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精選10篇)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精選10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1

  作家木心說:人生,我家破人亡,斷子絕孫;愛情上,柳暗花明,卻無一村;說來說去,全靠藝術活下來。小說具有交響樂一般的宏偉氣魄,音樂不僅滲透到人物性格和情節之中,還影響了作品的結構和性格描寫方式。獨立自由的音樂精神貫穿始終,成為小說的精神主線。

  約翰·克利斯朵夫作為一名音樂家,其音樂人生就成為小說描寫的主要內容,而他對音樂精神的理解與不懈追求,對現實生活平庸和勢力習氣的反抗,就成為小說刻畫其堅強意志和反抗精神的重要線索,所以自由不羈的音樂精神成了克利斯朵夫高尚靈魂的體現,也構成了小說內在的精神主線。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個為追求真誠的藝術和健全的文明而頑強奮鬥的平民藝術家的形象,更主要的是,作者用他對音樂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態墮落的藝術與健康奮進的音樂之間的鬥爭,歌頌了一種充滿生命力的音樂理念。同時又透過音樂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和與衝擊,把二十世紀初葉那一代人的奮鬥與激情,用宏大優美的藝術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是一個時代精神的真實寫照。音樂中的交響曲一般分四個樂章·《約翰·克利斯朵夫》這部著作,分成四冊書,從結構上看正象交響樂那樣,分成序曲、發展、高潮和結尾這四個樂章,氣勢浩蕩,渾然一體,鳴響著時代的強音。

  第一樂章(黎明、清晨、少年)描寫了克利斯朵夫少年時代的生活,描寫他的感宮與感情的覺醒;第二樂章(反抗、節場)寫克利斯朵夫像年輕的西格弗裡德一樣,天真、過激、橫衝直撞地征討當時社會的藝術謊言,攻擊德法兩國的節場。第三樂章(安多納德、戶內、女朋友們)和上一樂章的熱情、僧恨成為對比,瀰漫一片溫和恬靜的氣執,是詠歎友誼與愛情的悲歌。第四樂章(燃燒的荊棘、復旦)寫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難關,是“懷疑”與破壞性極強的“情慾”的狂飄,是內心的疾風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毀了,但是結果仍趨於清明高遠的境界,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音樂描繪了一幅大自然絢麗的畫面:在廣闊的田野上,大地和小鳥快樂地合唱;主人公克利斯朵夫像一株小草,沐浴在陽光和雨露下成長。其中序曲表現了“黎明”、“清晨”的場景,襯托出主人公感官與感情的逐漸覺醒,揭開了“生命讚歌”的序幕。接著一股強烈的音流從遠到近,以弱到強向我們流來,逐漸展示成一位倔強、反抗的少年形象,他正是成長起來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接著主部和副部跳動的節奏音型不斷地交換力度,由漸弱、弱到最弱,由漸強到強。它們像太陽在衝破烏雲,閃爍出燦爛的光輝,象徵著主人公在少年時期同黑暗勢力英勇博鬥。

  其中有生活在階級界限森嚴的環境裡的克利斯朵夫,他看不慣母親低聲下氣地接受主人家的恩賜;對父親把他訓練成一頭玩把戲的動物而非常憤慨;特別是他和貴族小姐彌娜戀愛的悲劇,使他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進一步孕育了他反抗的情緒,這種鬥爭有時失敗,有時勝利,變幻無常,樂曲的變化,正是反映了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變化。這時節奏的發展與聲音的漸強相結合,造成在力度上的巨大高潮。當密集的音群達到頂點的時候,便開始逐漸分化成輝煌的顫音,起初是在高音,以後逐漸下降,最後回到最初跳動的音調,於是完成了克利斯朵夫生命的少年階段。

  如果我不接觸《約翰·克里斯多夫》,我有一些體驗,內心隱秘的東西,還有深埋心底的某些情愫,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被激發出來。可是讀書的過程,作家用嫻熟的技巧,深入人心的細緻入微的筆法,竟一點點把你那些精神上的核心級別的東西都激活了。它使你意識到生命在甦醒的感覺。你開始真正稱得上審視你的內心。因為克里斯多夫奮鬥的一生所遇到的艱難險阻你也會遇到或者正在經歷抑或早已傷痕累累,羅曼羅蘭借克里斯多夫的所思所想,恰恰和你某一些想法不謀而合。一旦你開始產生共鳴,你便接著開始接納那種思想。於是凡不夠作者崇尚的標準的,在作者價值觀中,不符合對應年齡應該有的情感以及理智的力量,統統被你拿來與自身做對比,然後在這個過程之中修正自己的很多不好的看法。作品中的田園風光的描寫,正像一部“田園交響詩”。它那濃郁的,具有鄉土氣息的音樂旋律,呈現給讀者的是大自然和農村生活的圖景:這裡有美妙的溪畔景色;也有村民們愉快的聚會。這些畫面反映了人的崇高和生活的歡樂。這旋律清新、明快,給人一種藝術享受。這種優美、動人富於幻想的“田園交響詩”進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表現了其對幸福、歡樂生活的嚮往。

  作品描寫了克利斯朵夫一生的奮鬥歷程,實現“歡樂”生活的心願,對他來說,是一種精神安慰,雖然這種歡樂生活對他是虛幻的,這種安慰也是畫餅充飢。但是“歡樂”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留給世人的精神遺囑。什麼是“歡樂”?“歡樂”就是鬥爭,人們必須在鬥爭中求得歡樂。貝多芬的一句名言,“透過痛苦,得到歡樂。”羅曼·羅蘭很喜歡這句話,把它作為人生的格言,並引用在《約翰·克利斯朵夫》序言裡,這句話也成了克利斯朵夫的座右銘。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2

  這一卷 ‘女朋友們’,除了對雅葛麗娜、塞西爾、法朗梭阿士、亞諾太太的大篇描寫,還提及了彌娜和葛拉齊亞。

  彌娜,克里斯朵夫的初戀。在克里斯朵夫的記憶裡,是個美麗的像鮮花般的少女。

  克里斯朵夫回到故鄉的時候,偶然碰到了彌娜。他耐著性子,想在這個如今美麗而肥胖、一直嘰嘰呱呱、大聲叫嚷的女人身上找到他的小彌娜;然而,他失敗了,他的小彌娜,從這個女人身上已經幾乎尋覓不到了,真是相見不如懷念,一些美好的回憶只能讓它在記憶裡沉睡吧!

  葛拉齊亞,這個充滿了自然靈性的女子,她認識克里斯朵夫的時候,還是個小姑娘,和表姐高蘭德一起跟著克里斯朵夫學習鋼琴,那時候她就覺察出了克里斯朵夫的可貴之處,默默的喜歡著他。

  如今,她長大了,二十二歲,成了裴萊尼伯爵夫人,她默默的關注著克里斯朵夫,利用自己的力量暗中幫助他,幫他撤去敵人的語言攻擊、請他去演出、讓他可以回到故鄉而不受當地警察的追捕……

  克里斯朵夫終於見到她了,他們愉快的交談,克里斯朵夫對葛拉齊亞既感動又有溫情,他愛上了葛拉齊亞(作者這麼寫的,可是我覺得有那麼一點點突兀,不過,愛情本身就是莫名其妙的,誰知道怎麼就愛上了呢,愛情本身就是一個謎。),而葛拉齊亞如今對他,只有恬靜的友誼了。

  短暫的相見,葛拉齊亞就要隨著丈夫離開巴黎去美國了。

  他們的這次相遇,就這樣結束了。不過我覺得,他們終還是要有交集的。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3

  生命沒有腳步,卻健步如飛,年華就象流水,逝去無情。生命賦予我們幸福的同時也降臨了無數的苦難,有了苦難,有了遺憾,才會知道什麼是幸福。

  那個在戲劇院裡被克里斯朵夫無緣無故送票邀請看戲的女子,原來就是安多納德,一個消瘦的身影,是經過了什麼苦難的洗禮,才有如此的飛躍?是經過什麼樣的蛻變,才有這樣美麗的生命?

  兒童時代,“安多納德是個美麗的褐發姑娘,一張法國式的嫵媚而忠厚的小圓臉,眼睛很精神,天庭飽滿,下巴很細氣,小鼻子長得筆直,——好似一個法國老肖像畫家所說的,是"那種清秀的,很有格局的鼻子,有種微妙的小動作,使她顯得神情生動,表示她說話或聽人說話的時候心中很有點兒細密的思潮"。這時的她,是多麼美麗,傲氣!在富裕溫馨的家庭裡,安多納德越長越出眾,不僅別人告訴她,她自己心裡也高興也知道。美女歷來有美好的前程的吧。恰是這樣的美女在苦難的面前會比常人來的撕心裂肺的疼。

  安多納德的父親讓人給騙了。早該知道會被騙的。像老實人受騙一樣,他們在做這種事的時候,會瞞著所有的人。“一個人一生常有這種糊塗事,彷彿到了某個時期非把自己弄得身敗名裂不可;而且還怕有人來救,特意避免一切能夠挽回大局的忠告,象發瘋般迫不及待的往前直衝,好讓自己稱心如意的沉下去。”

  一夜之間,死了父親,失去了全部,頃刻之間,財產、地位、名譽、尊敬、朋友,就連夢想都毀於一旦啊!世態炎涼,債主逼債,安多納德不得不隨母親逃亡巴黎。貴族的傲氣,勞累疾苦,母親也撇下安多納德和弟弟奧裡維,離開了人世啊!

  正處花季年齡,放飛夢想年齡的安多納德不得不獨自挑起重擔。“她唯一的念頭是教養弟弟,直到他進高等師範為止。一朝進了高師,他一生不用再愁生活,前途有望了。所以非要他達到這一步不可,無論如何都得活到那個時候。那不過是五六個辛苦的年頭:一定能撐到的。這個意念給了安多納德很大的勇氣,使她整個身心都振作起來。”

  一個人無論再怎麼艱難困苦,都需要精神支撐。“安多納德已經沒有當年才子佳人的夢,不再是嬌生慣養的孩子,把人生想作在美妙的日子和情人散散步那麼回事了;如今她認為生活是一場艱苦的鬥爭,每天都得來過一次,永遠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年復一年,一寸一尺的苦苦掙來的,就可能在一剎那間前功盡棄。她覺得倘使能夠在一個朋友的懷抱裡躺一會,跟他共嘗甘苦,由他來守望而讓自己閉一會眼睛,一定是非常甜美的。她知道這都是夢想,可還沒有勇氣完全丟開這個夢。”

  膽小、懦弱、沒用的弟弟辜負了姐姐,落榜了。“安多納德勉強笑著,彷彿事情並不嚴重;但她的嘴唇在發抖。她安慰弟弟,說那是運氣不好,容易補救的,下年一定能考取,名次還可以高一些。她可沒有說,為了她,他這一年是應該考上的,她身心交困,恐怕不能再撐一年了。”“六年以來,她大大的改變了。從前她是多麼大膽,什麼都嚇不倒的,現在卻養成了靜默與孤獨的習慣,反而以脫離孤獨生活為苦事。幸福的歲月過去了,嘻嘻哈哈的,快活的,多嘴的安多納德也跟著消滅了。憂患使她變得孤僻。”

  好不容易在德國謀到一份教職,卻因在戲院遭遇克里斯朵夫而被辭退了。柳岸總會花明,苦難總會過去,光明總會來臨。奧理維考上了高師。“安多納德牽著奧裡維的手,把他帶到父母的遺像前面,那是靠近臥床,在屋子的一角,對他們象聖殿一般的處所。她和他一起跪下,悄悄的哭了。”

  似乎安多納德完成了撫養弟弟的任務後就要靜悄悄的離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安多納德這盞生命燈終於要耗盡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想到給克里斯朵夫寫信,她是深深愛著克里斯朵夫的。這個羞澀的少女臨終了還不知道要寫什麼,要說什麼,她語無倫次的叫他,跟他說她愛她。她真的完全麻痺了,這是一封永遠不會寄出去的信,沒用地址,沒有人收。安多納德只想給自己最後的情感安慰。

  她完成最後的心願,走了,哼著那首歌:我將再來,我的親愛的人兒,我將再來…… 接著她又昏迷了……她離開了世界。”

  安多納德活著讀者的心中。她的生命因蛻變而延續昇華。在活著的這一刻,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無限魅力,酣暢、自由、滿足。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4

  讀到《約翰克里斯朵夫》卷四時候,我就迷糊了,像走進了迷宮,摸不到頭緒了。克里斯朵夫虐無忌憚的抨擊他的前輩,他的偶像,不管任何一個人嘲諷他,他一如既往的對一切謊言一改摒棄,我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樣的舉動,若現在放在我們班裡,大家一定跟風似的邊鼓掌變湊熱鬧的喊到:好……好……好……,然後是一陣陣詭異的笑。

  人就是應該對自己自信一點嘛,自己認為對的就去做,即使錯了,那自己也吃一塹長一智了。幹麼要為人家說你幾句,你就改變本來你的性情啊。看在大學裡的芸芸學子,他們通常是為別人而活著,特別是女孩子,最要不得別人的閒言碎語。比方說,我一同學花了想心血錢好幾百去買了一件短袖衣服,哎呀,歡歡喜喜的穿新衣服去上課,女同看了學肯定是用很驚奇的眼光看,不時發出“哇…”的聲音,自己聽了心裡還是沾沾自喜的,心想好不容易花了血本買了一件衣服,終於沒有白買啊。就在這時,一個調皮搗蛋的男同學嘻哈的說啊:“哇,你這衣服怎麼穿上去感覺你老了好幾歲啊?”這話一聽,完了,我同學心裡甭提有多憋屈了,三番五次的問我們“我是不是穿了這衣服真的老了好幾歲啊?”,最後還沒反駁就在心裡決定再也不穿這件新衣了。

  你說你是不是傻啊,你難道還不知道那搗蛋的同學平時就有一張多嘴巴嗎?你看看,這多浪費啊,剛剛買的這麼貴的一件衣服,就因為一句話就這麼白瞎了,你想想看,自己現在還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卻快活的花著父母賺來的錢,你說花了那就花了吧,下次檢點一點就行啦,看來不是自己賺的.還真的不知道這錢來不得不容易啊,你何必就因為一個人片面的眼光而把一件原本適合你的衣服給壓箱底了呢,你生來難道就是專門花錢的啊。我真是服了。

  這是普遍的校園現象,每個人都太在乎別人是怎麼看自己的,不管自己在做什麼,只要有一個否定的聲音,那基本上是進行不下去的。我們真的太需要克里斯朵夫的精神了。出現不一樣的聲音的時候,自己應該要聽清聲音,仔細判斷,衡量得當,綜合採納。

  有一段是這樣寫克里斯朵夫:“他看看周圍,想想自己,一點束縛都沒有,他是孤獨的……孤獨的!多快樂啊,獨立不羈,完全自主!多快樂,擺脫了他是束縛,擺脫了往事的糾纏,擺脫了所愛所憎的面目的騷擾,多快樂,生活而不是為生活所俘虜,做著自己的主人!”。是滴是滴,要做自己的主人,該出手時就出手,當機立斷,不要猶猶豫豫,叫你做你就做,扭扭捏捏像啥樣啊!

  這個世界並不缺少機會,缺少的只是抓住機會的心。阻礙我們成功的往往不是無人給我們機會,而是我們沒有讓機會發現自己的膽量。我們之所以與成功無緣,便是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在機會面前猶豫不決。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5

  生活是一個不斷負重的過程。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都在不斷地承受苦難,與外界進行鬥爭。老虎獅子要不斷地擔心明天是否能夠果腹,而鹿和羚羊則要不斷地擔心自己將成為別人口中的食物。人類也是如此,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要擔心有人要奪走他的王位。每個人生活中都多多少少地充斥著苦難,《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卷一則為我們描述了幼年的克里斯多夫是如何發現自己人生中的苦難的。

  《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卷一《黎明》描寫了克里斯多夫少年時期的故事。克里斯多夫生長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和祖父都是不太成功的音樂家,而母親則是一名文化水平不高的鄉下女性。克里斯多夫的童年生活既有家庭的溫暖,又有因貧窮而造成的苦難。

  在卷一的第二部中,克里斯多夫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母親養家餬口時的辛勞,以及在面對權貴時所表現出的無奈。這些使得克里斯多夫幼小的心靈受到刺激。而這些刺激為他的以後的人生奠定了基礎,這些苦難使得克里斯多夫的精神更加強壯。

  苦難使我們強壯,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這樣,肌肉的生長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的肌肉纖維數量在出生後基本不再變化,而肌肉強壯與否要看肌肉纖維是否粗大。體育鍛煉會使肌肉纖維粗大,是因為體育鍛煉實際上是一個不斷破壞肌肉纖維的過程,肌肉在承受壓力時,肌肉纖維會發生破裂,使人產生痠痛的感覺。肌肉纖維在自我修復過後則會變得比原來要粗大,也使人的肌肉更加發達。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承受苦難的過程,不斷的苦難雖然會使我們受傷,但在自我修復之後,我們的精神則會變得更加強大。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6

  今天我看完了《約翰·克里斯朵夫》這本書,這本書是法國的文學家羅曼羅蘭寫的,讀完了這本書我有很大的震撼。

  這本書主要講了:克里斯朵夫從小生活在貧苦的家庭裡,他從小就有音樂天賦,可是他並不被人們認可,他為了要讓人們認可,他從不屈服命運。

  讀了這本書,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題目是《被套著的大象》,它講了在泰國被綁住的大象隨處可見,也許你會驚奇,但這是習以為常的事,因為他們總是在象的小時候就把它們抓住,然後套上鐵圈把它們拴住,被套上鐵圈的象總會掙扎,可是無論如它都無法掙脫被鐵圈的拘束,於是它放棄了,等到它長大了它只要輕輕一用力就可以逃走,可它們沒有這樣做,因為它們向命運屈服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被挫折打敗,可是它們又勇敢地站起來,而有些人卻被挫折打倒了。向命運屈服的人隨處可見,比如說跪在馬路邊向別人要飯的乞丐,他們有手有腳,完全可以自己工作,可為什麼要向別人要錢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崎嶇和坎坷,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7

  《約翰·克里斯朵夫》裡的一切都是靈動的,一棵樹,一株小草,一滴水,一個人,活生生的映在的眼球裡,讓你不得不抬起頭,會發現天空很寬廣,全世界那麼大,幸福總會在某個地方。

  高脫弗烈特對著墮落不堪的克里斯朵夫說:“你得對著這新來的日子抱著虔誠的心。別想什麼一年十年以後的事。你得想到今天,把你的理論統統丟開。所有的理論,哪怕是關於道德的,都是不好的,愚蠢的,對人有害的。別用暴力去擠逼人生。先過了今天再說。對每一天都抱著虔誠的態度。得愛它,尊敬它,尤其不能屈辱它,妨害它的發榮滋長。便是像今天這樣灰暗愁悶的日子,你也得愛。你不用焦心,你先看著吧。現在是冬天,一切都睡著,將來大地會醒過來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樣,像它那樣有耐性就是了。你得虔誠,你得等待。如果你是好的,一切都是順當的。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還是應當快樂。因為那表示你不能再進一步。幹麼你要抱更多的希望呢?幹麼為了你不能做到的事情悲傷呢?一個人應當做他能做的事。……竭盡所能。”

  哎呀,看著我糾結啊,也許是直擊我的弱點吧。在昨天想今天,在今天想明天,這是一種看不見很可怕的惡性迴圈,說得好聽點就是富有想象力,說得不好聽就是白痴。

  我就是不會珍惜擁有,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流感來了,嘴巴上總說自己想染上流感,然後被隔離,被隔離多好啊,不用上那鬱悶無聊之極的課,自己住在一個大房子裡,不僅天天白吃白喝,而且每小時都被關注,這等待遇真不是一般的好。哪天自己的真的是得了非流感的感冒後,病菌攻擊身體時,發燒啊、峰迴路轉的鼻涕啊,這時就真的是要死要活的呻吟著:“沒病的時候多好啊,可以吃冰激凌,可以辣鴨脖,可以吃麻辣燙,爽死了。”

  所以沒有病的時候,就不要做賤的詛咒自己要得病,如果你沒有健康的體魄,你拿什麼資本去多愁善感?你拿什麼財富去憤世嫉俗?你拿什麼精神去悲春傷秋?所以,趁你有健康的身體的時候,好好學會珍惜眼前的,好好愛惜自己,活出健康,活出美麗。

  不要因為一次失戀或是失去,就感到世界末日要來了,把自己當做快死的人,淚如泉湧、捶胸頓足,歇斯底里,世界上比你更悲慘的人大有人在,地球不會因為沒有了誰而不轉,世界上少你一個不少,多你一個不多。還不如振作吧,過好今天,明天的事明天再說。

  一個人快樂的時候,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不要總是想著明天我要做什麼什麼,明天我要開始怎麼怎麼樣。要為今天說著而活著,把握好今天,用努力、虔誠、耐性過好今天,竭盡所能的做,也許會快樂的多。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8

  今天,我看了《約翰 . 克里斯朵夫》這本書,受到了一些啟發。

  這本書寫了克里斯朵夫從小到老的故事,講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書中先講到克里斯朵夫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著名的音樂家,雖然他們家有點窮,但祖父和父親經常受到大公爵的稱讚。又講了等到祖父和父親去世以後,家裡的生活都靠克里斯朵夫一個人去維持,克里斯朵夫家裡還有兩個年幼的弟弟,生活的非常艱苦。最後克里斯朵夫長大以後成為了一個音樂家,他經歷了許多困難,也交了許多的好朋友。漸漸的,他老了,把自己的愛分給了兩個年輕人,然後,他就慢慢的閉上了眼睛……

  我覺得克里斯朵夫很勇敢,意志很堅定。如果是我,我不可能在自己這麼小的時候就可以養活全家人,而且能在自己最難過的時候和媽媽一起分擔生活上的痛苦,一起渡過最艱難的日子。

  克里斯朵夫的堅定和堅強,讓他有了無比的力量,可能他做的一件事,我們一生也不會做出來的。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精神。也要像他一樣,在家人最艱難的時候去幫他(她),鼓勵他(她)。

  評語:文章能夠從約翰 . 克里斯朵夫的人生經歷受到啟發,感受頗深。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9

  現在這個年齡,重讀它,味道真的和高中時讀它不一樣了。然而,它還是好,那麼好,令我深深讀進去,令我感慨,流淚,反思。

  當然,我關注的內容、細節已經變了。然而,一個人的歷程裡,總會有一些東西能夠激起你的共鳴,讓你在回味中沉浸,在沉浸中回味。

  我欣賞《約翰·克里斯朵夫》的什麼呢?很多,比如情節,比如人物,比如語言。但是,許多時候,讀書不是讀情節,不是讀語言,只是讀一種感覺,一種感受,一種能撼動你心的真情。我從克里斯朵夫的世界裡,感受著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情感美、崇高美,我想這是一種普遍的昇華了的美,是平常生活裡壓抑了的美。這種美在每個人的心裡,在心靈深處,在許多人渴望的世界裡。人是多麼孤獨的動物啊,然而有時又是多麼熱鬧。走在喧囂的世界裡,和很多人交流,但在內心深處,有個地方,卻很少為誰開啟過。難以開啟。如同永不相交的兩條平行線,一直延伸著,一直凝望著,一直寂寞著,一生一世。但是卻根本不需要改變。

  是的,不需要改變,在那個角落裡,寧靜地守候、微笑,就像日升月落,春華秋實,雲捲雲舒,花開花謝。大自然以其恆久的美簡簡單單、平平凡凡,人類的心路歷程也在不斷地變化中不斷地改變,昇華。活著的個體,總有其神聖的一面,體現在永遠的追求中、奮鬥裡。約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是掙扎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得到與失去的一生……羅曼羅蘭藉助主人公為我們描寫出了一顆堅強剛毅的心是如何戰勝自己心靈深處的怯懦卑鄙的陰暗面,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心靈歷程。在約翰·克里斯朵夫的生命世界裡,無論世事怎樣紛紜,他卻始終保持著那顆心的渴望和追求,這使他能夠不斷超越自我,能夠達到心靈渴望的高度。理想、愛、壯志、精神,諸多不可或缺的東西,令他的心靈豐富,反映在他的音樂世界裡,那就是偉大、輝煌、真誠、美。小說透過刻畫約翰·克利斯朵夫對正義和藝術的執著追求以及他的頑強的生活意志和鬥爭精神,給閱讀者以深刻的啟迪和教育。讀之,心靈得到震撼。

  我喜歡這部著作,我喜歡主人公,我喜歡富有追求的生命,喜歡心靈的豐富與充盈,喜歡真誠、善良、美,喜歡理想、純潔、偉大……凡是使人類靈魂高尚、充實的精神、情感,同樣也會在瑣碎的俗世裡給我深深的感動,令我神往。

  《約翰·克里斯朵夫》讀後感10

  第一次聽說這本書還是在高中,那時上基本能力課時,老師曾向我們推薦過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羅曼。羅蘭,他曾因本書而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因此我對這本書一直很期待,這次終於在寒假時有幸借閱。

  《約翰.克里斯多夫》這本書共十卷,石油羅曼羅蘭從1904到1913年以每年以一卷的速度完成的史詩般的鉅著。他透過主人公一生的經歷去反映現實社會一系列矛盾衝突,宣揚了人道主義與英雄主義,描寫了主人公的一生,從兒時的覺醒到青年時代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後在事業上的追求與成功,最後達到精神寧靜的崇高境界。

  我喜歡讀書,但卻不擅長讀書。當我獲得一本好書時,我並不急於去讀完它,而只是想慢慢的享受它,就像當我遇到一個朋友,我並不急於去了解她的全部,而想與她慢慢熟悉漸漸的去了解她一樣。因此,我只在每晚睡覺前讀幾頁,所以,對於這本書我只讀了其中的七卷,但卻已被主人公深深的折服,深深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既偉大而又平凡的人。

  約翰是平凡的,因為他想我們普通人一樣有著平常樸素的情感。對於友情他是絕對坦誠的,在與朋友的交談中他是毫無顧忌的。對待朋友他又是溫柔的,例如,在他與兒時的朋友奧托的信中,他會親切的稱他為:我親愛的,我的靈魂。同時他又是慷慨的,他曾這樣說過:雖然我不富有,但是我還是有能力款待我的朋友,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拿出來給我的朋友,這是我最大的快樂。但有時他對朋友也是嚴格的。由於他是那樣的真誠,自己完全坦誠的對待朋友,同時也希望朋友對自己也是完全真誠,不允許有絲毫的謊言和虛偽。

  在愛情方面他是純真的,當米娜外出旅行沉浸在遊玩的樂趣而沒有按時返回時,他卻在故鄉終日思念,為她是否生病擔心。當他與薩比娜單獨在一起時,黃昏中,他們只是靜靜的坐著,甚至不說一句話。他心中的愛情猶如早晨帶露的玫瑰,芳香而又清新,不染一絲塵埃。

  在親情方面他十分熱愛著他的家人,儘管他們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對於父母他是一個孝順的兒子,對於弟弟他是一個懂事的哥哥。由於父親的頹廢,家境衰敗,以致他常常忍飢挨餓,甚至在十幾歲時就擔負起養活全家的重擔。

  約翰又是偉大的。因為他一生坎坷,遭受重重阻礙,但他卻從未向困難屈服。為了追求真理,他不迷信權威,不虛偽奉承,甚至激烈的抨擊那些在他看來高高在上的人物,而使他自身陷入輿論的圍攻,但他卻依然頑強的戰鬥著,在流亡法國時,面對各種低俗文化的影響,他依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保持著自己對美好信念和高尚優秀品質的不懈追求。在艱難的生活環境中,依然執著於自己的音樂事業,保持著樂觀的精神。

  坎坷的經歷促成了他心靈的昇華,一連串的危機震撼著他的心靈,盪滌他的靈魂,透過煉獄之路,他一步一步到達了自由的境地。他的奮鬥史無不向我i們昭示著雖然人生既有明媚的陽光與,也有淒冷的風雨,但無論在何種環境下,我們都應堅信我們的信念,永遠保持著一顆樂觀向上之心,積極的迎接生活的挑戰,在生活的風浪中磨礪自己,使自己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