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四十自述》讀後感

《胡適四十自述》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胡適四十自述》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胡適四十自述》讀後感1

  以回憶的形式記錄過去的歷史,是我們不曾親歷者瞭解歷史的一種通行的方式,比如我們熟悉的聽老人講過去的故事,這是口耳相傳,而訴諸文字,變成了文史資料中的回憶記錄。胡適以史學家的卓見,而提倡大家來寫回憶錄,以此為歷史留下材料。其實,這是個知易行難的問題,我們都太知道留下文字資料的重要性,但總是被眼前的生活所拘束,而抽不出時間來認真書寫這樣的文字。一方面,明日復明日,我們總是將這些事推向明日,總以為還早,故而有了林長民、梁啟超這樣的遺憾——未曾為富有意味的人生留下親自撰寫的回憶。

  關於回憶記錄的重要性,我並不想老生常談,胡適的回憶裡,總能為中國近代歷史提供一些史料,諸如徽州社會史等方面的材料。我只提出一個關於胡適寫這個回憶的猜測。在字裡行間,我總以為胡適的回憶文字,總是預先計劃未來出版,面向大眾的,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點。我們都知道,回憶文字面對的讀者群不同,其表述會有一些妙不可言的差別。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講述自己從前的醜事時,或多或少都會掩飾或者淡化,有時更會狡辯、撒謊,而如果我們這些回憶的文字是面向大眾,這種程度會更加深刻,如果不面向大眾,可能我們會秉筆直書。以我的拙見,胡適這本回憶錄,顯然是準備出版面向大眾的,所以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算得上“汙點”的一面,更多地都是胡適“天才和鶴立雞群,特立獨行”。

  另一方面,胡適寫母親與父親的訂婚序幕,用的是文學上的想象手法,頗為新穎,讓人眼前為之一亮。我也曾苦惱父母的年輕時候的故事是什麼樣子,卻礙於傳統觀念——父母終難告訴我那些故事,更會打發我,我也不忍執拗去詢問,而能從親戚中聽到三言兩語、只鱗片爪,以此為基礎,或可以一般常識而做進一步推論,再以文學的想象方式,重構那些年他們的故事。儘管文學的虛構性描述,總體上還是不會太多出入,或許這樣的形式更能引起後輩的興趣與體認。

  寫回憶錄,其實就是一種回顧自己人生精彩的過程,我們總是會對那些印象深刻的回憶銘記於心。以一般常理而論,我們更多地想到的都是好的,而忘記那些不好的。我們總是能想起那些幸福的生活場景,而淡忘那些曾經受過的苦難,我們寫下那些私人的回憶錄,總是希望後人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不再走我們過去的老路。

  關於胡適的母親,學界研究的應該不多,但我曾在幾年前認真讀完一篇碩士論文——胡適的「娘什麼」:一位被忽視的中國新文明孕育者,專門研究胡適那個同時扮演“慈母、嚴父”角色的母親——馮順弟,這是一箇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典型也是典範的母親形象,她對胡適的母愛,讓胡適受益終身,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脈絡中一般兒子對母親的敬重與感念。胡適說,他出門在外防身武器之一就是一個慈母的愛,為了母親他需要保重自己的身體。為人子女,今日我們的所得,或好或壞,總是生活的經歷疊加,而如果需要歸功於誰,那麼無論是傳統文化的沉浸,還是事實的考量,我們都會自覺將這些好的品性歸在父母的身上。我們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父親的關愛,我們暫時的困境,都是自身不努力的結果。

  讀本書的另外一個驚喜是,發現了蘇軾的一首詩,其中有一句“耕田欲雨刈欲晴”,這似乎與女兒名字“雨晴”的第一層寓意非常契合。原本我僅僅知道我們越地傳統是“晴耕雨讀”,卻忘了父母經常關心天氣預報的細節,其實農家有時候需要下雨,有時候需要晴天,早些年我們家還種水稻,必然是想著耕田的時候下點雨,收割的時候是個大晴天。其實有一次,岳父曾經以他工作的經歷,解釋女兒的名字也就是這個意思,他認為,“雨晴”,就是說今天下雨,明天是個大晴天,好訊息呀。所以,從現實還是傳統上講,“雨晴”名字都寄託了我們的美好心願和江南文化傳承的意蘊。

  《胡適四十自述》讀後感2

  最近讀了《四十自述》這本書。胡適這個人還挺謙虛,或者說,比較謹慎。他27歲留美回國爆得大名,四十歲早已經享譽中外,但這本書只是平鋪的敘述了少年、青年的過往。文筆很簡單,點滴地填些感情,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究竟是一個受史學訓練深於文學訓練的人,寫完了第一篇,寫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覺的拋棄了小說的體裁,回到了嚴謹的歷史敘述的老路上去了”。所以文章寫得跟流水賬似的也不奇怪,能從內心瞭解他本人也就夠了。

  胡適成長於動亂年代,清末民初的動盪與以往還不同,國門終於被打開了,有進來的,有出去的,在這樣一種新舊思潮的碰撞中,新生長於世界的少年人就難免產生新想法,產生叛逆,思想總想跟著未見的思潮走。胡適這前四十年的“叛逆”,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上:無神論與白話革命。胡老先生一生儒雅,對這兩件事,算得上是主動上擂秀了一下肌肉。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而是他兒時家庭環境對他的影響。

  胡適的母親了不得。她自幼生在農家,17歲出嫁就嫁給了比她大三十歲的胡鐵花。這一段忘年之戀放在如今看來也得非議不斷。更何況胡鐵花後曾官至臺東直隸州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市委書記。作為最小兒子的胡適,是個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能看出胡適幼年家境還是比較殷實的,雖然後來父親去世給整個家庭蒙上了陰影,但胡適幼年的生活條件比一般家庭是要好的。歷史上許多名人俊秀都並非出自寒門,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蔣介石、張學良,又如梁啟超、陳寅恪、傅斯年、李大釗、陳獨秀,家境雖然不至於都是高官巨賈,但至少也都是農夫山泉有點田,安分日子富富有餘。富足的物質、良好的教育也為他們日後成名創造了條件。或許是少年喪父母親便更加疼愛,胡適一生受母親影響尤為深遠。四歲便缺失父愛的胡適一生溫順,將中庸之道發揮得淋漓盡致,能看出跟幼年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李敖說:別看他笑得那麼好,我總覺得胡適之是一個寂寞的人。也許這顆寂寞的種子,在胡適孩童時代就已經種下了。他的寂寞,是強權時代期待民主的落寞,是硝煙戰場渴望和平的孤獨。他後來的呼聲,給了人們一廂情願的溫暖,卻改變不了螳臂當車的命運和步伐。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由硬派者主宰,胡適的'溫存,權當是酷九嚴寒高山背面的一絲和風吧。

  《胡適四十自述》讀後感3

  1、小時候應該是讀過的,尤其是他寫家族在父親離世後對寡母的刁難,“色難”記憶尤深。

  2、他寫少年時期最愛梁任公的文章,常常為其意氣所感,後任公思想有變,讀了有“失望”,但仍強調“但這種失望也正是他的大恩惠。因為他盡了他的能力,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境界,原指望我們感覺不滿足,原指望我們更朝前走。著他走,我們固然得感謝他;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指著一個未知的世界叫我們自己去探尋,我們更得感謝他。”

  3、在《文學改良芻議》,胡適先生曾與梅光迪、任叔永有過多次來往討論,到了觀點相對之處,難免激烈,但透過書中對於當時來往文字的摘錄來看,雙方都秉持著十分嚴肅之態度,嚴謹之邏輯,誠摯之心胸,剋制之言辭求真求實求變。百年之後於輿論場亂象之中讀到,頗感心嚮往之,身不能至。

  4、從先生對於青少年求學回憶的字裡行間感覺到中國古人求知為文亦有一套嚴謹的方法論,時至今日,多半我竟然完全不知。非常慚愧。

  5、以前在學校,凡舉一新學問,必先言其歷史,都囫圇聽了,也不知所謂。這一陣才真正體會到將思想至於時空當中討論的必要性。這本書雖說是自述,但是與大歷史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也應了他在序言當中說:“給史家做材料,給文學開生路。”

  《胡適四十自述》讀後感4

  胡適生長在有神論的家庭環境中,換言之,有神論的觀點是他人灌輸的。在這種情況下,當他透過自主求知在樹上偶遇有神論的觀點,是否會偏向於相信自己求知的結果?實際上,對他影響甚深的《資治通鑑》中範縝以為“神之於形,猶利之於刀。未聞刀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哉?”——這在我看來,只是觀點表達而非嚴密的論證或確鑿的事實,實際上,唯心主義者亦可舉出無數類似的理論。那麼,假如情況顛倒過來,先相信無神論再偶遇有神論,是否會棄前者而取後者?有所謂“先入為主”說,那麼在某些語境下是否有“後入為主”呢?

  話說回來,客觀而言,人是不是要讀透、站在宏觀的角度研究有神論與無神論兩方的所有觀點、論據後,才能選擇真正找到自己的信仰傾向呢?否則,那只是偶然的結果,不是所謂“選擇”,因為你並沒有做出真正意義上的主動選擇。在現實生活中,某人持什麼觀點,也許只是因為他遇到了那種觀點,而非對比分析去偽存真後的審慎選擇。就像文中所說:“他決想不到,八百年後這三十五個字竟感悟了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子,竟影響了他一生的思想”。

  在這個意義上,信仰什麼也許只是先入為主還是後入為主的問題。

  而白話與文言之於胡適,或許恰恰相反。實際上,胡適的古文功底並不薄弱,從其兒時教育便可窺見。而他最終畢生致力於推廣白話文寫作,想必就是我上述的“對比分析去偽存真後的審慎選擇”。

  “正在傳抄《革命軍》的少年,怎肯投到官廳去考試呢?”讀這樣的語句我總是莫名感動。靜言思之,我喜歡、嚮往民國那個年代,大概是因為,在當時,青年人朝氣蓬勃,“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讀書可以改變個體命運,文學可以影響民族未來,而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真理真真正正是至高無上的。哪怕這一切僅存於讀書人與理想主義者的視野之中。被稱為文學的黃金時代的八十年代大抵亦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