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1

  這本書是一本有點哲理的書。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幸福是一個人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少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恰到好處,是一種這裡和藝術的結合。它代表的豁達和淡定,是幸福門前的長廊。慢慢地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大門。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做人一定要真誠不能虛偽;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感動,珍惜了自己的感動就等於珍惜了自己的生命;做人一定要真實不能裝B,因為你真實了,大家就都安全了;還告訴了我們人的全部活動是三種無法逃避的關係:第一重是人和自然;第二重是人和自我;第三重是人和他人。

  我還明白了孤獨是一種獸的珍貴屬性,表現了一種獨來獨往的自信和勇猛;知道了面對相沫以濡的同道和自己的後代,我們是非常重要的;幸福常常是朦朧的、樸素的,而不是轟轟烈烈的;苦難也和幸福一樣,分很多層次,好像一條漫長的臺階;還懂得了世界上有三件事不能儉省:第一件是學習,第二件是旅遊,第三件是鍛鍊身體,這三件事一定不能儉省。還知道了柔和有時比粗暴更有力量;人和人之間並不是很容易溝通的;緊張並不是強大,而是懦弱的一件塗著迷彩的舊風衣;在愛中領略被愛,會有加倍的豐收;當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不能和自己友好地相處的時候,他也會不能和別人友好的相處;當人休息的時候,不要輕易地放過那稍縱即逝的痛楚……

  這本書中的道理遠遠不止,聰明的同學們快去書中尋找吧!

  《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2

  幸福是恰到好處的,它不多也不少,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卻又不會使人在幸福的海洋裡暢遊。所以,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吧!

  這正是我從畢淑敏的《恰到好處的幸福》中學到的。正如她在書中寫到:當一個人在田園香徑中行走時,不論眼前的事物多麼引人注目、光彩絢麗,他更向往的往往是小徑深處有著多麼完美的風景。但當他真的走到那裡時,才發現剛才他所錯過的風景是如此美麗。

  幸福的降臨,猶如水潭中的清波,一波連著一波,使人不勝歡喜。漸漸地,人們會忘記當初所得,現在所有,他們會盼望著下一次幸福的到來。可幸福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就像水波,最後只剩平靜的水面,毫無生氣。而這時,人們早已將擁有的都拋棄了。其實,眼前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有一次,我和母親去超市買西瓜。她一眼就看中了一個又大又圓的西瓜,可她看來看去,又覺得不夠好,又挑選了一個,又不滿意。結果挑到最後,她還是認為第一個最好,可那時,已經有一個人將瓜抱走了。無奈,母親只有再選一個了。但回家後發現那個瓜並不甜。她說:“要是當時就把那個西瓜買了該多好!”

  這雖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卻正巧反映了一個道理:眼前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只專注於遠處看似絢麗的風景。所以,珍惜眼前擁有的吧!

  幸福的降臨總是持續的,但它不會太長也不會太短,而是恰到好處。人們很容易被持續降臨的幸福矇住雙眼,使得他們看不到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總是在快結束時,在遠處安排更吸引人的事物,它驅使著人們向前,卻又在最後撤銷障眼法。當人們回過頭來時,發現他丟失的比得到的更多。所以,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吧!

  現在擺在你眼前的,或許不是那麼讓你滿意,但它卻是最好的,是最值得你去珍惜的。請在田園香徑的某一處風景中,停下你追求完美的腳步,收起你挑剔的目光,去快樂的擁有它、珍惜它,因為幸福恰到好處,給了你一處美麗、一份滿足,就不會再給予你更多的了。

  它是要你攜帶著這一小份幸福,自己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所以,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吧!

  正是因為我從書中學到了這個道理,現在無論對什麼事物,有的不是挑剔,而是接納。這時你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3

  畢淑敏,是我國的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的碩士,地位在中國可想而知。

  她的文字清新而優雅,簡潔而不失韻味。像春天的在春風中搖曳的雛菊,清新小巧樓臺露重月輝清淺,雛菊扶疏影亂。像夏日炎炎中的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仙子,亭亭淨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像秋日中的秋風紅葉,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像冬天中的臘梅,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她的文字像咖啡要慢慢品嚐,久久使人陶醉其中,無法自拔。她寫的文字都是真實的,卻是摸不著,看不見的物品,卻又價值連城。她教會我們怎樣學會愛與被愛,學會如果一個人從不撒謊,這便是世界上最可笑的謊言與笑話。她告訴我們很多很多,我欽佩畢淑敏的文字。

  她的文字具有丁立梅的優美,具有梁衡的哲理,具有辛棄疾只能用羊毫軟筆代替刀槍的豪邁,具有李白的飄逸膽大,但卻又有著獨特的風格。她的文字像桂花嬌小但芬芳,使人難以發現。

  《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4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我想用“直擊心靈的魔法書”來概括我對《恰到好處的幸福》這本書的總體感覺,更對這本書的作者畢淑敏油生喜愛和敬佩之意。雖說也喜歡過一些作家,但對畢淑敏的喜歡更加上了敬佩之情。她把探究生命和幸福這麼深奧的問題以細膩平實的語言展示給讀者,以春風化雨般的濟世情懷感染著讀者。相比揮筆潑墨的大氣我更喜歡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柔和與心靈的輕撫碰觸。畢淑敏本人在藏北雪原的工作經歷使她體驗過生命所能給予的最大苦難,同時也讓她置身於博大高山和浩渺星空從而感受著生命的渺小。正是這種人生體驗,她才能把生命和幸福看得如此透徹。從她筆尖流淌出來的'文字,如清澈的溪流緩緩流入人的心田,不愧被讀者譽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

  讀完她的這本書中,我思緒萬千。我想即使我們可能不會經歷生命有時的脆弱與渺小,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生命的可貴,我們要珍愛生命。生命中的幸福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越是刻意去追逐幸福,幸福反而會如流沙一般逝於掌心。其實幸福是一種心態,當你積極樂觀時,你便能更多的感受幸福。可當你悲觀失望時,幸福便會悄悄地遠離你。所以當你幸福時,你要珍惜,千萬不要再追加慾望,否則會適得其反。當你感覺不幸福時,你要樂觀,因為有時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恰到好處的幸福才是幸福的最高層境界。人生之路如此漫長,對待幸福需要且行且珍惜!

  幸福,這兩個字引出了我無數的聯想。幸福要怎樣才能被稱之為幸福,幸福又是什麼?畢淑敏則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回答了我們的這個問題。幸福人人都需要,但是也要恰到好處。我們在生活中,並不缺少幸福。而有時幸福卻過了頭。

  這本《恰到好處的幸福》,則是畢淑敏告訴我們的一個真理。他曾說過:“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寡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恰到好處,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它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而我覺得幸福要恰到好處才是真的幸福。書中也有寫過:“酒精的濃度不能太高,過了那個最佳值,結果就適得其反。幸福也一樣,切不要貪得無厭。”

  恰到好處的幸福,只要用心,在平常仍能看到,就像平常的事。深深地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這裡面,不就已經有幸福了嗎!

  我們要學會真誠地面對自己,不然如何去接受那幸福。

  有人問過,幸福有幾種顏色?畢淑敏說有無數種,數不清。也有人說僅僅只有七種。但我相比起來更喜前一種說法。不同的人在面對幸福的同時,覺得幸福的顏色也不一定會相同。世界上有那麼多人,不可能感覺到幸福僅僅只有七種顏色。

  有些人根本就誤解了“恰到好處”這四個字的含義。因為某種機緣看到了好房子,就設想以後能在這屋結婚生子。看到了豪車,就設想能開豪車,知道壽星活到90歲,就發誓自已一定要活到100歲……這根本就是不合理的期望。目光太高,就違背了“恰到好處”這一原則。

  我們並不需要有太高的目標,我們只需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把它做成功了。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幸福麼?只不過需要我們適度。

  幸福,在我眼中,只是平平淡淡地過好自己想要的卻也並不過分的生活。只需要自己不要太貪得無厭。

  走過恰到好處這一條不尋常的長廊,你就已經走到幸福的門前。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就可以得到你自己夢寐以求的幸福。

  讀了畢淑敏的這本《恰到好處的幸福》,使我對幸福的看法也有所改變,不像以前那樣苛求。

  幸福,要恰到好處,才能稱得上是幸福。要懂得珍惜幸福,別讓它從我們的身邊偷偷地溜走。

  《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5

  這是一本很中意的作家的書,這已經是三刷了,還是感到它在心中的分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享受,更多的是不常有的理性與感性交融的深思,這對我來說是實屬罕見的,這也是我百讀不厭的原因。

  一本散文集,那就聊聊最喜歡的一篇。不可思議,仔細去翻了一下,我最喜歡的那一篇居然是作者的自序,此前還從未覺得那是一篇序。那一篇的題目就是《恰到好處的幸福》,作者闡述了自己如何感到幸福是一種如咖啡中的奶,不能多也不能少的東西。

  她的文章總是讓我感到一種親切,一種母親的口吻。文章中說:幸福,是一種藝術和哲學的結晶體,它所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這句話是讓我思考甚多的。憶往,自己在幸福面前是否是豁達,不過是接受與給予,這麼微不足道的細節有沒有做到。淡然——這一點是確信的。自己從未將它看做必須品一般。

  恰到好處。這個詞並不沉重,反而像一個重力的支撐點一樣,不偏不倚地落在你心上。但這個詞也並不平常,仔細想想,生活中鮮少用到這個詞是的確。但是當它與幸福結合在一起,就像不合拍的天生一對,不是那種梁山伯和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牛郎織女的那種,而是梁山伯遇上林黛玉,牛郎配上嫦娥的這種,的確看上去很荒謬,但是你仔細看看,也挺好的呀!它只不過不是人們慣性思維中的那個樣子罷了,沒有什麼大不了。

  它倆為什麼這樣比喻,因為你反過來想,恰到好處,可以是飯量,火候,怎樣的幸福,可以是甜蜜或是痛苦,但是當它們結合到一起,沒有任何語病,只是不順眼。而且它們講述的也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物極必反。對,就這樣。但是這樣的組合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它有一種親切中間隔層紗的感覺。十分奇妙,難以捉摸。

  那索性就不糾結了,幸福嘛,恰到好處,糾結嘛,也恰到好處。挺好,有時隨性一點更好。

  說下來,這便是這本書引人注意的地方。恰到好處,這麼一個言簡意賅的形容詞在幸福面前竟幻化成如此萬千的模樣,也不禁感嘆奇妙。

  最後用一句它的話收尾:就讓一切恰到好處,深深的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

  《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6

  暑假裡我讀了許多書,其中《恰到好處的幸福》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本。

  《恰到好處的幸福》是畢淑敏文集·溫潤幸福系列中的一本。大部分名著都有作者的簡介,當我讀完時,我就知道這是一本好書。

  當我讀第一遍時,我就被畢淑敏的智慧所傾倒,書中的文章或是闡述、或是以自身經歷、或是用故事、或是以問答等等形式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生哲理,使我受益匪淺。

  當我讀第二遍時,我又一次被畢淑敏的智慧所傾倒,我發現書中的文章並不僅僅是我開始以為的闡述人生哲理,而是所有文章都聯絡在一起圍繞一個主題——幸福。例如書開頭兩篇《恰到好處的幸福》《幸福的七種顏色》,這是顯而易見的;還有《研究真誠》這篇,就像文中說的“真誠是有層次的,可以分成建設性和破壞性兩種”,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更多更豐富向這個並不美好的世界貢獻我們建設性的真誠,這不就是幸福麼;或者是《對自己誠實一點》這篇,如果我們能夠在別人面前不費盡心思地裝、做作,我們眼中的別人也是真實的,這不還是幸福麼……

  當我讀第三遍時,我開始思考:幸福這種令人愉悅的東西都要恰到好處,還有什麼也要恰到好處呢?突然我想到了夢想。夢想也要恰到好處,這樣才能給人提供動力,讓人前進,如果夢想遙不可及又或者觸手可及,前者會喪失動力,後者則會懶惰不前。記得我小時候老師問我我的夢想是什麼,我總是回答:當科學家。這時老師就會獎我一朵小紅花,但當我慢慢長大了,成熟了,才發現這個夢想離我是那麼遙遠,我開始慢慢喪失熱情和動力,這是朋友告訴我讓我在科學家的道路上定一些小的夢想,這些夢想要恰到好處,我試了試果然有效。所以我們的夢想也要恰到好處,這樣我們才能在夢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夢想是一個美好的、令人嚮往的詞,而恰到好處的夢想就會引領我們成長。

  《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7

  最近,我讀了畢淑敏的《恰到好處的幸福》。這本書的閱讀週期較長,因為讀完一小節總要思索消化好久,“恰到好處的幸福”並沒有那麼容易感受和尋找。

  書中內容並不是高談闊論,滿篇雞湯,也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以平實細膩的口吻講述每一個故事,從作者自身的經歷與感悟出發,閱讀時,心靈彷彿會得到安撫與鎮靜。作者把探究生命和幸福這麼深奧的問題如春風化雨般潺潺道來,自然而然的讓我們思索生活的意義,讓我們感知幸福的真諦。

  讀完這本書,我感觸萬千。我們忙於生活,奔於生計,幸福感彷彿越來越弱,我們見慣了高樓林立,琳琅滿目,心靈被物質和浮躁填滿,會心一悅的時刻越來越少。曾無數時,想逃離都市,深入山林,好像山野深處真有淨化心靈的神奇力量,其實不過是對自己所在生活短暫逃離的避世快感。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一切又是迴歸原初。所以我們真正要改變的是生活的態度,要卸掉生活的枷鎖,懂得如何與自我和解,如何與心靈對話,重新構建與定義關於幸福的理解。每一章細細讀來,都會重新整理我對事物的看法,更加佩服作者對待生活的態度。比如“對自己誠實一點”。我們好像有兩個自我,我們總是希圖表現的比我們實際的情況要好一些,按照世俗的標準總有更多的更,我們總是把不真實的自我呈現在別人面前,而那個真實的自我總是被掩藏和遮蓋,久而久之,我們就會變成一個分裂的人,壓抑自己的情緒,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其實這樣很累,如果你覺得自我不夠完善,應該讓自己變得完善起來,而不是敷衍、遮蓋和欺騙,不要浪費精力去織補一個不真實的自己,節省出更多的能量去做更多的事情,也許會事半功倍。還有“面對不確定性的忍耐”。我們總是在擔憂一些不確定的事情,比如房價越來越高,我們是否能負擔起,比如工作越來越多,到規定期限我們是否可以完成,比如孩子這麼調皮,將來的他是否會有出息等等..我們總是不自主的給自己新增一些煩惱,何必浪費精力在一些不確定是事情上,正如作者所說:“我不能確定我哪一天會死,但我可以確定活著的每一天都饒有興趣的度過,我不確定我的婚姻一定幸福,但我可以確定自己的誠懇和投入。”不確定是暫時的,確定是長久的。

  幸福大多是樸素的,它沒有轟轟烈烈,它是細水長流。感知幸福是需要我們慢慢學習的,人生是有很多的苦難,而我們總是容易記住痛苦的感覺,總是說幸福來之不易,因為它好像來的很慢,走的很快。其實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去感知幸福、去享受幸福。幸福是需要以一顆平和之心慢慢去體驗的,它是一種心的富足,不以多寡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人所處的環境不同,但凡禍福相依,苦樂參半,只要從容處世,看淡得失,積極努力發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不攀比,不自惱,相信幸福的感覺就會接踵而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