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之夕》讀後感(精選5篇)

《梅雨之夕》讀後感(精選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梅雨之夕》讀後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梅雨之夕》讀後感1

  看完此文,我想,作家施蟄存先生定是將自己的浪漫文人主義情懷全部給予了主人公——一個民國年代大上海的小職員身上。施蟄存先生自己的姓名中有一個“蟄”字,讓人很容易想到“驚蟄”後油又酥的春雨。他定是喜好詩情畫意的大自然的,故能品味出雨水灑落人世的美感的,可能正是這樣,他讓他的這位主人公也義無反顧的愛上了雨,愛上了在雨中漫步的感覺。而主人公的內心豐富而多樣的情緒和腦袋裡輾轉回旋的的思緒,一點也不比好萊塢老片《雨中情》的歌舞來的遜色。

  你可以說主人公是個猥瑣的、善於意淫的、緊縛手腳的膽怯的小男人,在看見心儀的女子之後滿懷躍躍欲試的激情隨後又不時跌撞於道德和倫理的籬笆之間,因為作者在文章後半部大段大段看似毫無意義的心理描述中直白的表現出了這一點。

  但同樣的,從作者的描述來看,主人公也是一個善感、多情的、有理的男人。他估計念過不少書(後面有提到他喜歡浮世繪畫風的一位日本畫家),身上自然而然表現出的,是一種紳士一樣的溫雅、儒士一樣的平和的態度,以及小資產階級特有的追求精神享受、內心自足的“我思故我在”的性格。在上海這個從來就是快節奏的現實的充滿利益關係的大都市中,他的與眾不同立刻顯露無疑。

  可顯然的,他無所謂。他不顧忌同事異樣的眼光,也不像大眾一樣急於在暴雨中趕路。在完全可以坐個黃包車或是電車免受淫雨之苦的時候,他覺得,既然寓所離得近,不如在雨日也步行回家。在別人在橋上步履匆匆的時候,他只是悠悠的發出一聲感慨,反正淋溼是早晚的事,何不偷得著浮生半日閒,細細品味這晶瑩通透的雨和這繁忙的雨中世界呢?作者賦予主人公的這般淡然瀟灑的性情,頗有一種“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出世之味。

  好吧,你一個人走著,體味著,感慨著也就算了。可偏偏這時候,作家拓展了一下思路,發揮了一下戲劇的張力,於是,一輛電車兀自出現了,出現也就出現了,偏偏又走下來一位文秀的氣質型美女。

  完了,作為讀者的我心領神會。古往今來古今中外美女都是文人的繆斯,而不僅貌美又氣質端莊嫻雅的美女對於文人更是致命的誘惑啊。果不其然,任主人公怎麼淡然怎麼瀟灑自如,他本來就多情善感的精神防線也一下子被擊潰了,這簡直是一見鍾情。

  緊接著,作者開始了他大篇幅的心理的描寫(作者絕對是個弗洛伊德迷),主人公在見到姑娘的第一眼即迷上了她,情不自禁的尾隨著沒有任何雨具的她來到一屋簷下避雨(窘迫的是自己是有柄大傘的人)。他腦子裡“自己已有家室”這個念想轉瞬即逝——給姑娘被雨打溼後綢緞衣裳貼於身上而顯露出來的柔美線條帶來的視覺衝擊給衝的一乾二淨。但他畢竟是紳士的,是有理的,在“超我”的監理下,他終究不敢讓“本我”衝破“自我”,將這場“奇遇”般的邂逅進行到底。

  而他又不願意放棄,他就那樣兀自站著,站在姑娘的旁邊,懷著滿心的激情和滿腦子的糾結思緒,他其實也知道自己這樣很怪:他有傘,明明是可以一走了之的,而且這片屋簷下就他們兩個人,孤男寡女本來氣氛就容易格外彆扭。他也能感覺到姑娘遲疑的打量,他在心裡不斷不斷的'尋思著對方的心裡所想,他明明知道自己這樣會被誤認為無恥的流氓或腦殘的花痴之類,他還是猶豫不決(看到這裡,作為一個女性讀者,我心裡極為不爽快,我說施大爺你到底給人個痛快啊)。

  現實太殘酷了,生命太渺小了,生活太乏味了,作者是想表達這一點嗎?日復一日的工作之餘,這美麗的姑娘,這美好的雨中的邂逅,簡直就是一劑強心針,主人公明明是個男人,不為當時紛亂的國事而煩憂,不為自己的前程而憂慮,反而有這般閒情逸致在這個混戰世界裡的大都市,小屋簷下,尋思著一個唐突而不失禮節的開場白,他究竟是怎麼一個憂愁的矛盾的男人呢?我不禁想起了戴望舒先生的那首《雨巷》。獨自撐著油紙傘,走在一個寂靜而悠長的雨巷,幻想對面走來一位丁香花一般的姑娘——一位和我一樣孤寂、一樣憂傷,帶著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顏色,吐氣納蘭,神秘美麗而如夢似幻的姑娘……

  作者也在此時將對讀者和主人公的折磨一刀結束。“電車或人力車估計很難等到了。我有這把大傘,不介意的話,我送小姐一程,何如?”主人公竭力剋制內心的澎湃情感,帶著一絲衝破理智和一切道德拘束的快樂,向姑娘發出了友好的顫抖的邀請。而姑娘見雨沒有停止的跡象,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好像一直便在等著這一切的發生一樣。主人公的心裡更加歡欣雀躍。於是,兩人並肩走了段短暫又漫長,沉默又激情的路。

  一路上,作者的道德和良心又在不斷提醒他,將傘壓低、再壓低一點吧,不要讓任何認識我們其中一人的人看見我們吧,他甚至產生了幻覺,好像妻子正在路邊的店裡看著他。他的心裡小鹿亂撞,婚後第一次,和這樣一位美麗俏佳人走在一起,還挨著這麼近,彷彿能聞見她鬢髮間散發出的陣陣幽香,這幽香又讓他浮想聯翩,彷彿姑娘也幻化成他初戀的物件,現在長大了,出落更加動人了……他又試探的問了姑娘的姓氏,姑娘便似是而非的回答著他。他敏感的神經,已經在看見姑娘的那一刻瓦解,而現在,更是被碾碎成了粉末——他已痴狂。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暗戀的時候渴望永遠和那個她在一起,哪怕什麼也不做,就這樣靜靜地走在她身邊,任何菲薄的念頭都是褻瀆,只希望路不要有盡頭……而路終將走完,雨總會停,夢總會醒。突然,姑娘說“先生,雨停了”,主人公一意孤行想再送一段,姑娘不讓、道謝後頭也不回的走了,留下主人公一個人,猶如美夢被驚醒般,不甘的呆立許久方緩過神來。

  一場靈魂與美的暗戰,就這樣結束了。她不是白娘子,你也不是許仙。人總是要回歸現實的,而現實,就是回家後看見家裡的妻,大堂的燈光打在她焦急的臉上,桌上熱騰騰的飯菜已涼,你一邊說著善意的謊言:“對不起,與同事吃了些點心”,一邊少食幾口便去洗洗睡了,一邊還希望夢中,能再續這場“發乎情、止乎禮”的故事。

  現實,往往就是這般,遇見美好,然後失去。最後悵然和憂傷,以一個寂寞的姿勢輪迴著。人們常說:女人心,海底針,而男人的心,又能淺上幾何?

  《梅雨之夕》讀後感2

  今天讀了施蟄存先生的《梅雨之夕》。施先生是新感覺派小說的代表作家,以心理描寫見長。這部小說便是以大幅的心理描寫展開。寥寥的幾句對話成了小說中的另類。

  這部小說寫“我”在一個梅雨的傍晚,送一個素不相識的姑娘回家的故事。在雨中我浮想聯翩。先是想到了這個姑娘是自己的初戀。由此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可是最後發現不是。接著發現坐在路邊的人是自己的妻子,可是回家後發現不是。沒有曲折的愛情故事,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我個人的想象罷了。

  小說看起來有些隨意但是卻能夠觸動讀者的內心。誰不曾有過這樣的浮想聯翩?誰不曾想過這樣的邂逅。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讓人覺得如同身臨其境。

  梅雨之夕,這樣一個令人浮想聯翩的場景。雨中的等待與彷徨。讓人不自覺地想到戴望舒的《雨巷》。可是小說中的女子偏偏沒有帶傘。因此才有了“我”送她回家的機會。雨中趕路,或許姑娘沒有任何想法,但是“我”卻浮想聯翩。這樣的浪漫或許只存在於我的心中。人家姑娘只想早點回家。也許姑娘也是浮想聯翩。作者沒有給我們明確的答案。一切都像一場夢一般。或許這就是新感覺派小說的特點。

  整篇小說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現實?是夢幻?真的有種“莊生曉夢迷蝴蝶”的感覺。到底只是一次美麗的邂逅。沒有發生令人纏綿的故事。過去了,姑娘也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過客。然而多少刻骨銘心的愛情最終的結果也不過如此罷了。由愛到恨,再到形同陌路。期間的高興,歡樂,痛苦在若干年後再回憶也不過而而。看似荒誕,卻又真實。

  讀完之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或許它勾起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些回憶。或許它在不經意間讓我想起了自己曾經的過往。這便是文字的力量。靜心閱讀,能帶我們穿越時空的界限,感受別樣的人生經歷。

  在這樣的午後,夕陽西下,家裡一片寧靜,許久未曾認真閱讀的我。不經意地翻開一本舊書。讀了這篇小說,它帶我走進了上海的梅雨之夕,帶我經歷了一場美麗的邂逅。喜歡閱讀,便是喜歡這種感覺。在自己疲憊不堪,空虛寂寞的時候。一段閱讀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更喜歡閱讀之後產生的些許靈感。當看到它變成自己腦海中源源不斷的想法的時候。自己覺得這才算不負時光。

  《梅雨之夕》讀後感3

  《梅雨之夕》是新感覺派小說中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中國真正的現代主義心理分析小說的開山之作,它所表現出的鮮明特色,都具有心理分析的典型性特點。小說的故事情節雖然很簡單(紳士雨中送淑女),但卻揭示了都市男女隱秘而曲折的內心流程,描寫了寫他們卑微的渴望的萌動和這種渴望的無聲無息的破滅,展現了現代都市男女特有的情愛方式,這也正是其獨特的價值所在。

  初讀《梅雨之夕》這篇文章,第一感覺就是清新,細膩,作者敘述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人物也十分簡單,但卻能用優美的文字將人物內心刻畫的極其傳神,直達讀者的內心,引起共鳴,從而大大提高了文章的質量與藝術性,頗有四兩撥千斤得到技巧。

  文章初始,作者並不急於切入主題,而是以梅雨將自己的思緒慢慢飄散開,作者也並無特別的怨恨喜怒情緒,只是如普通人一樣的平常心態走在路上,思緒隨著眼前的景物而不斷跳躍,毫無目的,隨心所欲,甚至有些乏味,就在讀者就要睡著的時候,作者才筆鋒一轉,將以後的墨水全部集中於一個偶遇的女子身上,男人注意女人並不一定那女子要有傾城傾國之貌,但卻可以令人眼前一亮,作者所遇女子並不一定漂亮,但卻有自己獨到之美,於是作者開始將自己的集中於她的身上,留意其容貌,表情,乃至一舉一動,猶如欣賞一件藝術品,努力發現其身美的所在,一直有了進一步接近的衝動,何況手中的傘是個極佳藉口工具,但理智制止了他的行為,於是一段精彩的內心矛盾就此展開。

  內心矛盾的刻畫是這篇文章的精彩之處,作者想與女子交流卻又怕唐突佳人,想借傘幫忙又怕引起誤會,想問清女子身份卻又欲言又止。另外一點,作者是以第一人稱來描寫自己的內心活動,而對於女子內心卻絲毫未提,我們也一直不知道女子對作者是何種態度。在其中作者甚至作者甚至於用自己對女子內心的猜想也不對女子的內心進行直接的描寫,這無疑大大延伸了我們的思維空間,而最後,作者也未點明女子的真實身份,不知她是不是自己的初戀情人,那份對初戀感情的惆悵與依戀無疑會打動很多人,我們也不知道女子從何而來,要到何處去。這更加深了我們對那女子的朦朧感,再造就文章美的同時也造就了女子美。有些東西是不可說破的,正所謂霧裡看花才是最美的,人與人之間的邂逅猶如一杯美酒,而其中的朦朧感正是醇厚與悠揚的酒香,讓我們在以後的日子裡慢慢品味,而當我們想入紛紛,恍若隔世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被這杯美酒灌醉之時!

  《梅雨之夕》讀後感4

  初讀《梅雨之夕》是因為老師的推薦,而當我看到標題時,便被這簡單的四個字所驚豔。“梅雨之夕”用四個字不僅僅將故事發生的天氣、背景等交代得如此有意境,而且渲染了一種朦朧的氛圍,很是吸引人們去閱讀。

  “梅雨又棕棕地降下了”只此開頭的一句,我的腦海中便勾勒出一副畫面: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路邊整齊的排列著復古的西式建築。因為下雨,人們要麼躲在路邊商鋪的屋簷下避雨,要麼急忙乘上一輛電車,街道上連人力車伕都看不到,只有主人公一人撐著傘,慢慢地走著,享受雨中的安寧。作者施蟄存用一種柔美清新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雨中的故事。同樣,此篇文章打破以往根據“背景—開頭—高潮—結局”的框架結構進行寫作的常規,而是在敘事的同時插入大量主人公的心路歷程,讓人眼前一亮,能夠更好的代入角色。

  本篇文章中,作者運用了很多疑問句,用來描寫主人公的心理活動,表達他雖愛但又愛得卑微、無可奈何的心理。在閱讀時,我就好像進入了作者的世界隨著他漫步在上海的大道上。他幻想美麗的女子是他的初戀情人又或者路邊的某個女子像是他的妻子。當他回到家中,看到妻子,一切想象和潛意識作祟的內容全部消失不見,彷彿只是做了一個美好的夢。

  在本篇文章中,值得回味的便是主人公的情感。有句俗語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文章中的主人公便是這樣。當他看到從電車上走下來的漂亮女士時,便產生了愛慕之情,並護送她回家,產生了一系列的聯想。其實,我們都會做這樣美好的夢,也會欣賞顏值高的人,這是人之常情,而文學作品就是要源於現實,高於現實。文章中的主人公作為一名已婚人士這樣的做法實在有失妥當,不僅忘記家中等待的妻子,還由於太過投入而產生了諸多幻想,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他一次又一次的被現實拉回,呈現出一種壓制糾結的心情。用這樣誇張的手法,很好的激起了人們的共鳴和反思。

  相對於作者對人物心理的分析,我更喜歡作者細膩的筆觸,緩緩地表達出古典的柔美,清麗脫俗,完美避開了一些低俗的字詞,讓人賞心悅目。並且這次閱讀體驗讓我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原來寫文章並不一定要遵循原有的方式,可以開闢新的寫作方式,對我有很大的啟迪。

  《梅雨之夕》讀後感5

  《梅雨之夕》是一支清新疏淡的白日夢。講述的是一個深受傳統文化薰陶,飽含浪漫古典情懷的中年紳士和一個溫婉少女在雨中的偶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在作品中周密而自然地流淌、浸淫,意識自由無阻的隨心而動。《梅雨之夕》可以說是一篇心理小說,一篇意識流小說。

  弗洛伊德將人的心理分為三個部分: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這三者在文中大量跳躍出現。

  主人公是一個傳統文明的紳士,在他的意識層面呈現出的是溫文爾雅、謙和得體、節制愛家,但他潛意識和無意識裡卻洶湧著強烈的慾望,時不時冒頭出現在意識層面當中來。

  一開始講他對於梅雨異於常人的情懷。對於人人厭惡,“紛紛亂竄躲避”的梅雨,他卻欣賞得很有興致。“我喜歡在滴瀝的雨聲中撐著傘回去”“沿著人行路用一些暫時安逸的心境去看看都市的雨景,雖然拖泥帶水,也不失為一種自己的娛樂”······而且即使常常被摩托車輪濺得一身泥濘,他也偏執地堅持,連稍稍改(比如買雨衣)都只留著“希望”,久久不付諸行動。這些,其實是對潛藏慾望,對痛苦無聊生活一種近乎自虐的情感轉移;是對壓抑不住的病態的紓解。

  至於之後,偶遇一個沒有帶傘的少女,“容顏嬌好”“風儀溫雅”、“肢體停勻”、“談吐不惹人厭”。我不確定自己的感覺,但覺得這個女孩也許不如這些辭藻描繪的那麼完美清雅,應該只是一個在雨幕中曚曨的輪廓,是作者在潛意識裡不自覺的按照審美理想美化出來的夢影,以為自己單調的工作和枯燥無波的生活增加一抹迥乎不同的鮮麗顏色,慰藉自己的靈魂。也在是這樣一個細雨氤氳的黃昏,以此的契機展開平素被壓抑的心理。

  “但我何以不即穿過去”“為了對於這少女有什麼依戀嗎?”主人公處在混沌冥思的幻境中,在模糊的潛意識狀態。他的話語也是前後混亂而矛盾的:他既否定“沒有這種依戀的意識”,又一面自我肯定著“連我已有妻的思想都不曾有,面前有著一個美的物件······我不自覺地移動了腳步站在她旁邊了”這是“超我”和“本我”的不斷鬥爭,是潛在追求美好、豐富、自由生活和自身受到的道德約束的衝撞。在朦朧夢幻的雨天,本性在這一瞬間戰勝了理智。

  無論精神上的渴望多麼強烈,但道德的禁忌總會時不時地將他拉回現實。所以他一再搖擺,不停地想,努力合理化內心的慾念。“我覺得,何以剛才不覺得呢?我奇怪,她好像在等待我拿我的傘貢獻給她······她的眼光在這樣對我說”於是經過自己喬裝打扮過的接近少女的欲,安全透過意識的稽核,付諸行動“我移近了這少女,將我的傘分一半廕庇她”,順理成章地送女子一程。

  在護送的過程中,他內心靈深處埋藏已久的美好戀人(初戀)的印記,在遇到這樣的“好機會”後又膨脹鮮活起來。“她很像一個人······我初戀的那個少女、同學······我不時在夢裡,睡夢或白日夢······”“劉嗎?一定是假的······她哄我了”“ 她為什麼改了姓呢?……也許這是她丈夫的姓?劉……劉什麼?”他固執地將眼前的和夢裡的經過意願美化的幻影聯絡起來。這樣,莫名其妙將兩個人毫無理由的等同,可見機械的社會對人造成巨大的壓抑和僵化病態。

  還有他思緒中不停閃現的,“我回轉頭去,向後面斜看,店鋪裡有許多人歇下了工作對我,或是我們······我看見他們(店員)可疑的臉色”心虛,看到尋常的路人店員都覺得在監視,指摘著他。甚至把一個女店員“忽然好像”認作是“我的妻”。妻每日都得見,於他是最熟悉,卻用這樣模稜兩可的比擬,還認錯,非精神高度緊張心虛不可能達到。作者的思緒高度緊繃,久久徘徊在現實和幻想之間。心理被理想和現實拼命拉扯,呈現出這樣一種蠢蠢欲動又強力壓制的複雜狀態。

  心理學上有一條原理這樣說:當人的本質慾望所受的壓抑超出人既定的承受力,人就可能走向心理的怪異,甚至會導致心理變態。而他的道德是建立在所謂“滅人慾”的基礎上,不服從,被社會孤立,淪為“異類”;服從,不可避免造成心理的畸變。服從與否,這是可悲而註定瘋狂的選擇題。

  這一次的邂逅與護送,只能是主人公一廂情願的白日夢。就像戴望舒的《雨巷》那樣,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走來又走遠,一切又回到現實的軌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