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農場讀後感(通用7篇)

動物農場讀後感(通用7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動物農場讀後感(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動物農場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動物農場》這本書,裡面的的權力鬥爭讓我感受十分深刻。

  《動物農場》這本書相信許多中小學生都閱讀過,書中的“主豬公”——雪球和拿破崙,因為同情動物們食不果腹的生活,帶領自己的子民們奮起反抗,將農場的主人瓊斯趕出了農場。後來,,人們為了奪回農場,與動物們展開了一場場激烈的鬥爭。動物——慘勝。可不久後,權力熏天的拿破崙為了自己的權力,將雪球趕出了農場。在農場中,他不斷加固自己和豬的地位,將別的動物都當作自己的奴隸,不斷修改約束自我的動物法則。最後拿破崙竟然與人類通商,學會了用兩條腿走路。但是,別的動物的生活,和以前有改變嗎?

  權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魔,它把良心吞噬,只留下貪婪。拿破崙也因為權力,從為動物著想,變成了欺壓動物,剝奪動物的糧食。其實動物農場正是二戰時的蘇聯,拿破崙正是當時的斯大林。斯大林用百萬士兵的鮮血和生命擊退了敵軍,但自己卻因為權力,把所有的功勞都歸到自己的名下。他在人們眼中既是英雄也是惡魔!

  在我們的歷史中,也有許多被權力燻瞎眼的人。例如劉邦,他將項羽打敗後,封了許多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但是他為不讓人瓜分自己的權力,接連殺了許多功臣,完全沒了當年的寬容和大度。

  喬治。奧威爾寫出了《動物農場》這本書,不就是在警告我們不要被權力所迷惑嗎?

  動物農場讀後感2

  一部很精彩的書,但是評論人數卻遠遠比不上各大圖書榜單的熱門暢銷小說。一定程度上反應的當下讀者們的閱讀傾向。一直覺得這本書能在中國出版,不能不說是罕見。其中充滿了種種政治隱喻,一樣的社會制度,從中總能讀到一些現象,然後對號入座。作家的書寫相當有趣,也許一開始吸引我的也是他的有趣,但是讀到最後只有悲涼,一本看得我很像哭的小說。或許是因為相似,所以才覺得壓抑哀傷。懂書之人自會明白其中緣由,偏激牢騷也是無濟於事。最恐怖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至少現在我們還保留著一部分自由,自由到可以看到這本書。

  其實看完小說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為什麼當初說好的宏偉藍圖最後無法實現,是什麼導致了它成為了一紙空文,進而又開始了殘酷迫害?恕我不才,思緒萬千,卻終究無法理清頭緒。無心情在這裡拍案而起諷刺人性,人生不過數載,誰又能看透人性,沒看透就沒有多少發言權。只是小說太真實的把畫面攤開到你眼前,讓你連一個夢都無法做完整,最後卻不給你一個解決的良方。沒有希望才更顯絕望。

  推薦過這本書給很多人,不過真正看過的沒幾個。這世界本就殘酷,留一些希望或許還可以做夢。這也許是為什麼各大言情穿越,心靈雞湯的評點過萬的原因之一吧。

  動物農場讀後感3

  每個農莊都有一個管理農莊的人,但是你相信動物可以管理農莊嗎?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也是一本讀後值得大家深思的`作品。

  有一個農莊,叫做曼諾農莊,那裡面住著許多動物,等到夜晚時,動物們便開始騷動,準備聽老少校演說。老少校是個很有智慧的豬,它想把它的智慧傳給動物們,便問它們:有誰是悠閒的?有誰是快樂的?”又說:大家努力工作的成果,全都被人類給搶走了!”於是動物們就開始計劃要把人類趕走,享受自己工作的成果,讓自己做農莊的主人。

  讀後心得:

  我覺得動物們趕走奴役它們的人類,動物們對未來充滿美麗的遠景,大家為共同的目標努力,但是當領導者染上了與人類相同的惡習,甚至變的和人類一樣自私、貪婪時,動物農莊就即將要面臨拆除的危機。

  雖然書中的動物都加以擬人化了,但是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體會到,動物其實和我們是一樣的,它們也和我們一樣有“喜”、“怒”、“哀”、“樂”,餓了要吃飯,累了也要休息。

  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些動物,不要像書裡面的人一樣,奴役那些動物,我們應該讓它們有快樂的生活。

  動物農場讀後感4

  原本我以為動物的世界裡只有單純的需求,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但凡是這大千世界中的一員都會在進化的過程中有各種的糾葛,無論是感情的,地位的甚至利益的。這本書中便闡明瞭利益、地位糾葛的不斷產生以及對最終善良本性的拋棄。

  故事的開始,是人類在管理著農場,而後是動物的“自治”。人類無疑是被利益糾纏甚至掌控的,但動物本性是善良的,及至最後,都有動物在努力工作,但他們卻相信了豬的謊言,相信著與人類同是利益追求者的豬帶來的不切實際的希望,才會導致最後農場又一次被人類利益侵蝕。

  農場中的動物們經歷的統治從不平等到不平等,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物種因慾望而不斷聚攏地位,食物,金錢從而形成一個獨裁局面打壓敵對勢力的相同結局。若不是受到了豬的迷惑,善良的動物們早就會揭竿而起了。不過我覺得在未來一定有一天會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並告知大家,奪回本來應當屬於大家的生活。

  順應民心,本就是一個領導者的責任,而他統領的一切是由無數的人民構成的。任何的國家只要有一個明智的領導者,便會水漲船高,越發繁榮。作者:朱鏡丞

  動物農場讀後感5

  寒假裡,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叫《動物農場》。

  本書寫了一個農場的動物在一頭豬——老少校的指引下,將這裡變成了動物的地盤,每隻動物都是平等的,沒有殺害,在兩頭豬的`領導下,幹著自己的工作,糧食更多了,動物們也更快樂。可沒過多久,一頭豬就用自己培養的狗驅逐了另一頭豬,從此,他就當上了“偉大的領袖”,他開始背叛老少校立下的規矩:老少校,不許動物殺害動物,而他殺害了做壞事和有不同意見的動物;老少校不許動物住進人類的房間,而他帶領豬和狗住了進去;老少校不許動物學習人類喝酒,而他卻經常喝酒;老少校不許動物與人類做交易,而他將木材和母雞下的蛋賣給人類;老少校說每一隻動物都是平等的,而他卻給狗和豬不同的優厚待遇;老少校不許動物模仿人類的習慣,而他讓狗和豬穿上了人類的衣服,在飯桌上與人類開懷暢飲,跟人一樣走路……

  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幹任何事都要有原則,不能超過底線,否則絕不會成功。

  動物農場讀後感6

  這一週,我又看了一遍一部意味深長的小說——《動物農場》。它的作者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一個偉大的人文主義作者和社會評論家,這部小說應該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農場裡的一群動物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趕出了農場。起初,他們過上了自由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長。一頭名叫“拿破崙”為首的公豬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了一個更加獨裁的統治者。

  看了這篇小說,我有點沮喪,卻感受深刻:喬治·奧威爾這篇小說不就代表這對自由的嚮往嗎?動物們的領袖“拿破崙”引用了十九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的風格,似乎描繪出了一幅貫穿歷史的藍圖,激發我們對自由的嚮往。這本書,有著童話的外表:動物們識字、造風車,甚至敢於人類鬥爭!卻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並且,在本書的結尾,作者並沒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明,給了我們一個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我在書上看到有評論家這樣說:“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動物農場讀後感7

  昨晚看完了借來已久的動物農場,與其說是對映蘇聯,不如說是映射了現在。

  剛開始動物們爭取自由的決心來自於老將軍給與他們的信念,對未來的憧憬,確實,在最初的一段日子,他們確實獲得了想要的自由,糧食豐收,個個動物之間平等。但是隨著事態的變化和分工的不太合理性,使得豬越來越成為了極權主義者,本來他們應該和所有動物一樣,為了整個農場而努力奮鬥的,但隨後由於權力越來越集中,動物們也沒有對他提出異議(這讓我想到單項度的人)結果最後可想而知。這個由豬統治的動物農場並沒有比瓊斯先生統治的好到哪裡去。

  在這裡面,我比較欣賞的一個角色是驢,應該說他是經歷得最多的,而且很有先知,他總是知道不論怎麼變化也不會好到哪兒去,也不會壞到哪兒去,但他仍然缺少一種樂觀主義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勇氣。我們不要做那些動物,所以我們必須讀書,實踐,再讀書,再實踐,權利應該是一種契約,而不應該集中於某些特定人物的身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