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春期孩子,父母應該如何“變”

面對青春期孩子,父母應該如何“變”

  孩子進入青春期,很多父母都不適應,甚至有些束手無策!明明以前是一個依賴自己的孩子,怎麼就“叛逆”了呢?明明是哪個愛與爸媽分享故事的孩子,怎麼就不願意和自己交流,擁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了呢?

  其實,這些父母的困惑和不解,正是因為孩子長大了。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正在增強,他們會用自己的大腦去審視自我、他人及周圍的世界,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看法,希望父母能把他們當初“大人”看待。

  父母只有認識的孩子正在成長,身體的發育和心理的變化,才能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出改變。那麼,面對青春期孩子,父母要如何“變”呢?

1、變說教為身教。

  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不明白事理、不懂得人情世故,於是乎,不停地給孩子灌輸各種大道理。其實,說教是最無用的教育方式。說教的人總是居高臨下,“我說的是真理,你就得聽!”其實,大部分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的說教,於是,當孩子表現得心不在焉時,說教就變成赤裸裸的教訓、批評!

  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和示範,身體力行地做給孩子看,比你喋喋不休地講大道理更能讓孩子接受。好比如,你自己在看電視、打麻將,還要控制孩子玩遊戲,要求他學習,這如何讓孩子聽從呢?即便是暫時的服從,你在孩子面前也會逐漸失去威信。

2、變命令為商量。

  很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習慣將自己擺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你說的話就是準則,就是命令,孩子必須得服從。比如,“不準”、“必須”、“不行”就是他們的口頭禪!“再給你一分鐘,必須上床睡覺去!”“趕緊把你的房間收拾好!”“還在玩,做作業去!”總是用強制性的命令要求孩子屈服於你。但是青春期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還要習慣用強勢的態度要求他們,只會讓他們陽奉陰違,又或者直接公開反抗!

  因此,家長們要學會轉變自己的說話方式,變命令為商量,用溫和的口氣與孩子說話。比如,“這麼晚了,你是不是該去睡覺了?”、“你房間好亂呀,能不能把東西收拾一下?”給孩子一個選擇的餘地,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有臺階可以下。

3、變否定為肯定。

  中國很多的家庭,父母總是對別人家的孩子不吝嗇地讚美,卻會否定自己的孩子。你可能是無意的,又或許只是希望能夠激勵孩子!但這樣的方式往往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有些父母會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或者“你看看別人小明,這次又考得全班第一。”

  這樣負面的標籤和評價,在否定孩子,讓孩子也會覺得自己不好,自我否定。當然,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做出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和你對著幹!

  青春期孩子比較敏感、自卑,渴望得到關注。父母不要總抓住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不放,而是應該多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和優勢,給予孩子及時的肯定和表揚。但孩子做的不好,犯錯時,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鼓勵孩子增強信心。

4、變嘮叨為關愛。

  嘮叨和說教其實是非常的相似的。很多家長愛孩子,擔心孩子,總是無意識地嘮叨,說實在,習慣性的叨嘮,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災難。

  有時候你的行為反而比語言更有效!當交給孩子一個任務時,拍拍他的肩,點點頭,表示信任;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是,給他一個贊,投去自豪的眼神,表示肯定;當孩子傷心難過時,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表示鼓勵。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但是如果沒玩沒了的嘮叨,只會讓他們覺得不耐煩。

5、變管制為放手。

  在父母眼裡,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於是總會有意無意地對他進行管制,嚴格要求孩子,管孩子的學習,生活,甚至交友,替孩子做事等。殊不知這樣的管制,會讓我們的孩子失去成長的樂趣、缺乏責任心等。被父母壓制得也厲害的孩子,可能反擊力越大,當父母一旦不管,孩子便如脫了僵的野馬。

  因此,我們的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有自己成長的空間。父母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負責,給予孩子信任,讓他有鍛鍊的機會。

6、變主角為配角。

  父母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小時候,家長會站在前面領著孩子走,當孩子長大了,父母應該學會跟隨著孩子,在需要的時候給他扶上一把。學會讓位,給孩子騰出成長的空間,讓他走上自己的舞臺,承擔自己的責任。如果你試試都要幫他做主,要麼孩子永遠長不大,要麼就是用叛逆、 對立來表示抗議。


  好的教育是讓自己的教育方式適應孩子,而不是讓孩子來適應你的教育方式。面對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各位家長,你們做到這六變了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