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武則天傳》讀後感(精選5篇)

林語堂《武則天傳》讀後感(精選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林語堂《武則天傳》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林語堂《武則天傳》讀後感1

  寒假,我用兩天的時間讀完了《武則天傳》,感覺自己像一位歷史的旁觀者,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中,縱觀了這將近半世紀的唐室興衰,很暢快。

  關於武則天這個女人,其實說來也並不難懂,她的種種個性在她一生所作所為中顯露無遺:機敏、沉著、精神旺盛、野心無限、對權利慾望出奇強烈、頭腦清晰。對於這樣一個歷史奇人,我只能在讀完她的傳記之後撫案長嘆,遙想那個早已遠離卻真實存在過的年代,因為此人的功過得失,歷史早已給出了最恰當的評價。但我一直好奇的一個問題是:究竟是什麼力量使這個女人如此膽大妄為,從一個卑微的才人走上至尊皇位?

  這兩個地位差別之大讓人無法想象她的跨越,更何況是在女人的地位可以被忽略的封建時代。但她確實做到了,讀完書後,我認為應該是主觀和客觀的因素都起到決定作用的。

  主觀方面,是她的性格成就了她。除了她的機智,冷靜,我覺得主要是以下。書中提到一個故事,當時太宗問武氏說:有一匹烈馬,你如何馴服?武氏說:只要三件東西,一根鐵鞭,一個鐵錘,一把利劍。若不能用鐵鞭制伏,就用鐵錘,若還不能,就用劍刺進它的脖子。那時她只有二十多歲,這種不同尋常的勇氣和狠毒是她日後的步步攀升的必要條件。

  同時,她的權欲是同她的攀升成正比的,從才人,到昭儀,到皇后,到皇太后,最終到女皇,幸她是想不出什麼更高的權位了,否則就成女神了。她可以為了權利而不顧一切,掐死自己女兒,謀害妃子和皇后,毒殺皇親國戚,殘戮忠良大臣與無辜百姓無數…… 這樣的女人,史上少見了。背後驅使她的是與生俱來而不斷膨脹的貪慾。

  客觀上,又是當時在位的皇帝助了她。之前太宗在位時,並不喜歡她,因為一個剛強有謀的男子是不會喜愛一個像武氏這樣健碩精明的女子的。但機會在太宗駕崩後,當高宗這個軟弱無能的新皇帝登基後到來。高宗是喜歡武氏的,甚至可以說是依賴她,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政業上,這就給了她很大的發展空間。

  武氏就這樣步步為營除去一個個心頭之患,繼而建立起一個以自己為絕對核心的中央政治團體,等到高宗真正認識了她而轉為痛恨她時,因年事已高身體虛弱而根本無力對抗了。武則天也就這樣平步青雲了,以歷史年鑑學派的說法,她也就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的一種產物。

  主觀與客觀的條件驅使下,使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女皇帝。我若去評價她的功過,這已無意義,只是在閱讀歷史時,讓我發現在她的所作所為的不可思議中,其實也是有著必然方向的……

  林語堂《武則天傳》讀後感2

  上個星期到圖書館閒逛,又走到了人物傳記區,看見了《武則天傳》,我決定讀一讀,因為以前瞭解的武則天總是那樣的不完整,所以這次,我決定仔細的讀一讀,這本書真的很厚啊。我讀了一段之後便愛不釋手。於是我整天捧著那麼一大厚本書。同學問我為什麼要讀《武則天傳》,我說“因為我覺得對不起她。”於是她們睜大眼睛問:“什麼?”我就笑了。不是的,因為作為我崇拜的女人們之一,我竟然沒讀過一本有關於她的傳記,實在是不應該讀了少半本之後,我的心裡真的不大舒服,小的時候我理解的武后真的是太膚淺了。以致對武則天的崇拜全然是因為她的威風凜凜和女強人形象,我佩服她的果敢幹練,羨慕她的智慧才華,但是卻也忽略了的她的野心和權術,沒看到她的陰險和狠毒。但是武則天終究是奇女子,無論她的性格是否有缺陷,為政是否過於獨裁,都唯有她能夠成為女皇。

  兩句話我記憶頗深:一是命運若不能創造一個偉大的女人,一個偉大的女人便會創造她自己的命運;二是武則天的處事原則為順我者榮華富貴,逆我者有死無生。這兩句話,估計天下也只有她配得上。無論如何罵其驕奢淫逸、妄自尊大、陰險狠毒,作者也不得不從字裡行間擠出幾句言不由衷的佩服和讚美。她,的確是個不一般的女人。

  武則天,曾經是我頗為崇拜的一個女人,原因很簡單:她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記得小時候看過電視劇《武則天》,那時就覺得她的一顰一笑都充滿了一個帝王應該有的氣度和威嚴。初中歷史書上對她的'描寫也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歷史書上講她當皇帝的過程時只說:“唐太宗的兒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則天替他處理政事,逐漸掌握了大權。高宗去世幾年以後,武則天做了皇帝。”這一切看起來多麼順理成章,輕而易舉。事實上,這卻是一種誤導。

  讀完《武則天傳》,我終於把我對武則天的種種”事蹟“連了起來。武則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後來的高宗看中。太宗死後,高宗把從感業寺接入後宮。武則天14歲入宮,因為太宗喜歡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宮中讀了很多史書,深知宮廷險惡。論智謀,論經驗,她都比王皇后,蕭淑妃強太多,因此略失小計就當上了皇后,代價是她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兒。掌權後,她極力剪除異己,一切對她有威脅的人都難逃厄運,這其中不僅有皇氏宗親(姓李的),還有武后的異母兄弟和親姐姐,親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後,高宗身體越來越差,諸事都由武后決定,武后與高宗並稱為”二聖“。太子弘年少有為,對武后的做法經常不滿,為了自己日後掌權不受威脅,武后竟毒死太子。後來的章賢太子賢(武后二子)也被她幽禁後殺掉。高宗死後,她將三兒子李哲貶為廬陵王(其實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還不如不當皇上呢),流放在房州。又立四子李旦,而後代子執政。

  然而這還不是武后的終極目標。幾年之間,武后以廣開言路為藉口,在全國廣設檢舉箱,致使告密之風四起,武后也逐漸組織起了自己的間諜網路。我想,當時的陰森恐怖應該一點也不亞於法西斯統治時期,因為那個時候,人人都可以成為蓋世太保。即使被告無罪,但只要武后想殺,或是和酷吏們有過節,亦或是僅僅為了製造恐怖氣氛,他們都在劫難逃。在武后登基的前幾年,大屠殺一撥接一撥,因唐朝幾位王公大臣的一次叛亂(武后逼出來的),唐室貴族幾乎被滅門。聽起來真讓人毛骨悚然。

  然而,武則天當了皇帝之後,便立即起用了狄仁傑、姚崇等人,氣象為之一新。政治清明,國家富足安定。我不禁有這樣一種想法:也許,如果一個女人想成為皇帝不用如此艱難,也就無須用那麼多人的的性命做通向皇帝寶座的階梯。畢竟,武則天只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而非一個殺人狂魔。

  林語堂《武則天傳》讀後感3

  武則天公元624 年出生於一個官宦家庭,其父武士彠原是木材商人,在隋煬帝時期一夜暴富。隋末起義發生時,投奔李淵,官至工部尚書,位尊應國公。其母楊氏是隋朝名門望族,知書達理,好讀詩書。年幼的武則天天性聰穎,性情活潑,在其母的言傳身教下,對詩文書法、音樂非常感興趣,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其父死後,她們母女相依為命,並且常常受到受到兄弟的虐待。14歲時被唐太宗,選為才人,並賜名為“媚娘”。可是她受到太宗的冷落,眼看著太宗漸漸老去,她不甘就此獨孤終老,將目標鎖定在太子李治身上。李治被她的魅力所折服,從此他們兩人眉目傳情、秋波暗送,很快就墮入情網。

  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武則天則到感業寺削髮為尼。李治對她念念不忘,在她為尼期滿後,到感業寺與她相會。這時,正直王皇后和蕭淑妃爭寵。王皇后為了得到李治的寵愛,遂將武則天接到皇宮。權力慾極強的武則天設計陷害王皇后和蕭淑妃,順利地登上了皇后的寶座。

  由於李治的懦弱與多病,將很多事物交由武則天處理,這為她日後登上皇位奠定了基礎。高宗死後,她獨攬大權,為了登上皇帝的寶座,她排除異己,殘殺忠良,培植親信,於公元690年,廢睿宗,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在公元705年神龍政變中,被逼退位,同年12月去世。

  武則天是一個權力慾非常強的的女人,為達目的,她不擇手段,心狠手辣。為了登上皇后寶座,不惜掐死剛出生不久的女兒,然後又以及其殘忍的手段,殺害王皇后和蕭淑妃。她又是一個善用識人與用人的主,深諳治人之術,深切的領會了爾虞我詐,黨閥同異的鬥爭藝術。她利用酷吏殘害忠良,排除異己,而後卸磨殺驢。她辦事果斷,不拖泥帶水,敢於冒險,可以將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

  讀罷該書,我發現權力慾的女人及其可怕,她可能會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不折手段,心狠手辣,正如那句話所說:“最毒婦人心”。同時還發現,一個沒有制度保障的國家,人人都是岌岌可危,不論你富可敵國,權傾朝野;還是窮困潦倒,無權無勢都可能隨時因言獲罪,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所以一個安全的社會,應該是法治的社會、言論自由的社會,權力受到監督的社會,一切以法律為準繩,不會憑個人的好惡來定罪。

  林語堂《武則天傳》讀後感4

  悠悠五千年,中國――一個茁壯成長的泱泱大國,不乏果斷英明的皇帝,更不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明君,而你,卻是那眾多鬚眉中橫空出世的巾幗。

  在小學時看電視《至尊紅顏》中,知曉你的名字“武媚娘”,那時以為你就只是活在劇本下的人物。而當我步入中學,你的名字從歷史老師口中再次得知,原來你不僅在歷史上真正地存在過,並且你還用你的智慧書寫了中國歷史文化上的華麗篇章。儘管你從此在我們心中有了個壞壞的形象,你殘忍,你無情,你卑鄙。

  但是哪個成大事的人不是如此,即便千萬人說他冷酷無情,他也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這便是我欽佩和學習你的地方,正是那種不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但只要一如既往地堅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一定的價值,我便去。是的,多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很多人會阻礙自己去實現自己最初那個不可思議的夢想,但是做到無所畏懼,正如你,小小的身體存在大大的帝王夢。我也相信,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前進著的步伐。那段輝煌的歷史有你的足跡,巍巍華夏有你的身影。你是我的偶像,我的神。

  我不知道為何會對你的一切如此好奇,或許我看見了你身上的堅韌,倔強,感受到了你的謀略與智慧。在圖書館,我會去搜尋你的名字,找尋相關的記載,一遍遍地閱讀,一遍又一遍,恐自己會錯過你的滴滴點點。

  在那本陳舊的《武則天》中,有一股股黴臭,但也有你的香氣,那種香,或許就是常說的一種依戀吧,也使我在無形中,不自覺地成為你的粉絲,你的徒。“五尺之童恥不言文墨”,效仿你的才華橫溢。“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借鑑你的有膽有識。

  誰的眉心被畫出江山的模樣?誰的指尖被夢塗上嬌羞濃妝?媚娘,是你,是你奇相共偃的美貌。武曌,是你,是你“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的霸氣。一個不問世事曾經倔強的姑娘,從手刃獅子驄初試鋒芒到女主武氏預示唐朝的滅亡,從宮斗大戲到權力角逐。一個女孩成熟了,在一次次的驚險與挑戰面前,你意識到只有權力越大,剷除異己,豐滿自己的羽翼,自己才不至於在一次又一次的陷害中喪命。是的,在一個個驚險面前,只有你掌握的越多,贏的機會才會更大。日月凌空,普照大地,哪怕到最後,親人離開了,愛人也不在了,朋友沒了,敵人也不會再有了……為了成為國家的主宰,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你從不後悔。

  人生很短暫,但能因自己為某樣東西奮鬥過,便不會後悔,這便是人生。

  多少次,我豔羨你的美貌,嫉妒你的才華,欽佩你的勇氣,你的果斷……遇大事絕不含糊;你的勵精圖治,治理有方;你的長遠目光,知人善任。但我何時能像你一般輝煌?不在今天,就在明天。

  林語堂《武則天傳》讀後感5

  她是我曾經崇拜的一個女人,因為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她聰慧、冷靜、個性敏銳而堅強。關於她的瞭解只是透過影視作品,這次便買下關於她的書,想深入瞭解她,瞭解一代女皇帝的生活。

  當我看完《武則天傳》,我覺得自己買錯書了,這本書把武則天寫的很負面,幾乎沒有對她好評,這本書把我以前印象中的武則天形象徹底毀了。

  我對作者有些不滿,他的寫作手法有些太過苛刻。但是我意識到,我以前理解的武后真的是太膚淺了。以致對武則天的崇拜全然是因為她的威風凜凜和女強人形象,我佩服她的果敢幹練,羨慕她的智慧才華,但是卻也忽略了的她的野心和權術,沒看到她的陰險和狠毒。但是武則天終究是奇女子,無論她的性格是否有缺陷,為政是否過於獨裁,都唯有她能夠成為女皇。

  看完書我也看了許多人對武后的評價,也看了看百家講壇對武后的講述,便感覺中立些。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個女人面對後宮爭鬥,她不得不狠下心。也正因她的不擇手段,她在後宮揚眉吐氣,後宮死寂了,沒有了爭吵,一切顯得有些悽清。她也不過篡奪了皇位,歷史上哪個朝代不是靠搶的,她的堅持和聰慧讓她漸漸她在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成為九五至尊,君臨天下,開創了先例。她不認輸哪怕那個時代對女人的偏見是如何,她卻倔強的堅持自己的夢想,對於感情,皇帝只屬於她,她不允許跟其他人分享—也許只有這樣倔強,霸道的女人才能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帝吧。

  但我對她掐死自己女兒表示不解,我不知道她怎麼下的去手,虎毒不食子。她這麼做不免有些殘忍。她也玩弄權術,殘害了些大臣,玩弄權術為歷代統治者的通病,武則天深得法家“權、術、勢”之中三味。利用王皇后和蕭淑妃之間的矛盾入宮爭寵,利用高宗的寵幸廢了王皇后,反對其當皇后的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等名臣均遭貶殺,其家族近親也被清算。她培養自己的耳目,皇宮之中大小事務都逃不過她的眼睛,造成了朝臣人人自危,在官場上造成了混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