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精選5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精選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1

  記得以前在上學的時候,總是覺得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太過枯燥,學起來很吃力,但是手中的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卻用了一些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將諸如以前學過的首因效應、德西效應、暈輪效應等概念介紹了心理學的規律,在讀完每個故事的時候,在心中總會問一下自己平時是怎麼做的?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那麼我應該如何處理呢?

  代序中“魚就是魚”這一則著名的童話故事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魚與蝌蚪生活在水中,後來,蝌蚪變成了青蛙,跑到陸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鳥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訴了魚。魚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魚;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魚;鳥就是有翅膀的魚。就是說,魚是按照已有的知識在認知新事物。

  魚就是魚的故事,其實是隨時都可以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系統,都是帶著自己已有的認知和經驗來觀察外部世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常常會忘記“魚就是魚”這一真理,每個孩子因為周圍環境的不同、興趣愛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動中的表現也不同,在我們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們的物件是一幫孩子們,有的時候,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掌握的東西總是不能遂人心願,我們只是在我們的假定下教學,而忽視了他們也只是在他們的假定下教學。

  這些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在設計活動的時候要考慮周全,既要考慮到教學目標,也要考慮到幼兒的已有經驗以及現狀,特別對於我們剛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來說至關重要,所以,我們還需不斷探索、研究。

  書中的“知覺中的圖形——背景現象”這個理論給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們在知覺的過程中傾向於將物件分為圖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樣,使最前部的顯眼的圖形突出來。同時,圖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換,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圖形。我們的眼睛看到的雖然是同一物件,感知到的卻完全不同,這樣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表達了不同的內容,側重於不同的方面。

  書中舉了這麼一則例項:在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時,教室裡書聲琅琅,突然一隻小麻雀從窗戶外闖了進來,讀書聲嘎然而止,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如果你是這位老師,你會怎麼處理呢?書中作者用兩個老師處理的方式進行了一個對比,一位老師很氣憤地說:“快讀書!一隻小鳥有什麼好看的!”學生雖然不情願地拿起了書本,心卻跟著小麻雀飛來飛去。

  另外一個老師是這麼說的:“小鳥為什麼要飛到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呀?對啦!小鳥是被大家動情的讀書聲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們比一比誰的聲音好聽呢!”

  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說:“老師,我要和小鳥一比高低”“我也要比!”……一種課堂,兩種結果,看似簡單,實則不然,這體現了兩種漸染不同的思想觀。小鳥作為課堂的干擾因素,第二位老師卻能夠從消極中找積極,把它變成課堂的干擾資源,使積極地背景凸顯出來成為圖形,正是這種靈活的、多方位的思維導致了教學機智,之後的教學效果也使這位老師懂得了教育機制的分量。對於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說,這樣的機智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了,這本書是非常值得我們閱讀的,一個個簡單的事例的背後都蘊藏著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相容效應”告訴了我們教育物件只有先接受你這個人,才能接受你的觀點;馬太效應則讓我們知道教師要防止“馬太效應”。即要克服定勢心理,樹立發展的觀念,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一個班級的學生知識經驗、能力起點不盡相同,要相信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學會學習的潛能;皮克馬翁效應向我們證明了當我們在與孩子們交往過程中,一旦好意知覺孩子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寄以期望,他們就會產生出相應於這種期望的特性。難怪有人說,教育的秘訣就是一個字:“愛”!

  透過讀這本書使我瞭解了教育中常出現的這些心理效應,在處理一些事情時也得心應手了許多。教育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我們要將這些心理效應付諸行動,從而產生教育的效應。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2

  以前經常抱怨教育學心理學太抽象,而且太枯燥無味,又沒什麼用處!好多概念性的東西也不知道在教學實踐中怎麼應用,但是看了這本書以後有點改變我觀點。他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那些嚴肅的、科學的心理學規律、效應和法則,書中精心挑選了64條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個部分。閱讀此書,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識經驗,激發了我探究的興趣,一個一個故事看下來,一個一個效應讀下來,感覺自己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頓時豁然開朗了許多,受到了智慧的啟迪,心靈的震撼。

  第一個看到的心理效應是系列位置效應,主要講的是老師讓學生出來背書,學生只記得開頭結尾,中間老是忘。其實這個故事背後隱藏的東西還與心理學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有關。結合我們平時的教學,《系列位置效應》告訴我們:

  1、老師在課堂開始和結尾要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佔據最重要的時間。

  2、學生要重視一節課的開頭和結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鐘在找練習本的過程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後10分鐘在想象課後如何玩耍中度過。

  3、背誦文章、單詞時要經常變換開始位置。

  4、每次學習時間不能太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應”。它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經常出現類似的現象。如:老師上課拖堂、用同樣的方式反覆傳授同一內容、放學時學生都準備收拾書包了老師還在不停地佈置作業、對學生犯下的錯誤一次兩次地批評教育……這樣做其結果卻是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減少了,學習效率降低了,而學生對於老師的重複批評教育不但沒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現了逆反心理。

  作為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學生時也要儘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當學生犯了一次錯,只能批評一次。千萬不要對同一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複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評,也千萬不要重複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捨”,厭煩心理、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應該講究“布白”的藝術,注意“度”,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們成語“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物極必反”,其實正是“超限效應”的最好詮釋。

  這本書就是從理性的層面上保證我們的教育行為充滿智慧。我將常常“溫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3

  暑假中,我閱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儒德編寫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整本書從教學、教育、管理三個領域深入淺出地為我們揭示出一個個教育心理學規律,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試驗、鮮活的案例介紹了曾讓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學知識,很有可讀性,一時竟捨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讀下來,常常給你豁然開朗的感覺,受益匪淺。

  我們曾經見到過很多孩子背誦詩歌或課文時吞吞吐吐很不流暢的樣子,當時,我們一定批評過孩子,說孩子你怎麼這樣懶惰,不去認真背誦,回想一下我們可曾教過他們一些記憶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誦,並沒有教給他們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時間還是沒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完成背誦的任務。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記憶有系列位置效應,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記憶力是有方法的。我們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老師在課堂的開始和結尾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學生要重視一節課的開頭和結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中在找練習本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後10分鐘在想象和玩耍中度過。背誦課文、單詞變換開始位置,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每一節課給學生的學習任務不能超載,考慮7+2的特點合理安排學習任務。這些就是好的提高記憶的方法。我們要把這些方法教給我們的孩子,使他們提高學習的效率。

  同樣的,讀了書中的“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這一篇,讓我也有很深的感觸。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反而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為“超限效應”。我想我們在教學中不是也經常像牧師一樣講了又講,生怕學生聽不懂?以後我在教育教學中要避用“超限效應”。

  例如複習階段的字詞鞏固練習,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複的聽寫,必然只會造成浪費時間,而收效甚微的結果。我們安排的每一次聽寫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性。有些平時掌握字詞比較紮實的學生,在全班性的聽寫中能夠獲得透過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聽寫了,他們可以把時間花到自己相對薄弱的環節中去。有些基礎不紮實或者記憶力不太好的孩子,他們需要聽寫,但是要針對個人,對的字詞說明已經掌握了,他們的難點在於寫錯的字需要反覆強化。而這種強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寫,靠聽寫,如果方法是如此單一,學生的心理會有牴觸的情緒。我們在進行練習的設計時要處理好數量和質量的辯證關係。只注意練習內容,而缺乏一定的數量,達不到鞏固知識,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數量而不注意練習質量的重複性練習,不利於能力的培養,是勞而無功的,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償失。

  我們不僅在教學中應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教育學生時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給學生留點“空白”。學生犯了錯,只批評一次,千萬不要一件錯事重複批評,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評,也要變換角度、方法,以免學生出現反抗心理。在批評學生時,應點到為止,切不可“宜將剩勇追窮寇”,適當的留點空白,讓他們自己來思考、反思。這種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與自尊,真正將教育滲透到心靈。要運用民主的科學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在愉悅的情境中互相觸動,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對學生的批評應注意“度”,對學生的表揚其實也需要一個度。《傑米揚的魚湯》:傑米揚是一個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請朋友喝鮮美的魚湯。朋友喝了一碗,覺得很滿意;傑米揚請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點撐;可傑米揚又熱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無可忍,拂袖而去。這正如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所言,當人過度時,最適宜的東西也會變成最不適宜的東西。在教育學生中對學生的表揚不能太“廉價”。如果對一個調皮的學生總是用表揚的方法,一開始他可能會很有改進,但時間久了他會覺得老師在哄他,甚至是變相批評他,這樣難免有牴觸心理。

  一個老師懂得心理學,並且在與學生打交道時善於運用心理學,肯定會得到更多的雙贏——學生更加積極主動,老師也更有成就感。

  讀讀這本書,讓我們多掌握一些心理學的規律,讀懂孩子們的的心理,會使我們的教與學和班級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就是我讀了此書以後的收穫。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4

  在校訊通部落格中我讀了駐馬店市朱密林老師寫的一篇書評,關於《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朱老師極力推薦我也讀一下。之後上網找了電子書下載讀了,很受啟發。

  比如書中介紹“霍布森效應”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從事馬匹生意,他說,你們買我的馬、租我的馬,隨你的便,價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馬圈大大的、馬匹多多的,然而馬圈只有一個小門,高頭大馬出不去,能出來的都是瘦馬、賴馬、小馬,來買馬的左挑右選,不是瘦的,就是賴的。

  霍布森只允許人們在馬圈的出口處選。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供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說“是”或“非”的話,這能算是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方案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瞭解的基礎上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餘地的“選擇”,就等於無法判斷,就等於扼殺創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給女兒穿衣服時,孩子經常不穿這不穿那,我就問她你是穿那件黃色裙子還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襪子還是紅色的?

  在二選一的問題下孩子往往會選一種,衣服也就順利穿好了。現在回想起來,與其說是我的“小計謀”得逞還不如說是孩子自我選擇的實現,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暑假期間我讓兒子每天背誦一首古詩,他總是不情願,後來我就選兩首古詩:比如一首岳飛的《滿江紅》,另一首選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讓兒子選一首背誦,我則背誦另一首,兒子這時總是選擇那首短的來背誦,然後挑我背誦,一個假期他居然背會了28首唐詩和宋詞,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李清照的《聲聲慢》等。

  由此,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多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和哲學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運用這些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我們的實踐也需要這些理論支撐。我想,教師的幸福應該就在於不斷的學習,閻學老師在《讀書教學寫書》告訴我們作為教師的成材之路:多讀書用知識和理論完善自我,指導我們的教學,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寫出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張道明老師也在《教育時報,課改導刊》“教師的幸福在哪裡”中寫道:教師的幸福在閱讀中,教師的幸福在寫作中,教師的幸福在成長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師,都需要用閱讀、思考、寫作為佐料,加上愛心、激情與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調出幸福的味道!

  彭興順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師》一書中也提到: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每天重複著許多相同的工作,備課、上課、談心、輔導,難免有些枯燥乏味。與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熱情的擁抱,將本職工作當作一門藝術去研究,去追求,我們就會覺得生活是那麼的美好,工作是那麼的快樂!

  讓我們一起都來做一名幸福快樂的老師吧!不斷的讀書、學習、成長,向幸福出發。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5

  忙裡偷閒,認真拜讀了領導推薦的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編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裡面數以百計的心理效應對我們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讀了這本書之後我驚喜地發現,平時的日常瑣事原來都有心理效應的存在,這本書好像洞悉我們的一切心理活動,把所有的現象用不同的心理效應歸納了出來,同時指引我們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但這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學家稱之為超限效應。回憶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活,我們何嘗不是再犯如牧師同樣的錯誤呢?當學生無意或有意做錯事時,當學生因粗心經常出錯時……為了確保他能夠記住並且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於是不厭其煩、不辭辛苦、苦口婆心的講解這樣做的危害……而學生則聽之任之,收效甚微。讀罷《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一章,心中豁然開朗。殊不知,超限效應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學生犯了錯,如果我們寬容他,理解他,少批評,變換角度、方法,點到為止,適當的留點空白,讓他們自己來思考、反思,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對學生的批評應有度,在表揚學生時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則會過猶不及。表揚,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作用,但是,表揚也要適當,要注意度,過度的表揚可能會出現反面的效果。

  同樣在課堂教學上同樣也應避免超限效應——認知超載。如果老師上課拖堂、佈置作業太多,就會犯認知超載的問題。這些不應隨時提醒我們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理念嗎?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導學育人的對策寶典,它更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讓我們少走彎路,為我們指點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已儼然成了我們的良師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邊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