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範文(精選14篇)

2022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範文(精選1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範文(精選1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

  xx,女,21歲,共青團員,成都醫學院畢業學生,在市中區團委疫情防控的倡議下,成為了市中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在市中區高速路口開展體溫檢測、車輛資訊登記,服務時長120小時,檢測車輛7100臺,檢測人員9100人。

  她說:“放假在家,看著一天天通報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字,心裡很著急。自己是醫學院的大學生,希望能夠為此次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雷亞軍,男,33歲,市中區一位普通的農民工,在共青團內江市市中區委的倡議下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先後在牌樓街道廟兒山社群、黃河湖高速路口、市中區高速路出口開展體溫檢測、車輛資訊登記。截止目前,累計檢測車輛4000餘臺,檢測人員9200餘人。

  踏實質樸的他希望自己能成為勇敢者中的一份子,為市中區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2

  xx,健康管理學院2019級食品質量與安全二班學生。早在2021年寒假時,她就已經加入了大同市雲岡區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在瞭解到家鄉疫情防控人員不足的情況後,她主動請纓,積極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勇敢做戰“疫”先鋒,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在村委會值守,進行返鄉人員的登記報備。在確保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她不忘社群交給她的任務,按時到崗,逐戶排查與疫區有聯絡的住戶和返鄉人員;堅守崗位,嚴格對進出人員進行防疫檢驗登記,認真檢查進出人員的出入證、身份證(工作證),張貼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勸阻村民聚集,以免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威脅,確保每一位居民都戴口罩出門,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2022年3月我國各地出現本土病例,為了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決執行國家“動態清零”政策,落實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預案,全面提高學生應對疫情的應急反應能力,熟悉應急處置具體過程,健康管理學院於2022年4月1日進行開學返校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模擬學生返校報道情況。xx同學全面策劃組織此次疫情防控演練,並全程監督指導志願者們的工作,同時對返校人員資訊核驗、測溫驗碼、異常情況處置等重點環節進行重點演練。在同學們的配合和志願者們的努力下,此次防疫演練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大家攜手為學校的防疫工作做出了貢獻。

  2022年4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出現本土病例,為積極響應小店區防疫政策,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校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xx同學作為健康管理學院團委副書記,她汲取之前做社群防疫志願者的經驗,義不容辭地參與到此次學校抗疫工作中,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有序組織學生,服務學生,全力以赴保障本次核酸檢測工作順利完成。直至4月4日凌晨一點,組織全院600餘名師生全部完成本次核酸採集工作。她第一批來,並堅守到最後一刻,全程沒有停下腳步,發揚青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老師們在一起,圓滿完成了此次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

  2022年初,河南爆發疫情。來自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的谷博鑫同學在完成自我居家隔離檢測之後,便去建設路街道站前社群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志願者。在得知社群正在招募志願者後,他果斷報名並加入了大學生志願者的隊伍。

  在他成為志願者之後,他的第一個任務是小區住戶人口排查。他負責59、60號這兩棟樓,需要挨家挨戶地敲門,並讓居民們填寫《小區住戶人口排查情況表》。小區住戶人口排查工作進展很順利,並且每戶人家都很配合,在表明來意之後居民們都會積極地去填寫。在排查過程中,也有一些獨居老人,因年齡大填表困難,谷博鑫同學便代筆由老人口述幫助他們填寫。因有事外出家裡沒人的住戶,他便先標記下來,等到第二天中午,趁著飯點重新去住戶家敲門填表。經過反覆查漏,再三確認他的任務已完成,他才去社群上交由他負責的《住戶排查表》。他說:"雖然挨家挨戶排查的過程很累,但是看著那些表上不斷增加的資料,我覺得我的努力很值得。"

  他的第二個任務是幫助居民辦理出入證。出入證需要志願者們更加仔細,確保一個編號對應一個人。辦理出入證工作量很大,但是他們依舊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午,社群為他們準備了餃子和菌湯。晚上,除了安排第二天的全員核酸任務以外,谷博鑫同學負責資訊錄入以及參加資訊錄入員培訓會,瞭解第二天全員核酸系統的使用情況和出現意外時的解決方法。

  全員核酸當天,志願者們七點便到了社群,各點位佈置好,便開始全員核酸。谷博鑫同學堅持在他的工作崗位,防護服一穿就是一天。當各個點位的工作都陸續完成,社群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才能脫下防護服,摘下手套,鬆口氣。

  至此,谷博鑫同學所有任務都已圓滿完成。志願者工作雖然很累,但是他現在回想起來,強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當工作時,居民們的一聲聲問候,是志願者們疲憊之餘的“滿血復活劑”,他們會因此感到非常開心,會因此認為做的這些都是值得的。谷博鑫同學說:"那一句句‘您辛苦了’真的可以溫暖我的一整個冬天,我心裡也充滿著‘為人民服務’的滿足感。如果有需要,我還是會繼續選擇加入志願者隊伍,因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每一個人都是戰士,在國家危難之時,我輩必挺身而出,這是我輩之責任,我輩定當義不容辭!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4

  在吉林市豐滿區江南街道長江社群有這樣一名大學生,她是江南街道前鋒汽貿小區448戶居民的網格長,是居民口中親切的“小李”,她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網格員的執著和堅守,她就是李春紅。

  千門萬戶勤奔走,細緻排查不放過。李春紅作為前鋒汽貿小區排查點的負責人,對其所管轄的網格展開地毯式摸排,建立完善轄區居民情況明細表,耐心做好居家人員的思想工作,充分發揮她“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密切關注轄區人員動態,並且動員居民群防群控,主動自報、積極舉報,並及時核查,確保不漏報、不瞞報。“今天你測體溫了嗎?正常嗎?核酸檢測做了嗎?還有我們幫忙辦理的事嗎?有什麼需要及時聯絡我們。”這是她每天透過微信、電話、上門經常和居民說的話。正是透過嚴密的排查,確保了轄區各項工作開展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您好,您需要的生活用品我們已經買回來放在您家門口了!”這句話成了李春紅重複最多的話。每天就看著她一個小小的身軀裹在防護服裡,左手提著重重的蔬果生活用品,右手提著快遞,奔走在一戶戶隔離居民家的路上。每當居民對她表示感謝時,彷彿所有的勞累都瞬間消失了。有志願者說:“紅姐,你怎麼總抬不起來腳走路呀?”殊不知她的鞋早就磨開膠了,她每天穿梭在小區內,採酸需要她、配送需要她、消殺需要她,她那雙已經開膠的鞋就是她“跑腿”生活的最好見證。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有效宣傳防疫知識成了她冥思苦想的事,恰逢此時網路土味情話盛行,於是就有了:“只要還有一根蔥,不往菜市場裡衝,只要還有一滴油,躲在屋裡不露頭……”這樣接地氣的宣傳語,成了小區的一道亮點,居民會心一笑的同時,也瞭解防疫要求。她還透過建立微信群推送新聞連結、張貼防疫公告、發放宣傳手冊、懸掛橫幅標語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她將自己編輯的“土味宣傳語”發到群裡,讓足不出戶的居民對枯燥的居家生活增添了一份樂趣,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宣傳,極大提高居民對防疫政策的知曉率和自我防控能力,樹牢了居民群防群控的信心和決心。

  為幫助轄區居民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疏導工作,李春紅又化身心理撫慰員,用愛暖人心,用情慰心靈。可見面就見面,不能見面就電話或微信影片聯絡,她自己要是解決不了的,第一時間聯絡街道將她網格居民的情況進行上報,並能第一時間聯絡心理諮詢老師給予居民進行心理疏導,不僅當好了群眾的情緒疏導員,也能給居民尋找最好的心理疏導方式,為助力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構築了強大心理防線。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5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正值新春佳節的大江南北進入了嚴峻的抗“疫”之戰。疫情動態不僅時刻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也開啟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阻擊戰。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東昌里社區青年團員志願者周梓煜,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加入戰“疫”,自覺充當防疫工作的“宣傳員”和“戰鬥員”,帶上紅袖筒、拿起測溫槍、奮戰在社群防控一線,協助社群做好疫情網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說:“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為抗疫戰線的一枚螺絲釘,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認真,耐心細緻,熱情大方,忠於職守,譜寫了優秀團員的時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現,得到社群居民和黨群服務中心領導的肯定和讚揚。周梓煜的家長對於他堅持志願服務的行為也給予了極大的理解與支援,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志願服務中,父母的支援更堅定了周梓煜奮戰的信心和勇氣。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歸。在這場“戰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絲釘,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是他在寒風中紮根社群,不厭其煩勸導居民減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舊堅守,不知疲憊測量居民體溫,他用腳步丈量初心,用行動踐行使命。這些日子,感謝有你相伴。正是一個小小的.“我”,構成了一個強大的“我們”,為社群的青年志願者們點贊。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6

  “你好,我是一名大學生,想申請當一名志願者。”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是一名大學生擲地有聲的請戰書。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返鄉在家的大學生xx,沒有宅在家裡,而是主動加入到社群防疫工作中來,自此在防疫一線中出現了一道靚麗的彩虹,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這片土地。

  返鄉大學生xx,現就讀於西安培華學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本來她可以像其他學生一樣放假在家,足不出戶,但她懷揣著勇於擔當的理想信念,利用學習後的閒暇時間,主動找到當地的北安社群,承擔起了社群資訊錄入工作,積極主動投身到社群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她在疫情防控期間,負責對返隆人員、居民入戶排查表和對隔離人員進行體溫資訊錄入工作。

  “隔離不隔心”。在此期間,她還跟隨社群幹部走家入戶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所需物品,為兒童送去書籍。同社群工作人員進行疫情排查,發放防控宣傳單頁,貼上隔離通知單,提醒社群居民戴好口罩、減少外出,不要到人員密集場所,加強個人防護。xx工作積極細緻,對內資訊錄入,對外宣傳排查,不僅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還得到社群居民和社群幹部的一致好評。

  年輕的大學生xx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致敬“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逆行者。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7

  xx,稅務局青年志願者中的一員,面對疫情時她挺身而出,奮勇擔當,不懼險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中,用自己的滿腔熱情感染著身邊所有人。

  積極響應,爭當疫情防控的志願者。作為禹澤苑小區的包聯志願者,她認真檢查每一輛、每一個進入小區人員的行程碼、健康碼,測量體溫,溫馨提示進出人員戴口罩、保持距離,配合小區人員開展工作。

  悉心部署,做好執行命令的組織者。為了保證工作、防控兩不誤,她統籌安排值班人員,採取“三班倒”的形式進行疫情值守排班。她一馬當先,率先垂範,在星期天的早上第一時間第一個站在疫情防控值守崗位,與社群工作人員、小區網格員進行對接,認真詢問值班流程,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的安排開展工作。

  溝通協調,甘做百姓安全的守護者。她認為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要打就打有準備的仗,她認真編制疫情防控注意事項,協調解決值班人員的飲水、吃飯、休息等問題。為確保交接班無縫銜接,她每天多次前往值班點檢視值班情況。

  像她這樣的青年志願者在夏縣稅務局這個大家庭還有很多,他們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他們沒有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只有樸實無華的默默付出,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的青年志願者精神,踐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8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防控形勢仍舊嚴峻。夏縣人民法院青年志願者柴鵬飛,充分踐行服務人民的宗旨,全面貫徹落實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各項決策部署,積極深入社群、卡口投身志願服務,堅守在基層疫情防控第一線。

  柴鵬飛同志作為刑事審判庭的一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把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也當成一個重要工作積極努力地去完成。在禹澤苑小區,他盡職盡責、鐵面無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的封閉小區、管控車輛、禁止小區內人員隨意出入等疫情管控公告開展工作。在裴介卡口,他嚴格排查、堅守崗位,對外地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檢測、勸返。

  柴鵬飛的事蹟只是夏縣法院幹警的一個縮影,疫情當前,使命在肩。夏縣法院的每一位志願者將始終義無反顧、全力以赴,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審判執行工作,用信念堅守扛起法院防疫大旗,用忠誠擔當書寫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抗疫答卷”,為守護美好家園貢獻法院力量、展現司法擔當!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9

  xx,女,19歲,共青團員,看到共青團內江市市中區團委“鄰里守望、共同戰役”的倡議書後,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在牌樓街道環城路協助社群封閉式管理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問及為什麼要成為疫情防控志願者,她說,“因為這次疫情,學校也推遲了開學,想在這段時間盡己所能助力防疫工作,所以就報名加入了志願者隊伍。”今天是她堅守防控崗位的第8天,在人潮攢動的卡口點,她稚嫩的臉龐難免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她仍盡心盡責守崗位,穩中有序做好各項防疫工作。面對家人與朋友的不解,她說:“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該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為防疫工作貢獻一份青春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用勇敢傳遞了正能量,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擔當,她是當之無愧的青年榜樣。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0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以來,山丹縣離退休幹部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周德善就是其中的一位。疫情當前,72歲的他不顧自身安危,心裡想的依然是人民群眾,想著再做點好事實事,做點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

  疫情發生後,他主動找到中牧山丹馬場丹馬社群負責人,要求參加小區的執勤值班工作。他說:“雖然我已經老了,但還可以再做點實事,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在執勤時,他時刻以一名老黨員、老幹部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協助社群幹部認真開展資訊登記、體溫測量、勸導居民科學防控等工作,熱心向社群居民宣傳防控知識,工作總結提醒大家及時戴好口罩。

  他還主動發揮自身優勢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工作。在帶頭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的基礎上,他教育引導身邊親友科學認識疫情、有效預防疫情,正確辨別不實資訊,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同時他用稿紙工工整整撰寫了一封《致丹馬小區全體住戶的一封信》,並影印20餘份,張貼在小區內醒目的地方,引導居民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遵守疫情防控規定,配合小區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傳播。

  疫魔無情,人間有愛。德善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默默參與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老黨員、老幹部對黨的無限忠誠,彰顯了一名老幹部的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1

  全體黨員下沉社群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走,到抗疫前線去!”縣供銷社黨組成員阮樹斌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到土井社群報到,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用責任和擔當為戰區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作為縣供銷社黨組成員,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籌備,縣直單位居家黨員幹部下沉社群領取任務和民主街6個路口值守需要督辦,部門需要協調,住戶需要排查,防區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這就是阮樹斌的戰鬥!餓了有泡麵,困了有帳篷,一天一天,風雨無阻。

  “阮主任,這多路口要守,人員不夠怎麼辦?”“同志,請問你們誰負責?我們不能出門生活物資怎麼辦?”“我家老人的藥用完了怎麼辦?”“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麼辦?”......作為土井社群重點封閉管理的小區,三星家園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四通八達,進出口多,人員複雜,防控難度大。阮樹斌接到任務後,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願服務隊,制定防控措施,落實崗位責任,將“抗疫黨員突擊隊”的紅旗插在小區內。鮮紅的旗幟映入居民的眼簾,“快看,那不是供銷社的阮主任嗎?”“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有幾個認識阮樹斌的居民在自家陽臺上高興的喊道。恐慌之際,焦急的人們找到了組織,看到了希望,平復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個出口,禁止人員進出”“黨員負責消毒、排查,消毒要道邊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戶一人”“志願者負責宣傳、勸阻、代購,做好排查臺賬”“幹部負責住戶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園微信群,釋出資訊、傾聽民聲,心理疏導、代購物資”......針對防控措施和應急救助,阮樹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們要理解支援,積極配合”“我們不出去,呆在家裡不添亂”,小區居民看在眼裡,明在心裡。

  “柔性服務、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該小區共排查登記350戶1048名人,全部落實一日兩查,一戶多包,沒有發生一起傳染,沒有發生一起投訴,民主街6個卡口也沒有發生一起糾紛。

  戰“疫”還在進行,“疫情不銷,戰鬥不止”!風風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樹斌率領著一群逆行者們依堅守在抗“疫”的前沿陣地,他們把崗位當戰場,視居民為親人,用黨性守護堡壘,用愛心溫暖民心,發揚供銷人的“扁擔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使命和擔當。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2

  2020年,一場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市華豐家電有限公司黨員志願者張穎同志逆行而上,衝鋒在前,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為抗疫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已的一份力量。當得知社群防疫工作壓力較大,人員不足,正招募志願者的訊息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並立即投入到五龍街道公園社群社群疫情防控執勤工作中。從2月8日起志願加入社群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崗,履職盡責。

  張穎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勸導居民,連續幾天的工作,使她嘴唇乾裂,嗓子嘶啞。但她總是說:“我們應該站好自己的崗,擔好自己的責!”遇到一些居民拿的東西太多,她會主動上去幫助。對於年紀大、行動不方便的'居民,她會幫助買菜,勸說居民少出門。當看到有居民口罩帶的不合格,總是不忘囑咐兩句。每天值班,她都堅守戶外,耐心引導居民,解答問題,並認真檢查出入證、查驗掃碼情況。

  她經常在值勤結束後,主動去查詢小區封閉口是否出現漏洞,當發現小區封口處的鐵絲網被人為破壞時,第一時間向上級彙報,減少隱患。

  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堅信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張穎說:能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成為一名志願者,感到無比自豪!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3

  她是一名黨員志願者,她是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她是新臨社群黨總支書記,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層黨員幹部。值農曆新春佳節,席捲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為了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從大年初一開始,葛巍書記就一直帶領社群人員在一線積極開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沒時間吃飯是經常的事,實在餓了就是簡單的泡麵一泡。因疫情緊張,她每天在所管的轄區裡不知道要走上幾個來回,對居民一遍一遍的宣傳,一天下來腳腫嗓啞的。因一直處在一線,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兒子送到奶奶家,兒子也才10歲,經常打電話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一向堅強的葛書記,紅了眼眶。此時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兒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訴她,此時社群的居民很需要她。掛了電話,葛書記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當中。

  她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奔波在各小區的“戰場”上,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給的武漢返新人員名單,她衝鋒陷陣,第一時間走進疑似人員的家中,事無鉅細的詢問情況,親自給他們量體溫,講述在家隔離重要注意事項,每天必進入疑似人員家中,仔細掌握情況。有些居家隔離人員急需新鮮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時,主動幫助購買,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在社群防疫工作站點上,她的身影從未消失過,主動發放宣傳單,主動送出愛心口罩,主動排查所有疑似人員資訊。

  社群網格員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4

  xx,女,漢族,39歲,中共黨員,二級警督警銜。現擔任經濟開發區分局勤務綜合室負責人。入警16年來,她紮根基層埋頭苦幹,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廣大群眾以及領導同事的一致稱讚。因工作表現突出,曾先後獲得“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全市十優新聞工作者”、“個人三等功”、“全市優秀人民警察”、“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形勢,經濟開發區分局組建了執勤卡點黨員先鋒隊,xx作為一名黨員民警,主動要求參加,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扛起抗疫使命擔當。209國道黃河大橋卡點處於豫、晉省際交界處,位置十分重要。在卡點執勤中,黨員民警xx協助配合當地衛生防疫等部門認真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始終堅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線,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檢,不斷排查有異常情況的返鄉人員,不斷提醒過往人員做好疫情防護措施。期間,檢查監測車輛55輛、人員85人次,勸返山西籍車輛10輛、三門峽籍車輛15輛。xx在堅守卡點執勤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日常勤務工作安排。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她積極響應領導號召,將疫情防控和“平安守護”工作相結合,圍繞分局中心工作和上級業務部門的工作部署,牢固樹立“逢一必爭、逢冠必奪”的爭先意識和敢打必勝的勇氣信心,有條不紊地開展疫情資訊報送、黨建引領、內外宣傳、後勤保障等日常事務性工作。在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中,她積極探索,認真思考,努力發揮宣傳工作特有的職能作用,真實的記錄公安民警奮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點滴瞬間,及時報道弘揚先進、弘揚正氣。充分利用網路新媒體平臺,在平安三門峽開發區微信公眾號、抖音公眾號、微博以及各新聞網路媒體釋出疫情防控工作資訊50餘條。並透過微信朋友圈大力宣傳防疫工作,提醒身邊的同事做好自身防護,切實提高群眾安全防範意識,紮實做好應對疫情的防控工作。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在這非常特殊時期,為了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從正月初三開始,全員取消休假正常上班。由於xx愛人家不在三門峽,大年三十,夫妻倆剛回到路途遙遠的外地公婆家,本想陪父母多呆幾天,接到單位全員取消休假的通知,當她對家中父母說明情況,父母表示非常理解,夫妻倆人帶著孩子連夜趕回三門峽,第二天便迅速投入到值班備勤、人員管控、應急處置中。為了便於工作,她“舍小家,為大家”,堅持在單位待命,因無暇照顧家裡,於是照顧兩個孩子的任務就交給了年邁的父母,三歲的小兒子有好多次,打電話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有時間陪我玩呀?”xx匆忙的安慰兒子說:“媽媽在工作,忙完就回”,簡短几句話,匆匆結束通話電話後,xx又轉身投入緊張忙碌的工作中,照顧孩子的重擔一直落在了父母的身上。

  疫情面前,警察不退,xx放棄陪護、放棄團圓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只是千千萬萬民警在防控疫情阻擊戰中的縮影。疫情還在繼續,她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紮實的工作態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為轄區居民的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