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5篇)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1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裡,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2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裡,文字就到哪裡。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人類的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裡。”我們都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業,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麼,就從這本書開始吧!它將告訴你所有邁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你開啟財富的智慧之門,開創你輝煌的人生!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3

  父一愛一,一生一世的堅守和陪伴,一封封藏有千言萬語的家書------題記

  且不提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在妻兒組成的小家裡,他也許只是一名平凡而普通的父親。他與任何嚴父是一樣的望子成龍,一樣的不苟言笑,我們只能透過他緊皺的眉和沉默的`背影,看見差不多貫徹一生的“嚴”字。

  然而,讀罷家書,他的形象逐漸充實豐滿了,這次第,非一個“嚴“字便了得。總以為,嚴父的嚴總是可以被寬容與理解了,日後成功的子女亦應感謝,他卻對此反省良久,對此過意不去“孩子,我虐一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他檢討得刻骨銘心,為自己不近人情的苛刻。或許,父一愛一不應單單停留在“嚴”這個層面,然而有些人一生未參悟,空留遺憾。

  中國的傳統,是嚴父慈母,他卻一人飾二角,既為嚴父,也是慈父,剛柔並濟。他的慈不同於麻木的慈一愛一、溺一愛一,那是一種理一性一上的慈。它絕不會用甜言蜜語把人沉進蜜罐,那是對異鄉遊子失敗的幾行撫一慰,教人倍感一溫一暖,“孩子不向母親訴苦向誰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此言極是,孩子在外闖蕩,大多會經受風雨,這時父母永遠是孩子的避風港。那些看似了不得的挫折,父母年輕時何嘗沒有過?作為過來人,他們總能用自己的經驗為你驅散迷茫指明方向。傅雷理一性一的慈一愛一便從這裡體現了:“一個人唯有敢於正視現實,直面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已經不是單純地用一溫一柔動人之語去安慰了,是過來人平靜理智的指導,其中的父一愛一不言而喻。

  不僅如此,在成功的喜悅中,當他驚喜地發現“多少過分的諛詞與誇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讚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時,還 不忘藉此良機為孩子明確目標“有這種詩人靈魂的傳統民族,應該有氣吞牛斗的表現才對。

  父母對孩子的一愛一永遠都會比你想象得多:“若你成功,怕你驕傲;當你失敗,怕你氣餒。你在家時,擔心沒照顧好你;你外出了,擔心你照顧不好自己。從你出生的第一聲啼哭開始,他們就註定了為你擔驚受怕。

  現實中少有父母不一愛一自己親生的孩子,但一愛一護的方式把握到位的又寥寥無幾。

  做家長的,這方面的看法和行為五花八門。或整天在外奔波,以賺錢養家為藉口疏遠親情,欲以金錢彌補缺失,殊不知親情並非金錢能夠取而代之的,或盲目地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衣食住行,想把孩子可能經受的風雨統統拒之門外,認識不了磨練的重要一性一,最後讓孩子溺斃在自己濃的化不開的一愛一里,或只以分數評判孩子,扼殺了他們小小的期盼和無窮的創造力,或一概打罵出氣,美其名曰“為你好”……

  孩子是明天的希望,未來的棟樑,祖國的花朵,這些都已成為耳熟能詳的話語,所以傷害孩子,泯滅其天一性一,對孩子不負責任,是做家長的最大的罪過。

  傅雷是一位平凡而不凡的父親,一封又一封的家書裡也無非是父對子的關一愛一,可它又如此不同與感人,原因何在?只因父一愛一永恆。傅雷之子傅敏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覺得父親是永恆的。編書的過程,我心情很複雜。一邊編一邊引發很多回憶,覺得父親沒有死,看他的信,覺得他正站在我面前和我說話。那麼真誠,每句話都感人肺腑。他的信,有永恆無窮的威力,相信會一代代傳下去。”

  是的,傅雷從未離去,家書只是他存在的另一種形式。

  父一愛一很複雜很簡單,家書是道不盡的父一愛一,父一愛一是寫不完的家書。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4

  終為人師終為父,更乃兒友更乃親。只願在書信中徜徉,只願在情感中迷離,那些為人之事、學習方法、人生哲理也藏匿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那麼傅聰有一個好父親是何其幸啊,燦爛的經歷、光輝的一生,若不是父愛的引領,如何能在成功之路愈行愈遠?

  歌舞送飛球,金觥碧玉籌。父愛是啟迪智慧的無價之寶。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這樣的排序不是沒有道理的。比爾·蓋茨的父親很注重培養孩子的信心和幹勁,為的是讓孩子瞭解現實社會和外部世界。誠然,傅雷也是如此,他在信中不斷強調的無非就是為人處事。看似平淡無奇的家書,其實內涵深蘊。做好自己,與人和睦,恪守道德與節操,人格上得以提升,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做好自己想做的一切。

  是故,在父親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操心是必然的。若能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變成孩子的保障,自然是最好不過。似乎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放下心來。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父愛是治療庸愚的苦口良藥。

  “一切學問沒有速成的。”莫扎特的父親從小就對孩子進行了啟蒙教育,先教會孩子創作短曲,再層層深入,讓孩子一點點學習樂理知識。正如傅雷教育孩子,不論是學習彈琴,亦或是學習語言,必須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也是作為父親所擔憂的。

  是啊,學習之路甚遠,稍有不慎,就會功虧一簣。唯有不斷積累、運用,方能熟練掌握每一項技能。不在紙醉金迷中迷茫,不在鐘鳴鼎食中沉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父愛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門。

  曾憶否?梁啟超因材施教,獨特的教子良方令人敬佩;曾憶否?曾國藩從容鎮定,真知良言令人信服;曾憶否?傅雷愛子有度,字裡行間的愛意令人讚歎!

  親似愛,盛一世深情,永難報。封封家書,承載著是父親的赤子之心。舐犢情深,父愛無疆,如山間潺潺清溪,如碧空縷縷白雲,純真質樸,更讓人回味無窮。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5

  每每翻開《傅雷家書》,我的心中總會掀起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感情:對“家書”的喜愛,對傅雷先生的緬懷和尊敬。它是唯一一部讓我讀後淆然淚下的書。讀罷,我的心中百感交集,但在我心中址強烈的情感是—感激,因為它讓我懂得了如何成為真正的“人”,讓我理解了一個父親的心。

  我敬仰傅雷先生,首先敬佩他的學識,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在當代中國還有幾個像傅雷先生一樣的“學者’?而傅雷先生的學識僅僅用“淵博”二字是無法準確形容的。他精通中、英、法三國文字,音樂、美術、古今文學造詣頗深。對於我而言,“家書”不僅是傳遞親情的載體,更像傅敏所說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閱讀家書,使人感到這不像是相距千里的父與子之間一味的親情傾訴,更像是兩位學者在熱烈討論。對自己的孩子,傅雷先生心中所想的不是作為父母僅僅關心他的

  生活瑣事,而是像朋友、老師一樣與孩子探討學問、修養,時刻在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上做嚮導。我想這就是“學者”和普通人的區別吧!

  初讀《傅雷家書》時,我無意中翻看了傅雷夫婦棄世前的遺書,不禁為他們對人的關愛而感動。傅雷夫婦至死都沒有抱怨過任何人,遺書中大半也是為別人而著想。在上百封家書中,傅雷教導子女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的點點滴滴,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世人所敬仰的學者的風範。雖然傅雷先生離開我們已近四十個年頭,但在許多人的心中,他從未離去,因為他留下T-顆蓄滿大愛的心。這顆熱情洋溢的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始終撫慰著人們的心靈。

  更重要的是,當我讀完《傅雷家書》後,內心湧動起對父親的感激之情。當我讀到傅雷先生為了兒子忍著傷痛伏案整理書稿直至雙眼流淚再也看不清時,因一封信未及時到達而萬分焦急時,我似乎看到了他遠距千里對兒子的殷切希望和熱切等待的目光。而我的父親呢?在我為書中的父愛而動情時,我不能忽視我自己的父親對我的愛!我開始回憶起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我驚異父親並不比傅雷先生差。我知道天下父親的心是一樣的。

  讀罷《傅雷家書》,我想說的是:普天下父親的心都是偉大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