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大冒險》讀後感(通用7篇)

《南極大冒險》讀後感(通用7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南極大冒險》讀後感(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南極大冒險》讀後感1

  一本書,能讓人擁有許多知識;一本書,能讓人在知識的海洋中前行。《南極大冒險》這本書就有如此的魔力,能讓我學到許多知識,看到許多美景,暢遊在科學的天堂。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雪盲原來就是紫外線經雪地的反射傷害到我們的眼角膜所引起的眼部炎症,眼睛會像被針刺一樣疼。冰塊崩塌是因為溫室效應引起的現象,這全是因為我使用了太多石油類的化學燃料,產生了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導致地球越來越溫暖,因此從1956年到1994年,冰壁融化了大約480米,如果氣溫持續上升,一個世紀後,極有可能南極一半的冰塊都會融化。南極大陸的面積比大洋洲還大,在地球中排名第五,表面被平均二千一百六十米厚的冰塊所覆蓋,南極每年的平均溫度為零下二十三攝氏度,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極內陸高原地帶的俄羅斯東方基地(海拔三千四百八十八米),曾經檢測出最低記錄——零下89.6攝氏度。雖說南極有70%是水,但事實上卻比撒哈拉沙漠還要乾燥,年降水量還不到10釐米!南極的空氣非常乾淨,遠處都看到很清楚,才會有距離很近的錯覺。天色陰暗時,穿過雲層的光線會因為雪和冰塊的反射,而產生散射現象,造成光線的分散,這時,物體的影子就會消失,無法辨認前方的物體及方向,這種現象叫做白蒙天。出現這種現象之後,不僅景物看起來一片雪白,甚至還會讓人無法判斷路面高低深淺,以及失去方向感,因為視線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喪失方向感,所以會導致在原地打轉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停留在原地才是最好的方法。

  《南極大冒險》讀後感2

  暑假裡,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南極大冒險》。這本書講述了韓國男孩兒毛毛一家人參加“兒童南極體驗營”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

  書的一開頭,毛毛一家就在南極遇到了暴風雪,食物也吃光了……但這些困難都沒有讓他們失去信心,他們憑藉頑強的毅力和求生技能,最終在冰山融化前獲救了。最有意思的是,他們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冰山,有食物形狀的冰山,比如吐司冰山、炸醬麵冰山、炸雞腿冰山,由於飢餓難耐,他們就用“精神激勵法”,假裝吃那些冰山來忘記飢餓。看到這裡,我想起了“望梅止渴”的故事。作者這麼畫,一定是為了表現毛毛一家樂觀的精神吧!

  讀了這本書,我還了解到了許多科普知識。原來,南極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有世界上最乾淨的水。許多國家都在這兒建立了科學考察站。

  等我長大了,也要像毛毛那樣,到南極去,進行一次“南極大冒險”!

  《南極大冒險》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南極大冒險》這本書。書中寫了毛毛、爸爸、咪咪、和姑姑他們參加了南極體驗營,他們為了找到帝王企鵝的棲息地,他們在南極搭起帳篷,住在裡面,經歷了重重困難,終於平安歸來。

  透過讀這本書,我瞭解到南極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海洋資源。南極非常冷,石油被凍成了固體,煤凍得不能燃燒,南極有二千七百六十米厚的冰層。有很多種企鵝,比方說:帝王企鵝、紳士企鵝、跳巖企鵝……還有色彩繽紛美麗的'極光和神奇的海市蜃樓景象。

  我看了這本書明白了人類要保護環境,以免大氣層受到破壞,地球家園受到傷害。

  《南極大冒險》讀後感4

  寒假裡,我閱讀了一本叫《南極大冒險》的科學漫畫書。這本書裡一共講了16個有趣的科學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有三個故事,分別是:求生王子,美麗的極光和破碎的冰山。

  “求生王子”講的是一群孩子來到南極探險,因為遇到海市蜃樓迷路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海市蜃樓的種類和形成原理,他不只是在沙漠或者海上才會發生,在南極也會出現。

  “美麗的極光”這個故事講述了關於極光的科學知識。我們所知道的太陽風被地球的磁場阻擋後,會與大氣層中的各種氣體撞擊產生光束,那個光束就是“極光”。極光會因為空氣成分不同,產生不同形態和顏色的極光,有紅色、綠色、黃色,顏色多彩多姿,絢爛奪目。

  “破碎的冰山”講的是一圈探險的孩子們坐著漂浮的冰山去探險,結果冰山撞到暗礁,裂成了兩半。故事裡介紹了水結成冰的科學知識,水結成冰後,體積變大,密度變小,所以冰在水裡能浮起來。在這個故事裡我還明白了“冰山一角”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用來形容整件事情的一小部分。

  看了《南極大冒險》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大家快來讀一讀吧!

  《南極大冒險》讀後感5

  《南極大冒險》是我所看的書當中最好看的一本。因為它裡面不僅僅是一些漫畫,在裡面還能學到很多的科學知識。

  這本書裡面的主要人物有毛毛、咪咪、爸爸、姑姑。其中毛毛最調皮,他在南極中老給人幫倒忙。而他的爸爸卻有強烈的責任感,帶領大家求生。因為他有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求生技巧。所以我們要學習毛毛的爸爸,而不要學毛毛總是做惡作劇。

  我在書上還學到了“極光”形成的原因:太陽有時侯會大量放射出一些電子和質子,叫做“太陽風”。那些太陽風被地球的磁場阻攔後,會與大氣層中的各種氣體撞擊產生的光束,那個光束就是“極光”。它還會因為空氣成分的不同產生波長的變化,形成不同形態的極光,像是火紅的光束,綠色的窗簾或是黃色的布條,顏色多彩多姿,好看極了。

  透過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遇到困難和,要冷靜、勇敢,做事不慌不忙,要好好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希望小朋友也去看看文字科學漫畫書吧!

  《南極大冒險》讀後感6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說話;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忠實的朋友在說話。

  我讀了一本書叫《南極大冒險》,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小布丁和其他一些人一起去南極探險,碰到了一些很好玩或者很恐怖的事情。他們見到了可愛的帝企鵝、海豹,吃到了美味的磷蝦,見到了美麗的極光,還一起去冰山上玩。他們訪問了一個南極的考察點,還不小心遇上了南極的殺人風,他們死裡逃生,最後還很幸運的見到了南極極光,我很為他們擔心,同時也要向他們學習他們的勇敢,我不得不敬佩他們。

  書中有一些關於南極的一些知識,比如:冰面上可怕的巨大裂縫,美麗的南極極光,巨大威武的“雪龍號”破冰船,中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第二個科學考察站——中山站……這些有趣的科學知識會讓我們增長見識,也會讓我們不出家門就能知道許多知識,變得見多識廣。

  多讀書吧,會讓我們學得更好。

  《南極大冒險》讀後感7

  現在是科學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學習科學、瞭解科學。在我們日常的學習中,都會學到科學。但學校的科學知識是有限的,這就不僅需要我們多閱讀,還要去親身實踐在科學中。但我們現在學習繁重,哪能抽出時間去探索科學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只能在閱讀中彌補對科學知識的缺陷了。但在種類繁多的書籍中,很多書都是死板的科學知識,但有一本書卻把漫畫和科學完美地搭配在了一起,這就是《南極大冒險》。

  《南極大冒險》一書講述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毛毛,咪咪,爸爸,姑姑一行人受到邀請來到南極世宗基地。在受到基地成員的熱情款待後,便準備去帝企鵝棲息地拍照。可在他們乘飛機去棲息地的時候,卻把領隊落下了。他們便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尋找企鵝。在他們找到企鵝後,卻不幸遇上了暴風雪與白朦天,他們頑強的意志力克服了這些困難。又跌入了一個深坑,在他們爬出冰洞後,卻意外地發現周圍全是斷裂的冰床。在爸爸卓有成效的指揮下,他們又度過了一個挑戰。就在他們於冰床上休息時,冰床卻斷成兩半,開始在海上漫長的漂流。終於,世宗基地的隊員發現了他們,才使得毛毛一行人九死一生。

  當我完整的讀完這本書後,給我的第一映象就是有趣。這本書採用了圖文並茂的格式,使內容更加新穎,更耐人尋味,讓我看了又想看。這本書還讓我瞭解到了許多的知識,如:處在地球最南端的南極大陸,直到1819年才被人們發現;

  中國南極長城站建於1985年2月20日,以世界著名的中國長城命名;帝王企鵝身高1.1米,重約30至40公斤,是體型最大的企鵝。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到了有關南極的科學知識,還讓我懂得了如何面對南極的惡劣天氣。如:為了避免雪盲症,在南極要戴上太陽眼鏡;颳起暴風雪時,最好不要移動,應等天氣好轉再行動;發生白朦天時,不能隨意行動,必須乖乖地待在原地,直到能清楚看見前方的景物為止。仔細地看這本書時,就覺得親臨現場,彷彿自己就是這本書的主角。看完這本書,便會發覺自己又懂得了許多。

  其實生存並不難,只要你瞭解了你所面對的困難的特性,就完全可以克服困難。所以,學習科學,也就是學習生存,學會生存。看《南極大冒險》,也就是在學生存方法。遇到困難,像毛毛那樣冷靜,像咪咪那樣樂觀,像爸爸那樣學會思考,像姑姑那樣學會適應環境,就一定能打敗困難。

  身處科學時代的我們,如果不學習科學,那在遇到困難與危險時,便會少一份活著的希望。

  我知道,看《南極大冒險》,就是學科學知識,更是學求生知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