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1

  《時間簡史》中,偉大的科學家們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從而不斷地推動科學的發展。正是這種創新精神,才使得人類社會不斷地向前邁進。馬爾滕曾經說過:水不流動,必至汙濁。同樣,一切事業,假使當事者不常留意改進,改良,努力創新,最終是準會落伍,失敗的,所以說,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

  歷史,這輛時空之車,在時光中不知疲倦地穿梭,並將繼續向前方行進,創新便是它前進的車輪。因為創新,歷史才不斷地發展。回首望去,在農業的發展史上有這樣一段足跡,黃帝發明農耕器具,後來人們使用水車,到如今的噴灌技術和農業土地多利用,這是一個又一個的創新,這一創新,使中國這個農業大國可以養育著世界上近1/5的人口,再想想,政治上無論是北孝文帝透過改革創新使國家興旺,還是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都使國家走向一個又一個歷史的巔峰;再想想,數學上無論是笛卡兒創立了解析幾何學,還是祖沖之將“π”算到小數點後9位,都使數字變得美輪美奐;再想想,科技上無論是我們國人為之驕傲的四大發明,還是虎克發明了顯微鏡,都給人們帶來了福音;再想想教育上無論是孔子的因材施教,還是當前的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都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這些,不管在哪一行,無不都充分體現著創新的力量,揭示著,創新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有人認為,創新是科學家的事情,離我們很遙遠。這種觀點不可取,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都離不開創新。電子支付,雲儲存,共享經濟等等,這些都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中獲得的靈感,進而發明創造用於生活。

  不僅個人需要創新能力,整個國家也需要創新意識。因為只有創新才可以發展,只有發展,才可以屹立世界民族之巔。20xx年,於我們而言,是刻骨銘心的一年,新冠肺炎給我們巨大的考驗,這個時刻,需要我們中華兒女團結一致,共抗疫情。也正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爭中,我們的醫務工作者,我們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奔赴向前,發揮各自才智。以鍾南山、李蘭娟院士為首的研究團隊,深入一線,專心研究對抗疫情的方法,這是創新。這也警醒著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要時刻注重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在災難面前臨危不亂,共克艱難。創新是後車輪,發展是前車輪,只有創新才能不斷推動發展,於此我們的家國才能不斷強大,民眾才能樂享安康。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2

  對於天文愛好者,閱讀《時間簡史》也許是對宇宙瞭解的最好途徑。奇特的領域,帶著迷幻的色彩,一個神秘的異地空間在我們眼前緩緩浮現。霍金提出:宇宙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這個問題,唯有讓時間來判斷。有始有終是萬物不變的規律。永恆之所以長久,是因為沒有找到它的盡頭。如果瞭解到宇宙的起始點,我們就能得知,由人類創造的高階文明社會在爆炸中何時完結。從他發現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時,引力,量子力學與統計學就被深深地聯絡到了一起。也因此,人類才認識到黑洞的強大生命力和它所帶來的巨大影響。空間與時間相對論的提出讓人類對宇宙的起源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沒有絕對的事物,一切都是相對的。時間從無限的過去向無限的將來流逝。《時間簡史》告訴了我們:時間和空間都是依附於物存在的,宇宙則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未知物。常人無法想象的科學探究在霍金的努力下得到了一次次的驗證。霍金曾說:“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雖然,他的身體一刻也沒有離開過輪椅,但是,他的思維卻飛出了地球,飛出了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飛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飛向了神秘莫測的黑洞。他在大腦中想象著,論證著,計算著。霍金,以不容置疑的姿態站立在科技的最高峰,他用卓越的思想無限延長生命的價值,他是人生的鬥士!《時間簡史》的歷史意義不在於它對於宇宙的概述有多麼詳盡,多麼準確,而在於它開啟了人們對於未知事物思考的新方式,在於它為現代科學的前進鋪設了一條可行之路。我們要善於將模糊的東西清晰化,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做到最大限度的解決,更要擅於運用創新的頭腦,將不可思議與學術理論掛鉤。“愛因斯坦錯了——他說‘上帝不玩色子’。對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色子,甚至有時候他會把我們弄糊塗,因為他把它們丟到了看不見的地方。”霍金玩笑的話語中讓我們感受到了智慧的光芒。人類的求知慾會在無盡的探索中求得滿足,而我們,需要找尋開啟天外之門的鑰匙。創新的頭腦,敢想敢拼,頑強的毅力,我們需要像霍金那樣用生命的腳步

  去追趕未知的真理。重任擔負在我們的身上,也正是在一代代的進步中,人們認識到了天地萬物,是多麼的廣袤。當《時間簡史》讓我對於宇宙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時,我對於霍金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命運也許給予霍金一個破敗花架般的身體,但是不能阻止他用思想讓生命花繁似錦。我深知,我們肩負的是振興與崛起的使命,是時代的重任。未來的探索,有你,有我。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3

  逆時,顧名思義就是時間倒流。

  超時,顧名思義就是時間跳躍。

  逆時和超時,在大家看來,無非是兩個新名詞,根本無法實現。但是,假設在宇宙中有蟲洞存在,兩者就可能實現。

  超時空旅行,也就是從a時點瞬間跳躍至b時點,不用再經過a、b之間的時段。看過《哆啦a夢》的朋友可能會聯想起哆啦a夢的時光機,乘坐時光機可以到達未來或從前的世界。那麼,如何進行超時空旅行呢?

  超時空旅行有個前提條件:假設光速是100,就是要把宇宙飛船加速度達到99.99,還差o.ol就到100。當近光速行駛一段時間後?就會到達將來的一個時段。譬如,小明從8點鐘開始進行超時空旅行,會在9點鐘到達。塵軍從9點鐘開始進行超時空旅行,會在10點鐘到達。當然,你不只有一個小時可以越過,有二、三、四、五、六個小時,甚至一年也可以越過。而且,在未來的世界裡,你可以見到另一個你,另一個你的爸爸媽媽呢!

  逆時空旅行,是從b時點瞬間返回到a時點。它的前提條件是要超越光速。這似乎無法達到。現在,有家公司製造的火箭能加速到99.99,但仍未達到位居第一的光速。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宇宙中具備彎曲空間條件的蟲洞。何謂彎曲空間呢?就是能將時空彎曲的物質,縮短了a、b之間的距離為彎曲空間。假設地球與比鄰星之間的距離是200光年,那麼如果蟲洞存在的話,它可以為地球與比鄰星之間提供已經縮短了的捷徑:可能是150、100光年,甚至更近的距離。當飛船透過蟲洞飛速行駛時,它一定能打破光速堡壘,回到從前。而且同超時空旅行一樣,能看見當時你的家人和當時的你。遺憾的是,至今科學家沒有在宇宙中找到半個蟲洞。

  我相信,在未來,一定有更多驚人的發現和發明,一定有更多的機器會超過《哆啦a夢》中所描述的機器!

  點評:《時間簡史》是一部探索宇宙本源的書,理論性很強,但小作者卻用自己的語言把抽象的理論問題講得淺顯明白,化繁為簡,說理淺顯,非常難得。文章從《時間簡史》中提煉出兩個名詞——超時和逆時,並圍繞著這兩點分別展開分析和暢想,結構清晰,過渡自然。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4

  剛剛拿到這本書不知從何讀起,因為這對於我來說太過於陌生,陌生的難免讓我覺得空洞……

  硬著頭皮讀了下來,心中又生一絲欣慰,不禁感慨良久。忽然,情感隨之而來,人生可嘆……

  《時間簡史》這本書讀的人可能不多,但我相信只要讀過這本書的人就一定有這樣一種感覺:窺探茫茫宇宙,人生的那些小事又何足讓你筋疲力盡,何不到茫茫宇宙中暢遊一番。這不就有了蘇東坡的“寄浮游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古人尚且如此,我輩何為小處而大傷腦筋。

  《時間簡史》所闡述的大部分內容都會牽動你的每一根神經,讓你為之動容,為之感嘆。茫茫宇宙在她誕生之日起就註定有那麼多的故事,讓你有讀不完的精彩,讀不完的快樂,更有讀不完的追求。回首往日,生活讓我輩容顏盡失,儼然失去了生活的無窮空間,在被填充滿滿的生活中,我還能找到什麼呢?對,也許那是對的,當一個空間束縛你時,你需要做的不是逃離這個空間,而是在另一個高度去享受它。達到這個高度需要不是一本書的閱讀,而是對一本書的感悟。

  《時間簡史》一本科學界的劃時代著作,為何被冠以人生的禮讚。不有一位名人說的好嗎:有一百個人讀《紅樓夢》,會有一百零一個觀點去洞悉這部偉作。一部科學著作除去它身上的科學價值外,還有它那不可或缺的文學光環。科學留給理性的人,而文學留給的是感性的人。而具有的是理性的頭腦感性的思維,因而我讀《時間簡史》就會有不同的思維火花碰撞出來,讓我不禁一陣舒心,快感之意不言而語。

  忽然間我發現平日裡的那些瑣事早已把我的生活搞的亂七八糟,讓我渾渾噩噩,但終不知為何忙碌,為何心驚膽戰。如今換個高度,你會有不同的感受,生活依然忙碌,但你卻不會心碎,因為一切已變得那麼淡定,那麼從容;生活依舊殘酷,壓得喘不過氣來,但你不會放棄,因為你早把一切盡收眼底。原因在於你站得高度不同,把生活的高度比作宇宙空間的長度,這種比喻不禁讓人有些難以理解,但細究起來,還是頗有意味的。廣度決定高度,高度決定人生的寬度,寬度就是人的施展程度了。由此可以看出眼界之廣可以反應出你的思維的廣度。放棄思想包袱,做一個輕鬆的有心人,不要累壞了,才知道你在做無用功。

  《時間簡史》一部科學著作折射出不同的人生理論史,沒想到此心裡不易樂乎!跳出生活來觀察生活,多靜下來回頭看看,不會累壞了,也不會沒有方向。會生活的人就會駕馭生活,而不會讓生活牽著鼻子走!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5

  浩瀚的宇宙中,有太多的謎團,他們就像一塊磁石一樣牢牢的吸引著我們,使我們十分密切的關注著這些謎團的研究近況。這個假期,我有幸從朋友家中借到史蒂芬·霍金著的《時間簡史》,我正襟危坐,準備細細品味一番,感受霍金文字的魔力。

  當我翻開書,發現自我果真“不虛此行”,書中觀點獨到、措詞精準,在“相對論”與“彎由空間”之兩章節中,作者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把它們闡釋得深入淺出,淋漓盡致,霍金用諧恢的筆調向大眾展示了觀點,而又不讓人感到單調與乏味。

  我一向不崇信什麼牛鬼蛇神,對科學情有獨鍾,而《時間簡史》就是用那些簡學先輩的實驗結果,以及人們對這種的看法與態度去編寫的,並且作者還不失時機的納入理論和觀測的最新成果,使人興奮不已。且書中完全沒能那些認讀者昏昏欲睡的長篇大論,都是用極其精練的短式文章,更是加深了我對它的好感。

  被人攪渾的河水,你一時很難看清河底,你越是急躁,就越看不到,僅有平靜內心,等塵埃、沙石落定,這是河底的游魚、彩石、蠕蟲就一目瞭然了。這就是我閱讀《時間簡史》的心得,雖然書經人修改已變得通俗易懂,可有的地方還需要慢慢品味才能體會出用意,才能更加深入,更加透徹的讀懂,倘若你這時心急氣躁,就會欲速不達,一段時間內很難讀懂。

  更加精彩的是,書中還有許多插圖,幫忙我們們讀懂它,還附有作者對未來宇宙的大膽推測與猜想。優美的詞句記我們恍然置身於宇宙中,親眼目睹諸如“宇宙大爆炸”、“黑洞”等事件或事物,作者也十分有心地介紹瞭如牛頓、伽利略、阿爾伯特等科學狂人的生平,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可看完《時間簡史》後發現,書中的知識與精髓相當於“聽君十席話”。

  再談本書作者,斯蒂芬·霍金,大家都學過《輪椅上的巨人》,就是說霍金的,他因患“漸凍症”,被禁錮在一把輪椅上40年之久,但他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身體缺陷而成為國際之“超星”,他不能寫字,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學”、“大爆炸”等論理,邁入了浩大的宇宙中,儘管他那麼無助的坐在輪椅上,但他的思想卻超越了宇宙。

  約翰·彌樂頓講得沒錯:“頭腦是他自我的住處,他在其中可製造地獄的天堂,也可製造天堂的地獄。”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6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斯蒂芬。霍金先生寫的《時間簡史》就是這樣一本讓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書。讀完之後掩卷長思,細細的領略其中的哲理,讓人耳目一新。

  霍金教授在這本書中試圖用一種通俗易懂的闡述方式來解釋高深的物理知識,以達到讓大多數人都能看懂的目的。儘管如此,這本書看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這部書中,他帶領讀者遨遊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對宇宙是什麼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讀者初步瞭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

  品讀書籍,不得不讚嘆霍金教授那如絲般縝密的邏輯性,你會發現字裡行間無不顯示出他過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對論當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來形象地描述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是無法分離的這一物理規則。書中的偉大成就之一是對黑洞的研究,黑洞最開始是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一書中作出的一個預測,他假設如果存在一空間的曲率非常大,物體的逃逸速度非常快,快到連光也不能逃離這樣的空間。那麼這樣的空間可以稱之為“黑洞”。

  但他認為既然連光也不能逃離黑洞,那麼我們也無法觀測到它,它名副其實是一個非常黑的洞。但霍金結合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後提出:黑洞其實不“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還有著很高的溫度。正因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滅了,所以我們很難觀測到它。黑洞以極高的速度放射能量,當能量耗盡時則會向宇宙大爆炸那樣在大擠壓奇點處出現區域性區域或整個宇宙坍縮,從而消亡結束。

  《時間簡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教授,就是這樣一位時間的巨人。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是在他20年之久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做出的,這真正是空前的。他在天體物理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霍金用他被禁錮的身軀,以堅強不屈的意志,在宇宙中暢遊,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向真理髮出了挑戰,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感嘆霍金教授帶給我的龐大科學資訊之餘,更多的是敬佩他敢於質疑、敢於想象,更勇於論證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在教育引導學生過程中應重點保護的,萬萬不可有意無意地扼殺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7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斯蒂芬·霍金先生寫的《時間簡史》就是這樣一本讓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書。讀完之後掩卷長思,細細的領略其中的哲理,讓人耳目一新。

  霍金教授在這本書中試圖用一種通俗易懂的闡述方式來解釋高深的物理知識,以達到讓大多數人都能看懂的目的。儘管如此,這本書看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這部書中,他帶領讀者遨遊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對宇宙是什麼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讀者初步瞭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

  品讀書籍,不得不讚嘆霍金教授那如絲般縝密的邏輯性,你會發現字裡行間無不顯示出他過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對論當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來形象地描述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是無法分離的這一物理規則。書中的偉大成就之一是對黑洞的研究,他假設如果存在一空間的曲率非常大,物體的逃逸速度非常快,快到連光也不能逃離這樣的空間。那麼這樣的空間可以稱之為“黑洞”。但他認為既然連光也不能逃離黑洞,那麼我們也無法觀測到它,它名副其實是一個非常黑的洞。但霍金提出:黑洞其實不“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還有著很高的溫度。正因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滅了,所以我們很難觀測到它。黑洞以極高的速度放射能量,當能量耗盡時則會向宇宙大爆炸那樣在大擠壓奇點處出現區域性區域或整個宇宙坍縮,從而消亡結束。

  《時間簡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就是這樣一位時間的巨人。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是在他20年之久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做出的,這真正是空前的。他在天體物理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霍金用他被禁錮的身軀,以堅強不屈的意志,在宇宙中暢遊,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向真理髮出了挑戰,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感嘆霍金教授帶給我的龐大科學資訊之餘,更多的是敬佩他敢於質疑、敢於想象,更勇於論證的精神。這本書,不管我們是否能讀懂,總會讓你受益匪淺。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8

  霍金先生在今年3月14日離開人世,但是他的思想成果永留人間。《時間簡史》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科普書,迄今已經發行了2500萬冊。早就知道《時間簡史》,但是自以為這是一部比較難懂的作品,所以一直都沒看。最近,喜歡上了物理科普作品,翻開了《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並非是一部很難看懂的作品,霍金先生將深奧的物理學知識寫的生動易懂,讀完此書像做了一次奇妙的旅行,新奇震撼。我的視野一下變得開闊,開拓到宇宙的視野。我們對於宇宙充滿好奇,宇宙究竟是怎樣的?探索宇宙本身就是非常新奇的一件事,而《時間簡史》正是帶我們進行一次宇宙探索之旅。

  當然,我們會因此書而重新認識時間。我們可能認為生命是有限的,而時間是無限的。往回追溯,我們所知古代、蠻荒時期、恐龍時代......似乎可以無限追溯無法窮盡,而往後時間也不知有無盡頭。,經過科學家的不斷探索,霍金和彭羅斯證明了時間有一個開端--宇宙大爆炸,而時間也相應的會有一個終結。人類是看不到終結的時候,但是,終結的狀態卻可以預言,終結點應該和宇宙大爆炸時點類似。所以,我們只要探索出時間的開端,也就能預言時間的終結;兩大哲學問題,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也就能回答了。

  讀這本書的收穫不僅僅是知道了物理知識,還開拓了眼界,以及瞭解科學家們探索世界的思維方式。當我們站在宇宙的視野審視自身時,渺小不足以形容,無限小也許更合適;因此,我們會懂得謙卑,相比於宇宙,也許我們身邊發生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真的不足為道。有些時候有些問題我們無法理解,也許是我們所站的高度不夠。

  人類探索世界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雖然,牛頓,愛因斯坦個體的偉大,但是他們也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思考發現。科學的探索,讀後感是在尋求某一理論能夠準確的描述我們現實大量的觀測,也能對未來的觀測結果做出明確的預言。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就是因為現有的理論無法解釋某些觀測了,而去尋求新的更合適的理論以解釋觀測。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當現有理論和實際觀測有所不符時,我們要有質疑理論的勇氣,不要因為某一理論是大神,而不敢質疑。

  看《時間簡史》收穫的絕對不僅僅是獲得了一些物理科普知識,而是一次有趣、奇妙的思維旅行。雖然,我看的是中文版,但是其文字充滿閱讀愉悅感,我想英文原版的文字應該更有魅力!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9

  在喜馬拉雅聽了《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系統自動給推薦了霍金的《時間簡史》。試著聽了三章,出乎意料地發現該書寫得深入淺出,對原來覺得很玄妙的話題給出了非常簡明扼要的敘述,讓人腦洞大開。說完全能夠聽懂那是自欺欺人,但確實讓人長了不少見識,瞭解到現代物理學的一些經典學說。後面一些難懂的章節只是跳著聽,特別是基本粒子夸克部分,如同聽天書,但終於還是囫圇吞棗聽完了。

  想起來未來簡史作者的一個觀點,即未來的宗教一定是來源於科學,其實在在《時間簡史》這本書裡很多關於宇宙起源時間的討論都可以說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探索的是我們的世界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樣基本的哲學命題,當然這裡沒有任何關於意識的討論,僅僅是從物理的宇宙宏觀到粒子微觀的討論,也涉及到了很多科學史的內容。

  本質上這還是一本科普讀物,向人們介紹物理學前沿的一些理論,但並沒有任何數學推演(如果有,那就真成天書了)。而且書中內容也大部分限於作者的研究領域,向美劇《生活大爆炸》裡Sheldon研究的弦理論,書中就沒有提到(弦理論應該是在時間簡史之後誕生的)。

  說個書中的小細節:大爆炸理論的重要依據就是天文學家觀察到幾乎所有星球都在加速離開我們,那這是怎麼觀測到的呢?其實就是基於很簡單的波源在運動中頻率的變化(火車由遠而近向你駛來時汽笛的聲音會變尖),又叫多普勒效應來判斷的。既然星球都在加速離開我們,那是不是說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了呢?作者給了一個很形象比喻:一個正在充氣膨脹的氣球,在氣球上每一個點上看,其他點都在遠離自己。

  霍金的後半生只能坐在輪椅上靠著機器合成的聲音向人們發表些他的見解和預言,比如警告人們不要以向外太空發射電波的方式試圖跟外星人聯絡(中國科幻作家獲獎作品《三體》就描述了類似宇宙叢林法則和這樣做的後果);還警告機器人的進化遠遠超出了生物進化的節奏,可能會最終取代人類......

  而今,霍金走了,大概上帝怕他洩漏太多天機。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10

  我們生存在一個奇妙無比的宇宙中,這浩瀚的宇宙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抬頭仰望夜空,那些形似光點的恆星究竟離我們多遠?無人知曉,關於宇宙我們又知道什麼?這答案或許有朝一日會變得像地球圍著太陽公轉那麼顯而易見,我抱著這個問題翻開《時間簡史》,一股閱讀的渴望頓時湧上心頭。在這本書中,從前無法追求到答案的問題現在一道道都迎刃而解了。

  《時間簡史》的作者是史蒂芬.霍金,他的代表作還有《霍金演講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果殼中的宇宙》等。他的一生無論在科學上還是在醫學上都堪稱奇蹟。《時間簡史》這本書為我們講述了宇宙中的科學問題,它的主題是人類時空觀和宇宙觀的變革,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還是無法去理解宇宙的真正含義。只是一味的去猜測宇宙,還自認為自己瞭解宇宙。其實,宇宙在任何人心中都是十分神秘的,沒人能準確無誤的說出宇宙中的一切原理的原因。相反,宇宙中的事物也許有一天會為我們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提供答案。時間在策劃這些。

  首先,這本書告訴我們看待世間各物事,要用科學去解決,不要去迷信歪理邪說,任何事物在這個世間上,就有一定的價值,不要以“高貴”的眼神去看一切東西。就如蒼蠅在食物會傳播病毒一樣,我想沒有一個人會同意上帝創造蒼蠅這種生物,但是它又的確是我們地球生物中的一分子,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我們不能因為自我的關係而剝奪另一種生物存在的權利,不是嗎?其次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用科學的眼光,同樣對待學習我們也要用科學的方法,這本書寫的是關於宇宙中的秘密。告訴了我們科學的最高境界往往是簡單易懂的。任何事在努力下都是十分容易完成的,比如,一家公司要招聘人才,出了個題目一加九等於幾?有的人說:一加九是十是經營,一加九是一百是賄賂。有的人耍小聰明,說是想讓他等於多少就多少。只有一個年輕人回答了十,最後他被僱傭了。這家公司服務的宗旨是不要把簡單的事情看得過於複雜,也不要把複雜的事情看得過於簡單。

  透過讀《時間簡史》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思考清楚後才可以行動,而且要相信科學,不要相信歪理邪說。讓我們記住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更讓我們銘記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吧!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11

  最近讀了《時間簡史》,重新更新了一下自己對宇宙的認識。對本書及其作者,我是久聞大名,直到最近才有機會讀到本書。書有些難懂,裡面有不少專業知識,比如粒子左旋右旋之類的概念,但並不影響普通人理解其主要理念。

  人類能夠認識宇宙的本質嗎?從神話到地心說、日心說,從時間的絕對性到相對性,從宏觀宇宙到微觀量子,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不斷進步,現在已建立一系列的宇宙理論。但讀了本書,我反倒對人類認識宇宙本質的可能性產生了懷疑,因為人類的侷限性。

  從量子的測不準原理等等理論可以看到,不論是從微觀量子到宏觀宇宙,人類雖然極大的提高了科技水平,但在宇宙面前我們仍然顯得那麼無力,我們無法觀察最微小的粒子,無法觀察宇宙宏觀結構,我們就像是瞎子摸象一樣認識宇宙。目前大多數理論的建立,多依賴於數學計算推匯出的理論,甚至只是透過觀測結果的一種猜想性的反推,永遠無法真正得到驗證。

  人類透過感官認識世界,感官是人類認識的基礎,但對於宇宙我們只能透過抽象的概念來理解。這很像是一維世界不能認識二維世界的面,二維世界不能認識三維世界的立體空間,我們也不能認識更高維世界一樣,只能看到的是高維世界在我們世界的投影。我們可以用數學去構建,但只能是認識其投影,就像是柏拉圖的洞穴。比如絕對時間和相對時間概念,我只能從概念上教條式的理解,很難從感官上進行深刻認識,我想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是很難深刻認識和理解的。

  如果把科學等同於神話幻想,我們可以看到,在對宇宙的認識上,科學以遠遠走在了神話的前面,有些概念甚至是神話也不敢想象的。比如宇宙的尺度、黑洞、大爆炸理論等。孫悟空的金箍棒不過一萬三千斤,宇宙弦的大小和質量完全不是古人能夠想象到的。

  但有意思的是,古人對宇宙的理解和現代科學理論對宇宙的理論非常相似。《文子?自然》:“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古人很早就把空間和時間聯絡在一起。現代對宇宙解釋: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兩者都是把空間和時間聯絡在一起。

  前一陣子在省圖書館,展館裡介紹的無限多元宇宙,其中宇宙的觀念很像是西幻DND設定裡的宇宙,位面(維度)、晶壁(子宇宙、母宇宙)。科學理論又和神話幻想相似了。

  經典力學、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量子理論……我們越走越遠,巴比倫塔越來越高,但是我們能不能找到最終的真理呢?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12

  霍金的《時刻簡史》是那樣的富有想象力,讀完後。大腦一片空白,什麼也沒留下,想象的東西還是有的。時刻,空間,物質,在加上主觀活動意識,或許就是對整個自然世界的抽象了!

  時空,這個概念在百度百科裡面有更為詳細的解釋,愛因斯坦提出的新詞,他將現實世界的空間抽象為三維,在加上時刻一維,四維時空。在那裡邊,關於空間的爭論不一。那裡邊也不乏想象的東西。咱們能夠感知的空間就是長,寬,高,以及時刻也能被感知。時刻,是空間中的物質變化有了一個合乎咱們邏輯的秩序,規律。笛卡爾的座標系的提出,這個貢獻對人類有著太大的貢獻了,高中時,咱們的數學老師常感嘆,有了座標,只有你高興,能夠把所有的東西放到座標中!

  那是,一句在平凡但是的話了,可此刻才明白那裡邊的包含的思想!可惜的是,咱們從此不再領悟數學了!把整個整個世界放到座標系中,不違揹他的意思。但是,為了到達想要到達的目地,就需要在這個目標上對其進行抽象。我也不知道,要幹什麼的,因此也不知道怎樣抽象!姑且,先加個簡短的廣告吧!央視那個《堅信品牌的力量》的廣告很有美感。融中國傳統水墨藝術與現代氣息,漂亮!計算機的領悟,是我瞭解到了它的製作原理!先看頭頂的電棒吧!它欺騙了咱們的眼睛!

  高中時,還是那位數學老師告訴咱們的!那時尚小,也就認為就是那樣的!如果,用時刻與電棒的電流影象表示,它是間斷的!離散的!不連續的!但自然的界的所有物質的變化的時刻函式是一個連續的線(找不到一個嚴密而又科學的詞來表達此點,任何物質都是有存在週期的,因此要有兩個端點,但它不是線段,這個曲線段還比較適宜些)。如果,電棒是二維座標上的小騙子,那麼,那個漂亮的廣告動畫就是在三維座標上的大騙子了!同樣的以一個視覺暫留!換湯不換藥!這個廣告長了些!如果把咱們空間全部的看作平面的話,咱們也是平面人,在有關神話的電視劇中看到過這種藝術手法!這個假設實現了所有期望成為演員人的一個夢想!在此,所有的人都是演員!可在那個未知的世界中不知又沒觀眾?

  朱光潛老先生的那篇《看戲與演戲》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只要有人演戲,就必須有人看戲,有人看戲,就必須有人演戲!這是一種辯證法!因此,未知中好像有觀眾!但是,我的假設是不成立!前提是咱們是不是平面人!當咱們看到所有的觀點都藐視正確的時候,所有觀點的出發點也就是立場或是基礎的正確性,需要個性的注意!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13

  讀完了全書之後,腦中一直縈繞著許許多多的問題。

  宇宙到底有沒有過大爆炸?

  宇宙到底是否曾經是一個無限小的點?

  宇宙到底是不是在無限的膨脹還是最後會坍縮,還是最後趨於穩定?

  宇宙到底在時間上要不要有個開端?

  宇宙是無限的還是有盡頭?

  到底廣義相對論正不正確?

  人類到底還能在創造出什麼樣的理論去解決什麼樣的難題?

  人類能否發明出時光機回到過去或是來到未來?

  2222年人類的科技又將會達到什麼樣的地步?

  人類最遠能到達宇宙的什麼地方?黑洞到底是什麼樣的?

  難道光速真的就是速度的極限,以致於黑洞成為人類無法逾越的鴻溝?

  物質的最小部分又是什麼?

  所有的問題接踵而來,讓人應接不暇。但是這種種的問號又是那麼的有趣,那麼的吸引我們的目光,讓人浮想聯翩。可能這一切一切的問題,你或許現在就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可是誰又能知道,你給出的答案或許就像是從比薩斜塔上落下的那兩個不等重的鐵球不同時落地的“真理”呢?可能僅僅在當時的情境下被人們所認可,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將會有更多的伽利略站出來,告訴你不是這樣的;也會有更多的哈勃望遠鏡向你展示,原來宇宙真的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樣,而是真真切切的正如你眼前所視,此時你可能會有所迷惑,到底什麼才是真理?沒有人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正如沒有人能預測你的未來會怎麼,一切都要交給時間。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就能進行太空旅行,或許仍然在浩瀚的宇宙面前無所適從。

  從這本著作中,深深瞭解到科學上的很多重大的進展都是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們不盲目的追隨權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有時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提出自己的理論,這樣的事例不勝列舉。對於現今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大學被賦予的歷史使命將不同於往,它肩負著培養出下一代有著卓越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可以說今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將更多的是人才之間的競爭。不管是從經濟方面還是武力方面,以往的傳統觀念將不利於更快速的發展,有時甚至會起到阻礙的作用。因此創新將是今後發展的又一個新的歷史潮流,我們國家只有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乾坤旋轉,才能永久的屹立在東方。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14

  在繼續閱讀《時間簡史》時發現,遠沒有想象的輕鬆。為了迴歸程式設計學習,我決定放棄認真讀完《時間簡史》的承諾。於是,只草草讀過,留下好多不解。

  總體上沒有改變我讀完前兩章得出的結論。宇宙學是荒唐的。大爆炸理論,黑洞假說,可能是無稽之談。探求宇宙的開端和終結是荒謬的。

  連霍金自己也改變了想法,認為宇宙的開端沒有奇點。霍金也說過,所謂黑洞並不存在。

  我認為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的概念還是有必要存在。拋棄絕對時間是一種度量上的無奈。把時間與空間相綁,是一種量度上的需要。時間無始點無終點,空間無小限無大限,不容懷疑。

  人類受可見光可感波的侷限,只能在一定範圍瞭解宇宙。藉助科技手段可以有所突破,但也不是無限度的。地球外宇宙間的生命現象,有可能存在。同時因為空間無小限,所以甚至地球上微觀領域也可能存在我們看不見的生命。微觀世界也許有類似星系一樣的結構。微觀領域有智慧生命都是有可能的。無非是可見光可感波不是一個量級而已。我們看不見他們,他們也看不見我們。

  物理學是近似的理論,超越界限就是謬誤。構建所謂統一的理論也只能在一定範圍內實現。試圖探求宇宙起源和更深層次的微觀世界,只能是狹隘視角的胡亂推斷。認為宇宙有始終,時間也有始終,微觀世界有基本粒子,更是人類看不到永恆和無限的偏見。

  相對論關於光速不變的假定,宇宙學中有關星系距離和速度的測量,我認為有不可靠的成分。太陽光8分鐘到地球也許可信,N多光年的說法則可能是謬以千里的。這裡的謬以千里是比喻荒唐的說法,真能誤差千里可能是相當精確了。我甚至懷疑,所謂橢圓軌道的說法,都是測量誤讀的產物。實際時間和空間的測量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也正是相對論生存的土壤。

  人類不能奢望探知藉助一定手段可見可感外的宇宙及微觀世界。否則就是迷信。需要和可能就是我們有作為的範圍。可知論應該在這個範圍內成立。這個範圍會不斷擴大,但一定會有不可知的範圍。可知論與不可知論需要在人類需要和可能的範圍內統一起來。人類需要警惕的是,在不可知範圍迷信和欺騙氾濫,或做無味努力和浪費。

  有時間我會進一步看《時間簡史》。但我必須先告一段落迴歸正事了。

時間簡史讀後感800字心得體會15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考。史蒂芬霍金寫的《時間簡史》就是這麼一本好書。讀完之後掩卷長思其中的哲理,細細品味讓人耳目一新。

  霍金在20多歲的時候得了盧伽雷氏症病,從此被禁錮在輪椅上。到後來他得了肺炎穿氣管手術,剝奪了他說話的功能,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就一蹶不振。雖然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但他卻用驚世駭俗、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大膽提出了目前最偉大的宇宙學說,解開了許多宇宙之謎。

  霍金教授在這本書中試圖用一種通俗易懂的闡述方式來解釋高深的物理知識。以達到讓大多數人都能看懂的目的。儘管如此,這本書看起來還是有難度的。在這本書中,他帶領讀者遨遊外層空間奇特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示蹤”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對宇宙是什麼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讀者初步瞭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的宇宙學的奧妙。

  記得在整本書裡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再重複一下,由於時間和空間是相關的,一個和逆時旅行緊密相關的問題是你能否進行的比光還快,這一點也許不會使你驚訝。很容易看出,時間旅行意味著超光速旅行,在你旅程的最後階段做逆時旅行。

  令我最感興趣的是蟲洞、我是在一部電影《星際穿越》中看到的,原來蟲洞其實就是一個球形空間,能讓你不必走直線達到,而是透過扭曲路程來達到快速跳躍的過程,so interesting!甚至裡面的主人公回到地球之後已是過了1000多個地球年,而他自己還跟之前一樣年輕,多麼奇妙啊!

  在感嘆霍金教授帶給我們的龐大科學資訊之餘,更多的是敬佩他敢於質疑、敢於想象、更勇於論證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當代教育引導學生應重點保護的,萬萬不可有意無意的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這本書,不管我們是否能真正理解這本書中的科學原理,但只要你用心閱讀他就總會讓你受益匪淺。讓我們捧起書本來,徜徉在其中,感受宇宙的奧秒,你一定會覺得其樂融融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