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課程教學反思

《老人與海鷗》課程教學反思

  悠悠碧水畔,一位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相依相隨,這是一幅多麼和諧的圖畫。在老人與世長辭之後,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這是何等悲壯的場面,更是何等震人心魄的人鷗深情!前不久,有幸在河南省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教學能手評比活動現場作課,和學生們一同感受了老人和海鷗之間的這份真摯的情感,深深的為其情所打動。

  縱觀本課教學過程,體現了哪些預設理念,達到了怎樣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留下了多少經驗教訓,課下我細細品味反思。我認為,主要還是緊緊抓住了“情”這一點,充分挖掘了文字的情感。

  一、蓄情,奠定情感氛圍

  這組課文的主題是“人和動物和諧相處”,《老人與海鷗》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老人與海鷗之間建立起來的深厚感情,於是我想到了一首令人感動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那首歌不也正是訴說著人和動物的深情嗎?課前我將歌曲深情的匯入,一下子就奠定了進入文字的情感基調。

  二、入情,體會和諧之美

  這篇課文為學生展現了豐富的情感世界,可以說是以“言”表“情”的。課文前半部分透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暱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教學時,只有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歷程,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才能使他們真正受到薰陶感染,形成內在的精神力量。教學這部分,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老人與海鷗的和諧畫面,然後讓學生來描述畫面,並暢談自己的感受。情感不是作品的附屬,而是深深地滲透在作品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個標點和每一個句子之中的。於是我抓住了老人喂海鷗的重點段落,透過教師範讀,學生有聲有色地齊讀,幫助學生展開想象,使他們真切的感受到老人與海鷗的那份和諧快樂,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無私的愛。

  三、激情,產生情感共鳴

  備課時,我查閱了有關海鷗老人吳慶恆的報道和資料,被老人那份痴迷的愛,深深地打動了。於是我把蒐集的資料整理成一篇短文,讓學生拓展閱讀,並用音樂烘托,激起學生內心的感情波瀾,引發學生的情感,使之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進而發展了學生的情感空間。

  四、悟情,感受震撼場面

  情感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領學生正確感悟文字情感,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課文的後部分,老人去世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感人畫面,我充分引導學生感悟、體驗和交流,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去感悟、體驗、產生同感,讓學生儘可能的進入海鷗的情感世界,去領略、品味海鷗對老人的那份情感,和文字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

  五、抒情,讚美海鷗老人

  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較準確地領會文章中的情感,被人物精神所感染,會產生急於抒發的動機,教師要把握好學生抒發情感的需要,為學生創設表達的途徑。所以分析完課文後,當學生們深深地進入文字的情感世界時,我設計了一個讀詩的環節,展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幅幅場景,加深對課文思想內涵的感悟。課件出示配樂小詩《海鷗老人》,昇華主題,力求貫穿“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的超文字閱讀。

  這堂課也有不足的地方,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環節顯得有些倉促,未能體現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其次,教學時間把握不準,前松後緊,導致拓展延伸沒有到位。

  雖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遺憾,但是我會不斷學習、思考、進步。

  向我理想中的課堂教學繼續邁進!為追求語文教學的真諦而努力前行!

最近訪問