“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去做百姓,——一不敢,是拿他們去做牛馬,情願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並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納糧以外”,不受“意外的災殃”。

  7.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戰爭,稍富的遷進租界,婦孺則進入教堂裡去了,因為那些地方都比較的“穩”,暫不至於想做奴隸而不得。

  揭露當時的現實,仍是強盜官兵互動為禍的時代,老百姓仍處於“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悲慘境地。關鍵詞語是“莫名其妙”、“遷”、“避”和比較的“‘穩”’。

  8.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設些什麼“漢族發祥時代”、“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灣子了。有更直截了當的說法在這裡——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這一種迴圈,也就是“先德”之所謂“一治一亂”;那些做亂人物,從後日的“臣民”來看,是給“主子”清道闢路的,所以說:“為聖天子驅除云爾。”

  (1)學者們所說的“發祥”“發達”“中興”時代,在魯迅看來,實質是什麼時代?——是人民“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2)“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在魯迅看來不過是怎樣兩個時代?——所謂“治”世,實質上就是人民“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所謂“治”世實質上就是人民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3)從這裡可以看出魯迅希望中國出現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即不是人民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也不是人民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他希望創造一箇中國曆史上未曾有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第三樣時代”。

  (4)這裡所說的“主子”清道闢路的“做亂人物”指的是哪類人物?——指造反、起義的農民。

  9.魯迅先生為什麼又提出“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第三樣時代”是指一個走出了“一治一亂”的歷史迴圈怪圈,從而邁向民主與自由的時代;是一個老百姓告別“想做奴隸而不得”和“暫時做穩了奴隸”而成為社會主人的時代。總之,“第三樣時代”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魯迅先生認為當時的社會現實,正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而巨人們絲毫沒有徹底“走出奴隸時代”的要求與願望。現實生活中儘管人們都“不滿”於現狀,但無論是知識分子(國學家、文學家、道學家),還是普通百姓,所走的路卻或是“復古”,或是“避難”,其實質都是在“神往”於“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面對這樣的現實,面對這樣的國民,魯迅先生無法掩飾內心的絕望與悲涼。最後終於發出震天一吼——“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10.文中的談論物件主要涉及哪幾個方面?滲透著哪幾種情感?

  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即中國人(百姓),統治者(一種暴力),中國社會(時代)。文中至少滲透四種情感:①對封建專制和封建暴君的憤想抨擊之情;②對中國苦難百姓的深切同情;③對“神往於三百年太平盛世”思想的諷刺批評之情;④對“創造謀三樣時代’”鼓舞、希望之情。

  11.作者把中國百姓在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中的處境概括為哪兩個時代?作出這種論斷的依據是什麼?

  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一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論斷依據:①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在“亂”世,連奴隸(牛馬)也做不成,所以情願做“治世”的奴隸(牛馬)。②百姓渴望有人定出奴隸的規則,過“治世”正常的奴隸生活,一旦有人出來定規則,便“萬姓臚歡”了。③中國歷史總陷入“一治”(暫時做穩了奴隸)“一亂”(想做奴隸而不可得)的迴圈怪圈之中。

  本文由日常生活小事引出談論的話題——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然後由己推入(“中國人”),由個人經歷推及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深刻剖析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不過是廣大人民“想做奴隸而不得”和“暫時做穩了奴隸”兩種時代的迴圈更替,是人壓迫人,人剝削人,人吃人的歷史,從而給“中國固有的文明”論者以強烈的反擊,起到了及時擦亮人民眼睛的戰鬥作用。文章末尾,作者熱烈召喚“現在的青年”立即行動起來。

  總之,全文將憤怒、同情、批判、諷刺熔於一爐,使情感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巴爾扎克葬詞》課堂教學

  學習目標:

  1、把握關鍵語句,領會文章的深刻內含和熾熱情感。

  2、理解雨果的生死觀,培養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課堂實錄

  師:公元1850年8月18日,遙遠的巴黎,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四天之後,在巴黎拉雪茲公墓濛濛的細雨中,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面對成千上萬自發前來弔唁巴爾扎克的群眾,發表了著名的演說《巴爾扎克葬詞》。現在,讓我們藉助螢幕簡單地回顧一下一代文豪巴爾扎克光輝的一生。(出示投影:“我要用筆完成他用劍所未能完成的事業。”--這是巴爾扎克早年的抱負。出示巴爾扎克生平簡介--這是巴爾扎克一生的成就。)

  師:同學們,面對摯友的英年早逝,雨果在演講中用怎樣的稱呼,來盛讚巴爾扎克這位法蘭西民族優秀的兒子?

  生:“思想家”、“作家”、“天才”、“詩人”等稱呼。

  師:大家注意沒有:其中有一個詞,始終像主旋律一樣迴盪在課文的始終?

  生:(小聲)好像是“天才”。

  師:是“天才”。“天才”這詞和其他三個稱呼有什麼不同嗎?換言之,為什麼唯獨“天才”這個詞頭在雨果演講中連續出現了5次,並且分別出現在演講的開始、中間和結束?

  生1:“天才”這個詞在外延上包含了“思想家”、“作家”和“詩人”的意義。

  生2:“天才”一詞,更能表現雨果作為一個作家對巴爾扎克的推崇和景仰,個人的感情色彩鮮明。

  師:大家體會得真細膩!圍繞這個核心詞彙,雨果還透過哪些具體的評價,集中概括巴爾扎克一生天才的成就?

  生1:“從今以後,眾目仰望的將不是統治者,而是思想家。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國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生2:“巴爾扎克這個名字將長留於我們這一時代,也將流轉手後世的光輝業績之中。巴爾扎克先生屬於19世紀拿

  破侖之後的強有力的.作家之列。”

  師:噢,我們暫停一下。剛才第一個同學所讀的句子,如果結合它所處的語境,其實包含了哪幾層意思?

  生:(略作討論)這裡面有二層意思:1、巴爾扎克是個思想家,而不僅僅是個作家;2、作為一個思想家,巴爾扎克的出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標誌著從此以後思想家將超越政治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師:哦,難怪下文稱巴爾扎克為拿破崙之後的“精神統治者”。為了突出這一點,大家是否發現,這裡運用了一

  種語言技藝?

  生1:類比。強調巴爾扎克比黎塞留之後十七世紀的作家更偉大!

  生2:是類比,但這裡並沒有對比體現優劣的意思。

  師:作為一種語言技巧,那麼類比到底是否有比較高下的意思沒有呢?(學生小聲嘀咕)我記得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曾說“正像達爾文發現了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這裡恩格斯是否說馬克思比達爾文更偉大?

  生:(一起)他們一樣偉大。

  師:好!請同學們繼續在文中尋找概括評價巴爾扎克天才成就的句子。

  生3:“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華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說得盡的。

  生4:他的所有作品僅僅形成了一部書,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書,我們在這裡看見我們的整個現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書,他題作‘喜劇’,其實就是題作‘歷史’也沒什麼。”

  師:同學們在這裡是否有所發現?

  生1:課文這裡對巴爾扎克的評價和前面的內容,在角度上發生了變化。前者主要著力評價巴爾扎克的思想成就,這裡評價的主要是巴爾扎克的作品。

  生2:我認為,這裡說的還是巴爾扎克的思想成就。因為就巴爾扎克而言,思想和作品始終是一體的,思想不可能脫離作品而單獨存在。

  師:說得好:思想不可能脫離作品而單獨存在!但作品呢?是否所有的作品都包含著思想,或者說,作家就是思想家呢?

  生:不一定。正好乾隆皇帝一生寫了上萬首詩沒人叫人詩人一樣,不是所有的作家都可稱作思想家的。

  師:因此,我們說評價思想和評價作品在角度上還是有所區分的,大家沒有不同意見吧?

  生:我有。就巴爾扎克二言,讚揚其作品和思想就是一回事,二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人們說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是當時“社會的百科全書”,“就是題作‘歷史’也沒有什麼”,這種說法從深處理解,其實不僅僅是因為“《人間喜劇》寫出了貴族階級的沒落衰敗和資產階級的上升發展,提供了社會各個領域無比豐富的生動細節和形象化的歷史材料(恩格斯:《恩格斯致瑪·哈克奈斯》)”,而是說巴爾扎克以天才的思想敏銳地從紛繁複雜的社會表象中看到了當時社會的本質,發現和揭示了規律性的東西。課文第4自然段還有這樣的句子:“巴爾扎克筆直地奔向目標,抓住現代社會進行肉搏……他發掘內心,解剖激情,探索人、靈魂、心、腑臟、頭腦和各個人的深淵…… ”巴爾扎克為什麼敢於如此?是因為他憑藉著天才的思想和頑強的精神。所以,我認為課文這裡仍然是在高度評價巴爾扎克的思想。

  師:高,劉關關同學的分析有理有據,有觀點有展開!為我們的思維開啟新的視窗。這個問題,我們課後不妨查詢資料,進行更深入的討論。那麼,課文有沒有直接評說巴爾扎克作品的句子嗎?

  生5:“這就是他給我們留下來的作品,金剛岩層堆積起來的雄偉的紀念碑”、“偉人們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來負起安放雕像的責任”、“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飽滿的,作品比歲月還多。”

  師:這些句子很美,閃爍著哲理和詩意的光芒!大家發現沒有,“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飽滿的,作品比歲月還多”中“飽滿”這個詞用得很有特色。

  生1:是的。“飽滿”一般是形容一個有形的物體,如“顆粒飽滿”;有時也移用這個詞說“精神飽滿”,但一生是“飽滿”的,形象是形象,但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

  師:哪位同學回答這個問題?

  生2:一個人一生“不飽滿”,就是說一個人的一生是乾癟的、空虛的;那麼,一生“飽滿,應是指巴爾扎克的一生是充實的、富足的。

  師:據我所知,巴爾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實的,但好像不是富足的。這個偉大作家的一生不但生命短促,而且在他奮鬥的一生中,還充滿了貧窮和孤獨。與常人不同的是,巴爾扎克將這一切不利的因素都轉化為前進的動力,筆耕不輟,二十年時間不到,完成了90多部作品的創作。我們能不能仿照剛才那個句子的結構,以貧困和孤獨為主題,仿造兩個句子,以高度評價這位十九世紀的法蘭西文學巨匠?(學生使出紙筆書寫,教師巡視觀察)

  師:(實物投影學生當堂仿寫的句子)“他的一生是貧窮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財富比物質財富還多”;“他的一生是孤獨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師:從剛才仿寫的句子中,我發現大家已經與巴爾扎克這位19世紀的思想家建立起了感情的溝通。在這個世界上,最讓人仰慕和懷念的,是那些用一生的時間、熱情和生命來表達自己對人類關懷與愛的人們,巴爾扎克就站在這樣的人群之中,他從思想、作品和精神等多方面,為我們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為紀念這位偉大的作家,讓我們集體將課文的5-8節重溫一下。

  (學生齊讀課文)

  師:死亡,對於我們這個世界來說是一件不幸的事,天才的死亡尤其令人扼腕嘆息,但是,世界上從沒有什麼事比目睹死亡更能激發人們對“如何活著”這個問題進行。巴爾扎克的英年早逝,讓善感的浪漫主義大師雨果感慨萬千,對生和死的問題進行了嚴肅的思考。(投影出示思考題:“雨果對巴爾扎克的英年早逝作了哪些深刻的思考?”)

  生1:雨果認為,“不管我們怎樣悲痛”,也只能先“忍受一下”;“打擊再傷心,再嚴重”,也只好“先接受下來再說”。可見,這位浪漫主義文學大師能夠尊重規律,尊重客觀,勇敢地直面現實。“面對崇高的奧秘”,進一步“對死亡加以思考”,從而“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生2:“死亡是偉大的平等,也是偉大的自由。”不必把死亡看得太恐怖,也不要為偉人的離去而過分悲痛。

  生3: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後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

  師:“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後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這個句子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生:凡是天才,就會永垂不朽!

  師:請同學們注意,雨果這裡沒有用“永垂不朽”這個詞,但達到了同樣的效果,且給人以思考和聯想的餘地。

  《巴爾扎克葬詞》原文閱讀

  各位先生:

  現在被葬入墳墓的這個人,舉國哀悼他。對我們來說,一切虛構都消失了。從今以後,眾目仰望的將不是統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舉國為之震驚。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國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諸位先生,巴爾扎克這個名字將長留於我們這一時代,也將流轉於後世的光輝業績之中。巴爾扎克先生屬於19世紀拿破崙之後的、強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紀,一群顯赫的作家湧現在黎塞留之後一樣——就像文明發展中,出現了一種規律,促使武力統治者之後,出現精神統治者一樣。

  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華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說得盡的。他的所有作品僅僅形成了一部書,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書。我們在這裡看見,我們的整個現代文明的走向,帶著我們說不清楚的、同現實打成一片的驚惶與恐怖。一部了不起的書,他題作“喜劇”,其實就是題作“歷史”也沒有什麼,這裡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風格,超過塔西陀,上溯到蘇埃通,越過博馬舍,直達拉伯雷;一部既是觀察又是想象的書,這裡有大量的真實、親切、家常、瑣碎、粗鄙。但是,有時透過突然撕破錶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現實,讓人馬上看到最陰沉和最悲壯的理想。

  願意也罷,不願意也罷,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這部龐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覺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強大行列。巴爾扎克筆直地奔向目標,抓住了現代社會進行肉搏。他從各方面揪過來一些東西,有虛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發掘內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靈魂、心、臟腑、頭腦和各個人的深淵。巴爾扎克由於他自由的天賦和強壯的本性,由於他具有我們時代的聰明才智,身經革命,更看出了什麼是人類的末日,也更瞭解什麼是無意。於是面帶微笑,泰然自若,進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遊刃有餘。他的這種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樣陷入憂鬱,也不像盧梭那樣憤世嫉俗。

  這就是他在我們中間的工作。這就是他給我們留下來的作品,崇高而又紮實的作品,金剛岩層堆積起來的雄偉的紀念碑!從今以後,他的聲名在作品的頂尖熠熠發光。偉人們為自己建造了底座,為了負起安放雕像的責任。

  他的去世驚呆了巴黎。他回到法蘭西有幾個月了。他覺得自己不久於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國,就像一個人出門遠行之前,再來擁抱一下自己的母親一樣。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飽滿的,作品比歲月還多。

  唉!這位驚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這位哲學家,這位思想家,這位詩人,這位天才,在同我們一起旅居在這世上的期間,經歷了充滿風暴和鬥爭的生活,這是一切偉大人物的共同命運。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衝突與仇恨。在他進入墳墓的這一天,他同時也步入了榮譽的宮殿。從今以後,他將和祖國的星星一起,熠熠閃耀於我們上空的雲層之上。

  站在這裡的諸位先生,你們心裡不羨慕他嗎?

  各位先生,面對著這樣一種損失,不管我們怎樣悲痛,就忍受一下這樣的重大打擊吧。打擊再傷心,再嚴重,也先接受下來再說吧。在我們這樣一個時代裡,一個偉人的逝世,不時地使那些疑慮重重、受懷疑論折磨的人,對宗教產生動搖。這也許是一樁好事,這也許是必要的。上天在讓人民面對崇高的奧秘,並對死亡加以思考的時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死亡是偉大的平等,也是偉大的自由。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因為這是最高的教訓。當一個崇高的英靈,莊嚴地走進另一世界的時候;當一個人張開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飛翔在群眾的上空,忽而展開另外的、看不見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鄉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只能充滿嚴肅和誠摯。

  不,那不是未知之鄉!我在另一個沉痛的場合已經說過,現在我也永不厭煩地還要再說——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這不是虛無,而是永恆!我說的難道不是真話嗎,聽我說話的諸位先生?這樣的墳墓,就是不朽的明證!面對某些鼎鼎大名的、與世長辭的人物,人們更清晰地感到這個睿智的人的神聖使命,他經歷人世是為了受苦和淨化,大家稱他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後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