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通用7篇)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通用7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1

  最近一直在讀《于丹論語心得》,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其實從小我們就開始學《論語》,雖然在填鴨式的教育中我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甚至於覺得《論語》是很深奧的東西。但是看完于丹的這本《論語》心得,我才理解先人聖賢為什麼會說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說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溫暖備至。于丹說:“《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裡很為于丹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透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對於丹的《論語》心得,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裡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深刻。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曾經問老師,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孔子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這個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或許很多人會說,這不過是說說,讓誰做到這樣,誰也不行!也許,這樣的境界我們凡夫俗子確實很難做到,然而,這種自然、平和、積極的心態卻絕對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納肯效仿聖人這種心態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超凡脫俗而又可以獲得成功的人。我們的思想永遠決定著我們的行動,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在社會風氣略顯浮躁的今天,作為一名年輕人,必須懂得去學習這種平和的心態,以造就一個更為善美更為清亮的明天!

  于丹說,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整與他人的關係。好在,有這樣一本書,一盞燈指引著我,警醒著我。讓我在急躁的趕路之時保持著一份清醒,我相信,內心的成長才是人性的成長,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長才會使自己成為一個卓爾不凡的人。我會用聖人的智慧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會用聖人內心的溫暖照亮整個人生!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2

  忽然發現最近讀的書都是衝著作者而去的。看這本書,是因為于丹。

  于丹,北京 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作為古代文化研究者和傳播者,試圖用一種“下里巴人”的表達方式,讓觀眾走進“陽春白雪”的世界。

  這本書很薄,讀完它只花了2個多小時。但給予人的啟發與感觸卻猶如海寧潮,恢宏而洶湧。光是于丹在飛機上寫下的自序,就讓我感嘆許久。

  好久沒有看到這麼精緻的序了。說是精緻,並不是因為它短,而是因為這裡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似乎都經過精雕玉鐲。于丹的文學修養和思想境界在這些字裡行間不經意流露。大三獨攬泰山,她想到的是“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頓悟的是儒家的踐行之道,千里之行,積於跬步,直至天下擔當。想到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開悟的是鮮有碑銘的後山用自然造化完成了對生命的另一種成全,陽光中折射出莊子的微笑。

  接受《百家講壇》的邀請,于丹說是願意把心中那雙翅膀放飛到所有人心的晴空之上。講將她所謂的一己之得,以莊子之名給她自己一些華麗豪邁的夢想,暢意一回天地遨遊。

  對於莊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祿,淡對死亡,是了的。但是,如何將這些哲理與生活之道融為一體,確實悟性不夠。于丹,為我們大眾點亮了一盞燈。

  “認識你自己”。這是千古以來一個最難解決的命題。據說,在西方的神話寓言體系裡,這被表述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謎。于丹說:我們每一個人的眼睛都有向外發現和向內觀看的兩種能力。向外可以發現一個無比遼闊的世界,向內可以發展一個無比深邃的內心。而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地審視自己,有自知之明。

  于丹在談到莊子關於“心態和狀態”的觀點時,有一個例子令我印象深刻。說的`是一個科學家帶著10個實驗者在不同的環境下過橋。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他的生活的狀態。而就自己而言,我總無法抵消外界的各種恐懼。這兩天看斯諾克世錦賽,最愛的奧沙利文就是憑藉純熟的技術和良好的心態第三次問鼎冠軍。我想,如果是我在打147最後一杆的時候,一定會全身發抖。但他每次都那麼坦然,所以在這次世錦賽他迎來了第8個147。自省一下,高考理綜的時候緊張地腦子一片空白,那真是慘不忍睹。可是到底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榮辱不驚呢?有多少人能夠像莊子那樣豁達,與世無爭啊。這個現實的社會,已經是赤裸裸的了。

  畢竟我不是莊子,除了感嘆和佩服他高超的覺悟之外,實在不能真的根據他的理念去效仿什麼。估計莊子也沒想到現在的社會是如此的世俗與混雜。當然啦,記得自己最後的那頭羊,最短的那塊板還是很重要的。扁鵲的故事富含哲理,可是在這個利益當頭的社會,你有見過爭著當治感冒的醫生的?人人都渴望作大手術揚名立外。那能不能儘可能的讓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呢?“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總是錦上添花。”記得,這是所謂的人生大智慧。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3

  近日拜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後,感觸頗深……

  讀了《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一種處理領導關係、同事關係的心態,是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讀到於此,想到曾經讀過的《菜根譚》,兩者皆有:

  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

  花濃柳豔處,著得眼高。

  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

  正所謂“性定菜根香”。

  書中有一段對於理想與現實關係的分析,很是經典。“神於天,聖於地。”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很多的規則和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區進行他行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而不是現實主義者。”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裡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是很緩慢地感知、理解和識記所學教材的學生,他們一樣東西還沒懂另一樣東西就要學了,這邊剛學會,那邊又忘了。如今,我也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的高低來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著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併為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為語言、化為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著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時時刻刻讓當年我眼中所謂的“差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讓快樂延續著。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4

  前幾年,央視科教頻道正熱播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論語心得》。我被于丹教授妙語連珠、才思泉湧的講解吸引住了。於是我興沖沖地買回來一本,一個不愛學習的人也開始讀書了。我總覺得儒家思想、孔孟之道離我們現代人很遠,這些畢竟是越千年的東西,是不是也應該與時俱進呢?是不是和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格格不入呢?

  現在想一想,古代先賢們講的一些道理,和我們當代人的生活,仍然能聯絡到一起,並不是高深莫測,遙不可及。正所謂的“道不遠人”吧!今天把于丹老師講的幾句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共同學習。

  在處世之道一章中,於老師講了一則寓言,名叫《豪豬的哲學》。有一群豪豬身上長滿刺,大家擠在一起取暖過冬。距離太遠大家借不著熱氣覺得寒冷。一旦湊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著身體。經過多次磨合以後,豪豬們找到了合適的距離。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著群體的溫度。由此我們聯想到,現代人交朋友要真誠熱情,互幫互助,最好能帶給對方“正能量”。大可不必穿“一條褲子”“爛韭菜不打捆兒”。這樣下去離“小人常慼慼”就不遠了。與好朋友相處也要有個度,不要什麼事情都大包大攬。看到朋友做的不對的地方,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我喜歡“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祝福,更羨慕“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念,但願朋友之間能“一片冰心在玉壺”吧!

  當今社會,家長們把孩子的成長看做生活的全部,把孩子的學習看做頭等大事。於老師講有一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的非愛掠奪。比如有的父母在孩子青春叛逆期,總是念叨為了孩子放棄了進修的機會,放棄了升遷的機會。把全部的精力金錢都花在了孩子身上等等,結果怎麼樣?孩子“壓力山大”,高考前後、大學期間出事情的還少嗎?有的錯誤是沒有機會改正的,只留下血淋淋的教訓驚醒後來人。

  書中還談到了許多孔夫子的觀點言論,如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我讀了幾句《論語心得》有一點點感悟。自己就像是夜晚抬頭看星星的孩子,卻不知道天空有多大。慢慢懂得學習才是硬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5

  看完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我才發現自己對《論語》所理解的淺薄。讀完這本書再不會讓人感到《論語》難懂,枯燥。因為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一些為人處事做了經典的詮釋。

  本書于丹教授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個方面來解析《論語》。在處世之道一章中,于丹教授說:“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就能成功。”“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人一旦知道做錯的時候,一切皆成定局,無法挽回。”“言寡尤,行寡悔。”于丹教授還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壞脾氣的小男孩,一天在家裡發脾氣,摔摔打打,特別任性。有一天,他爸爸就把這個孩子拉到了他家後院的籬笆旁邊,說:“兒子,你以後每跟家人發一次脾氣,就往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過一段時間,你看看你發了多少脾氣,好不好?”這孩子想,那怕什麼?我就看看吧。後來,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籬笆上釘一顆釘子。一天下來,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釘子!他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他爸爸說:“你看你要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發脾氣,你就可以把原來敲上的釘子拔掉一顆。”這孩子一想,發一次脾氣就釘一根釘子,一天不發脾氣才能拔一根,多難啊!可是為了讓釘子減少,他也只能不斷的剋制自己。

  一開始,男孩兒覺得真難啊!但是等到他把籬笆上的所有釘子拔光的時候,他忽然發覺機子已經學會了剋制。他非常欣喜的找到爸爸說:“爸爸快去看看,籬笆上的釘子都拔光了,我現在不發脾氣了。”爸爸跟孩子來到籬笆旁邊,意味深長地說:“孩子你看,籬笆上的釘子都已經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遠留在了這裡。其實,你每向你的親人,朋友發一次脾氣,就是往他們心上釘了一個洞。釘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個洞永遠不能消除啊!”

  看完這個小故事,不禁勾起了我的回憶。記得我曾上小學時,我對我的班主任至今難忘。正是因為我很喜歡她,所以她教的語文我也很喜歡,並且我的語文成績很好。我的小學班主任教了我們五年,五年中她像園丁澆灌著我們這些稚嫩的花兒。她很和藹,很少無故發脾氣。在我印象中只有一次,但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正如於丹教授舉得那個小故事,它正如那個釘子拔下後留下的那個洞一樣。那天不知何故,一上課她就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題目,簡單的講了幾句就開始讓我們下筆動手寫作文。我在班裡是出了名的寫字速度快,不一會兒,我就寫完了,而且感覺良好,心裡美滋滋的拿過去讓她批改。誰料,看了不到十秒鐘,他就把我的作文撕下連同本子一起扔到了門外。頓時,我就驚呆了,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掉。全班同學眼光“唰”的以下全部射向了我,當時我已經忘了如何撿本子的,只想著找個地縫鑽進去躲起來。這是小學六年來我唯一一次被老師批評。事後,我才知道那天老師因為家務事心情不好所以才對我們發脾氣,我們原本一點小錯在她眼裡北方大好幾倍,難怪她會對我們發脾氣。

  剛踏上講臺的第一天,我還以此來告誡自己不要亂髮脾氣,傷害學生的自尊。可時間一長,我便又忘了。每當孩子們作業沒完成,紀律渙散,課文不會背,打掃衛生不合格等等,一些現象發生時,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向他們發脾氣。當時是痛快了,可效果卻不佳。孩子們的這些小錯照犯,對我的疾言厲色也毫無反應了。而且我在孩子們心目中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現在想想真是悔不當初,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改正。儘自己所能,讓孩子們心靈上那一個個小洞的創傷縮小,撫平。

  自我反省一下,也許是年輕的緣故,靜下心來想想,我所教的學生年齡不過七八歲,他們反的那些錯,在人生道路上根本稱不上錯。他們無非是調皮,好動,貪玩而已,這些錯我們成人誰都犯過。可我們為何總是把這些小錯無限放大,然後以此來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那脆弱,幼小的心靈,一再在他們的心上釘釘子,拔釘子。最後,釘子拔掉了,可那一個個洞呢?

  還有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當我們向他們發火,產生矛盾時,有時往往為了逞一時之強,圖一時之快而深深地傷害了他們,在他們心上留下一個洞。每當回顧之時,又往往後悔不已。但傷害已造成,有的可以彌補,有的卻成了終身遺憾。

  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要想想後果,就像釘子敲下去,哪怕以後再拔掉,籬笆已經不會復原了。我們做事,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日後自己的悔恨。”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這是為人處事很重要的一點。我可不想在我的學生心中留下愛發脾氣的印象。時刻記著,謹言慎行,三思而後行,讓自己少一點後悔,也就是讓自己少做錯事,悔事。

  “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就能成功。”除此以外,就像于丹教授說的:在生活中還要少些指責與抱怨。“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怨天尤人有用的話,社會上就不會出現不公平的事了。我個人認為,對於不公平的事絕不能斤斤計較,不然你會活得很累且不快樂。我們對此可以反過來想,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修身養性,做好自我,快樂生活!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6

  幾天來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于丹老師所著的《于丹〈論語〉心得》一書,書中於丹老師藉助自己豐富的學識與深厚的閱歷,又結合當下人們的生活,圍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比較全面的向我們詮釋了論語中那些簡單而又千古恆常的真理。在仔細研讀于丹老師的講解時,我體會到了,她所闡述的思想,其實《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于丹老師認為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樸素的,就好象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象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

  於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每每運用這些穿越了千古塵埃的簡單真理來,解讀現代生活中的種種困惑時,都會產生陣陣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頓悟。

  于丹老師在書中有著這樣一段關於處世之道的心得: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

  有人問他:“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給出的答案讓我們乍聽起來有點出乎意料,其實這正是孔子告訴我們的處世的分寸。

  孔夫子在這裡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

  他當然不贊成以怨報怨。

  而以德報怨同樣不可取。

  在兩者之外,還有第三種態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說,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坦然面對一切。”

  閱讀到這一段時,不由的在腦海中閃現出班上那幾個被家長嬌慣的已無任何道理可講、“無藥可救”的學生來,縱使各科教師多麼耐心地循循善誘,不計前嫌,也無法祈得他們的改變,老師們只能被他們的不可理喻一遍遍的踐踏著的尊嚴,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總是想,我是老師呀,我怎能和孩子一般見識呢?於是在繼續的關愛中,繼續遭到這幾孩子的踐踏,懂事的孩子有時會來勸我,“老師別和他生氣,不值得。”

  片刻一陣驚醒,孔夫子在兩者之外的第三種態度是多麼的恰如其分啊,老師也是有尊嚴的人呀,為什麼對待如此這般的學生要無謂的浪費你的情感、用不值得的仁厚對待那些有負於你的人呢。這樣的人當然也包括學生啊,我想孔子的這個在態度就是要告訴,應該把有限的情感,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吧。

  心裡暗想,下學期不妨就來嘗識一下吧,這第三種態度的教育理念,看看到底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

  在我的極力推薦下老公也開始拜讀起這本書來,一天茶餘飯後兩人便交流起讀書的心得來,他說,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孔子提出的三不,即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他說,自我比照了一下,覺得自己好象做不到也做不好,我笑道,那是。聊到興頭,我也將這兩天自己的思考和盤托出,在剛剛嘲笑老公的瞬間和述說自己思考的同時,我突然反問自己,這第三種態度,夾乎於兩者之間,你真的能把握得到,把握的準嗎,在運用這樣一種態度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其實也會是一不小心就非左即右的呀,就這麼一個字“直”,也決不是那麼簡單的和易於把握的呀。,

  又想起了于丹老師的話,孔子特別強調做事情的分寸,“過”和“不及”都是要盡力避免的。那麼簡單的真理,到底又該如何把握呢?我想,也只有在漫漫歲月的實踐中,慢慢的去頓悟吧……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7

  前言:

  關於讀《于丹<論語>心得》的幾篇文章,已經寫出來幾年了,一直放在電腦裡,沒有拿出來發表。主要原因還是覺得寫的不太好,想改。但是時間太久,自己覺得要寫的東西太多,顧不到改它了,況且時過境遷,再花很多時間去改,恐怕也不妥當,就原樣發表吧,不對之處請讀者指教。

  正文:

  繼易中天在央視《百家講壇》講《三國》聞名於世之後,又一顆新星北師大教授于丹也因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論語》而冉冉升起。他們的書也正在熱賣。其實央視《百家講壇》已經播出了多年,在壇上講課的專家、學者也不計其數,為何獨有他們更火紅呢?我想除了他們所講的內容是家喻戶曉的以外,在易中天恐怕是三國的故事,一般的老百姓都是從《三國演義》上所知,有人講三國的真人真事則自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而在於丹則不只是聽故事,找真實,其內在的原因,只怕是要歸結到人生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規範方面了。

  《論語》,人人皆知是孔子的語錄,在舊的私塾裡是孩子們必讀的。儘管比較通俗,其實在儒家經典裡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它是儒家思想的始祖,不論是漢代的董仲舒疾呼“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是宋人程顥、程頤倡導的“存天理,去人慾”,都是孔子“仁”說的擴充套件。關於“仁”說,任繼愈先生有一段概括地描述:“儒家之學,只是一個‘仁’字。只有體會到‘仁’的真義,才能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才能把人家的痛苦當作自家的痛苦,與別人的生活不是分隔的而是相通的。這樣,宇宙人生才不致分成兩片,因為它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存此‘仁’,即是忠,把此‘仁’推廣,即是恕。忠是仁之體,恕是仁之用。所以說,忠因恕見,恕出忠出。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廣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再推而至於博施濟眾,萬物各得其所,以至於位天地育萬物,這都是恕的事。盡心以行,誠敬以守,無時無地不在推廣此仁之心,這就是忠的事。”(《任繼愈禪學論集》P.164)但是“二程”的以理學為核心的儒學比孔子當初所倡導的‘仁’卻走得更遠了。

  儒家學說或者說儒教,早在“五四”時期已得到了深刻的批判,為什麼八十多年後的今天又來重提呢?我想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如果孔子的學說不加以擴充套件,原汁原味的拿來,恐怕有用的東西所佔的分量要比後來“新儒家(New-Confucianism)(見《任繼愈禪學論集》P.171)”即“二程”、朱熹理學理論中所佔的分量要多。因此,從孔子的《論語》中剔除糟粕以後,可以吸收較多的養分,以為今用;二來恐怕也是順應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潮流。

  《論語》出現在中國古代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時期,其中除了闡述“禮”的規範以外,也還有許多有用的成分,和諧就是其中之一。

  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也就是說,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當然。“禮”是當時的行為規範,與今天的道德規範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今天要建立和培育新的道德規範也必須有一個和諧的環境,這一點是共同的。

  不過,孔子不僅倡導“和為貴”,而且指出“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就是說,和是有原則的,不能為和而和,必須以禮為指導原則。今天,“和”是有原則的也是必然的要求。

  孔子還提出了“信”的概念。于丹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話: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于丹《論語》心得P.10)這一段話不僅是指出“民”的重要,同時也提出了“信”的重要。今天,要建立和培育新的道德規範,使人民確立這種信念,並且自覺遵守這一規範,人人在這個規範內行事,違反法律的事自然也就少了。所以人民的信念是首要的。

  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以人為本”。培育文明道德風尚應當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範。規範建立了,並且教育官員與人民都去遵守它,那麼,道德失範、違章違法、刑事犯罪的人自然就少了。所以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

  近些年,國學熱在中國大地興起,傳統文化典籍備受推崇,不但大學裡開設了國學課程,不少地方也開始出現私塾教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講座、活動,十分火爆。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透過電視媒體,解讀被譽為中國人《聖經》的《論語》,當然會火起來。從這些看來,《于丹〈論語〉心得》的出現,是否意味著某種意義上的道德迴歸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